学科分类
/ 4
6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髌上入及髌下入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8例胫骨干骨折病例,髌上入组和髌下入组均2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Lysholm膝关节评分。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和骨折愈合时间无统计学性差异。与髌下入比,髌上入组手术时间短,膝关节功能优良率高,P<0.05。结论髌上入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疗效好,手术时间短,值得推广。

  • 标签: 胫骨干骨折 髓内钉 髌上入路 髌下入路
  • 简介:摘要胎盘作为连接胎儿与孕妇的重要器官,就药物而言,尽管在转运过程中破坏或改变,或者因为分子量和可溶性等原因限制转运,几乎所有的药物都能够通过所谓的胎盘屏障,不同程度地进入到胎儿体内。由于胎儿的身体系统尚未发育完善,不能像母体一样正常代谢,因此进入到胎儿体内的药物可能影响到胎儿的正常发育。本文旨在探讨妊娠期用药分类标准及原则,以供临床参考。

  • 标签: 妊娠期 用药标准 用药原则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肩胛骨外侧缘入与标准Judet入方式治疗肩胛骨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2016年3月-2018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肩胛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外侧缘组39例和标准Judet组,分别采取肩胛骨外侧缘入、标准标准Judet入,比较两组的手术治疗情况和肩关节功能评分情况。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骨折愈合时间方面,同标准Judet组相比,外侧缘组均要明显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侧缘组的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4.9%,标准Judet组的关节功能优良率为79.5%,外侧缘组要明显高于标准Jude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胛骨骨折手术治疗中,选择肩胛骨外侧缘入要比标准Judet组入效果更好,更具推广及应用价值。

  • 标签: 肩胛骨外侧缘入路 标准Judet入路 肩胛骨骨折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胸腰椎骨折术中采取后正中入与椎旁肌间隙入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行胸腰椎骨折手术患者68例纳为参研的样本,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常规组与干预组,前者实施后正中入;后者实施椎旁肌间隙入。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疼痛和功能障碍的优劣。结果干预组手术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功能障碍与疼痛均得到改善,但干预组改善的幅度大于常规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椎旁肌间隙入应用在胸腰椎骨折术中的效果优于后正中入,不仅能增强手术效果,还可缓解疼痛,改善功能障碍。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椎旁肌间隙 后正中入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给予胸腰椎骨折患者椎弓根螺钉椎旁肌间隙入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就诊的胸腰椎骨折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椎弓根螺钉正中入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椎弓根螺钉椎旁肌间隙入内固定治疗,对比分析两组围术期情况、腰背痛状况及不良事件。结果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生理盐水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大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的腰背疼痛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事件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给予胸腰椎骨折患者椎弓根螺钉椎旁肌间隙入内固定治疗效果较好,可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手术时间,减轻腰背痛,且操作简便,安全性高。

  • 标签: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椎旁肌间隙入路 正中入路 胸腰椎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肌间隙入与后正中入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收的胸腰椎骨折患者70例纳入至本次研究中,将其根据不同入方式完成平均分组,分别是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后正中入椎弓根,研究组患者则接受椎旁肌间隙入,对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状况进行对比。结果在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以及术后引流量方面,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是25.71%和5.71%,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过程中,经肌间隙入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后正中入治疗效果,不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同时也可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治疗中值得不断采纳和推广。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后正中入路椎弓根钉内固定 肌间隙入路
  • 简介:为保证检验系本科生实习教学质量,应遵循理论实际并重和因材施教的原则,把握好严格按规章制度执行和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两个环节,努力抓好教学计划的具体落实工作,使教学计划顺利实施和完成。

  • 标签: 检验医学 实习教学 质量
  • 简介:摘要总结李明教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经验。李教授认为蛋白尿的产生,一般为邪实和正虚,并在西医激素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分阶段分型论此治激素使用前期,激素首始治疗期,激素减量期,维持期,配合药膳,病-证-症结合,达到临床满意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肾病综合征 水肿 蛋白尿 李明权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后踝骨折固定手术中不同入方式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81例后踝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组(41例,后内侧入治疗)与B组(40例,后外侧入治疗)。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踝关节功能、并发症。结果A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显著短于B组(P<0.05),术中失血量、X线暴露次数显著少于B组(P<0.05);两组踝关节功能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A组不良事件出现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相较于后外侧入,后踝骨折固定手术中后内侧入可缩短手术时间与切口长度,减少术中失血量与X线暴露次数、不良事件,在促进踝关节功能的恢复上与后外侧入方式效果相当。

  • 标签: 后踝骨折 踝关节功能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胸乳入腔镜甲状腺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4月收治的40例行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腔镜组和传统组,每组各20例。传统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腔镜组行经胸乳入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各项手术治疗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VAS评分、住院时间等手术治疗指标的比较中,腔镜组要明显少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腔镜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腔镜组要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胸乳入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疾病效果明显,安全性高。

  • 标签: 经胸乳入路 腔镜甲状腺手术 并发症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前外侧、后内侧联合入治疗 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 (FTP)的效果。方法:选择 2017.5~2018.5骨科收治 70例 FTP病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前外侧、后内侧联合入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对比术前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活动度。结果: 7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 1年,统计出骨折愈合时间平均 (16.32±2.47)周;术后 3个月,病人膝关节活动度 (126.12±12.82 )°、 HSS评分 (74.33±8.25 )明显高于术前, p< 0.05; 70例患者术后出现 1例关节僵硬、 1例切口感染、 1例延迟愈合,并发症发生率为 4.29%。结论:针对 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可行前外侧、后内侧联合入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充分显露、精确复位,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助于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

  • 标签: 联合入路 胫骨平台骨折 愈合时间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前后联合入手术方法对于复杂型髋臼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有效护理干预方法。方法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在2015年4月到2017年1月收治的复杂型髋臼骨折患者,共纳入本研究,患者例数为42例,采用随机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1例,所有患者均选择采用前后联合入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配合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以后的心理治疗和患者疼痛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以后的疼痛明显轻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观察组患者的心理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对于复杂型髋臼骨折患者在进行治疗时,选择前后联合入的治疗方法治疗,并为患者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干预指导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疼痛,提升患者心理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前后联合入路 复杂型髋臼骨折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后外侧入的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效果与传统术式效果的差异。方法选取本院骨科2015年6月至2017年7月间收治的髋关节疾病患者263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A1组后侧入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B1后侧入传统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A2后侧入股骨头节置换术。B2后侧入传统切口股骨头置换术。比较患者术中情况以及术后的恢复情况,以比较种手术方式的差异。结果无论是实行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还是实行股骨头置换的患者,其术后引流量以及术中出血量都明显的低于传统切口的患者,并且其住院时间更短。结论实行后侧入的小切口方式治疗,无论是实行全髋关节置换还是股骨头置换,病人的术中损伤与术后恢复都明显优于传统术式组,这提示小切口的髋关节置换术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 小切口 股骨头坏死
  • 简介:摘要目的在结肠癌治疗中,应用中间入法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分析。方法选取66例,在我院进行结肠癌治疗的患者来研究,将其分组分别施以其中间入法完整结肠系膜切除(观察组),以及常规的根治术(对照组)进行治疗,分析其结果的不同。结果观察组经过该切除术治疗后,身体各项指标变化显著,且优于对照组,组间经过详细的对比,有较大差别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结肠癌患者的临床治疗,应用中间入法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治疗,效果较好,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预后质量。

  • 标签: 结肠癌 中间入路法 完整结肠系膜 切除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科护理细节中引起护理纠纷的原因与防范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儿科收治的患儿为本次分析资料,随机抽取其中119例患儿,调查引起护理纠纷的原因,并分析有效的防范对策。结果护理人员沟通技巧不足、患儿及家属表述不清、护理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儿科患儿护理难度大、护理人员配备不足等因素均能够引起儿科护理细节纠纷,其中以儿科患儿护理难度大引起的护理纠纷比例最高,达到87.39%。结论针对护理纠纷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优化,在儿科护理中采取细节护理措施,并护理的各个细节处防范护理纠纷,促使儿科护理质量不断提升,为患儿营造良好的治疗环境。

  • 标签: 儿科护理细节 护理纠纷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血液透析护理效果。方法择取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98例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9例患者行以常规护理,研究组49例患者行以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8%,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37%,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采用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来说,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可以改善患者不良情绪,避免并发症出现,具有显著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皮内镜不同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临床疗效。方法从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到我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中随机抽取98例作为本次分析对象,平均分为两组,以经皮内镜椎间孔为入的患者命名为对照组,以经皮内镜椎板间为入的患者命名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效果等。结果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比例,各项数据接近,P>0.05。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显效率为79.59%,有效率为16.33%,总有效率为95.92%;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率为77.55%,有效率为20.41%,总有效率为97.96%,P>0.05。结论经皮内镜不同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均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临床上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经皮内镜入,从而保证治疗效果。

  • 标签: 经皮内镜 腰椎间盘突出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单入双重建钢板钳夹式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肱骨干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全部72例患者分成各自36例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单入双重建钢板钳夹式固定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恢复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93.7±32.8)min、术中出血量(108.5±44.8)min、住院时间(20.5±2.8)d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5.6%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5.0%(P<0.05);骨性愈合时间(11.8±2.0)周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肩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7.2%,肘关节功能优良率为100.0%,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肱骨干骨折患者,以单入双重建钢板钳夹式固定给予治疗,手术效果更好,并发症更少,并且患者恢复更快,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单入路双重建钢板钳夹式固定 肱骨干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部屈肌腱损伤患者应用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手部屈肌腱损伤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29例行传统修复手术治疗者作为对照组,29例行微创手术治疗者作为实验组,观察两组修复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①实验组治疗后手功能总评分(81.85±3.7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65.56±5.28)分(P<0.05);②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6.90%显著低于对照组27.59%(P<0.05)。结论对手部屈肌腱损伤患者实施微创手术治疗,可促进手功能恢复,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 标签: 手部屈肌腱损伤 微创手术 传统修复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显微外科手术经不同入治疗颅脑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颅脑肿瘤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根据其颅脑肿瘤病灶特点采用不同的手术入接受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术后对所有患者随访6-12个月,观察比较手术前后的临床症状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术后肿瘤压迫症状、恶心呕吐、视乳头水肿以及头痛等临床症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本组患者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以及认知功能等生活质量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颅脑肿瘤患者的病灶特点选取不同路径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以及生活质量。

  • 标签: 显微外科手术 颅脑肿瘤 手术路径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