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抗菌药物是通过应用的优化从而获得更强的抗菌活性和最佳的临床效果,为了减少毒性以及获得预防耐药性的给药方案,需要对抗菌药物给药方案进行探析。药动学药效学的参数和临床的疗效是密切相关的,从这一角度出发,应该考虑各种情况下的病理以及生理状态下的剂量选择,从而确定最佳的用药方案,充分的将药物的毒性考虑进去。对不同严重感染程度的患者要采用不同剂量和方案的给药,重症患者要重视负荷的药剂。给药方案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摸索的过程,针对耐药的基础等方面,需要建立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的研究。

  • 标签: 抗菌药物 给药方案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尿病足患者采用不同换药方式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294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4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换药,观察组采用墨尼克伤口敷料换药方法,对两组干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创面愈合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94.56%)明显高于对照组(7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足患者采用墨尼克伤口敷料换药方式,可减少换药次数,提高愈合速度,创面愈合效果更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墨尼克伤口敷料 糖尿病足 创面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给药方案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60例该院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医治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对其采取降糖片以及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治疗,实验组采取降糖片以及硝苯地平控释片和加厄贝沙坦片进行治疗。结果两种患者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治疗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86.67%)大于对照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医治后的收缩压(123.2±5.7)mmHg小于对照组(138.5±7.6)mmHg,实验组在医治后的舒张压(76.5±3.6)mmHg小于对照组(88.4±5.8)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用药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效果显著,该文研究使用降糖片以及硝苯地平控释片和加厄贝沙坦片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效果很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糖尿病 高血压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胺碘酮不同给药方法治疗恶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本院从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恶性心律失常患者3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静脉注射加口服胺碘酮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静脉注射胺碘酮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于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的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要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口服联合静脉注射胺碘酮的方法对于恶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具有显著效果,该种治疗方法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患者满意度高,是一种治疗恶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胺碘酮 给药方法 恶性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胰岛素给药方式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1月1日-2018年4月4日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常规胰岛素分次皮下注射;观察组39例,应用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44%,其中显效33例、有效5例、无效1例;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3.36%,其中显效11例、有效18例、无效10例,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胰岛素的给药方式不同,疗效也有差别。相比常规分次皮下注射,应用胰岛素泵给药,降血糖效果更加理想,值得推广。

  • 标签: 胰岛素 给药方式 糖尿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阿托品2种给药方法在有机磷中毒急救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1月来我院急救有机磷中毒的患者8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43例,治疗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间断静脉注射阿托品,治疗组患者采用静脉持续微泵入阿托品,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静脉泵入治疗有机磷中毒患者,效果更明显,不仅能有效的缩短阿托品化时间,避免出现阿托品中毒现象,也能有效的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静脉注射阿托品 静脉持续微泵入阿托品 治疗效果 有机磷中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美沙拉嗪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U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口服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剂治疗,研究组在其基础上辅以美沙拉嗪灌肠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7.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2.2%,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9%、11.1%,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美沙拉嗪口服联合灌肠法治疗UC较单独口服给药治疗效果更佳,临床应用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 标签: 美沙拉嗪 溃疡性结肠炎 给药方式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糖尿病治疗中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的应用效果。将2015年3月到2016年9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皮下注射胰岛素方式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胰岛素泵持续注入胰岛素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并对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优于对照组,试验组血糖达标时间及胰岛素用量均少于对照组,并且试验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糖尿病治疗中胰岛素泵持续注入胰岛素的方式应用效果较好,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糖尿病 胰岛素 不同给药方法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危重症深静脉留置管患者应用两种换药方法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从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危重症深静脉留置管患者中,选取160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80例。对照组患者实行传统换药方法,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盖一块四层无菌纱布方法,对比两组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感染率为5%,而对照组感染率为27.5%,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危重症深静脉置管患者,采取加盖无菌纱布改良的换药方法,有助于降低感染率,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换药方法 危重症深静脉置管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盐酸氨溴索不同给药方式应用于儿科呼吸疾病治疗过程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我院儿科收治的呼吸疾病患儿93例,均给予其盐酸氨溴索治疗,并根据不同给药的方式分为A、B、C三组,A组口服,B组静脉滴注,C组雾化吸入,对比三组治疗的效果。结果C组各项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及总有效率等均优于A、B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儿科呼吸疾病的疗效显著,可推广。

  • 标签: 盐酸氨溴索 不同给药方式 儿科 呼吸疾病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应用右美托咪定两种给药方式的意义。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90例为对象进行分组。持续泵注组持续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给药,单次静注组单次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给药。比较两组患者心动过速、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率;不同时间点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的差异。结果单次静注组跟持续泵注组比较,心动过速、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气腹建立前两组平均动脉压、心率相似,P>0.05;气腹建立后两组平均动脉压、心率均有不同程度变化,但单次静注组变化幅度更小,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应用右美托咪定单次静脉注射可更好减少心动过速、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 右美托咪定 两种给药方式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治疗中应用自拟中药方熏洗联合牵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86例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自拟中药方熏洗联合牵引治疗组(简称治疗组)以及单纯牵引治疗组(简称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及运动功能改善情况,并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70%,对照组有效率为79.07%,两组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疼痛与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VAS(2.1±1.4)分降低明显,Roland(7.2±4.3)分升高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治疗中应用自拟中药方熏洗联合牵引,可较好的改善患者的疼痛及运动功能,提高疗效。

  • 标签: 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 中药熏洗 牵引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癌的中医病机和药方及盐酸埃克替尼片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中患者入院治疗时间为2016年9月~2017年3月,患者例数为60例,利用随机分组方式进行研究,对照组患者实施吉非替尼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盐酸埃克替尼片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出现皮疹以及腹泻患者明显比观察组多,另外,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埃克替尼用于非小细胞的治疗,其临床效果即为满意,同时安全性较高,可以最大程度的延缓病情进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肺癌 中医病机 盐酸埃克替尼片 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不同给药方式麻醉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中的麻醉效果。方法根据“双盲随机分组原则”将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本院接收的子宫肌瘤患者7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9例/组,前一组采取右美托咪定持续注射治疗,后一组实施右美托咪定单次注射治疗。将两组子宫肌瘤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临床相关指标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子宫肌瘤患者各个时间段的血压水平和心率同对照组数据相比差异不大(P>0.05),观察组子宫肌瘤患者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OA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中单次持续注射右美托咪定的麻醉效果确切。

  • 标签: 子宫肌瘤 右美托咪定 给药方式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地佐辛不同给药方式对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术后苏醒期拔管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于本院2017年3月--2017年9月收治的行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术患者中,随机选取64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的人数为32人。对照组患者于手术结束前30min采用地佐辛进行肌肉注射,观察组患者于手术结束前30min采用地佐辛进行静脉注射。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器官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显著长于观察组患者,对照组患者的镇静评分和镇痛评分显著低于观察组患者,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63%,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结论在行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术患者手术结束前30min,采用肌肉注射地佐辛的方式,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有利于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缓解患者的疼痛感。

  • 标签: 瑞芬太尼 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术 地佐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两种用药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方法选取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66例,分别纳入治疗A组及治疗B组,给予两组不同的用药方案,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用药后获得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在用药后获得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采用埃索美拉唑、呋喃唑酮、阿莫西林及埃索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的用药方案均获得了显著效果,能提高病灶愈合效率和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值得应用。

  • 标签: 用药方案 幽门螺杆菌 十二指肠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阿奇霉素不同的用药方案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及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以我院呼吸内科在 2016年 1月 ~2018年 1月收治的 10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所选择的不同用药方案,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50例患儿。治疗中观察组患儿应用连续 3d用药、停药 4d、再连续用药 3d的用药方案;对照组患儿应用连续用药 7d的方案,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及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通过应用不同用药方案,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 92%、不良反应率为 8%、对照组患儿则是 82%和 18%,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在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治疗中,应用连续 3d用药、 4d停药、再连续 3d用药的方案,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同时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阿奇霉素 肺炎支原体肺炎 呼吸系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