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6 个结果
  • 简介:针对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国内一些有机化学教材及相关出版中,用系统命名法命名有机化合存在的若干问题,以及学生学习中的难点,以IUPAC规则(1993)和中国化学学会《化学命名原则》(1980)为依据,阐述存在问题及原因,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 标签: 有机化合物 系统命名法 最低系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奥曲联合凝血酶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于我院就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通过动态化随机颜色球抽取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奥曲、奥曲联合凝血酶治疗,探讨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臨床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45%)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79.55%),且在临床各项指标的比较中,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时间(20.45±1.01)h、输血量(205.47±41.54)mL、住院时间(4.21±0.94)d与对照组止血时间(28.64±2.11)h、输血量(421.58±55.69)mL、住院时间(6.66±1.01)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联合凝血酶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具有一定的疗效。

  • 标签: 奥曲肽 凝血酶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奥曲联合凝血酶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签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成各自42例的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独奥曲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奥曲联合凝血酶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患者的止血、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2.9%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时间为(15.6±3.8)h、住院时间为(4.6±1.5)d,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均具有显著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采用奥曲联合凝血酶的治疗方法,有利于患者快速止血,缩短住院时间,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 标签: 奥曲肽 凝血酶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应用奥曲联合凝血酶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止血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接收的10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奥曲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凝血酶进行治疗,对比两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止血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是98.00%,比对照组高18.00%,止血时间需要(19.28±2.1)小时,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止血时间(27.85±2.5)小时,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奥曲联合凝血酶的治疗不仅可以提高临床疗效,也会缩短患者的止血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 奥曲肽联合凝血酶 临床疗效 止血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就延胡索生物的碱类化学成分展开分析,同时就其质量控制方法进行探讨。方法总结分析国内外围绕延胡索所展开的研究,就延胡索的化学成分以及质量控制方面的主要规律与方法进行归纳与总结。结果生物碱类是延胡索中所含有的主要化学成分。结论在延胡索化学成分的提取过程中,热回流法、高速逆流色谱法以及超声提取法均是较为成熟的工艺技术。同时单指标质控以及指纹图谱法也是在质量评价中较为常见的方法。

  • 标签: 延胡索 化学成分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脑钠(BrainNatriureticPeptide,BNP)又称B型利钠、脑利钠,是利钠家族的成员之一。作为心血管生物标记,其近年来倍受关注。脑钠由3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主要由心室细胞分泌产生,并广泛分布于脑、脊髓、心、肺等组织器官中。脑钠最早于1988年由日本学者Sudoh等从猪脑中分离得到,具有强大的促排钠、排尿、舒张血管、松弛平滑肌、降低血压、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及抗利尿激素等作用1,并且能够对抗心室重塑,减少心肌肥厚以及心室扩大等,具有重要的病理生理学意义。有研究表明,BNP水平的变化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本文将对BNP水平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脑钠肽 BNP 心力衰竭 心肌梗死 呼吸困难 小儿手足口病
  • 简介:目的:探讨血脂异常患者血清中联素、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药物干预后其与血脂变化的关系。方法:收集21名正常对照者的血清标本及19例血脂异常患者治疗前及3个月后的血清标本,分别检测其血清联素、hs-CR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分析联素、hs-CRP与血脂浓度间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血脂异常患者血脂和hs-CRP较正常对照组高(P〈0.02),联素较对照组降低[(5.3±1.6)mg/L比(13.8±2.4)mg/L,P〈0.001)]。血脂异常者治疗3个月后,血脂及hs-CR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hs-CRP治疗后比治疗前:(2.34±1.02)mg/L比(3.24±1.33)mg/L,P〈0.05)],同时其联素显著升高[(5.3±1.6)mg/L比(8.6±3.0)mg/L,P〈0.01)];联素与治疗前后HDL-C变化量呈正相关(r=0.48,P〈0.01),而hs-CRP与治疗前后HDL-C的变化量成负相关(r=-0.23,P〈0.01)。血脂异常组联素与hs-CRP呈负相关(r=-0.34,P〈0.02)。结论:成人血脂异常患者,其血清抗炎因子联素与炎症因子hs-CRP已存在失平衡,而普伐他汀不仅具调作用,而且能提高血清联素并降低hs-CRP浓度。

  • 标签: 血脂异常 普伐他汀 脂联素 超敏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频彩超在乳腺膜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1月至2016年8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85例高频彩超诊断为乳腺膜炎患者,将其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临床及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高频彩超诊断乳腺膜炎85例,临床及病理证实77例,诊断符合率90.58%(77/85)。结论乳腺膜炎的声像图表现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形式是乳腺皮下脂肪层肿块。高频彩超对乳腺膜炎可做出明确诊断,准确率高,是乳腺膜炎的首选检查方法之一。

  • 标签: 超声检查 乳腺脂膜炎 乳腺癌 诊断价值
  • 简介:在20世纪中叶,科学家开始把心脏作为一个具有内分泌功能的器官来研究.最初,Kisch发现心房中存在具有内分泌功能的腺体颗粒.接着Henry和Pearce报道当犬科动物的左心房发生囊性扩张后,尿量会随之明显增多.通过25年研究,DeBold在1984年证实了心房利钠(ANP)的结构.1988年在猪的大脑中分离出一种与ANP作用相似的多肽--脑利钠[1],但进一步研究表明BNP的主要合成位点在心室,为了与ANP英文缩写相呼应,故又称为B型利钠(BNP).1990年科学家再次从猪脑中分离得到了C型利钠(CNP).

  • 标签: B型利钠肽 ANP 心脏疾病 内分泌功能 心房利钠肽 左心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胆结石患者的外科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124例肝硬化合并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恢效果。结果与接受保守治疗的对照组相比,接受外科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4.94%>79.03%)和并发症发生率(22.58%>9.68%)相对更高(P<0.05)。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肝硬化合并胆结石的良好选择,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解除其病痛,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需要积极加以预防,为患者的治疗恢复提供良好的保障。

  • 标签: 肝硬化合并胆结石 外科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安普贴预防蒽环类化疗药物引起的化学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2017年1月~2017年12月,血液内科化疗对象90例入组,按照化疗的时间顺序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入组45例,分别采用PICC置管后热敷等常规预防方法,观察组化疗期间使用安普贴外敷。对比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24.44%低于对照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脉炎发生时间、持续时间、症状以及体征峰值分别为16(11~27)日、5(3~6)日、(11.4±2.6)分,对照组9(7~19)日、8(5~14)日、(15.5±2.6)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普贴预防蒽环类化疗药物引起的化学性静脉炎疗效肯定,可以降低静脉炎发生风险、延迟发生时间,减轻症状与体征。

  • 标签: 蒽环类药物 化疗 化学性静脉炎 安普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于聚明胶过敏休克误诊硬膜外麻醉低血压。方法本院对接收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患者数量1例,年龄为28周岁,已经有40周孕期,需要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进行剖宫产手术,并将该患者进行聚明胶使用。并在手术前8H内不允许进食及喝水,通过身体检查,各项指标均无异常,检查项目分别是心电图、血、尿液、血凝、肝肾功能、体格检查、血糖;在进行手术后,需要进行静脉开放,同时麻醉连续硬膜,这时需要进行聚明胶注射并静点,并进行分析。结果在15min后患者说有身体感觉不适症状,出现呼气困难,立即进行快速输液,需要进行大量氧气吸入,这时患者出现四肢及内侧、颈部、胸部布满各种豆疹及皮肤潮红,立即进行聚明胶停止注射,通过15min之后,患者生命特征出现稳定,手术结束,在60min之后四肢及内侧、颈部、胸部布满各种豆疹及皮肤潮红现象全部消失,并进行观察后,缓则在2H之后,皮肤完全恢复正常,在没有发生任何异常。结论通过对患者进行分析后得知,聚明胶过敏休克误诊硬膜外麻醉低血压。

  • 标签: 聚明胶肽 过敏休克 误诊 硬膜外麻醉低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神经节苷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到2017年6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其中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胞磷胆碱钠针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神经节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两组数据相比P<0.05。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神经节苷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较好,药物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神经节苷脂 急性脑出血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肝硬化合并肝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方法,观察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肝硬化合并肝胆管结石患者52例作为样本,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方法治疗,治疗组行腹腔镜下左肝切除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330.30±10.48)min、术中出血量(310.69±20.04)ml、胃肠功能恢复时间(3.10±0.09)d、住院时间(9.00±1.10)d、治疗有效率96.15%、并发症发生率3.85%,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下左肝切除术治疗肝硬化合并肝胆管结石,安全有效,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肯定。

  • 标签: 肝硬化 肝胆管结石 腹腔镜下左肝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的临床诊治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本院自2013年8月-2016年10月收治的50例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利尿治疗,治疗组进行常规利尿治疗联合放腹水及输注人血白蛋白,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92%,对照组总有效率达到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总胆红素、清蛋白、血钠、血钾变化状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进行放腹水及输注人血白蛋白可以明显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确保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肝硬化 难治性肝腹水 白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B型脑纳(BNP)水平对高血压合并心功能不全预后的临床评估。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65例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测定血浆中BNP水平分成2组BNP100~1000ng/l组、BNP≥1000ng/l组。所有研究对象取清晨空腹静脉血,用化学发光免疫方法测定BNP水平。结果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与患者入院心率、左心房大小、左心室大小呈正相关(rs=0681;rs=0529;rs=0610,均P<001);与心脏射血分数呈负相相关性(rs=0591,均P<001)。结论入院心率和左心房、左心室大小及摄血分数是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预后评估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心力衰竭 高血压 脑纳肽 射血分数 心率变化
  • 简介:摘要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分为两类第一类的病理原因不清楚,称之为原发性糖尿病,其包含两种类型的糖尿病,分别称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第二类糖尿病由特殊的病理机制引起,如胰腺疾病造成胰岛素合成不了,胰岛素分泌不出来,或者其他内分泌的原因引起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太多等原因,属于继发性糖尿病。不论是原发性糖尿病还是继发性糖尿病,它们的相同症状为高血糖。而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亦或两者兼有所引起的。患有糖尿病时,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症状,能够导致身体各部位器官、组织受损,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和功能障碍。

  • 标签: 糖尿病 内分泌 调脂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检验项目中高血标本的干扰和消除。方法选取本院生化检查105例,让所有患者清晨保持空腹状态,对检查患者采集静脉血液,对其进行检验。结果血脂正常患者,处理前、后无明显差距,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中度组患者和血脂正常患者相比较,总胆红素、总蛋白、肌酐、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相比较,存在一定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谷氨酰转肽酶、肌酸激酶指标相比较差距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重度组患者的总胆红素、总蛋白、肌酐、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酰转肽酶、肌酸激酶指标相比较有一定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降低临床检验项目中高血标本的干扰,建议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专业能力,对标本及时做好处理,降低血的影响,从而确保检查结果的正确性,为医师提供诊断信息,保证治疗效果。

  • 标签: 高脂血标本 临床检验项目 干扰和消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肝硬化合并结核性腹膜炎临床诊治疗效分析。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2017年本科收治的肝硬化合并结核性腹膜炎22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者实施正规保肝、利尿、支持、对症等治疗并经抗感染(三代或四代头孢菌素)治疗两周无效后,考虑其为结核性腹膜炎,继而进行抗结核治疗,疗程6~9个月。结果22例患者中20例腹水逐渐吸收,症状逐渐缓解出院,后继续抗结核治疗6~9个月,观察半年,无复发。有效率95.5%,其中2例因肝功能损害加重,经费困难自动出院放弃治疗。结论肝硬化合并结核性腹膜炎临床诊断较为困难,在保肝治疗的同时采用抗结核治疗,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借鉴。

  • 标签: 肝硬化 结核性腹膜炎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改良FOLFOX方案联合奥曲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晚期肝癌患者116例进行分组研究,通过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8例单独采用改良FOLFOX方案治疗,治疗组58例采用改良FOLFOX方案联合奥曲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骨髓抑制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展开比较,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其骨髓抑制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改良FOLFOX方案联合奥曲对提高晚期肝癌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可作为理想治疗方案积极推广。

  • 标签: 晚期肝癌 奥曲肽 改良FOLFOX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