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在甲状腺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近两年收治的甲状腺手术患者70例,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给予单纯的颈丛阻滞麻醉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给予高位硬膜外麻醉,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麻醉过程中及麻醉后心率及血压的变化。结果麻醉前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无显著性差异,经过麻醉后两组患者的心率及血压均有所变化,且观察组患者变化不大,而对照组却有显著的变化,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甲状腺手术患者麻醉方式不唯一,其中高位硬膜外麻醉在临床的应用较为广泛,对患者的心率、血压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可收到满意的麻醉效果,在临床具有较高的推广使用价值。

  • 标签: 麻醉方式 甲状腺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方式的心肺复苏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对比。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心肺复苏治疗患者,用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分别施以序贯性气道开放方式心肺复苏与非序贯性气道开放方式心肺复苏,对两组患者通气时间、正常呼吸恢复时间、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接受序贯性气道开放方式心肺复苏治疗后通气时间与正常呼吸恢复时间比对照组更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照比对照组,实验组总体治疗有效率更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序贯性气道开放方式心肺复苏治疗能够快速让患者通气,使其恢复自主呼吸,并有效提升心肺复苏治疗成功率,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具有应用与推广价值。

  • 标签: 心肺复苏 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不同年龄段(青年阶段、老年阶段)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治疗的青年、老年肺结核患者各100例,病例选择时间为2012年6月到2016年12月期间。对比青年肺结核(青年组)、老年肺结核(老年组)患者的临床表现、X线表现、痰菌检查结果、合并症情况。结果两组肺结核患者组间消瘦症状发生率对比P>0.05,其余症状发生率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以咳嗽、咳痰、食欲不振为主要症状,青年组以咳嗽、发热、咳痰以及胸痛为主要症状。组间痰菌阳性率对比P>0.05,复治痰菌阳性率对比老年组高于青年组P<0.05。组间X线表现对比,老年组以浸润型+慢纤控型、干酪渗出病变为主,青年组以混合性病变为主。组间合并症对比,老年组明显高于青年组,P<0.05。结论相对于青年肺结核患者,老年肺结核有病程长、复治痰菌阳性率高、并发症高以及渗出、干酪、空洞X线特征,但是临床表现不典型且合并症多,所以误诊率高。

  • 标签: 肺结核 不同年龄段 临床特点 X线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无创助产或传统助产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组的45例产妇均采取无创助产分娩方式,对照组的45例产妇均采取传统助产方式。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的会阴感染率、尿潴留率以及产后出血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观察组产妇的会阴裂伤发生率是8.89%,而对照组为24.44%(P<0.05)。结论在产妇自然分娩中采取无创助产能够促进产妇顺利分娩,并避免发生会阴裂伤,有利于产妇产后恢复,因此无创助产方式值得应用并推广。

  • 标签: 无创助产 传统助产 效果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冠心病的临床对比价值。方法将2015年4月28日~2018年1月7日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分别采用常规心电图诊断与动态心电图诊断,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电图阳性率与心律失常的检查情况。结果观察组检测出阳性41例(82%),对照组检测出阳性26例(52%)(P<0.05)。观察组检测出室性早搏二/三联14例、室性早搏成对12例、房性早搏二/三联22例、房性早搏成对12例、短阵室上速12例、房室传导阻滞16例、房性早搏单发22例、房室传导阻滞13例、短阵窦性停搏17例;对照组检测出室性早搏二/三联2例、室性早搏成对2例、房性早搏二/三联6例、房性早搏成对2例、短阵室上速2例、房室传导阻滞3例、房性早搏单发7例、房室传导阻滞3例、短阵窦性停搏5例(P<0.05)。结论相比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更高的价值,更能反映出患者心律失常、冠脉缺血等情况,从而为制订治疗方案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

  • 标签: 冠心病 常规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临床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颅脑损伤CT与MRI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9月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分析采用CT、MRI两种诊断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研究发现,MRI检出率高于CT,且差异有统计学以(P<0.05)。结论在急性颅脑损伤检测中MRI诊断准确性更高,除蛛网膜下腔出血均有较高临床分析价值。

  • 标签: 急性颅脑损伤 CT MRI
  • 简介:摘要目的试分析对喉癌患者采用术前放疗联合手术治疗与单纯手术治疗的临床自效果。方法对2010年5月-2012年6月期间沈阳军区总医院收治的接受喉癌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择8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一组与联合组,每组均为42例。单一组接受单纯手术治疗,联合组在手术治疗前,接受放疗治疗,将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实施对比。结果联合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Ⅲ期及Ⅳ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均高于单一组,且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比较两组Ⅰ期及Ⅱ期患者的五年生存期差异以及术后并发症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术前放疗联合手术治疗虽然不能使Ⅰ期及Ⅱ期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得到提高,但可有效提高Ⅲ期及Ⅳ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且不会增加患者的术后并发症。

  • 标签: 喉癌 术前放疗联合手术 五年生存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不同药物治疗多重耐药铜绿假单细胞均的对比效果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多重铜绿假单胞菌呼吸道感染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设参照组(n=39)和观察组(n=39)。行头孢哌酮、阿米卡星联合治疗参照组,行头孢哌酮、磷霉素联合治疗观察组。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给予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茵感染患者行头孢哌酮、阿米卡星联合治疗,其治疗效果良好。

  • 标签: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阿米卡星 磷霉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的100例健康体检人员参与此次研究。分别进行手指末梢采血和肘部静脉采血,将两种方法采集的血液标本使用血液分析仪进行检测,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行肘部静脉采血法采集的标本其血常规各项指标水平相对于行手指末梢采血法采集的血液标本中各指标水平,更接近正常值,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集肘部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验相对于采集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验数值更为准确,结果稳定性更高,应作为血常规检验时首选的采血方法。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末梢血 静脉血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比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间本院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当中200例建立研究,分别对患者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微创血肿碎吸术以及血肿清除并去骨瓣减压术,对比不同术式下的疗效与适应证。结果本研究中采取微创碎吸手术的患者共62例,ADLⅠ级共31例、Ⅱ级共17例、Ⅲ级9例、Ⅳ级共3例、Ⅴ级共2例。采取小骨窗血肿清除术的患者77例,ADLⅠ级共37例、Ⅱ级共18例、Ⅲ级10例、Ⅳ级共4例、Ⅴ级共3例,死亡5例。采取血肿清除并去骨瓣减压术的患者61例,ADLⅠ级共25例、Ⅱ级共15例、Ⅲ级7例、Ⅳ级共3例、Ⅴ级共3例,死亡8例。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需要在术前根据多参数进行评估,并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才能提高治疗的效果并降低死亡率。

  • 标签: 高血压 疗效对比 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28例,随机分成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每组64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高剂量组应用25mg/d,低剂量组应用12.5mg/d。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激素水平变化。结果低剂量组总有效率为95.31%,明显高于高剂量组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SH、LH、E2以及P水平均明显降低,且低剂量组上述激素水平降低更加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12.5mg/d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可以取得显著的疗效,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清激素水平。

  • 标签: 不同剂量 米非司酮 子宫肌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房颤动态心电图与心电散点图诊断的结果。方法选择100例房颤患者进行研究,对上述患者均采用房颤动态心电图与心电散点图检查,结果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出单纯性心房颤动的患者为67例,房颤伴房扑的患者为1例,房颤伴频发室性早博的患者为26例,而房颤伴交接性逸搏的患者为6例。心电散点图诊断单纯扇形的患者为70例,扇形伴有格子行的患者为8例,扇形伴平行x、y轴的线状图形的患者为20例,而扇形伴曲尺形的患者为2例。结论心电散点图和动态心电图都是用于诊断房颤的有效方式,需要二者联合使用,才能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度。

  • 标签: 房颤动态心电图 心电散点图 诊断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MRI诊断及临床诊断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cruciateligament,ACL)损伤患者的准确率,为MRI诊断在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中的运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月-2015年8月来本院就诊的72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MRI检查、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及关节镜手术检查的检查结果,并加以对比,比较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MRI诊断与临床诊断情况。结果MRI诊断假阴性率(5.56%)较临床诊断(27.78%)更低,假阳性率(1.38%)较临床诊断(5.56%)低,真阳性率(65.28%)较临床诊断(36.11%)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诊断技术具有无创伤性、准确率及敏感度高等特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方法,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前交叉韧带损伤 MRI诊断 临床诊断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不同龈下冲洗方式对牙周炎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4年1月~2017年3月期间,选取100例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计算机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在超声龈下刮治后再行龈下冲洗,观察组采取超声龈下刮治同步冲洗,比较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探诊深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探诊深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的龈下冲洗方法,采取超声龈下刮治同步冲洗治疗牙周炎可更加有效的减轻牙周炎症、牙龈出血情况。

  • 标签: 牙周炎 龈下冲洗 超声龈下刮治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NTM)与肺结核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5年2月-2017年2月医院收治的90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结核组,另收集同期收治的58例NTM患者的资料,为肺病组,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两组的临床特征。结果肺病组的平均发病年龄大于结核组(P<0.05),合并肺部基础疾病、咳嗽、咳痰的发生率高于结核组(P<0.05);肺病组的空洞发生率高于结核组(P<0.05),干酪样坏死、钙化灶、胸腔积液发生率低于结核组(P<0.05);肺病组对1种或1种以上药物耐药性和耐多药的发生率均高于结核组(P<0.05)。结论NTM与肺结核在临床特征、影像学特征和耐药情况与肺结核均有一定的差异,在临床的诊断过程中应仔细辨别,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 肺结核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风热感冒患者采用中药饮片与中药颗粒剂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3月本院接诊治疗的风热感冒患者162例,将162例患者采用抽签法分成参照组(n=81例)与实验组(n=81例),将两组患者经不同药物治疗后的病症消失时间及临床效果指标进行对比。结果经不同药物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临床病症消失时间及治疗效果指标与参照组患者临床指标数据相比P<0.05,两组数据对比具备价值及意义。结论风热感冒患者采用中药饮片治疗较中药颗粒治疗具备更高的临床价值,可以缩短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中药颗粒剂 饮片 治疗 风热感冒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产科急症剖宫产和择期剖宫产的临床特点以及患者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择取时间在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96例产妇,随机数字表法下分为观察组(采用择期剖宫产)和对照组(采用产科急症剖宫产),对比两组的临床特征以及术后的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指征(宫缩乏力、头盆不称、活跃期停滞)好于对照组,统计学中存在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术后排气时间)好于对照组,统计学中存在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感染、阴道出血)发生率少于对照组患者,统计学中存在意义,p<0.05.结论急症剖宫产产妇与择期剖宫产产妇相对比,前者的危险性更高,需要给予高度的重视,进而保证产妇的分娩结局。

  • 标签: 产科急症 剖宫产 择期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为观察不同静脉麻醉药在小儿眼科手术中麻醉效果和对机体影响。方法选取66例ASAI~II级择期实施小儿眼科手术的病人,随机分成研究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研究组运用丙泊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进行麻醉,对照组采用氯胺酮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各个时间点的心率、平均动脉压、眼内压。药物停止以后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完全清醒时间以及评估术后恶心、呕吐等方面的情况。结果研究组氯胺酮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组血流动力学,BIS值波动明显大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研究组(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小儿眼科手术的应用价值比较高,围术期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好,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

  • 标签: 小儿眼科手术 静脉麻醉用药 临床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常规治疗与手术治疗口腔内科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于某医院口腔内科内部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84例口腔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23%,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3.81%,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和术后复发情况均显著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口腔疾病的患者来说,手术治疗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式,其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疼痛感,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因而宜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 标签: 口腔内科 常规治疗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慢性胆囊炎患者给予草芽神曲汤、针灸的效果,并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优劣势。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胆囊炎患者共7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胆囊炎患者给予针灸治疗,实验组胆囊炎患者给予草芽神曲汤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复发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胆囊炎患者使用草芽神曲汤的效果优于针灸治疗,且疗效佳、复发率低,患者对治疗满意度高,值得应用。

  • 标签: 慢性胆囊炎 草芽神曲汤 针灸 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