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创伤病人使用疗在临床工作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对于创伤疗的病理基础的认识可以指导临床工作,其在控制创伤后的疼痛、肿胀有显著的疗效,同时作为一个不良反应小、成本低、操作简便及依从性高的治疗方式,可以很好的缓解患者的经济负担及护理工作量。该文就疗的病理基础及目前疗的进展及应用作一综述。

  • 标签: 冷疗 软组织创伤 局部冷疗
  • 简介:摘要创伤病人使用疗在临床工作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对于创伤疗的病理基础的认识可以指导临床工作,其在控制创伤后的疼痛、肿胀有显著的疗效,同时作为一个不良反应小、成本低、操作简便及依从性高的治疗方式,可以很好的缓解患者的经济负担及护理工作量。该文就疗的病理基础及目前疗的进展及应用作一综述。

  • 标签: 冷疗 软组织创伤 局部冷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随机抽取的426份阳性血液标本,以发热合并全身感染患者为主,借助无菌操作对发热初期与高峰期的血液标本予以采集。同时采用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检验,根据NCCLS药敏试验标准,评定细菌的抗菌药物情况,包括敏感度、耐药性以及中度敏感三个方面。结果直接药敏试验检总计鉴定396份,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阳性菌符合率对比92.95%;常规药敏试验与直接药敏试验的革兰阳性菌检出敏感度的对比(P>0.05)。结论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均较好,检出率与敏感度都比较高,但直接药敏试验具有操作简便与时间较短等优势,在血液检验中比较适合。

  • 标签: 临床血液检验 直接药敏试验 常规药敏试验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内直接粘接加全冠修复治疗纵折后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纵折后牙患者56例的临床资料,按照平均分组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n=28,给予全部裂牙清除术后行体外再植粘结,术后14d实施全冠修复)和观察组(n=28,给予口内直接粘接加全冠修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第3个月和第6个月的治疗优良率比较,两组无差异(P>0.05);而在术后第12个月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纵折后牙患者运用口内直接粘接加全冠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且远期疗效相对常规治疗方案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 标签: 全冠修复 粘接 纵折后牙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下电针分离粘连与刀分离粘连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50例中重度宫腔粘连行宫腔镜分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研究组(n=25)及对照组(n=25),对照组患者给予宫腔镜下电针分离术,研究组患者给予宫腔镜下刀分离术,并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月经改善情况以及宫腔粘连复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P<0.05);研究组宫腔粘连复发率为8.00%,对照组宫腔粘连复发率为24.00%(P>0.05);研究组患者月经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宫腔镜下电针分离宫腔粘连相比,采用刀分离宫腔粘连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月经恢复情况佳,粘连复发率降低,值得推广。

  • 标签: 宫腔镜 宫腔粘连 电针分离 冷刀分离 疗效比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直接与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0月期间就诊的525例患者的血液样品,采用美国BacT9050型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血液标本培养,进行一段时间血标本培养后再进行药敏试验,并与直接药敏试验结果相比,比较两种检验方法的效果。结果525例血液标本中阳性标本有437例,其中直接药敏试验方法阳性检出353例,常规药敏试验检出427例,符合率82.67%。其中革兰阴性菌检出371例,革兰阳性菌检出59例。两种细菌检验方法革兰阴性菌总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细菌检验方法革兰阳性菌总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接药敏试验和常规药敏试验均可以快速鉴定血液标本中细菌,药敏试验可有效指导抗生素选用,减少盲目用药,可明显提高细菌感染治疗有效率,降低患者临床并发症。

  • 标签: 直接药敏试验 常规药敏试验 临床血液细菌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刺络放血疗法对足踝逆的疗效分析。方法刺络放血疗法是一种通过针具对人体浅表小静脉、特定腧穴、病灶处或病理反应点进行针刺,并放出适量血液,用以治疗脚踝逆等疾病的中医传统方法。选取我院足踝逆患者86例,男46例,女40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0岁,平均年龄48岁。患者病程半年至30年。对其进行刺络放血治疗,并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结果86例中痊愈50例,显效30例,有效4例,无效2例,其中痊愈及显效者均治疗一次即出现明显效果。结论刺络放血疗法疗效非常显著,可广泛在临床上应用,以减轻患者痛苦。

  • 标签: 刺络放血 足踝逆冷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常宁市农村巢老人慢性病患病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我市东西南北中五个乡镇中各一个行政村(人数3000人以上,不足村,从周围村庄补足)进行整群调查,获取符合研究条件对象2013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慢性病患病现状进行调查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013例巢老人中慢性病患者987例,患病率49.0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心理症状指数为巢老人慢性病患病的独立影响因素(OR3.777、4.120、4.898,95%CI1.660~5.878、1.722~5.950、1.890~6.120,P<0.05)。结论巢老人普遍患有慢性病,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心理症状指数为其患病的独立影响因素。

  • 标签: 空巢老人 慢性病 患病现状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介入治疗门-囊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7年6月我院急诊收治的STEMI患者71例,依门-囊时间将患者分为未达标组(≥90min)和达标组(<90min),分析影响门-囊时间的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病情进展快、节假日住院、入CCU时无症状、入CCU时间(6am-10pm)、患者及家属决定时间、导管室医护人员到位时间和等待手术台时间的差异明显(p<0.05)。结论STEMT患者的发病情况及临床因素均可对直接介入治疗的门-囊时间造成影响,需建立和完善院内相关的抢救机制,以最大程度减少门-囊时间的延迟。

  • 标签: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直接介入治疗 门-囊时间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宫颈刀锥形切除(CKC)和LEEP(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Ⅱ级(CINⅡ级)的预后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3月份到2017年3月份所接收的60例患有CINⅡ级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采取CKC的治疗方式,而观察组患者则给予LEEP的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在术中的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等预后复发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经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的手中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伤口愈合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宫颈上皮内瘤变Ⅱ级患者LEEP(宫颈环形电切术)的治疗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该种治疗方式值得被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宫颈冷刀锥形切除术 宫颈环形电切术 宫颈上皮内瘤变Ⅱ级 预后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带来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老年慢阻肺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平均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的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的方式,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肺功能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采用优质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在肺功能改善情况上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在生活质量评分上也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对改善老年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有着更为明显的效果,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老年慢阻肺 肺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输尿管镜下球囊扩张术联合刀内切开与钬激光内切开治疗输尿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2例输尿管狭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将7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给予输尿管镜下球囊扩张术联合刀内切开治疗,对照组给予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内切开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诊疗指标、输尿管狭窄程度、狭窄近端扩张程度、肾小球滤过率、肾集合系统分离度以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复发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一次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输尿管狭窄处直径、肾小球滤过率均高于对照组,而肾集合系统分离度及狭窄近端扩张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镜下球囊扩张术联合刀内切开治疗输尿管狭窄效果显著,术后复发率明显更低,该术式在输尿管狭窄治疗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钬激光 球囊扩张术 输尿管狭窄 效果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比宫颈锥切术(刀)与Leep刀宫颈锥切术在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4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22例患者给予Leep刀治疗,对照组22例患者给予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治疗时间以及愈合用时(21.11±6.99)min、(3.61±2.10)d、(37.36±1.95)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31.31±9.47)min、(7.84±2.24)d、(43.32±8.13)d,术中出血量(13.90±6.14)mL显著低于对照组(26.71±11.12)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0646、4.7301、3.3437、6.4618,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09%显著低于对照组27.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1098,P<0.05)。结论Leep刀切除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比刀更具优势,可显著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出血量,促进愈合,且术后并发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冷刀 Leep刀 宫颈锥切术 宫颈上皮内瘤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儿童遗传性耳聋基因GJB2、SLC26A4,GJB3、12srRNA基因直接测序异常结果。方法分析48例GJB2、SLC26A4,GJB3、12srRNA直接测序法的异常结果。结果GJB2基因发现4个突变位点,包括79G>A、341A>G、109G>A和235delC,12sRNA发现三个突变位点,即1382A>C、1438A>G、1555A>G,SLC26A4和GJB3基因均未见突变;突变频率最高的突变位点是GJB279G>A和12sRNA1438A>G,其次是GJB2341A>G。结论GJB2和12sRNA基因可能是黑龙江省最常见的致聋基因,两个基因的热点突变与国内其它地方报道的有差异。

  • 标签: 遗传性耳聋 测序 GJB2 SLC26A4 GJB3 12srRNA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应用微创技术拔除智齿的技术。方法选择需拔除的80例患者的智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微创法和凿劈法拔除患牙,记录两种方法拔牙时间、术中不适、术后反应、创口愈合情况。结果平均拔牙时间实验组18.2min,对照组24.1min,实验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严重疼痛及严重水肿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即两组相比较微创法比凿劈法拔牙时间缩短,术中不适、术后反应较轻,创口愈合情况较好。结论微创技术拔除智齿,减轻了患者恐惧、不适感,创伤小,拔牙时间缩短,术后反应小,拔牙创口愈合快,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微创技术 智齿 凿劈法
  • 简介:摘要脊髓疾病主要是包括脊髓炎、脊髓空洞症状、脊髓压迫症、脊髓血管疾病以及运动神经元疾病,脊髓疾病的患病率逐渐增高,脊髓疾病诊断变得愈发的重要。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影像学技术的提高使我们对脊髓疾病的认识上了一个新台阶,对本病的诊断更为精确,治疗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可供临床医生选择用以诊断脊柱和脊髓疾病的辅助检查种类有脊柱平片、椎管造影、脊髓血管造影、同位素扫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和磁共振成像等。在疾病的治疗最佳时机提供有利证据,医生也要考虑患者在经过多次检查费用和患者治疗时机,尽量减轻患者和家属负担。可根据患者临床资料、初步诊断和当地设备条件,力求经济实用、快速准确,避免盲目检查。

  • 标签: 脊髓疾病 诊断 ct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X线技术与CT技术诊断鼻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诊治的鼻骨外伤患者85例,对患者分别采取X线技术、CT技术检查,比较患者诊断结果。结果CT对鼻骨骨折诊断符合率100%显著高于X线符合率71.76%,CT对单纯鼻骨骨折、鼻骨及鼻中隔骨折检出阳性率100%、100%明显高于X线67.39%、64.52%,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部复合骨折检出阳性率均为100%,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X线诊断结果相比,CT诊断鼻骨骨折更具效果,准确率高,临床价值高。

  • 标签: 鼻骨骨折 X线技术 CT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机用镍钛根备技术、超声荡洗技术、热牙胶充填技术联合在根管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口腔科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急性牙髓炎患者200例,分为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观察组采用机用镍钛根管预备、超声荡洗根管联合热牙胶充填技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手用镍钛器械根管预备、传统化学药物消毒根管、牙胶充填技术进行治疗,对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治疗耗时及治疗成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在根管填充耗时上为(5.41±0.5)min,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19±1.22)min。且在治疗总耗时上观察组为(8.1±1.9)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3±2.3)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显著93例(93%),对照组患者显著55例(55%),观察组总成功率为98例(98%)明显大于对照组87例(87%),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用镍钛根备技术、超声荡洗技术、热牙胶充填技术联合用于根管治疗中较手用镍钛器械根管预备、传统化学药物消毒根管、牙胶充填技术具有治疗时间更短,填充效果更优及不良发生率更低等优势,临床治疗中应作为首选方式。

  • 标签: 机用镍钛根备技术 超声荡洗技术 热牙胶充填技术 急性牙髓炎
  • 简介:摘要;监护麻醉(monitoredanesthesiacare,MAC)是指在患者接受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由麻醉科提供的特殊麻醉服务,监护和控制患者的生命体征,并根据需要给予适当的麻醉药物或其他治疗。MAC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患者手术中的舒适、安全以及诊断和治疗操作的顺利进行。本文旨在探讨监护麻醉(MAC)的处理技术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肝脏增强CT技术与肝脏MRI技术诊断肝癌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4月--2017年11月时间段内,回顾性选择我院肝胆外科收治的患者,共84例,B超初筛,表现为肝脏中、小型占位性病变,在此基础上,均接受肝脏增强CT与肝脏MRI检查,比较诊断结果。结果病理诊断,84例患者,71例(84.5%)确诊肝癌,CT检查,56例确诊,符合率为78.9%(56/71),MRI检查,67例确诊,符合率为94.3%(67/71),MRI符合率明显高于CT检查(P<0.05)。结论相比CT技术,MRI技术诊断肝癌,准确率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肝脏增强CT技术 肝脏MRI技术 肝癌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