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4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毛细支气管炎是6个月-2岁婴幼儿较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以喘息、三凹征和气促为主要临床特点。临床上较难发现未累及肺泡与肺泡间壁的纯粹毛细支气管炎,故国内认为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肺炎,称为喘憋型肺炎。主要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引起,副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人类偏肺病毒(hMPV)、博卡病毒、肺炎支原体也可引起本病。所以我们儿科医生应对RSV引起的毛细支气管炎高度重视收治的患者经诊治全部治愈出院。现将我院近2年来收治65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诊治情况分析如下

  • 标签: 毛细支气管炎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肝癌患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份至2014年3月份我院122例行根治性手术的肝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数据,并进行定期回访。根据ROC曲线以NLR=2.84、PLR=138.9为临界值将患者分为高NLR组(NLR≥2.84),高PLR组(PLR≥138.9),低NLR组(NLR<2.84),低PLR(PLR<138.9)组,高NLR+PLR组(NLR≥2.84、PLR≥138.9),低NLR+PLR组(NLR<2.84、PLR<138.9)和高NLR+低PLR组(NLR≥2.84,PLR<138.9),低NLR+高PLR组(NLR<2.84、PLR≥138.9)。Logrank单因素分析八组患者的临床、病理数据与无瘤生存期的关系,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导入Cox回归模型行风险分析。结果122例患者3年的无瘤生存率为10.2%。高NLR+PLR组55例,3年的无瘤生存率为3.5%。低NLR+低PLR组20例,3年的无瘤生存率为22.9%。两组无瘤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NLR≥2.84、PLR≥138.9、肿瘤>5cm、血管侵犯、AFP≥200ng/ml是影响肝癌患者术后无瘤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这六个因素为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肝细胞癌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血小板 预后
  • 简介:目的:对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的肿瘤细胞和微环境病理学特征进行全面认识和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AITL和20例非特殊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NOS)病理学资料,并以2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作为对照。运用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检测,分析肿瘤细胞形态学特点、滤泡辅助T细胞(TFH)相关抗原表达情况,观察微环境中血管、滤泡树突状细胞(FDC)、巨噬细胞、B免疫母细胞、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的增生情况,同时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法检测EB病毒。结果:19例(95%)AITL和6例(30%)PTCL-NOS肿瘤细胞核多为圆形或卵圆形,1例(5%)AITL和14例PTCL-NOS常见肿瘤细胞核扭曲或折叠;16例(80%)AITL出现透明细胞,所有PTCL-NOS病例未见透明细胞;20例AITL表达CD10、Bcl-6、CXCL13和PD-1分别为11例(55%)、16例(80%)、17例(85%)和20例(100%),共表达≥3项的有90%(18例),共表达≥2项的占100%(20例)。20例PTCL-NOS表达CD10、Bcl-6、CXCL13和PD-1分别为0例、2例(10%)、2例(10%)和4例(20%),共表达≥3项的占5%(1例),共表达≥2项占20%(4例)。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在20例AITL和20例PTCT-NOS出现杂乱增生FDC网的分别为19例(95%)和1例(5%);血管内皮肿胀分别为20例(100%)和4例(20%);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分别为15例(75%)和5例(25%);血管密度(MVD)平均值分别为45.93和29.28;肥大细胞平均数分别为14个/10HPF和5个/10HPF;EB病毒(EBV)感染分别为10例(50%)和4例(20%)。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ITL肿瘤细胞的免疫表型及微环境各项特征有助于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少数PTCL-NOS表达TFH相关抗原提示TFH肿瘤谱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淋巴瘤 滤泡辅助T细胞 免疫组化 原位杂交 肿瘤微环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该院2014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100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患儿进行随机分组治疗,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抗感染与抗病毒等对症处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与平均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治愈率为60.00%,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38.00%,82.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平均住院时间(7.21±3.05)d,显著高于对照组(10.87±3.59)d,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氧疗时间为(2.24±1.62)d,对照组的氧疗时间为(4.52±2.05)d,研究组的哮鸣音时间为(3.15±1.21)d,对照组的哮鸣音时间为(4.58±1.32)d,研究组的湿啰音时间为(4.89±1.48)d,对照组的湿啰音时间为(5.94±1.99)d,在肺部哮鸣音、氧疗时间、湿啰音方面,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盐酸氨溴索应用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中的效果显著,具有快速缓解患儿临床症状的特点,且治愈率极高,不失为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手段。

  • 标签: 盐酸氨溴索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及护理观察效果。方法将8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基础治疗、护理相同,对照组采用超声雾化吸入,观察组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及相应的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满意40例,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护理效果满意30例,满意度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氧驱动雾化吸入药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儿肺部缺氧状况,通过适当护理干预措施也能有效防止并发症出现,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氧驱动雾化吸入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中运用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再选择同期收治的健康体检者40名和肺部良性疾病者35例为对照者,分别检测三组的循环肿瘤细胞水平,对ROC曲线进行绘制,并比较各组差异。结果与健康对照者和肺部良性疾病者相比,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循环肿瘤细胞水平较高,比较差异明显(P<0.05);同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1,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92%、65%,最佳诊断临界值为30/20万个PBMC。结论临床上给予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可以为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有效依据。

  • 标签: 循环肿瘤细胞 非小细胞肺癌 流式细胞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红细胞冷凝集对血液分析仪检测的影响和处理方法。方法对20例红细胞冷凝集标本在3种不同条件下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XE-5000进行检测①普通室温(20℃);②37℃水浴30min后;③25℃条件下,37℃水浴30min后。测定3种不同条件下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各项参数﹑白细胞﹑血小板的值。结果20℃条件下,20例标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均有异常报警;37℃水浴30min后,其中15例标本无异常报警,5例标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均有异常报警;25℃条件下37℃水浴30min,20例标本均无异常报警。3种条件下检测结果中,血红蛋白(HGB)、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细胞冷凝集对WBC、HGB和PLT检测结果基本无影响。对RBC、HCT、MCV、MCH和MCHC检测结果有影响,在日常工作中,应引起重视,并对红细胞冷凝集标本进行科学处理。

  • 标签: 冷凝集 血细胞分析仪 冷凝集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去白细胞输血和未去白细胞输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近年来在我院接受去白细胞输血治疗的5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接受未去白细胞输血治疗的5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输血后各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输血后3d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GO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GPT)、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输血后CO2水平有所升高,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去白细胞输血治疗可有效减少患者组织受损,安全性更高。

  • 标签: 去白细胞输血 未去白细胞输血 输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异常白细胞直方图和异常的血小板直方图在临床检验中应用的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住院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异常白细胞直方图提示符通常情况下有WL、T1、T2、F1、F2、F3、WU七种,其中较为常见的为WL、T1、F1;异常血小板直方图提示符通常情况下有PL、PD、MP、DW四种,噪音干扰为PL、PD出现的主要原因,PL、PD出现频率很低。结论临床检验人员在进行血常规检查的过程中应该对异常白细胞和血小板直方图提示符进行良好的分析和理解,将有效的依据提供给临床医师,从而将漏诊、误诊率降低到最低限度。

  • 标签: 异常白细胞直方图 异常血小板直方图 临床检验 应用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核磁共振诊断肝硬化再生结节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11月共118例肝硬化再生结节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各组59例。常规组对患者进行CT诊断。治疗组对患者进行核磁共振诊断。结果同病理检查结果相对比,常规组的诊断准确率是57.63%,治疗组的诊断准确率是93.22%,两组相比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磁共振诊断肝硬化再生结节真确率极高,而且能对肝组织的病变情况进行区分,为临床医师提供重要的依据,成为临床中诊断肝硬化再生结节的首选方法,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核磁共振 肝硬化 再生结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医院感染的特点,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患者200例,整理临床资料,其中有49例发生医院感染,分析感染患者的发病特点以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医院感染患者的主要部位是上呼吸道(26.5%),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53.1%);医院感染主要与患者年龄、住院时间、合并其他疾病以及抗菌药物的应用等有关。结论再生障碍性贫血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应及时控制相关因素、有效预防医院感染。

  • 标签: 再生障碍性贫血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微小RNA(microRNA,miRNA)广泛参与在机体皮肤发育中,主要是在表皮细胞增殖分化以及毛囊发育中,能够对p63基因表达起到直接抑制作用,从而促进表皮分化。在皮肤再生和创面愈合中miRNA也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则关于miRNA合成及其在皮肤发育再生和创面愈合中的作用探讨。

  • 标签: 皮肤发育再生 创面愈合 微小RNA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分析年轻恒牙牙髓血管再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78例年轻恒牙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研究,对照组行根尖诱导成形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牙髓血管再生术治疗,通过改良三联抗生素糊剂对根管进行消毒,并用IrootBP覆盖在根管内釉牙骨质交接位置,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9.74%)明显比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1.79%)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但治疗后观察组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年轻恒牙行以牙髓血管再生治疗可取得显著效果,对牙髓再发育有利,且可以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 标签: 年轻恒牙 牙髓血管再生治疗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RNA,DNA定量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对64例原发性肝细胞癌(PHC)RNA,DNA含量进行定量分析。并对病人进行1-5.5年的随访。结果RNA指标和DNA指标对PHC的临床病理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3.7%和75.0%,RNA指标更敏感,双指标联合应用与临床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6.8%;DNA倍体与年龄,HCV感染密切相关(P<0.05)。与性别,AFP水平,HBsAg及瘤体大小无关;DI随组织学分级的增高而增加(P<0.05)。RNA和DNA含量与预后密切相关(P<0.01-0.05)。结论RNA,DNA含量可作为PHC诊断及判断预后的理想指标,RNA及DNA双指标同时应用优于任一单项指标。

  • 标签: 细胞 DNA含量 RNA含量 原发性肝细胞癌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5月-2016年5月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进行回顾性研究,对照组患儿40例进行常规抗感染、止咳、平喘等治疗,观察组患儿40例用布地奈德和特布他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治疗时间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P<0.05)。观察组喘憋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气促缓解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明显,能有效扩张患儿支气管,缓解患儿各项临床症状,及时改善临床症状,有效扩张患儿支气管,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布地奈德 特布他林 毛细支气管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去白细胞细胞悬液在临床输血中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5月期间60例输血患者,并将所有患者随机化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所有患者采用去白细胞细胞悬液输血,而对照组所有患者采用常规红细胞悬液输血,观察两组患者输血后的外周血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值及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外周血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去白细胞细胞悬液给患者进行输血,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外周血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水平,并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临床输血患者中效果显著。

  • 标签: 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 红细胞悬液 输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红细胞冷凝集对血液分析仪检测的影响和处理方法。方法对20例红细胞冷凝集标本在3种不同条件下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XE-5000进行检测①普通室温(20℃);②37℃水浴30min后;③25℃条件下,37℃水浴30min后。测定3种不同条件下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各项参数﹑白细胞﹑血小板的值。结果20℃条件下,20例标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均有异常报警;37℃水浴30min后,其中15例标本无异常报警,5例标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均有异常报警;25℃条件下37℃水浴30min,20例标本均无异常报警。3种条件下检测结果中,血红蛋白(HGB)、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细胞冷凝集对WBC、HGB和PLT检测结果基本无影响。对RBC、HCT、MCV、MCH和MCHC检测结果有影响,在日常工作中,应引起重视,并对红细胞冷凝集标本进行科学处理。

  • 标签: 冷凝集 血细胞分析仪 冷凝集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刺对大鼠脾缺血再灌注的保护机制。方法32只大鼠随机分4组(每组8只),分别为假手术组(Ⅰ组)、缺血再灌注组(Ⅱ组)、针刺预处理+缺血再灌注组(Ⅲ组)、缺血再灌注6h后针刺组(Ⅳ组)。制取脾标本,观察其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caspase-3和caspase-8蛋白。结果caspase-3蛋白的表达在Ⅲ组和Ⅳ组明显少于Ⅱ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Ⅲ组的表达又少于Ⅳ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caspase-8蛋白的表达在Ⅱ组,Ⅲ组和Ⅳ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可以抑制大鼠脾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aspase-3蛋白表达有关,且缺血再灌注前进行针刺预处理这种保护作用更明显。

  • 标签: 针刺 缺血/再灌注 caspase-3 caspase-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