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比较幽门螺杆菌运送基(传统运送基改良运送基)运送标本检出率。方法:通过不同幽门螺杆菌运送基运送胃黏膜标本分别进行细菌分离培养,比较阳性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改良运送基运送标本幽门螺杆菌培养阳性率为44.44%,经普通运送基运送阳性率为22.67%,对者进行X_2检验得:X_2=4.083得P<0.05,者阳性检出率有显著差异。结论:改良运送基可以提高幽门螺杆菌培养阳性率。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运送基 尿素 细菌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传统缝合法皮下连续缝合法在颌面部手术缝合中应用效果。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100例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来我院治疗颌面部手术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组,连续缝合组传统缝合组,各组均为50例患者。连续缝合组患者采用皮下连续缝合法缝合,传统缝合组患者采用传统缝合法缝合。结果连续缝合组患者手术部位愈合优秀率和合格率分别为80.0%96.0%,传统缝合组患者分别为60.0%82.0%,连续缝合组均显著高于传统缝合组,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缝合组手术切口渗血、渗液,手术切口线结反应或硬结发生率分别为2.0%2.0%,传统缝合组分别为8.0%18.0%,连续缝合组均显著低于传统缝合组,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缝合法相比,皮下连续缝合法应用效果更好,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切口不良反应,促进外伤伤口愈合,瘢痕较小,美容效果更好。

  • 标签: 传统缝合法 皮下连续缝合法 颌面部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塞来昔布联合维A酸治疗口腔白斑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收治口腔白斑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46例,研究组患者给予在常规补充维生素基础上使用昔布联合维A酸软膏进行治,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塞来昔布,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4.6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5%,对照组分别为80.43%23.91%,研究组症状消失时间用药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E基础上对口腔白斑患者使用塞来昔布联合维A酸进行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临床效果,缩短治疗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可推广使用。

  • 标签: 口腔白斑病 维A酸 塞来昔布 维生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颌面部手术进行皮内连续缝合与间断对位缝合治疗方法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对象是选择40例颌面部需行手术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0例颌面部软组织裂伤,20例为颌面部择期手术。将随机10例颌面部软组织裂伤患者随机10例颌面部择期手术患者为A组,余下患者为B组,共分为组。缝合皮肤A组采用6-0可吸收线连续皮内缝合,B组采用6-0尼龙线间断对位缝合。结果1例患者伤口红肿,经抗感染治疗好转,余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手术并发症。术后3月随访,组患者中,颌面部择期手术患者无论何种缝合方法,瘢痕不明显;而13例颌面部外伤患者(7例为连续皮内缝合,6例为间断对位缝合),瘢痕均较明显,余7例患者瘢痕不明显。结论颌面部手术疗效瘢痕大小与皮肤缝合方法关系不大,而与颌面部伤口与皮纹方向是否一致有关。

  • 标签: 颌面部手术 连续皮内缝合 间断对位缝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近视性弱视综合治疗方法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3月—2016年5月接收近视性弱视患儿84例,平均分组,对照组患儿使用视觉功能功能训练法、全遮盖法与闪烁红光法进行综合治疗,观察组患儿则使用视觉功能功能训练法、闪烁红光法、海丁格刷法以及短小遮盖法予以联合治疗,对组患儿临床治疗给予详细观察。结果研究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统计学上差异性(P<0.05);治疗前,组患儿视力情况比较无明显统计学上差异性(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视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性(P<0.05);组患儿不良反应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临床上使用视觉功能功能训练法、闪烁红灯法、海丁格刷法以及短小遮盖法对近视性弱视患儿进行联合治疗,效果更加明显,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近视性弱视 选择性治疗 联合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留便方法便常规检验结果。方法选取本院便常规检验患者78例作为样本,随机分为A组与B组组。B组患者自行留便,A组采用肛拭取方法留便。结果组患者便常规结果对比,数据差异无统计需意义(p>0.05)。A组患者生理舒适度(2.58±0.34)分、心理舒适度(1.60±0.95)分;B组患者生理舒适度(4.62±0.04)分、心理舒适度(4.71±0.29)分。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自行留便或肛拭取方式留便,均可有效检出疾病。者在舒适度及适用性方面,各有优势。临床可视患者特点,选择不同方法留便,以明确检出疾病。

  • 标签: 自行留便 肛拭取 便常规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膀胱结石患者微创手术疗法及其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本院56例膀胱结石患者,将其划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28例,对照组行耻骨膀胱造瘘气压弹道取石术治疗,研究组采用经尿道电切镜外鞘联合输尿管镜气压弹道取石术治疗,对比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取石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膀胱冲洗、留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出血量为60.5±10.2毫升,明显少于对照组180.2±20.1毫升(P<0.05)。结论膀胱造瘘气压弹道取石术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碎石清石操作,而经尿道气压弹道取石术手术出血量较少,创伤小,具体手术中应视患者病情特点科学选择手术方式。

  • 标签: 微创手术 膀胱造瘘 气压弹道碎石 膀胱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100例健康体检人员参与此次研究。分别进行手指末梢采血肘部静脉采血,将方法采集血液标本使用血液分析仪进行检测,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行肘部静脉采血法采集标本其血常规各项指标水平相对于行手指末梢采血法采集血液标本中各指标水平,更接近正常值,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集肘部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验相对于采集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验数值更为准确,结果稳定性更高,应作为血常规检验首选采血方法。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末梢血 静脉血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手术方式治疗胫骨Pilon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且随访胫骨Pilon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Ruedi-AllgowerⅡ型25例圆Ⅲ型9例;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A组)18例,有限切开后克氏针或钢板螺丝钉固定后用外固定支架固定(B组)16例。治疗效果分析应用Mazur评分系统进行踝关节功能评定。结果术后随访12-45个月平均(26.4±3)个月,所有患者无骨不连发生,骨折全部愈合。A组踝关节功能评定10例,良7例,可1例,优良率为94.4%;B组优9例,良5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87.5%;组踝关节功能评定及骨折愈合治疗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是临床上常见手术方式,可取得良好临床治疗效果;对于软组织条件差、开放性损伤胫骨Pilon骨折,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进行治疗,效果更理想。

  • 标签: Pilon 骨折 外科手术 内固定 外固定 植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消化性溃疡治疗方案及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消化性溃疡90例患者,按就诊序号分为组。克拉霉素组采用克拉霉素、兰索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口服治疗,莫西沙星组采用莫西沙星、兰索拉唑、甲硝唑、阿莫西林口服治疗,对比分析评价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结果克拉霉素组45例经过治疗4周,停药1周复查,总有效率91.11%,莫西沙星组45例经过治疗4周,停药1周复查,总有效率93.33%。克拉霉素组药品费比莫西沙星组少620.10元,克拉霉素组总有效率比莫西沙星组低2.22%,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四联方案治疗消化性溃疡能进一步提高效率,根除Hp可选用莫西沙星。

  • 标签: 兰索拉唑 克拉霉素 莫西沙星 消化性溃疡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呼吸模式在COPD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中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60例COPD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ASV模式进行干预治疗,对照组则采用SIMV+PSV模式进行干预治疗,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撤机成功率、撤机失败率以及撤机时间比较治疗效果。结果组患者撤机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组患者撤机成功率、撤机失败率、重新插管率以及撤机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组均未发现临床水平呼吸机相关肺损伤情况。结论此呼吸模式在治疗COPD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效果显示,呼吸方式都有明显疗效,并且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通气模式疗效更为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COPD呼吸衰竭机械通气 两种通气模式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剂型缩宫素在剖宫产术后出血治疗中预防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来我院接受剖宫产术式分娩产妇10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组,对照组(n=50)在胎儿娩出后常规给予肌内注射缩宫素,观察组(n=50)在胎儿娩出后经鼻使用缩宫素喷雾剂喷鼻,比较组产妇产后2h、4h、12h、24h出血量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后4h、12h24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鼻给予产妇缩宫素喷雾剂可有效减少产妇术后出血量,且无明显其他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缩宫素 不同剂型 剖宫产 术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椎管内麻醉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效果在膝关节置换手术中对比。方法我院于2009开展膝部人工关节置换术。截取近期内50人,随机分成2组进行不同麻醉方式下对比研究。研究组给予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给予椎管内麻醉(硬膜外麻醉)。比较组不同麻醉方式下临床效果,出现恶性、呕吐,血压降低、尿潴留方面对比。结果椎管内麻醉下有效率,出现恶性、呕吐患,血压降低、尿潴留等不良反应为32%。B超引导下麻醉有效率,出现恶性、呕吐,血压降低、尿潴留等不良反应为8%。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超引导下麻醉效果优异于椎管内麻醉,值得推广临床应用。

  • 标签: 两种麻醉方式 膝关节置换 效果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拍嗝方法运用于对新生儿护理中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对象是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到我院诊治新生儿11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组,58例对照组采用普通拍嗝方式进行护理,58例研究组采用改进拍嗝方式进行护理,并比较分析组患者拍嗝成功率、每天吐奶频次、亲属依从性等。结果对比发现,研究组经护理后拍嗝成功率、每天吐奶频次、亲属依从性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进拍嗝方式对比普通拍嗝方式运用于对新生儿进行护理中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与运用。

  • 标签: 新生儿 拍嗝方法 价值
  • 简介:目的:探索提高病房回收医疗器械清洗质量方法。方法:比较多酶清洗剂浸泡处理医疗器械后清洗效果。结果:经过多酶清洗剂浸泡处理回收医疗器械,再用全自动清洗机采用标准流程清洗后,目测检查,合格率均达到90%以上。未经过多酶清洗剂浸泡处理回收器械直接按相同程序进行清洗,合格率为81.1%~89.3%,处理组与对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清洗剂浸泡处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回收医疗器械经过多酶清洗剂浸泡处理,可明显提高清洗质量。

  • 标签: 设备污染/预防和控制 消毒/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临床患有胃癌患者具体治疗当中,患者接受不同类型胃癌根治性切除治疗相应效果。方法从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内收治患者当中选择40例患有胃癌患者为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近端胃癌根治切除治疗,根据其重建术式不同,按照均匀分组方式将其均分成参照组与改良组,参照组患者接受近端胃切除与全胃切除治疗,改良组患者则接受间置空肠代胃术治疗,对比组患者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以及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结果改良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少于参照组,且治疗后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具体数据在比较后差异十分明显(P<0.05)。结论对于胃癌患者手术治疗方式选择而言,患者接受近端胃切除间置空肠代胃治疗效果较好,该重建术式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胃癌 重建 根治 切除 术式 近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婴儿喘息性肺炎采取吸痰方法治疗临床效果,以期提升临床治疗水平。方法将2016年11月1日~2017年3月31日在我院儿科住院6月龄以内喘息性肺炎患儿60例纳为参研样本,按双盲法分组标准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前者行常规经口吸痰法,后者则采取气管吸痰法。经统计学分析并对比吸痰方法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儿在吸痰后2h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及吸痰副作用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气管吸痰方法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吸痰方法。

  • 标签: 小婴儿 喘息性肺炎 经气管吸痰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常规护理疼痛护理干预对缓减轻骨科患者术后疼痛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骨科行手术治疗骨折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4,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n=44,采取疼痛护理干预),疼痛护理,观察患者术后疼痛效果及对护理工作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4、24h视觉模拟评分(VA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镇痛剂使用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提高(P<0.05)。结论疼痛护理干预能改善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 标签: 常规护理 疼痛护理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用扁桃体电切术传统扁桃体切除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对象是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50例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我院使用扁桃体电切术对实验组患者进行治疗,使用传统扁桃体切除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毕至脱膜(手术切口上白膜脱落)时间及其在术后6h、术后第1d、术后第3d术后第7d疼痛症状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用时术毕至脱膜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其在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其在术后6h、术后第1d、术后第3d术后第7d疼痛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使用传统扁桃体切除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相比,用扁桃体电切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具有手术时间短、患者在术中出血量少、在术后恢复快疼痛症状轻等优点

  • 标签: 慢性扁桃体炎 扁桃体电切术 传统的扁桃体切除术 效果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手术方式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本院接受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50例选为本次观察对象,时间为2015年7月至2016年9月期间,经简单随机分组为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与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与人工晶状体置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比组患者眼压与视力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眼压及视力比较,差异均不明显,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眼压与视力均明显较术前改善,P<0.05;术后组患者眼压与视力对比,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与人工晶状体置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与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中所获得疗效相当,临床应结合患者病情合理选择治疗方案。

  • 标签: 人工晶状体置入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 小梁切除术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