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能为居民因疾病利用医疗服务而产生的医疗费用进行补偿,一方面提高了居民对医疗服务的要求,另一方面可以减小居民的经济负担,而且随着我国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覆盖面越来越广,居民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对居民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如何,对于我国来说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也比较缺乏,因此急需开展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本文通过简述了城乡医疗保险的内涵,并重点分析了城乡医疗保险对医疗服务产生的影响,为我国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提供参考。

  • 标签: 城乡居民 医疗保险 医疗服务
  • 简介:摘要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民众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越发重视自身健康问题,健康档案作为记录民众从出生至死亡所有生命体征变化及自身所从事的与健康相关的行为与事件的档案资料,包括生活习惯、以往病史、政治情况、家族病史、现病史、体检结果及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等全过程。近几年,社会医疗服务机制越发完善,为更好的推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向前迈进,人们开始关注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本文就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现状做如下综述,以期后续工作开展提供参考。

  • 标签: 社区居民 健康档案 管理 现状
  • 简介:摘要大肠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世界范围内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大肠癌在各类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居第3位。针对辖区居民提供健康生活方式相关知识并进行筛查数量化风险评估问卷调查和初步进行便潜血(FOB)检测。

  • 标签: 大肠癌 筛查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就是对我国居民的预防保健服务需求进行调查研究,探究各种因素对居民的保健服务需求的影响。方法采用我国健康与营养调查中近年来的数据,选择18岁以上的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并且排除一些无法因素的影响,总共有9988人参与到本次研究中。研究中的主要因变量就是这些实验参与者是否接受过鱼预防保健服务,而自变量就是这些参与者的自身身体健康状况以及参与者个人的受教育水平等。并且采用先进的因素统计方法对我国居民预防保健服务的需求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和分析,最终的得出一些有效的结论。结果通过实验可以发现,9988名参与者中有421人接受过预防保健服务,占据的比例相对是比较小的。其中单因素分析显示出不同学历和不同健康状况的参与者对预防保健服务的需求是不一样的,这也就说明了这些数据之间的差异性,也表明本次试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多因素分析显示出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不同的居民对预防保健服务的需求也截然不同,这说明其也具有很强的统计意义。结论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我国居民对预防保健服务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更多情况下对其了解程度不是很高,而且对预防保健服务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这种情况下应该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来提高居民对预防保健服务的需求。

  • 标签: 预防卫生服务 卫生保健差异 卫生服务需求 影响因素分析
  • 简介:为了更深入地开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内容,促进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我们于2004—05对顺义区南法信镇居民进行了健康状况、知识、态度及行为等方面的调查,报告如下。

  • 标签: 社区卫生服务 卫生状况 卫生教育
  • 简介:摘要利用中国居民膳食平衡指数(DBI)评价社区营养宣教对城市社区、农村社区老年人膳食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城市社区、农村社区60岁以上老人共160名,进行膳食调查;然后开展膳食营养宣教,利用膳食平衡指数评价营养宣教前后膳食质量的改变。结果城市社区居民膳食营养宣教前后DBI-LBS、DBI-HBS、DBI-DOQ等差异显著(p<0.01);膳食营养宣教对农村社区DBI各项数值无显著影响。结论膳食营养宣教能显著改善城市社区老年居民的膳食质量,对农村社区膳食质量无显著影响

  • 标签: 膳食平衡指数 社区营养宣教 膳食质量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现状分析及改善措施。方法通过文献调查分析了我国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现状,并提出对应措施。结果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现状为宣传不到位,居民健康档案意识低,管理标准不同,信息采集不及时,健康档案利用率低。结论为全面掌控人民的健康状态及发展趋势,应采取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积极性,规范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标准,建设专业信息化管理团队等措施,加快社区卫生体制的改革。

  • 标签: 社区居民 健康档案 信息化管理
  • 简介:摘要社区护理是我国社会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医院护理的重要延伸,在我国社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新时期为了更好的提升社区护理质量,满足人们对社区护理服务高品质的需求,本文对我国当前社区护理现状以及居民对社区护理的需求进行了重点论述。

  • 标签: 新时期 社区护理 现状 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影响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8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等统计分析方法,探索影响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因素。结果患者对于护理服务满意度的评价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护理人员的人为关怀,其中人文关怀主要包括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治疗信心灌输和情感交流。结论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人文关怀是影响护理满意度的关键因素,因此要注重对护理人员专业能力的培养,并持续提升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从而提高患者在治疗期间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融洽护患关系。

  • 标签: 护理服务 满意度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现状分析及改善措施。方法通过文献调查分析了我国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现状,并提出对应措施。结果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现状为宣传不到位,居民健康档案意识低,管理标准不同,信息采集不及时,健康档案利用率低。结论为全面掌控人民的健康状态及发展趋势,应采取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积极性,规范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标准,建设专业信息化管理团队等措施,加快社区卫生体制的改革。

  • 标签: 社区居民 健康档案 信息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居民咀嚼槟榔及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发病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2月作为研究时间段,以社区社区居民153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一般资料,咀嚼槟榔习惯持续时间及频率,以及口腔粘膜下纤维化发生情况,分析调查结果。结果1538例中有有咀嚼槟榔习惯者619例(40.25%),男性偏多443例(71.57%,443/619),女性176例(28.43%,176/619);其中OSF患病者29例(4.68%,29/619),男性20例(68.97%),女性9例(31.03%);OSF者29例经常咀嚼槟榔28例(96.55%);部分OSF临床表现包括张口受到限制、粘膜受到刺激后疼痛等;本次研究中1538例参加咀嚼槟榔相关培训考核成绩平均(74.52±7.33)分,显著低于培训后的(91.74±5.58)分,<0.05;1538例中培训前成绩≥70分者917例(59.62%),显著低于培训后的1233例(80.17%),<0.01。结论对社区居民咀嚼槟榔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经常咀嚼槟榔是诱发OSF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OSF患病者男性偏多,在临床需引起足够的重视,有助于实施一些防控措施。

  • 标签: 社区居民 咀嚼槟榔 口腔黏膜下纤维化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是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关键,如何有效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已经成为了当前医院管理和卫生决策的研究热点。由于研究对象、目的和方法等的不同,在不同年代、背景下,不同学者对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的相关结论各不相同。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法,从工作满意度的定义、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研究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入手,在既往关于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旨在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当前国内外关于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研究进展。

  • 标签: 医务人员 工作满意度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现状分析及改善措施。方法通过文献调查分析了我国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现状,并提出对应措施。结果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现状为宣传不到位,居民健康档案意识低,管理标准不同,信息采集不及时,健康档案利用率低。结论为全面掌控人民的健康状态及发展趋势,应采取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积极性,规范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标准,建设专业信息化管理团队等措施,加快社区卫生体制的改革。

  • 标签: 社区居民 健康档案 信息化管理
  • 简介:目的:合理地配置护理人力资源,确保单位时间内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方法:通过更新排班方法,将儿科护士分为新生儿组和普儿组各15例,新生儿组采用固定轮转式排班法,普儿组采用人性化排班法,测评其满意度。结果:固定轮转式排班法与人性化排班法比较P<0.01,有显著差异。结论:合理搭配人员进行按需排班是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新方法。

  • 标签: 儿科护理学 病人满意/统计学和数值数据
  • 简介:目的:调查上海市区30岁以上居民中鼾症患病情况及部分相关因素,为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0SAHS)的流行病学调查打下基础.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卢湾区、徐汇区、杨浦区和浦东新区4区6个街道30岁以上常住居民9600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部分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收到问卷808l份(应答率为84.3%),有效问卷6826份(有效率为84.5%).其中打鼾者占57.1%,中重度打鼾者占23.7%.且随着年龄的增加,打鼾者比例逐渐增加,但70岁以后有下降趋势.男性高于女性,尤其中重度者.不同程度打鼾患者的日间嗜睡评分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上海市区30岁以上人群鼾症患病率为57.1%,同样是影响公众健康的重要问题之一,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 标签: 上海 鼾症 流行病学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在临床上,研究对肛瘘患者采取优质护理的方案进行护理后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肛瘘患者,例数合计为200例,选取时间范围是2016.5.1日到2017.5.1日,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分2组,100例为一组。一组给予常规临床方案为主护理(称为对照组),另一组再联合使用优质护理(称为观察组),对比2组的疼痛指标、满意程度指标。结果观察组肛瘘患者在护理后,其疼痛指标在3天内改善明显,且满意程度分值高达(95.62±3.05)分,各指标得到良好改善,和对照组相比,前者处于优势地位,P<0.05。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方案于肛瘘患者当中,患者的疼痛指标改善佳,且满意程度指标效果理想。

  • 标签: 优质护理 肛瘘 疼痛 满意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措施,查看其对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6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心内科接受临床治疗,通过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患者32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则实施常规护理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对护理后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发现,两组患者同一指标数据差异显著,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在统计学中存在意义比研究,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后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措施,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确保护理的质量和水平,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 慢性心力衰竭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疼痛评估对TKA术后患者满意度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TKA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行疼痛评估跟踪,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两组各选50例。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4,8,12,24,48,72h的疼痛评分结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出院满意度96%显著高于对照组78%(P<0.05)。结论疼痛评估有利于缓解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疼痛及提高满意度。

  • 标签: 疼痛评估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现代医学发展的过程中,构建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指标体系是现今护理工作改进创新过程中重要的工作部分,也是现今医疗体制改革的必要工作之一。护理满意度评价体系的存在能够通过专家和护理人员等的交流、合作,对患者进行最为真实、客观的询问,以此获得能够为进一步观察患者所享受的护理服务是否专业化、是否能够满足患者的心中所望。而最为主要的目的,则是通过护理满意度评价体系的建立从中发现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及时分析,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避免因日常工作中出现的不合理的、不专业化的护理工作,出现医患纠纷,给社会形成不利的影响。

  • 标签: 住院患者 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 指标体系 构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护士护理工作环境对其工作满意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未进行ICU护士护理工作环境干预的30例护士为对照组,以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实施ICU护士护理工作环境干预的30例护士为研究组,比较护士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士满意度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明显(X2=6.667,P=0.010<0.05)。结论加强ICU护士护理工作环境的改进,可以提高护士的满意度,效果明显。

  • 标签: ICU护士 护理工作环境 工作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