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以人参及加拿大西洋参为对照,对我国14个产地的西洋参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以了解我国西洋参引种30年后遗传稳定性是否发生了明显变异。应用了RAPD分子标记技术,POPGEN32数据分析,NTSYS2.10聚类图绘制。结果显示,各产地西洋参遗传多样性丰富,其中13条随机引物共扩增出多态性条带81条,多态性83.51%;有效等位基因数(Ne)1.4567;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0.2748;Shannon′s多样性信息指数(Ho)0.4194。聚类分析可知,人参与西洋参分类明显,特别发现无人参生产的地区的西洋参与有人参生产的地区的西洋参可明显各聚一类,认为在遗传上未达到质的变异。因此提出吉林省西洋参要注意建立良种田,以保持种质纯净的建议。

  • 标签: 西洋参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遗传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股骨近端解剖锁定接骨板(ALP)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92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采用ALP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PFNA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6个月人工全髋关节疗效评分标准(Harris)评分明显升高,骨折愈合时间、部分及完全负重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与ALP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性骨转子间骨折均有较好安全性,但PFNA固定治疗可缩短负重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

  • 标签: PFNA固定 ALP固定 老年 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熏洗配合关节活动训练在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将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就诊于我院的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后期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单纯接受关节活动训练,观察组在训练的同时配合中药熏洗治疗。比较两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与活动度。结果观察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活动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配合关节活动训练可明显改善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腕关节功能,增大关节活动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中药熏洗 关节活动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定性诊断中胸片X线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本院2014年9月~2015年11月行胸片X线检查的47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X线临床诊断价值。结果经X线检查确诊47例患者中有17例(36.17%)肺纹理增强型病变、12例(25.53%)小叶性浸润型病变、5例(10.64%)大叶性浸润性病变、6例(12.77%)肺部局灶性病变、4例(8.51%)多灶型病变、3例(6.38%)胸膜炎性病变。接受治疗后均痊愈。结论胸片X线在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因病理差异患者影像征象不尽相同,结合临床症状与临床实验室检查可以明确患者的病情,对于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诊断、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肺炎 支原体 X线 定性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24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62例,A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B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治疗效果,并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检测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患者血脂水平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治疗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时,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疗效相当,但瑞舒伐他汀的降血脂效果更为明显,效果优于阿托伐他汀。

  • 标签: 瑞舒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 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诊断中尿常规定性检验蛋白尿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5月—2016年3月期间该院收治的73例糖尿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设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73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者进行尿常规定性检验,并比较观察组的尿蛋白严重程度与病程关系。结果观察组的白细胞、白细胞脂酶、尿隐血、尿糖、尿酮体、尿蛋白6项尿常规指标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病程在5年以下的患者13例,蛋白尿+~++11例(84.61%),蛋白尿+++2例(15.38%),严重比率为15.38%;病程在5~10年的患者28例,蛋白尿+~++16例(57.14%),蛋白尿+++12例(42.85%),严重比率为42.85%;病程在10~20年的患者23例,蛋白尿+~++8例(34.78%),蛋白尿+++15例(65.21%),严重比率为65.21%;病程在20年以上的患者9例,蛋白尿+~++2例(22.22%),蛋白尿+++7例(77.78%),严重比率为77.78%;随着病程延长,蛋白尿的严重比率上升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诊断中尿常规定性检验蛋白尿的临床价值显著,可为临床诊断、筛查、分析糖尿病提供有力参考依据。

  • 标签: 尿常规定性检验 蛋白尿 糖尿病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胸腰椎脊髓外硬脊膜内肿瘤手术中的脊柱稳定性重建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08年2月——2013年7月,胸腰椎脊髓外硬脊膜内肿瘤患者26例,将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患者肿瘤所在的部位采用一次性切除手术方法,对于肿瘤偏向后侧或外侧者,采用后正中入路,行全椎板切除,显露椎管内肿瘤。对于肿瘤位于脊髓的前侧,则侧方扩大手术切除范围,显露椎管内、外的瘤体。对于病变界限清楚的,而且尚未完整包膜的肿瘤,给予完整切除。病变界限不清楚的,与硬膜蛛网膜粘连,则连同少许硬膜一并切除。手术中应尽量避开脊髓较粗的滋养血管,防止损伤。对于后柱结构破坏较多的患者,有16例患者在其肿瘤切除同时行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结果手术过程中无死亡病例发生,术后所有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对同时行固定植骨融合术未发生脊柱失稳现象。结论髓外膜内肿瘤切除方法不仅仅局限于某种手术方法,而应根据患者肿瘤所在椎管的位置及瘤体的大小来选择合适的方法,术后必须进行脊柱重建,这样才能真正确保治疗的效果。

  • 标签: 胸腰椎脊髓外硬脊膜内肿瘤手术 脊柱稳定性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与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将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与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配伍之后在室温避光环境下放置24h,观察其外观、ph值以及不溶性微粒的变化情况;同时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阿奇霉素与氨溴索的含量。结果室温避光环境下放置24h之后,配伍溶液的外观、PH值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微粒数量较配置即刻有所下降;测定成分发现盐酸氨溴索、乳糖酸阿奇霉素与5%的葡萄糖配伍的情况下没有明显的变化;乳糖酸阿奇霉素于0.9%的氯化钠配伍的情况下含量出现下降。结论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与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在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中配伍在24h内使用安全有效,使用0.9%氯化钠溶液作为溶媒的配伍溶液尽量在8h内使用,以防有效成分降低。

  • 标签: 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 配伍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手术对下颌前突伴偏位患者正颌外科手术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10月-2017年3月在本院接受下颌前突伴偏位的患者共2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19例患者采用下颌双侧矢状劈开后退术,9例患者采用LeFortⅠ型截骨前移术并旋转颌平面+下颌双侧矢状劈开后退术+下颌角修整术,研究分析术后的组织变化和稳定性。结果所有患者的唇颏位置改善明显,面部基本无偏斜,口内咬合关系恢复很好,术后的长期稳定性较好。结论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的同时采用下颌角修整可很好地矫正下颌前突伴偏斜畸形的患者,且正颌外科手术后长期稳定性较好。

  • 标签: 下颌前突伴偏斜畸形 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 下颌角修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PFNA)、解剖锁定接骨板固定(ALP)术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5月—2015年11月收治的90例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采用ALP固定术治疗;实验组45例,采用PFNA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Harris髋关节评分低于实验组,部分负重恢复时间、完全负重恢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高于实验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PFNA固定术治疗效果优于ALP固定术,能缩短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解剖锁定接骨板 老年 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
  • 简介:摘要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便秘的病因及诊疗措施。健康人排便习惯多为每天1~2次或每1~2d排便1次,粪便多成型或软便,少数健康人排便次数可达每天3次或每3d一次。便秘严重者不仅会影响到生活和工作,还会对身心造成伤害。了解便秘的病因及病理生理机制,对便秘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便秘 病因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电图诊断低钾血症的临床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150例2015年3月到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低钾血症患者,对患者的心电图变化情况和血清的钾浓度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与血钾浓度之间有紧密的联系,大多数情况下,心电图变化与血清钾浓度之间石油规律性的,但是并不是绝对的平行,低血钾程度不同,其在心电图中会有不同的特征性变化。结论对低钾血症患者进行心电图诊断,是比较简单、快捷的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心电图 低钾血症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结合我校特色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工作,尝试改革康复治疗学实训传统教育模式,为培养能力强、素质高的应用型康复治疗医学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方法选择康复治疗专业学生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师资配备无差异。实验组采用教学理念创新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教学模式。采用书面测试、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对两组学生的综合素质、沟通能力、实际处理问题能力、操作技能及用人单位评价等方面进行比较,评估两组的教学质量。结果实验组学生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临床实践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的教学效果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用人单位对实验组学生的评价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教学理念创新可提升学生对专业基础的掌握程度和临床实践能力,有利于完善教学管理体制和评价体系,进而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值得同类院校推广。

  • 标签: 康复专业 教学改革 治疗 实验
  • 简介:摘要本文目的在于探讨肺结核患者的发病情况及防治措施。随着科技的发展,医学的进步,以及人们对肺结核的深入认识,只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肺结核已经不再是威胁人类生命不可攻克的疾病。本文特针对肺结核的治疗原则、治疗方案及预防措施进行了具体分析和阐述。

  • 标签: 肺结核 防治
  • 简介:摘要MMD是双侧颈内动脉终末端以及其大的分支血管进行性狭窄或闭塞,并伴有颅底异常新生血管网为特征的一组血管性疾病。病因及发病机制还不清楚,临床表现以脑缺血和颅内出血为主,DSA是诊断烟雾病的金标准,治疗包括内科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

  • 标签: 烟雾病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影像学检查 治疗
  • 简介:摘要降钙素原(PCT)是降钙素的前体物质,是一种炎症介质,近年来逐渐成为鉴别细菌感染的新型标志物,其实际作用也在逐步被认识。以往对感染性疾病测定指标较多,常用的指标有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血沉、体温等,但以上指标都不同程度存在延迟、敏感度和特异性不高的缺陷,而降钙素原以其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得到了临床医生的认可,尤其对败血症、脓毒症、全身严重细菌感染、细菌性与非细菌性的鉴别及其他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中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及预测疾病的预后方面有重要的作用。与其他传统实验室指标相比,在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中PCT有更好的特异性,是一个非常有应用价值的诊断感染状态的生物学指标。本文就PCT的生物学特性、检测方法、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降钙素原 检测方法 感染性疾病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生活与工作压力的增大,高血压的发病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国家卫计委疾控局和中国高血压联盟统计报告显示高血压患者超过3.3亿人。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积极的预防与治疗意义重大。目前,高血压常用药物分为五大类,主要包括钙离子拮抗剂、ACEI、ARB、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另外一些生物制剂也被临床证实有调节血压异常的作用,为高血压的治疗提供了一条新的治疗思路。

  • 标签: 高血压 药物治疗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尿病管理的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并对如何提升管控方法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糖尿病宣教,在上述的基础上进行饮食、药物以及运动等方面干预,对患者的管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预防情况进行分析。结果38例患者体内的血糖含量得到较好控制,且在控制阶段未发现糖尿病并发症;另一方面,患者满意度明显比实施管控前有所提高。结论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方法包括很多个方面,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每一个环节都做好,这样才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管理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糖尿病症 管理干预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讨论胃良性肿瘤患者的诊断方法,并为胃良性肿瘤患者在临床治疗上提出一些借鉴和指导。方法随机在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来我院治疗的胃良性肿瘤患者中选出80例,观察其临床症状,其首发症状为上消化道出血,常易被误诊为胃溃疡出血,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住院天数、治疗情况和满意度等数据。结果胃良性肿瘤症状无特异表现,在临床观察后予以手术切除。在术后观察记录症状缓解时间、住院天数等。结论在胃良性肿瘤患者诊断病情中观察临床反应,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明显改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更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病情恢复,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胃良性肿瘤 诊断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