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对于食品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微生物是危害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食品中微生物的检测已经成为社会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近些年随着技术的发展,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不断创新,快速微生物食品检测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基于此,本文对近些年来关于快速检测技术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为实际食品安全检测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快速检测技术 食品 微生物 应用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对于食品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微生物是危害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食品中微生物的检测已经成为社会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近些年随着技术的发展,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不断创新,快速微生物食品检测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基于此,本文对近些年来关于快速检测技术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为实际食品安全检测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快速检测技术 食品 微生物 应用
  • 简介:摘要脑钠肽(BrainNatriureticPeptide,BNP)又称B型利钠肽、脑利钠肽,是利钠肽家族的成员之一。作为心血管生物标记物,其近年来倍受关注。脑钠肽由3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主要由心室细胞分泌产生,并广泛分布于脑、脊髓、心、肺等组织器官中。脑钠肽最早于1988年由日本学者Sudoh等从猪脑中分离得到,具有强大的促排钠、排尿、舒张血管、松弛平滑肌、降低血压、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及抗利尿激素等作用1,并且能够对抗心室重塑,减少心肌肥厚以及心室扩大等,具有重要的病理生理学意义。有研究表明,BNP水平的变化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本文将对BNP水平检测临床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脑钠肽 BNP 心力衰竭 心肌梗死 呼吸困难 小儿手足口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尿常规检测尿路感染中的价值。方法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对我院疑似尿路感染的37例患者进行尿常规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本次进行诊断的37例患者,其中细菌培养显阳性的18例,阳性率为48.6%。真菌培养显阳性的4例,阳性率为10.8%。NIT、LEU、WBC、BACT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果表明尿常规白细胞(WBC)尿路感染检测中具有较高价值,尿沉渣BACT的检测结果也较可靠。

  • 标签: 尿常规检测 尿路感染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检测过程中应用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探究分析其检测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7月作为研究时间段,该时间段从我院选取5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其作为观察组,同一时间段中从我院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受检人员均接受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比较各项检测指标。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化血红蛋白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显著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的检测过程中应用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的效果显著,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其价值和意义巨大。

  • 标签: 2型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血脂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C反应蛋白结合血常规检验方法儿童细菌性肺炎的检测中有怎样的重要作用。方法从我院的儿科科室中选取怀疑感染了细菌性肺炎的儿童患者50人,对他们进行细菌性肺炎的确诊检测。采用C反应蛋白法和血常规检测法结合的形式来确认这50例儿童患者是否患有儿童细菌性肺炎。结果从儿科科室选取的50位怀疑患有细菌性肺炎的儿童患者最终确诊,所有患者确实患有细菌性肺炎。结论C反应蛋白检测和血常规检测法都能够用于确认患者是否患有细菌性肺炎,但是这两种监测方法单独进行时都会出现误差,实验结果容易受到外界多种因素的干扰,而将C反应蛋白法与血常规法结合起来则可以使细菌性肺炎儿童患者的检测结果更为准确,可以说C反应蛋白检测法联合血常规检测法对于儿童细菌性肺炎的检测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给细菌性肺炎儿童患者的检测提供了重要依据。

  • 标签: C反应蛋白检测法 血常规检测法 儿童患者 细菌性肺炎
  • 简介:目的:评价腹水生化指标腹水鉴别中的诊断效率,探讨单项及组合指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测定64例腹水患者,其中恶性腹水者30例,非恶性腹水者34例,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腹水总蛋白(TP)、乳酸脱氢酶(LD)、胆固醇(TC)、白蛋白(ALB)、纤维连接蛋白(FN)、糖(GLU)等,指标敏感度和特异度,分析联合检测的诊断效率。结果:单项检测TP、LD、TC、ALB、FN、GLU的敏感度分别为96.7%、90.0%、90.0%、93.3%、90.0%、73.3%;特异度为85.3%、88.2%、88.2%、82.4%、88.2%、79.4%;ROC曲线下面积为0.93、0.93、0.92、0.89、0.85、0.80。2项联合检测(FN与LD或LD与TC)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诊断准确度分别为89.3%、90%、9.5、90.6%。而FN、TC、LD与TP组合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7%和93.3%,但阳性似然比却都降为7.7。3项联合检测(FN、LD、TC)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诊断准确度分别为83.3%、85.3%、13.8、91.5%。结论:检测腹水TP、LD、TC、ALB和FN对于鉴别良恶件腹水且一定诊断价值.名项指标联合检测.尤其FN、LD、TC3项指标联合.可明显提高诊断效率。

  • 标签: 腹水 生化指标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全自动血型仪血性检测中应用的准确性与可靠性进行评价。方法通过应用全自动血型仪,本院2016年10月到2017年11月检测了12763例门诊和住院患者的血型鉴定样本。结果在12763例样本中,仪器无法判断结构的样本有85例,其中自身对照阳性样本和正反定型不一致的样本分别有50例和35例。结论对于血性检测来说,全自动血型仪的检测效率与准确性都比较高。

  • 标签: 全自动血型分析仪 血型检测 应用
  • 作者: 孔令田
  • 学科: 医药卫生 > 诊断学
  • 创建时间:2022-10-11
  • 出处:《养生科学》2022年第3期
  • 机构:重庆市永川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庆永川402160
  • 简介:目前,全球范围内的艾滋病患者越来越多,HIV自我检测成为了艾滋病防治的主要且关键的环节。HIV自我检测能够帮助人们减少高危性行为,遏制性病、艾滋病病毒的传播,帮助更多的人接受艾滋病和HIV的检测基础知识,对国家的相关政策进行了解,帮助HIV感染者乐观面对生活。那么如何发挥HIV自我检测的作用,是艾滋病防治的主要环节。

  • 标签: HIV自我检测;艾滋病;防治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a[LP(a)]与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86例2型糖尿病(DM)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SDM)组、早期糖尿病肾病(EDN)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CDN)组,3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NC)。分别检测各组血清LP(a)的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LP(a)水平SDM组、EDN组、CDN组显著高于NC组,与N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P(a)与UAER呈显著正相关(r=0.485)。结论:EDN组、CDN组患者血清LP(a)水平随着UAER的增加而升高,可能与DN的进展有关。

  • 标签: 糖尿病肾病/诊断 脂蛋白(A)/血液 人类
  • 简介:CRP和WBC计数是临床上感染性疾病较常使用的检测指标,但二者联合检测发热待查疾病的鉴别诊断中是否也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目前研究较少。现对我院2009-01-2010-08收治的212例发热待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 标签: C反应蛋白质 白细胞 发热 原因不明/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验检查验证尿沉渣分析仪临床诊治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对尿液中的理化性质和有形成份进行化验和检查,使用显微镜直接镜检、尿沉渣定量分析板和尿沉渣分析仪三种方法,通过对比来验证尿沉渣分析仪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结果使用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进行检测尿液,可以更真实地了解尿沉渣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使临床的患者通过尿沉渣检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将尿沉渣分析仪临床诊断治疗泌尿系统疾病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尿液检查 临床 诊断 分析
  • 简介:摘要ELISA自1971年问世以来,由于其简便、灵敏、特异性高的、酶标记物有效期长、以及是一种快速、低成本的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医学和生物学科各个领域。排除外因操作过程、药物及干扰物、反应温度、离子强等影响因素后。临床还有不可解释的少见模式或矛盾结果时,我们应该重新认识实验本身的方法学设计上的缺陷。为我们的检查过程提出如何应对这些缺陷的策略。

  • 标签: ELISA 乙肝 方法学 影响因素 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电双频指数(BIS)麻醉深度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择期全麻手术患者7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350例,分别采用脑电双频指数(BIS)、常规方法进行麻醉深度检测并指导麻醉管理。结果观察组术中MAP变异指数、HR变异指数、丙泊酚用量、拔除气管导管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呼吸循环紊乱、苏醒延迟、手术麻醉相关并发症合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S检测麻醉深度指导麻醉管理,可提高麻醉管理质量,使患者获益。

  • 标签: 麻醉深度 脑点双频指数 麻醉质量 并发症 苏醒
  • 简介:摘要食品是我们每个人的必需品,食品对于人类生存具有重要意义,是人类进行任何行为活动的根本基础保障,也是保持人类生命活力重要物质基础和能量来源。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进步带动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有着大幅的提升。这种现状促使人们对于物质的需求量不断上涨,对食品安全也有了非常深入的认识,进而对食品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行食品检测的过程中,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能够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并且其对于食品检测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于人们的健康也有着良好的意义。本篇文章主要针对高效液相色谱技术食品检测中的运用进行具体分析,并在下文中进行详细的叙述。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食品 检测 运用 分析
  • 简介:摘要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温饱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越来越注重食品的安全问题,但在农业种植以及食品生产等技术快速发展的情况下,食品种类越来越多,丰富人们饮食生活的同时,也加大了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概率,而色谱质谱技术是当前食品安全检测的有效方法,能够对食品质量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检测,对保证人们的饮食安全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本文针对食品安全检测中的色谱质谱技术进行讨论,对该项技术的特点加以了解,并探讨其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具体应用。

  • 标签: 色谱质谱技术 食品安全 分析检测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涂阴肺结核中采用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0月-2017年12月期间接收治疗的134例肺结核病患者纳入观察组,其中涂阴肺结核74例,涂阳肺结核60例;对照120例非结核组为非结核性肺部感染患者。两组患者都采用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方式,并对两组患者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灵敏度、特异度进行观察与探究。结果肺结核组总阳性率94.0%(126/134),而非结核组的阳性率为27.5%(33/120)对比两组数据,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1);另外,涂阴组阳性率91.9%(68/74),涂阳组阳性率96.7%(58/6o),组间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结核病患者采用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方式,具有较高的阳性预测值,而且灵敏度、特异度也十分显著,有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结核感染T细胞 菌阴性肺结核 应用价值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站血液检测中献血者用血情况及血液检测指标。方法2014年8月~2017年2月这段期间,于本血站进行血液检测的无偿献血者中选取10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为对照组献血者提供常规血液项目检测,在对照组基础上,为观察组献血者提供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筛查,对比两组血液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血液标本报废率为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P<0.05;实验室检测和ALT初筛检验ALT阴性血液标本与ALT阳性血液标本得到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出水平对比,P>0.05。结论血站血液检测中献血者初筛检验的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献血者 血站检测 指标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多项生化指标联合检测不同肝脏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170例不同肝病患者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腺苷脱氨酶(ADA)、α-L-岩藻糖苷酶(AFU)、单氨氧化酶(AMO)、胆碱酯酶(CHE)、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GPDA)、同型半胱氨酸(Hcy)、线粒体型AST同工酶(m-AST)、前白蛋白(PAB)、总胆汁酸(TBA)、5′-核苷酸酶(5′-NT)等14项生化指标,观察不同肝病组各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不同肝病患者血清中各项生化指标与正常对照相比,除慢性活动性肝炎(CAH)、肝硬化(LC)组GPDA无显著差异,肝细胞肝癌(HCC)组中PAB无显著差异(P〉0.05)外,其余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1)。不同肝病组各项生化指标的检测阳性率不同,各组阳性率前5位的指标是:急性黄疸性肝炎(AIH):ALT〉AST〉m-AST〉Hcy〉AMO;慢性迁延性肝炎(CPH):AMO〉ALT〉AST〉m-AST〉Hcy;CAH:AST〉AMO〉m-AST〉ALT〉Hcy;重症肝炎(FH):Hcy〉TBA〉m-AST〉AMO〉AST;LC:AMO〉CHE〉PAB〉5′-NT〉Hcy;HCC:AFU〉GPDA〉γ-GT〉ALT〉m-AST。将前5位的生化指标联合检测,诊断阳性检出率均有提高。AIH组和FH组,阳性检出率100%;CPH组阳性检出率由66.7%提高至77.8%;CAH组由79.3%提高至86.2%;LC组由84.0%提高至92.0%;HCC组由85.0%提高至95.0%。结论:采用多项生化指标联合检测,能充分利用各项目的特异性和互补性.弥补单一生化指标检测的局限性,提高阳性检出率,对肝脏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有一定指导意义。

  • 标签: 生化检测 联合检测 肝脏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