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作者通过编写《预备部队卫生战备训练大纲》,对大预备部队卫生战略训练的指导思想,组织分工,训练任务与要求,训练内容,训练方法与考核等问题作了系统研究,提出了有指导意义的见解。

  • 标签: 预备役 部队 卫生战略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常规检测临床疾病中的运用价值及意义。方法于2010年2月到2013年3月,抽取我院肺炎患者54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检查的健康体检者54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群的血常规进行检测并对各个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病患的血常规检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淋巴细胞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病患白细胞轻度升高者、中度升高者、重度升高者以及总升高数者占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常规检测临床疾病中的检测意义显著,能明确病情,减轻患者痛苦,安全性好,对诊断疾病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广泛推荐。

  • 标签: 血常规检测 肺炎患者 检测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因为民兵、预备人员来自各项各业设及面广,因此每年的训练计划中合理安排一定的急救技术训练,对战时自救、互助,平时应急突发性事件处理能发挥作用。方法做到“三抓”抓基础理论学习、抓基本技能训练、抓实际能力检查验收。结果通过每年一次民兵、预备人员的训练比武考核成绩从平均80.6分上升到去年比武成绩的92.8分,此类人员掌握急救技术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结论加强民兵、预备人员急救技术的训练对军队后备力量的建设十分重要。

  • 标签:
  • 简介:本文对提高预备部队卫勤力量快速动员能力的现实意义做了简要分析。探讨了影响我国预备部队卫勤快速动员能力所存在的动员法规不健全,缺乏统一、高效的动员指挥机构,卫勤装备滞后,训练层次低,预任官兵国防观念淡薄等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提高预备部队卫勤快速动员能力提出了相应对策。

  • 标签: 预备役 卫生勤务 动员方式 卫勤装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魏氏法、EHK-40仪器法、大龙2010仪器就检测血沉的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方法随机抽取24例患者的血液标本标准条件下,分别采用魏氏法、EHK-40仪器法、大龙2010仪器法进行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种方法检测血沉结果无差别(P均>0.05)。结论魏氏法作为血沉检测的参考方法,检测时间较长,影响因素较多,而仪器法检测方便,省时省力,实际工作中,可以作为血沉检测的常规方法。

  • 标签: 血沉 魏氏法 仪器法 比较分析
  • 简介:摘要循证医学是遵循科学依据的医学,是近年来国际上临床医学领域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学科,已成为当前医学研究中的热点之一。由于其是依据充分的临床数据并对临床实验进行指导,可以说是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大大提高临床医学的发展。本文就是针对循证医学医学检测中的作用及意义进行相关的简单论述。

  • 标签: 循证医学 医学检测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儿科临床进行过敏源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儿科收治患儿群体200例,研究时间为2018年1月-2020年1月,所有患儿均接受过敏原检测并通过回顾性分析法对患儿的检测结果、临床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过敏源检测后确认患儿风险相对较高的过敏原因素,结合患儿的实际临床情况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结论 对收治患儿进行过敏源检测作用在于确认可能引发风险事件的过敏原隐患,使得治疗方案的制定更具针对性,保障整体治疗期间的质量与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过敏原检测 儿科 临床应用
  • 简介:目前,利用孕妇外周血中游离胎儿的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测序的非侵入性产前检测技术(non-invasiveprenataltesting,NIPT)成为唐氏产前检测中极具应用前景的新兴技术,由于它具有精度高、孕早期即可实施、安全等特性,而备受关注。然而,这项技术也同样引起了一系列伦理争论与卫生政策挑战。文章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文件分析,对该技术可能引发的伦理问题进行梳理与总结。

  • 标签: 非侵入性产前检测技术 唐氏综合征 产前筛查 产前诊断 伦理思辨
  • 简介:目的通过对娱乐场所和社区男男性行为人群(MSM)的比较,探讨提高对MSM检测干预的有效措施。方法对2009年采用两种模式发现的HIV阳性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初筛阳性告知率和随访率、CD4细胞均值情况比较,分析社区开展自愿咨询检测(VCT)服务,加强干预和随访的可及性。采用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社区动员检测发现的HIV阳性者比娱乐场所发现的覆盖范围扩大,并且初筛阳性告知率(95.40%)和随访率(56.32%)也高于娱乐场所中发现的HIV阳性者(P〈0.01)。结论深入社区开展VCT服务,可以更有效地满足有自主检测需求的MSM人群的资源需求。

  • 标签: 社区 男男性行为人群 自愿咨询检测 服务可及性
  • 简介: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 , 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 ,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 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国际上也对我国食品出口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 。 自 PCR技术问世以来,因其灵敏、快速、操作简便的优点,食品检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关于 PCR改进技术食品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越来越多。 本文主要就 PCR技术食品检测中的应用予以讨论,旨在为相关工作者提供有益借鉴。

  • 标签: PCR技术 食品检测 应用
  • 简介: 【摘 要】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粮食质量安全是民生的大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对粮食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粮食质量检测工作为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和技术支持。本文论述了强化粮食质量检测工作的重要性,针对粮食质量检测工作面临的新形势,要求粮检测技术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检验技术人员强化检验意识,加强队伍建设,加强社会监督,探索科学地做好粮食检测工作的有效措施,保障粮食质量安全。   【关键词】粮检测;现状;改进措施;粮食质量安全    1.粮质量检验的重要性   粮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必需品,科技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使人们对安全的食品、健康的生命要求不断提高,如何才能确保粮的的质量安全,粮质检工作为我们的食品安全保驾护航,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为粮质量安全提供保障   粮质量检验是一项按照一定标准,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对粮及其制品的物理特性、营养品质、食用品质、储藏品质及卫生指标进行分析与评价的重要工作,把质量不合格,不安全的粮控制源头,监督粮及制品安全地流入市场,为食品安全提供保障。    1.2有利于粮食产业健康发展   粮食质量检测是粮食流通的基础性工作,粮食流通全面市场化的形势下,认真贯彻国家颁布的各项粮食质量标准,做好粮食质量检测工作,是维护粮食流通秩序、加强粮食市场宏观调控、推动粮食产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技术手段。对优化粮食种植结构、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支撑粮食产业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然而,我国现阶段,粮食质量安全存在隐患,食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一些“放心”企业生产出的“免检”产品事实证明有些也存在不安全因素,粮食品生产过程中以次充好,掺杂使假现象层出不穷,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影响了粮食产业的健康发展,粮食质量出现问题,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还会造成社会不安与恐慌。因此,加强粮质检工作,最大限度的保障质量安全的粮食进入流通市场,才能有利于粮食产业的蓬勃发展。    1.3解决粮食贸易中引起的争议   粮食贸易过程中,经营者对对方检验结果有异议的,依据我国《粮食质量监管实施办法》规定,可由双方通过会检解决,也可共同委托有资质的粮食质量检测机构复检。所出具的检验结果是解决粮经销商质量争议的重要依据,也是解决粮交易争议的重要途径。    1.4利于粮行政执法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赋予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实施粮食流通管理,维护粮食市场秩序,服务粮食宏观调控的职能。只有对销售供应市场的粮食质量进行检测,得出准确的检查结果,通过与国家相关标准的比对,才能确定是否有质价不符,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的违法行为。    2.粮检验工作存在的问题    2.1我国的粮检验体制不够健全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事情想要获得较好的发展,必须有一套健全的管理体系与规章制度的保障,对于粮食检验工作也是这样,粮食检验工作发展的根本就是要健全粮食质量管理体系。    2.2质检机构中质检人员的队伍需要加强   检验员是粮检验工作的具体操作者,检验人才队伍建设是确保粮检验工作是否顺利完成的关键,目前,很多质检机构中,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现象比较严重,有些质检人员对检验所要求的专业知识掌握不够,在工作中不会使用现代化的高科技设备和方法,导致有些机构配备的精密大型仪器闲置,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严重影响了质检机构检测能力的提升。还有一部分质检人员缺乏责任心,对粮质检工作的重要性重视不够,使得检验工作存在人为的疏漏。综上所述,质检机构需要引进专业对口的技术人才,对现有人员加强专业培训,有了技术过硬、责任心强的质检人员队伍,才能出具准确无误的检测数据,才能把粮质检工作做好。    2.3粮检验样品不具有代表性   样品是检验工作的对象,是一批粮的代表,其检验结果是决定一批粮质量的重要依据,要确定一批粮品质,不可能将该批粮全部检验,只能取其中一小部分有代表性的粮进行检验,以确定该批粮的品质,这一小部分样品是否具有代表性显得尤为重要。粮食作为初级农产品,不同于按统一标准生产出来的工业产品,收购入库时来自不同农户,不同车船的粮存在质量的不均匀性,运输和入库过程中的自动分级、脂杂质沉降等诸多因素,其质量水平整体呈不均匀的分布状态,要找到完全有代表性的检验样品很难,这也直接影响了整个粮检验工作。    3.强化粮质检工作,保障粮食质量安全的措施    3.1提高认识,增强服务社会的责任感   各级粮食主管部门必须以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基础,增强认识,加强对粮质检工作的监管,各级粮质检机构要从维护广大消费者利益出发,认真履行自身职责,融入到粮购销的主流市场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粮质量检验水平,切实地把好质量关。粮质量安全除严格的质量检测程序作为保障外,还需要农户科学种粮,培育优质粮的支持,各级粮质检机构还应做好粮食质量调查工作,为政府决策提供信息,引导农民调整粮食的品种结构,促进农业种植结构及品种的优化。    3.2完善粮检验监测制度、粮食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   遵照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粮检验制度体系,吸收其他先進的管理模式,实现粮检验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科学、完善、统一而权威的质量标准和操作方法标准是粮检验工作有序进行的基础,健全和完善粮检验监督法规体系,不仅要完善原则性的规定,还应补充相配套的操作方法,使粮检验监督工作有法可依,又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4.结束语   随着粮食市场的发展,国际格局的变化,粮质检人员的角色也发生了很大转变,质检工作为粮食流通市场的宏观调控提供了科学的依据,维护粮食市场秩序,保证粮食生产竞争公平,实现粮食市场的优化整合,只有充分利用好质检工作这道防护网,加强对粮的检验力度,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方位监控,才能有效解决我国粮质量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1]王颖 .粮质量检验过程中存在若干问题探讨 [J].科技风, 2013( 17): 215.    [2]张卫平 .对粮质量检验现状及对策的研究 [J].科技与企业, 2014( 7): 27.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指血糖检测住院患者中的意义。方法将47例住院患者同时进行手指血糖和静脉血糖测定。结果经过统计学处理,两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手指血糖检测方便,快捷、结果准确。适用于临床住院患者推广。

  • 标签: 手指血糖 住院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肽释放试验的检测糖尿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40例,正常健康人群40名志愿者,测定他们清晨空腹静脉血中的C肽值,之后服用馒头100g(相当于75g葡萄糖)再分别与1h、2h、3h分别抽取两组人群的静脉血并测定C肽值。结果40例糖尿病患者C肽值高于正常人群组,(P<0.05),且峰值推迟。结论C肽释放试验检测值对辅助诊断糖尿病有较高的临床意义,并在检测血糖高低及糖尿病患者预后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C肽释放试验 糖尿病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输血前预知患者体内不规则抗体存在情况对进一步确保安全输血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为及时掌握临床输血患者的不规则抗体存在情况,笔者对2015年4月份2018年8月医疗单位送到我站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及鉴定检测的输血患者579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并对其中已鉴定确认的23例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进行了综合分析。

  • 标签: 输血,不规则抗体
  • 简介: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orBNP)是目前诊断心力衰竭(HF)的重要标志物,也是评价心功能的敏感指标。不同的检测技术、检测仪器和检测试剂的分析测量范围和临床可报告范围尚无统一标准,严重影响了NT-porBNP检测的标准化。

  • 标签: 临床可报告范围 P检测 BN 应用 B型利钠肽 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