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研究探究在医院感染病患者中感染病原菌的分布以及耐药性分析。方法对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发生医院感染的1872例患者中分离出的459株病原菌种类进行药敏试验,并且根据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所有发生医院感染病历当中,其中以呼吸道感染较为常见,而所有患者中,大部分患者为老年患者。459株病原菌种类的药敏试验当中,其中主要的病原菌分别有鲍曼不动杆菌76株,占据比例为16.56%;肺炎克雷伯菌44株,占据比例为9.59%;金黄色葡萄球菌44株,占据比例为9.59%;大肠埃希菌42株,占据比例为9.15%;表皮葡萄球菌26株,占据比例为5.66%;而对于病原菌的耐药性而言,革兰阳性球菌对于利奈唑胺、万古霉素的敏感性较强;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多黏菌素E、头孢他啶棒酸、头孢噻肟棒酸、阿莫西林棒酸等药物的敏感性较强;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卡西林钠克拉维酸钾、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类药物耐药性较高,而对多黏菌素E类药物几乎无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类药物耐药性较高,而对奎奴普丁、夫西地酸、替考拉宁类药物的耐药性较低。结论本次研究得出,本院医院感染病患者中,其病原菌以鲍曼不动杆菌为主,而主要的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其不同病原菌对于不同类型抗生素的耐药性差异较大,在治疗中应当合理使用。

  • 标签: 医院感染病 病原菌 分布特征 耐药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消化性溃疡中医证型分布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再选取31例精神正常消化性溃疡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可分为脾胃虚寒型、寒热夹杂型、肝胃不和型、瘀血阻络型以及胃阴不足型等,观察并分析,不同分型对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采用SAS、SDS评分量表)的影响变化。结果中医证型的消化性溃疡患者与国内常规病症患者相比较,其SAS、SDS评分较高(P<0.05)。寒热夹杂型以及胃阴不足型患者焦虑患病率远高于抑郁患病率,且肝胃不和型患者抑郁患病率远高于焦虑患病率,P<0.05。结论针对化性溃疡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较多,经中医症候评分后显示,其症状评分越高其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其中以寒热夹杂型患者焦虑情绪最严重,肝胃不和型患者抑郁不良情绪最严重。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中医证型分布 焦虑 抑郁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流感染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院血流感染患者血液标本117例,对其进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检测,并作药敏分析,研究分析其临床分布特点和耐药情况。结果分离出65株粪肠球菌和52例屎肠球菌,其中粪肠球菌样本主要来自泌尿科、血液科和消化科,屎肠球菌主要来自消化科,两种肠球菌年龄分布均集中在40-60岁之间;粪肠球菌对四环素耐药性为55.38%高于屎肠球菌32.69%,而其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性分别为13.84%、16.92%、32.31%、30.77%,均低于屎肠球菌78.85%、80.77%、82.69%、71.15%,P<0.05。结论屎肠球菌耐药性普遍高于粪肠球菌,临床药物使用时需开展科学合理的药性检测,以此为依据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切实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血流感染 粪肠球菌 屎肠球菌 临床分布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呼吸机捆绑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2016年10月到2017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所有ARDS患者当中随机选取其中的120例作为本次的观察研究对象,将这120例患者按照患者的个人意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的患者各60例;对照组的60例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呼吸机的治疗,观察组的60例患者采用捆绑呼吸机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呼吸机的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为95%,对照组的临床疗效为83.33%,P<0.05;观察组患者的呼吸机使用时间为(130.15±23.49)h,住院时间为(7.17±0.51)d,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合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33%和23.33%,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捆绑呼吸机治疗法进行ARDS的治疗,能够显著提高和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缩短患者的呼吸机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呼吸机 捆绑式 ARDS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我院泌尿系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元月-2017年12月我院送检的尿液标本分离出的272株阳性标本进行病原学及耐药情况分析。结果分离出的细菌阴性菌208株(76.47%),阳性菌64株(23.53%),未检出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136株(50%),奇异变形杆菌32株(11.76%);革兰氏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28株(10.29%),屎肠球菌18株(6.62%)。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他、美罗培南和庆大霉素的敏感性均较高,耐药率均在10%以下,而对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哌拉西林的耐药性均接近或超过5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均敏感;但洛美沙星、环丙沙星耐药性高,均在50%以上。结论患者泌尿系感染大肠埃希氏菌对加酶抑制剂的复方制剂抗生素敏感性较高,但存在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菌株;葡萄球菌中的耐药性菌株不少,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对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及传播及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泌尿系感染 病原菌 分布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肠球菌属细菌临床分离情况及耐药性特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220株引起医院感染的肠球菌属细菌。采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做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MIC法筛检高水平氨基糖苷类耐药菌株,采用WHONET5.6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检出1220株肠球菌,其中粪肠球菌675株,占55.3%,屎肠球菌445株,占36.5%,肠球菌属细菌在各临床标本中的分布以尿液为主,占57.5%。屎肠球菌总体耐药率较高,其中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超过90%,明显高于粪肠球菌对这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17%)。粪肠球菌对奎奴普丁/达福普汀的耐药率为100.0%,而屎肠球菌的耐药率为12.6%。两种细菌均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菌株,但发现3株耐利奈唑胺的粪肠球菌。粪肠球菌对高水平庆大霉素耐药菌株和高水平链霉素耐药菌株的筛检率分别为54.1%和27.3%,而屎肠球菌的筛检率分别为58.2%和56.9%。结论肠球菌属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不容乐观,监测肠球菌属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状况对临床治疗肠球菌属细菌感染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粪肠球菌 屎肠球菌 抗菌药物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晚期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与营养不良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回顾性的分析方法,检索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2014年06月至2016年12月在中西医结合肿瘤科住院的晚期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符合入组标准的病人70例,研究%IBW1、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结果(1)中医证型脾气虚证25例(35.71%),肺气虚证25例(17.14%),肺阴虚证13例(18.57%),阴虚火旺证11例(15.71%),瘀阻肺络证9例(12.86%)。(2)性别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男性34例,脾气虚证12例(35.3%)、肺气虚证4例(11.8%)、肺阴虚证6例(17.6%)、阴虚火旺证7例(20.6%)、瘀阻肺络证5例(14.7%);女性36例,脾气虚证13例(36.1%)、肺气虚证8例(22.2%)、肺阴虚证7例(17.4%)、阴虚火旺证4例(11.1%)、瘀阻肺络证4例(11.1%),P>0.05,各证型男女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3)年龄与证型的关系40-49岁患者11例,脾气虚证6例(54.5%)、肺气虚证2例(18.2%)、肺阴虚证6例(18.2%)、阴虚火旺证1例(9.1%)、瘀阻肺络证0例(0.0%);50-59岁患者23例,脾气虚证8例(34.7%)、肺气虚证3例(13.0%)、肺阴虚证4例(17.4%)、阴虚火旺证4例(17.4%)、瘀阻肺络证4例(17.4%);60-69岁26例,脾气虚证6例(23.1%)、肺气虚证4例(15.4%)、肺阴虚证5例(19.2%)、阴虚火旺证6例(23.1%)、瘀阻肺络证5例(19.2%);70-79岁11例,脾气虚证5例(55.6%)、肺气虚证3例(33.3%)、肺阴虚证2例(22.22%)、阴虚火旺证0例(0.0%)、瘀阻肺络证0例(0.0%);P<0.05,各证型年龄分布组间有统计学差异。(4)%IBW1与中医证型的关系脾气虚证、肺气虚证中,以轻度营养不良为主;肺阴虚证中,中度营养不良为主;阴虚火旺证、瘀阻肺络证中,重度营养不良为主,P<0.05,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营养缺乏症中医各证型的%IBW1之间有统计学差异。中医各证型%IBW1的下降,P<0.01,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营养缺乏症中医各证型%IBW1的下降有统计学差异。(5)血清白蛋白与中医证型的关系,脾气虚证中,中度营养不良为主,肺气虚证、肺阴虚证、阴虚火旺证、瘀阻肺络证中,重度营养不良为主,P<0.05,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营养缺乏症中医各证型的血清白蛋白有统计学差异;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营养缺乏症中医各证型血清白蛋白的下降,P<0.05,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营养缺乏症中医各证型血清白蛋白的下降有统计学差异。(6)血清总蛋白与中医证型的关系脾气虚证中,中度营养不良为主,肺气虚证、肺阴虚证、阴虚火旺证、瘀阻肺络证中,重度营养不良为主,P<0.05,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营养缺乏症中医各证型的血清总蛋白有统计学差异;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营养缺乏症中医各证型血清总蛋白的下降,P<0.01,表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营养缺乏症中医各证型血清总蛋白的下降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营养不良患者的中医证型以脾气虚证为主,中医证型的分布与性别无关;随着年龄的增长,脾气虚证、肺气虚证、肺阴虚证病人逐渐增多;中医证型的分布与营养不良具有相关性,随着营养不良的加重,阴虚火旺证、瘀阻肺络的病人逐渐增多。

  • 标签: 晚期肺癌 营养不良 中医证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了187例脑卒中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为合理应用抗药菌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12月期间脑卒中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测试结果。结果在873例脑卒患者中,有187例被感染,感染率为21.4%;从187例感染患者的临床标本中分离出283个致病菌。痰样本中菌株最多,是62%,其次是脓、血、穿刺液、尿和分泌物。在分离的283株中,194株革兰氏阴性菌占8.6%。前三个是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和克雷伯氏菌属,在77株革兰阳性菌中,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1.0%,真菌4.2%。绿脓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和头孢唑啉的耐药率为100%,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为100%。结论在脑卒中患者中医院感染率很高,致病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

  • 标签: 脑卒中 医院感染 病原菌 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检验在慢性心衰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心力衰竭程度分为II级26例、III级24例、IV级20例,同时与健康人员进行对比,分析红细胞与心力衰竭之间的关联性。结果健康人群与心力衰竭患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心力衰竭的病变程度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临床上可通过红细胞检查疾病预后情况,利于疾病的治疗,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 标签: 慢性心衰 红细胞分布宽度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对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进行临床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小儿重症肺炎100例,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面罩给氧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鼻塞CPAP氧疗,治疗后两组呼吸,紫绀,心动过速和呼吸困难症状消失,并比较了肺部体征的改善时间,还需要比较平均住院天数以及血气分析的动态结果。结果经过24h的治疗后,观察组SaO2和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5),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小儿重症肺炎患者通过鼻塞CPAP疗效明显,它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儿童的肺循环,血液循环,以及各种不良症状,还有效缩短治疗时间。

  • 标签: 鼻塞式 小儿重症肺炎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2月我院各临床科室住院并医院感染患者420例,分析此次检测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性。结果分离病原菌583株,革兰阴性菌占59.52%,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曼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等为主,革兰阳性菌占28.99%,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为主;真菌占11.49%。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耐药性较低;鲍曼氏不动杆菌对氨曲南耐药性较低,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厄他培南、头孢替坦耐药性较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利福平、利奈唑胺、万古霉素耐药性较低。结论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多见革兰阴性菌,存在较为严重的耐药性。因此临床需密切监测细菌耐药性,选择合理的抗菌药物,减少抗菌药物滥用性。

  • 标签: 医院感染 病原菌分布 抗菌药物 耐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构团体治疗对住抽动障碍患儿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ICD-10的抽动患儿18名,年龄7-14周岁,随机分成3组。实行团体治疗,每周1次,总治疗8周。结果应用YGTSS于训练前、后进行评分,以治疗前、后量表评分的减分率作为疗效判定标准,所有患儿均有效。结论结论团体治疗对儿童抽动障碍的治疗有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一些研究表明,在入院时红细胞分布宽度的数值可能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预测。因此,这项研究计划研究在这种情况下,医院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是否也能预测死亡率。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56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取同期健康体检人群56例为对照组,于入院后24h内及10d后进行APACHEII评分、检测RDW、平均红细胞体积(MCV)、N氨基末端脑钠肽(NT-proBNP)等指标,床旁心脏超声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随访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检验结果显示,研究组RDW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随着心脏功能加重RDW指标升高,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RDW与NT-proBNP相关度呈正相关(r=0.520,P<0.05),RDW与APACHEII评分呈正相关(r=0.209,P>0.05),RDW与LVEF呈负相关(r=-0.573,P<0.05),将入院时与入院后第10天RDW指标比较分为升高组与下降组,其中升高组27例,死亡24例(88.89%);下降组29例,死亡6例(20.6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细胞分布宽度可以反映急性心力衰竭危重程度,动态检测红细胞分布宽度对判断急性心力衰竭近期预后有意义,且高效、易得、费用低,值得推广。

  • 标签: 红细胞分布宽度 急性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癌放疗患者应用CBCT图像引导技术对摆位误差及其对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5例本院自2016年12月-2017年11月收治的肺癌放疗患者,所有患者于放疗治疗前,均实施千伏级CBCT扫描,同时与计划CT图像相对比,获取前后、左右、头脚方向的摆位误差,同时分析放疗治疗计划对摆位误差与未移床时剂量分布的影响。结果前后、左右、头脚误差分别为(-0.04±0.05)cm、(0.12±0.05)cm、(0.13±0.10)cm,通过旋转轴进行分析发现误差分别为(-0.01±0.32)0、(0.56±0.18)0、(0.04±0.30)0。其对于头脚方向来讲,其摆位误差明显大于前后与左右误差。未移床时的大体肿瘤体积剂量为原计划的89.5%、计划靶体积剂量94.7%。当治疗剂量在35-40Gy时,通过重新定位,发现肿瘤体积明显减少。结论千伏级CBCT扫描图像引导技术可有效减少肺癌放疗患者的摆位误差,有效减少计划靶区体积外的位移剂量、同时还可提高计划靶区体积剂量适形度的精准率,从而减少肿瘤计划靶区的外放范围,降低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 标签: 肺癌放疗 CBCT图像引导技术 摆位误差 剂量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囊癌腹部转移淋巴结分布特征的CT、MR表现。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胆囊癌腹部转移淋巴结患者合计30例,回顾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及其CT、MR表现。结果30例患者中,出现壁厚症状者共13例、结节型患者共10例、肿块患者共7例。CT影像学诊断主要特征为低密度;MR影像学诊断特征为TlWI序列上见低信号,T2WI序列上见高信号,DWI序列上随b值升高信号增高。结论对胆囊癌腹部转移淋巴结患者而言,行CT及MR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可为患者后期的治疗提供相应参考。

  • 标签: 胆囊癌 淋巴结 转移 CT MR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对药学专业人才需求量明显增加,也有着更高层次的要求,医院药学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教学方法优化完善是不可轻视的一大关键点。互动案例教学法优势作用明显,教师要将其巧妙应用到医院药学教学中,实现有效药学教学,在衔接药学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培养高素质药学人才。

  • 标签: 医院药学教学 互动式案例教学法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肾内科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择笔者所在医院肾内科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尿路感染患者14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中段尿标本进行病原菌检测,分析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结果145例尿路感染患者所检出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与真菌为主;革兰阴性菌较常见的菌群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等;革兰阳性菌较常见的菌群为粪肠球菌、屎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主要对第三代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青/红霉素、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等抗菌药物有较高耐药性,临床用药中需提高重视。结论肾内科尿路感染患者送检的中段尿标本分离出的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屎肠球菌为主,且主要的病原菌已具有一定程度的耐药性,临床需加强监测与管理,以保证抗菌药物应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减少耐药菌的产生,进一步为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奠定坚实基础。

  • 标签: 肾内科患者 尿路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施予递升式微创外科的价值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72例SAP患者的资料,将其中接受常规治疗的36例作为A组,另外接受递升式微创外科的36例作为B组,观察比较其结果。结果B组患者手术指标、并发症的发生率好于A组患者,P<0.05。结论递升式微创外科在运用到对SAP患者施予治疗后,其十分简易且安全,为对SAP施予治疗的新兴方法,值得全方位推行与运用。

  • 标签: 微创外科 重症急性胰腺炎 治疗 递升式 效果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呼唤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致昏迷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某院收治的100例颅脑损伤致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呼唤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清醒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清醒时间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呼唤护理干预针对颅脑损伤致昏迷患者的护理过程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清醒率,缩短苏醒时间,提升满意度,具有十分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呼唤式护理 常规护理 颅脑损伤 昏迷 清醒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层疾控中心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检验方法与分布特点。方法2010年5月~2017年8月,于本疾控中心收治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中选取20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探究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检验方法以及具体分布特点,以此来为后期检验打下良好基础。结果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致病菌主要为真菌、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所占比例分比为20%、22%、34%,不动杆菌、表皮葡萄菌所占比例小,检出率低;肛拭子与呕吐物的病原菌检出率最高,所占比例为61.80%,病原菌检出检出率最低,所占比例为6.3%。结论食物中毒就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真菌、革兰阴性菌与革兰阳性菌属于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菌,为了将食物中毒现象有效缓解,基层疾控中心要做好采样、检验工作,将致病菌检出率提高,确保食物安全。

  • 标签: 基层疾控中心 细菌性食物中毒 检验方法 分布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