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呼吸衰竭患者实施俯卧通气护理的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于2016年3月-2016年8月间收治的47例呼吸衰竭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将其分为护理1组、护理2组。其中护理1组患者24例,接受俯卧通气护理;护理2组患者23例,接受仰卧通气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结果。结果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护理1组明显优于护理2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明显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对呼吸衰竭患者实施俯卧通气护理干预,有助于进一步改善患者各项指标,为保证预后奠定良好基础,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呼吸衰竭 俯卧位通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俯卧通气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130例呼吸衰竭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仰卧通气护理,观察组采用俯卧通气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衰竭患者实施俯卧通气护理,可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临床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呼吸衰竭 俯卧位 通气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俯卧不同翻身时间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59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分为两组,两组于平卧俯卧下实施通气治疗,对照组为平卧2h,翻身3次;实验组为俯卧6h,翻身2次,然后平卧2h。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俯卧结束时的心率、氧分压、平均动脉压、气道平均压以及潮气量等指标略有升高,心理维度、生理维度、GCQ评分等舒适度指标评分略低,但独立样本t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并无统计显著性(P>0.05)。两组胃内容物反流、眼睑水肿、导管脱出以及误吸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机械通气患者而言,不同翻身时间对通气质量、并发症及患者舒适度并无明显影响,但俯卧通气方式可减少翻身次数,延长翻身时间,这对于改善患者氧耗状况比较有利,也降低了护理风险。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征 机械通气 俯卧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俯卧对不同类型手术病人全身麻醉机械通气下肺顺应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到2017年11月收治的共60例择期行脊柱手术患者。结果两组患者在全身麻醉机械通气的条件下,对患者进行不同手术体位肺动态顺应性的检测情况。侧弯组患者术前仰卧肺顺应性为(34.6±10.0)ml/cmH2O,在采取俯卧后其肺动态顺应性降低为(29.2±7.7)ml/cmH2O,两者比较,存在一定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组患者在术前仰卧的肺顺应性为(40.7±8.9)ml/cmH2O。在采取俯卧后的肺动态顺应性降低为(37.1±4.1)ml/cmH2O,两者比较,存在一定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全身麻醉机械通气条件下,医护人员对手术患者采取俯卧,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肺顺应性,缩短手术时间,临床使用效果较好,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俯卧位 全身麻醉 机械通气 肺顺应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全麻插管后手术患者术中分别采取头面部普通U形头托摆放法和头面部三点摆放法后患者头面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种手术室护理方法对全麻俯卧患者的保护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本院收治的56例全麻下采用俯卧行腰椎手术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据头面部摆放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取头面部普通U形头托摆放法,试验组采用头面部三点摆放法。观察两组患者是否出现皮肤压红或受损、眼部红肿畏光甚至视力减退等俯卧头面部并发症,比较两组患者头面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皮肤压红1例,无患者眼部出现不适,头面部并发症发生率为3.6%;对照组皮肤压红或受损8例,其中1例患者眼部出现红肿畏光现象,头面部并发症发生率为28.6%。结论相较于头面部普通U形头托摆放法,头面部三点摆放法可有效降低全麻俯卧患者头面部并发症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头面部U形头托摆放法 头面部三点摆放法 全麻俯卧位 手术室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对玻璃体切除术后俯卧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108例玻璃体切除术后俯卧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应用循证护理进行分组;对照组52例,采取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56例,在康复过程中应用循证护理;对比两组的每日俯卧维持时间、每日睡眠时间、住院时间、复发率、遵循体位医嘱率、体位相关不适症状发生率及眼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每日俯卧维持时间、每日睡眠时间均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复发率、体位相关不适症状发生率及眼部并发症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遵循体位医嘱率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提高玻璃体切除术后俯卧病人康复水平,对于减少病情复发、提高术后舒适度、缓解患者因俯卧所致不适均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玻璃体切除术 俯卧位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呼吸模式在COPD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60例COPD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ASV模式进行干预治疗,对照组则采用SIMV+PSV模式进行干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撤机成功率、撤机失败率以及撤机时间比较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撤机前后的无显著变化(P>0.05);两组患者的撤机成功率、撤机失败率、重新插管率以及撤机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均未发现临床水平呼吸机相关肺损伤情况。结论此两种呼吸模式在治疗COPD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效果显示,两种呼吸方式都有明显疗效,并且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通气模式疗效更为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COPD呼吸衰竭机械通气 两种通气模式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新生儿气胸行高频振荡通气(HFOV)、常频机械通气(CMV)治疗的临床价值,为新生儿科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行机械通气治疗的52例气胸新生儿,随机分为CMV治疗的对照组以及HFOV治疗的试验组。对比2组气胸新生儿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OI水平改善情况以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颅内出血、病死率情况。结果治疗12h、24h、48hPaO2、PaCO2、OI水平对比,试验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另外,组间不良预后对比,P>0.05。结论给予新生儿气胸高频振荡通气治疗血气分析、肺功能指标改善明显,安全性更高。

  • 标签: 高频振荡通气 常频机械通气 新生儿气胸 并发症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常频通气和高频振荡通气对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间收治的135例呼吸衰竭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通气治疗,给予观察组高频振荡通气疗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频通气相比,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常规通气 高频振荡通气 新生儿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高频振荡通气和常频机械通气模式治疗胎粪吸入综合征对比。方法从我院2015年4月—2017年6月以来接诊的胎粪吸入综合征新生儿选取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对被选取的患儿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40例患儿,观察组中患儿男23例,女17例,胎龄为37—42周之间,平均胎龄为(40.2±2.7)周,体重为3.30—4.21kg之间,平均体重为(3.21±0.03)kg;对照组人数同样为40例,其中男孩有21例,女孩有19例,胎龄也同样在37—42周之间,平均胎龄为(39.8±2.6)周,体重为3.43—4.30kg,平均体重为(3.14±0.06)kg,两组患儿的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具有可比性;将两组患儿同时治疗,但观察组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模式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常频机械通气模式治疗,工作人员记录两组患儿的治疗前后各项数据,加以分析比价。结果两组患者通过治疗后,观察组低的Pa02治疗前后对比较对照组明显上升,而高的PaC02、Fi02与OI治疗前后的对比相较于对照组而言下降明显,组间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即(p<0.05)。结论尽管两组患儿经过治疗后各项指数均有明显改善,但是观察组的效果相比之下更为理想,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模式治疗胎粪吸人综合征能快速改善肺复张,肺部氧合,减少气漏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效果显著。

  • 标签: 高频振荡通气模式 常频机械通气模式 胎粪吸入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哮喘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重症哮喘患者40例进行研究讨论,对其采取机械通气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患者没有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效果较为满意。结论对于重症哮喘的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以增强疗效,为患者的情急争取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可以在今后的治疗护理中应用。

  • 标签: 机械通气 重症哮喘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分析徒手旋转胎头术对枕横以及枕后难产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8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50例枕横或枕后难产的产妇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采用徒手旋转胎头术帮助分娩,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助产方式帮助分娩,比较两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产后的出血率以及新生儿阿氏评分的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在自然分娩率以及新生儿阿氏评分上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且研究组在术后出血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枕横以及枕后难产的产妇,采用徒手旋转胎头术帮助分娩能够有效地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降低术后出血率,提高新生儿的生命质量,值得进行临床应用并推广。

  • 标签: 徒手旋转胎头术 自然分娩 枕横位 枕后位难产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中对于头难产处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58例产妇进行研究,分为两组进行观察,分别采用侧卧徒手旋转胎头以及胎背对侧卧进行分娩,对比两组的处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状况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孕妇采用侧卧、胎头娩出手动旋转分娩方式,可以有效地解决头难产的情况,同时降低减少术中出血量,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安全性,临床上可广泛应用

  • 标签: 头位难产 临床效果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湿化的护理措施与护理效果进行探究。方法从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中抽取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55例,给予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55例,给予优质护理模式。对比不同组别湿化效果、护理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湿化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服务质量、仪容仪表、健康教育、护理技术、工作态度、总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湿化中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可提升湿化效果与护理质量。

  • 标签: 机械通气 气道湿化 湿化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呼吸衰竭患者通过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70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治疗组35例,治疗组采取无创正压通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作者,刘林东,邮编655000,无需修改。气,对照组采取有创正压通气。治疗后两组的总有效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应用统计软件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5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62.85%,对比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1.42%,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4.29%,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治疗组优于观察组。结论机械通气应用于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中具有临床价值,总有效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 标签: 急诊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对计划镇静镇痛在ICU机械通气患者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在我院ICU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中随机抽取15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镇静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计划镇静方式,对比两组患者镇静药物用量、机械通气时间与ICU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镇静药物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与ICU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进行计划镇静镇痛能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减少镇静药物用量,应在临床得到推广。

  • 标签: 机械通气 计划镇静镇痛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在新生儿机械通气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儿60例,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对照组在治疗期间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护理2d后血氧二氧化碳分压(PaCO2)高于实验组,血氧分压(PaO2)低于实验组,且护理期间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死等总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机械通气治疗中实施综合护理可有改善患儿呼吸衰竭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

  • 标签: 机械通气 综合护理 新生儿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呼气末正压(PEEP)值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7月~2018年2年应用呼气末正压技术(PEEP)抢救ARDS的患者60例,并重点分析了不同的PEEP范围对预后的影响。结果不同范围的PEEP值抢救ARDS其病死率不同,以10~15cmH2OPEEP抢救成功率最高,病死率仅12%。结论选择适当的呼气末正压可以大大降低ARDS患者的病死率。

  • 标签: 呼气末正压值 机械通气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PAP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80例小儿重症肺炎患者。患儿采用CPAP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分析患儿的护理体会。结果本组痊愈44例,显效32例,总有效率95.0%。;本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为退热时间3.0±1.6d,肺罗音消失时间4.5±1.0d;患儿有不良反应发生,包括1例感染、1例腹胀。本组不良反应率为2.5%,经对症治疗后消失,取得了满意效果。结论小儿重症肺炎采用CPAP持续正压通气治疗疗效显著,要配合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具有较少的不良反应、症状消失较快,适于在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小儿重症肺炎 CPAP持续正压通气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对于AE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3月至2015年11月选取在我院有过治疗经历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40例采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18例痊愈,20例见效,2例无效,对照组14例痊愈,15例见效,11例无效,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症状,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双水平 无创正压通气 COP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