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剖宫产是产科领域中的重要手术。本文目的在于探讨剖宫产手术,对符合剖宫产手术适应症的产妇,尽快实施适宜的手术,发挥剖宫产的临床优势,以提高产科临床上胎儿安全娩出率,确保母儿的健康安全。

  • 标签: 剖宫产 适应症 手术术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腮腺美容切口和常规口腔颌面“S”形切除在腮腺肿瘤切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腮腺肿瘤患者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1例,对照组行常规口腔颌面“S”形切除,观察组行美容切口耳后切口手术,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肿瘤复发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面部神经损伤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8.5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腮腺美容切口可以显著提高腮腺肿瘤切除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腮腺美容切口 腮腺肿瘤切除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18例腹股沟疝患者。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各组59例。常规组对患者进行传统疝修补手术。治疗组对患者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手术。结果治疗组的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出院时间、术后感染、复发均优于常规组,两组相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股沟疝患者的治疗,无张力修补与传统修补相比更具有优势,更适宜患者应用,能减少患者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复发率,提高临床治疗率,从而保障患者的健康,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股沟疝 效果 不同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 2014 年 6 月 ~2015 年 6 月收治的急性胃穿孔患者 34 例,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17 例,对照组给予患者胃大部分切除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单纯修补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及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 10 例,有效 6 例,无效 1 例,总有效率为 94.1% ;对照组患者显效 7 例,有效 7 例,无效 3 例,总有效率为 82.3% ;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 42.5±8.1 ) min 、胃肠功能恢复时间( 26.8±5.4 ) h 、出院时间( 4.2±1.1 ) d ;对照组 患者的手术时间为( 115.4±15.8 ) min 、胃肠功能恢复时间( 49.5±6.2 ) h 、出院时间( 9.7±2.5 ) d ;经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单纯修补治疗 急性胃穿孔效果显著,对患者创伤小,缩短了术后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单纯修补术 急性胃穿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BillrothⅡ胃大部切除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对70例患者行BillrothⅡ胃大部切除,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结果给予循证护理的治疗组在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BillrothⅡ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获得了很好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护理推广应用。

  • 标签: 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术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比较乳腺癌改良根治 Patey与 Auchincloss加胸大肌劈开第Ⅲ组淋巴结清扫效果。方法 对 4年间收治的 70例Ⅱ、Ⅲ期乳腺癌患者分别采用 Patey与 Auchincloss加胸大肌劈开淋巴结清扫的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 Auchincloss加胸大肌劈开组对第Ⅲ组淋巴结的清扫明显优于 Patey组 (p< 0.05)。结论 在 Auchincloss的基础上采用劈开胸大肌清除第Ⅲ组淋巴结,与 Patey组比较淋巴结清除率明显优于后者。有利于更精确的进行病理分期和预后估计,有利于正确指导术后综合治疗,亦有利于降低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提高生存率。

  • 标签: 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腋淋巴结清扫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前置胎盘应用改良剖宫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40例前置胎盘患者,采取计算机表法对患者予以组别均分为参照组(n=20)与实验组(n=20),将实施常规剖宫产手术患者作为参照组,将实行改良剖宫产患者作为实验组,分析经不同治疗之后两组前置胎盘患者各项指标情况。结果实验组前置胎盘患者总有效率95.00%、中出血量(202.65±5.68)、手术时间(25.54±5.65)、术后排气时间(12.32±1.11)等指标与参照组数据对比P<0.05且差异显著,统计学存在意义。结论将改良剖宫产应用在急诊中前置胎盘患者疗效显著,值得借鉴与应用。

  • 标签: 前置胎盘 改良式剖宫产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股沟疝患者治疗中腹腔镜疝修补与填充无张力疝修补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98例,按照治疗方法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足各49例,分别给予腹腔镜疝修补、无张力疝修补治疗,对两组患者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做观察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多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4.08%(2/49)与对照组8.16%(4/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股沟疝患者治疗中,腹腔镜疝修补、填充无张力疝修补都可取得明显效果,但前者住院时间较短,后者手术时间较短,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 标签: 腹股沟疝 腹腔镜疝修补术 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肝癌切除与开放肝癌切除的疗效比较。方法筛选2013年—2016年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的患者115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腹腔镜组和开放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1年的随访,统计生存率。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治疗总有效为88.33%,较比开放组患者85.45%的总有效率略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并发生发生率为8.33%,较比开放组术后并发症的20%的发生率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患者1年随访生存率为83.33%,较比开放组的72.73%的1年生存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肝癌切除与开放肝癌切除的近期治疗效果比较无明显差异,但开放肝癌切除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不利于患者的预后,容易影响治疗效果;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1年的跟踪随访,腹腔镜组患者的生存率高于开放治疗组,所以腹腔镜肝癌切除的远期效果较好,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肝癌 腹腔镜 开放式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改良B-Lynch缝合治疗剖宫产中出血的临床及预后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在2016年6月-2017年8月)收治的20例剖宫产中出血患者,根据产妇不同的止血方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应用改良B-Lynch缝合治疗方法,10例)与对照组(应用宫腔填塞纱布治疗方法,10例)。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剖宫产中出血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应用抗生素时间、平均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子宫缺血坏死、产褥感染、宫腔粘连)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等参数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应用抗生素时间、平均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改良B-Lynch缝合治疗剖宫产中出血的临床及预后效果显著。

  • 标签: 改良式B-Lynch缝合术 剖宫产术中出血 临床及预后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运用 改良治疗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 110 例 在 2015 年 5 月 -2017 年 1 月来我院治疗的 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 , 根据随机分组 原则划 分为观察组( 改良治疗) 和对照组(传统手术治疗)各 55 人 。 比较 两组视力、眼压情况 。 结果:与对照组视力( 0.55 ±0.09 ) ° 相比,观察组治疗后视力( 0.79 ±0.14 ) ° 较高( P<0.05 );与对照组眼压( 16.55 ±9.64 ) mmHg 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眼压( 12.37 ±7.62 ) mmHg 较低 ( P<0.05 ) 。 结论: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运用 改良治疗后,能够使患者视力和眼压显著改善,价值显著。

  • 标签: 改良术式 白内障 青光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术在腋臭切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腋臭患者,分为研究组(接受负压抽吸法结合剪除)和对照组(接受传统小切口皮下剪除)。对比(1)两组术后12月复发率。(2)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3)两组腋臭切除治疗疗效。结果两组腋臭切除术后12月复发率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腋臭切除治疗疗效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负压抽吸法结合剪除微创治疗腋臭疗效肯定,术后并发症少。

  • 标签: 微创 腋臭 切除 效果
  • 简介:摘要成人腹外疝是腹内脏器或组织经腹壁或盆壁的薄弱点或缺损向体表突出而成。是外科常见病,农村地区多发,最多见的是腹股沟疝,具有确切效果的是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历经传统的有张力修补方法,至90年代末兴起的无张力修补方法,大家一致公认后者优于前者。现又发展出开放与腹腔镜下多种无张力修补方法,本文回顾复习了本院从2010至2016年期间完成的119例成人开放疝环充填无张力修补,试图进一步寻找和优化手术路径。

  • 标签: 成人腹外疝 疝环充填式 无张力修补术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TEP)和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TAPP)在腹股沟疝中的应用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句容市人民医院行TAPP及TEP手术的2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10-26个月的术后随访资料。将282例患者分成2组,145例患者行TAPP,137例患者行TEP。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出院时间、治疗费用、术后并发症及回访复发情况。结果TAPP组手术时间(55.3±11.3)min,TEP组(56.5±15.4)min,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观察组(2.5±0.5)d,对照组(2.2±0.3)d,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急慢性疼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费用TAPP组(10246±671)元,TEP组(10387±743)元,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TAPP组无复发,TEP组1例复发。TAPP组术后浆液肿较TEP组多,与我们的病例选择有关。结论TAPP与TEP在腹股沟疝都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复发率无明显差别。针对不同的患者情况,选择合理的腹腔镜手术方式,TAPP、和TEP治疗腹股沟疝均安全有效。患者痛苦少,术后恢复快。

  • 标签: 腹股沟 疝修补术 腹膜 疼痛
  • 简介:目的探究麦默通微创旋切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并对比分析其与常规乳腺肿物切除的优势与不足。方法回顾性分析264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48例接受了麦默通微创旋切的患者纳入观察组,116例接受了传统开放手术的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VAS评分、愈合时间、瘢痕长度、术后满意度、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术后1年内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VAS评分、愈合时间、瘢痕长度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4.66、40.26、14.06、35.42、10.86,P均〈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术后皮肤瘙痒和乳腺畸形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7.92、3.87、6.50,P均〈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4;χ~2=0.43,P均〉0.05)。结论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可有效降低患者的中出血及手术瘢痕长度,具有较佳的美容效果和患者满意度,术后恢复较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可作为乳腺良性病灶首选治疗方式。

  • 标签: 麦默通 微创旋切术 乳腺良性肿瘤 传统乳腺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研究。 方法:选取 2015年 3月至 2016年 3月来我院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患者 104例,并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治疗,实验组患者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蒂结膜瓣转移治疗。术后对患者实施半年随访,对两组患者复发率以及创面修复时间进行观测。 结果:对患者实施治疗后,两组患者治愈率与愈合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实验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结论:对原发性翼状胬肉进行治疗,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蒂结膜瓣转移与单纯切除均可取得显著疗效。但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蒂结膜瓣转移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率,使得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临床价值显著。

  • 标签: 原发性翼状胬肉 单纯切除术 带蒂结膜瓣转移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TAP(Tstentingandsmallprotrusion)技术与MMC(modifiedmini-crush)技术处理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163例患者随机分为TAP组和MMC组,对比患者手术操作特征和12个月疗效。结果138例患者完成研究,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和PCI相关心肌梗死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TAP组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对比剂用量明显低于MMC组。随访两组患者再狭窄率、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及支架血栓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AP技术在处理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有效性及长期安全性方面不亚于MMC技术,且操作简便,明显缩短手术时间。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分叉病变 药物洗脱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不同消化道重建对胃癌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将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医治的70例因胃癌进行了全胃切除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给予对照组患者利用食管空肠吻合以及空肠侧侧吻合的方法重建消化道,给予观察组患者利用P形空肠袢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进行消化道重建,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后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后的的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数据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P形空肠袢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进行消化道重建可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机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