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治疗腹泻综合的疗效。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腹泻综合患者共9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46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47例,采用中药治疗,比较中药和西药治疗腹泻综合的效果。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6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8.26%,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的更好,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腹痛腹胀、排便急迫感和大便性状等症状积分分别为(1.10±0.16)分、(0.46±0.15)分和(1.13±0.19)分,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情况更好,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治疗腹泻综合的疗效显著,临床上可以将其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 标签: 中药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应用四苓加芩芍汤治疗腹泻综合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7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服用四苓加芩芍汤,对照组30例,服用蒙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和66.7%,其差异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方主要针对肝气过旺,脾湿下注病机,具有柔肝燥湿运脾作用,治疗腹泻综合临床效果良好.

  • 标签: 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 中医药疗法 四苓加芩芍汤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腹泻综合采用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 方法 : 抽取本院 2016 年 5 月至 2017 年 5 月收治的 92 例腹泻综合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患者床位的单双数进行随机组别划分,即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 46 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治疗,由此针对 2 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随访生活质量进行对比。 结果 : 经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95.65% )显著高于对照组( 65.21% ),组间差异明显( P<0.05 ),有统计学意义。并且经 6 个月随访,观察组患者治愈后的生活质量,具体在胃肠功能上,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优,组间差异明显( P<0.05 ),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 采用中医治疗腹泻综合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其不但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肠道功能,还将有效清理患者脏腑,尤其针对一些病程长,发作频繁的患者,均可运用与临床上展开深入应用及研究。

  • 标签: 腹泻型 肠易激综合征 中医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腹泻综合的证候特征和观察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80例腹泻综合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中医辨证治疗,分析80例患者的证候特征,观察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腹泻综合的证候特征主要有脾虚湿热、脾肾阳虚以及肝脾不和;经治疗,实验组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据腹泻综合的证候特征,对其采取中医辨证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中医 辨证论治 证候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治疗腹泻综合的疗效。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腹泻综合患者共9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46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47例,采用中药治疗,比较中药和西药治疗腹泻综合的效果。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6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8.26%,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的更好,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腹痛腹胀、排便急迫感和大便性状等症状积分分别为(1.10±0.16)分、(0.46±0.15)分和(1.13±0.19)分,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情况更好,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治疗腹泻综合的疗效显著,临床上可以将其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 标签: 中药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复方黄连素治疗腹泻综合疗效观察。方法选取于 2017年 5月 - 2018年 6月本院所收治患有腹泻综合病患 3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病患均为男性,以实际就诊的顺序为主,将病患平均分成两组,每组均 18例。常规组采用单一的谷氨酰胺复方胶囊,干预组则在谷氨酰胺复方胶囊基础上配合使用复方黄连素。分析两组效果。结果:相对比于常规组,干预组病患的临床疗效指标评分,不良反应实际发生指标评分,均略占一定临床优势,组间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性, P<0.05。结论:对于腹泻综合,在谷氨酰胺复方胶囊基础上配合使用复方黄连素,能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实际发生率相对较低,用药安全与有效性相对较高,有助于病患早日疾病转归。

  • 标签: [ ]复方黄连素 治疗 腹泻型 肠易激 综合征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腹泻综合(IBS-D) 是临床上常见的功能性病之一,病因和发病机制多样,目前尚未有明确的定论。有相关研究证明肠道菌群失调是IBS-D 的重要发病原因之一,最新罗马Ⅳ标准指出脑-互动障碍可能贯穿综合( IBS) 发病的始终。肠道微生态失衡被认为是导致脑-互动障碍的重要始动因素,参与构成菌群--脑轴,成为新兴研究热点。本文以菌-脑-轴机制为出发点,探讨总结其与 IBS-D 的联系及研究进展,为进一步探究 IBS-D 的发病机制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 标签: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肠道菌群 菌-肠-脑轴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综合作为肠道功能性疾病,目前治疗上仍没有特效药,是近年来众多医疗工作者的研究热点。经研究发现,药物联合运用的效果优于药物单独运用。本文在阅读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整理出以奥替溴铵、双歧杆菌、马来酸曲美布汀为核心的联合运用治疗方案及其效果,以期对目前药物联合运用治疗腹泻综合进行简要概述并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简要依据。

  • 标签: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奥替溴铵 益生菌 马来酸曲美布汀 药物联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上采取针灸法治疗腹泻综合肝郁脾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深入研究,并为腹泻综合肝郁脾虚证患者今后临床的治疗工作提供参考资料。方法本次研究中的患者,为在我院就诊的44例腹泻综合肝郁脾虚证患者,就诊时间为2016年3月2日,截至为2017年9月1日,其中使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而选择使用针灸进行治疗的患者则为研究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以及个时间点中医证候积分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2周以及3周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较明显,p<0.05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周的中医证候积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上腹泻综合肝郁脾虚证患者的治疗方案中,选择针灸法,不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患者的治疗效果也有着明显的提高,临床具有的研究和实践价值较高。

  • 标签: 腹泻型 肠易激综合征 肝郁脾虚证 针灸法
  • 简介:摘要目的六君子汤治疗腹泻综合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间收治的64例腹泻综合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2例,分别给予常规西药与中药六君子汤治疗,最终对两组腹痛腹泻中医证候积分、治疗有效率、复发率等指标展开对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以及同期对照组明显好转;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以及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药六君子汤治疗腹泻综合效果显著,不仅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且日后复发率极低,是一项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案。

  • 标签: 六君子汤 腹泻型 肠易激综合征 疗效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灸治疗腹泻综合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64例腹泻综合患者,中医辨证分为肝郁脾虚证,均为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针灸治疗)和对照组(口服西药治疗),各32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75%(P<0.05),差异有统计学价值。结论:在腹泻综合肝郁脾虚证患者治疗中针灸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 标签: 肝郁脾虚证 针灸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综合者采用附子理中汤进行治疗的效果。结果:选择腹泻综合者80例,随机分为常规口服匹维溴铵片治疗对照组(n=40)与联用附子理中汤干预实验组(n=40),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5.00%,P

  • 标签: 腹泻型 肠易激综合征 附子理中汤 炎性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腹泻综合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3月-11月期间收治的62例腹泻综合患者进行研究,并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例,给予对照组布拉酵母菌散剂,给予观察组布拉酵母菌散剂+疏肝健脾汤,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炎性因子指标、临床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泻综合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炎性反应和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炎性因子指标 临床症状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疗法治疗腹泻综合临床有效率。方法:以2021年8月~2022年10月我院消化内科门诊收治的200例腹泻综合患者为调研目标,根据中医辨证分是否为“瘀症”分为对照组和中医治疗组,各100例。治疗方案分别为常规西医治疗、中医疗法治疗,最终对两组患者临床应用情况进行比值分析。结果:中医治疗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1年后复发率、中医症状评分、负面心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针对腹泻综合患者予以中医疗法治疗,可使患者功能指标得到明显提高,减少患者复发次数,改善负面心理,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疗法治疗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临床有效率
  • 简介:目的:观察疏肝健脾升阳汤对腹泻综合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腹泻综合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30例运用疏肝健脾升阳汤治疗,对照组30例运用援生力维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以及治疗效果情况。结果:观察组腹痛缓解24例、腹泻缓解27例,对照组腹痛缓解22例、腹泻缓解19例,腹泻症状缓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两组治疗后显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35),有效率、痊愈率、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运用疏肝健脾升阳汤治疗腹泻综合,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以及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疏肝健脾升阳汤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参苓白术颗粒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腹泻综合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O例腹泻综合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组口服参苓白术颗粒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4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及疾病疗效.结果治疗组肠道症状改善及疾病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颗粒结合培菲康胶囊对腹泻综合患者的在肠道症状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两方面都显著优于单一西药治疗组,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关键词参苓白术颗粒;综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中图分类号R5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927-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腹泻综合的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80例腹泻综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西医治疗方式,口服黄连素、思密达、谷维素,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式的基础上增加中药辨证进行治疗,一周为一个疗程,需连续治疗两个疗程。结果。结论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治疗腹泻综合患者,能快速的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有效的较低患者的复发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临床应用。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