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乌梅丸治疗腹泻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IBS)的疗效。方法:将93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8例口服乌梅丸治疗,对照组45例口服双歧杆菌片合双八面体蒙脱石(思密达)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优于对照组68.88%。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乌梅丸治疗腹泻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双歧杆菌片 双八面体蒙脱石(思密达) 加味乌梅丸 腹泻 肠易激综合征
  • 简介:综合征(IBS)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常合并外症状。目的:分析腹泻IBS(IBS。D)患者的外症状特点。方法:连续纳入113例IBS.D患者,采用调查问卷方式了解患者外症状的发生率。结果:本组患者中,胃肠道外疼痛、泌尿系统症状、性功能减退的发生率分别为60.2%、37.2%、34.5%。胃肠道外疼痛以头痛最为常见(40.7%),女性较男性更易合并疼痛(P〈0.05):男女性的泌尿系统症状和性功能减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更易发生咳嗽性溢尿(P〈0.05)。育龄期女性的痛经发生率为39.3%。结论:IBS-D患者常合并外症状,可累及多个系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本病鉴别诊断和治疗的难度。

  • 标签: 肠易激综合征 问卷调查 疼痛 泌尿系表现 性功能障碍 心理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治疗腹泻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腹泻综合征患者共9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46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47例,采用中药治疗,比较中药和西药治疗腹泻综合征的效果。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6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8.26%,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的更好,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腹痛腹胀、排便急迫感和大便性状等症状积分分别为(1.10±0.16)分、(0.46±0.15)分和(1.13±0.19)分,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情况更好,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治疗腹泻综合征的疗效显著,临床上可以将其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 标签: 中药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应用四苓加芩芍汤治疗腹泻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7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服用四苓加芩芍汤,对照组30例,服用蒙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和66.7%,其差异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方主要针对肝气过旺,脾湿下注病机,具有柔肝燥湿运脾作用,治疗腹泻综合征临床效果良好.

  • 标签: 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 中医药疗法 四苓加芩芍汤
  • 简介:腹泻综合征(Diarrhea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D)日益成为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研究表明,IBS-D作为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种在辨证治疗方法、病因病机、证候规律研究等诸多方面取得了不少进展。结合近几年研究,概述中医药治疗IBS-D的进展。

  • 标签: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中医药治疗 综述
  • 简介:综合征(IBS)的主要症状是腹部不适和(或)疼痛及慢性间歇性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的改变[1],世界范围内的总体患病率在5%一25%[2,3],给患者带来了生活和工作的不便和精神压力。在临床上以腹泻综合征最为常见。朱世楷教授是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第五批国家级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对消化系统疾病有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从师于朱老,耳濡目染,获益匪浅,现将朱老治疗腹泻IBS的经验总结如下。1基本病机乃脾虚为本,肝郁为标,肝脾不调朱老认为脾胃虚弱为腹泻IBS的致病之本。脾主运化,以升为健:胃主受纳,以降为和,大肠小肠亦以通降为顺,所谓'大小肠皆属于胃分'(《灵枢.本输》)。小肠之受盛化物和分清泌浊功能,实际上就是脾胃升清降浊功能的具体体现,而大肠之传化糟粕功能,实际上是胃降浊功能的延伸。无论是饮食失宜,还是情志

  • 标签: 朱世楷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名医经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疏肝健脾方治疗腹泻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1月-2013年12月来我院治疗腹泻综合征的患者120例,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对症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疏肝健脾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IBS评分、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方面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泻综合征患者采用疏肝健脾方治疗效果明显,能有效的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疗效,降低IBS评分,可推广应用。

  • 标签: 疏肝健脾方 腹泻型 肠易激综合征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中药联合针灸治疗腹泻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19例腹泻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59例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予以中药内服、针灸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降低程度更显著(P〈0.05)。治疗组痊愈24例,显效21例,有效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痊愈15例,显效14例,有效11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为67.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药联合针灸可有效缓解腹泻综合征患者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中药治疗 针灸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腹泻综合征的证候特征和观察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腹泻综合征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中医辨证治疗,分析80例患者的证候特征,观察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腹泻综合征的证候特征主要有脾虚湿热、脾肾阳虚以及肝脾不和;经治疗,实验组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据腹泻综合征的证候特征,对其采取中医辨证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中医 辨证论治 证候特征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401-02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腹泻综合征采用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 方法 : 抽取本院 2016 年 5 月至 2017 年 5 月收治的 92 例腹泻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患者床位的单双数进行随机组别划分,即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 46 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治疗,由此针对 2 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随访生活质量进行对比。 结果 : 经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95.65% )显著高于对照组( 65.21% ),组间差异明显( P<0.05 ),有统计学意义。并且经 6 个月随访,观察组患者治愈后的生活质量,具体在胃肠功能上,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优,组间差异明显( P<0.05 ),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 采用中医治疗腹泻综合征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其不但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肠道功能,还将有效清理患者脏腑,尤其针对一些病程长,发作频繁的患者,均可运用与临床上展开深入应用及研究。

  • 标签: 腹泻型 肠易激综合征 中医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腹泻综合征的取穴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建库至2019年12月31日有关针灸治疗腹泻综合征RCT文献。对针灸治疗腹泻综合征的穴位处方梳理统计并建立数据库,运用IBM SPSS 25.0和Climentine 12.0对针灸处方进行聚类和关联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90篇,涉及针灸处方215个,穴位75个,其中常用穴位有天枢、足三里、上巨虚、太冲、中脘、三阴交、关元、大肠俞、神阙、脾俞,出现频次最高的经络是足阳明胃经;穴位主要集中在双下肢与胸腹部;最常用的特定穴为合穴;天枢、足三里在针灸治疗腹泻综合征中具有重要地位。结论针灸治疗腹泻综合征遵循以循经取穴为主,辨证取穴为辅这一原则,同时亦运用特定穴治疗。

  • 标签: 针灸处方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数据挖掘 取穴规律 聚类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腹泻综合征的证候特征和观察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80例腹泻综合征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中医辨证治疗,分析80例患者的证候特征,观察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腹泻综合征的证候特征主要有脾虚湿热、脾肾阳虚以及肝脾不和;经治疗,实验组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据腹泻综合征的证候特征,对其采取中医辨证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中医 辨证论治 证候特征
  • 简介:【摘要】研究中医治疗腹泻综合征的临床效果。采用中医治疗腹泻综合征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其不但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肠道功能,还将有效清理患者脏腑,尤其针对一些病程长,发作频繁的患者,均可运用与临床上展开深入应用及研究。

  • 标签: 腹泻型 肠易激综合征 中医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联合艾灸治疗腹泻综合征(IBS-D)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0例IBS-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进行中药(四神丸合参苓白术散)联合艾灸(取穴神阙、中脘、足三里、天枢、脾俞、肾俞)治疗,对照组口服匹维溴铵片4周,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为86.67%,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44%和11.11%。结论中药与艾灸联合治疗IBS-D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中药 艾灸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联合艾灸治疗腹泻综合征(IBS-D)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0例IB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进行中药(四神丸合参苓白术散)联合艾灸(取穴神阙、中脘、足三里、天枢、脾俞、肾俞)治疗,对照组口服匹维溴铵片4周,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为85.71%,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00%和10.00%。结论中药与艾灸联合治疗IBS-D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四神丸参苓白术散 艾灸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