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ICU护理管理中强调层级管理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室工作护理人员共20名,从2017年1月开始实施层级护理管理,对比在实施前后护理质量评分以及随机抽选病患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差异性。结果在实施前,护理操作、病历书写、病房管理、健康宣教、基础护理、总评分方面均处于相对偏低状态,实施层级管理后评分均显著提升;满意度方面,实施前为86%,实施后上升至98%。结论层级护理有利于管理者在了解每位护理人员工作能力、经验、态度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分层工作目标,有利于帮助护理人员逐渐提升自身能力。

  • 标签: 层级护理 重症监护室 护理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护士分层级管理提高乳腺外科护理质量效果探析。方法选取乳腺外科护理人员20名作为研究对象,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对比前后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分层管理前护理质量评分低于分层管理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管理前,患者护理满意度75.00%,分层管理后9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护士分层级管理应用到乳腺外科护理中,能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护士分层级管理 乳腺外科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分层级管理模式在提高护理管理质量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7年11月的护理人员230名作为研究人群,对护理人员采用分层级管理模式,将护理人员管理前的护理质量与管理后护理质量各项情况进行对比1。结果将护理人员经管理前护理质量评分情况与护理人员经管理后护理质量评分情况进行对比,前后差异显著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护理人员实行分层级管理模式应用效果较为理想,对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优质护理服务质量以及护理人员护理水平有重要作用,在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分层级管理模式 护理管理质量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看护病房(ICU)护理管理中层级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ICU2016年2月-2016年11月收治116例患者为本研究对象,根据护理管理模式,将采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的设为观察组,61例,将采用常规护理管理的设定为对照组,55例。比较两组管理后护理质量评分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士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护理操作、健康宣教及护理质量平均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72%,高于对照组的7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护理管理中层级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显著,提高护理质量,且护理满意度高,值得应用于临床护理管理。

  • 标签: ICU 护理管理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 护理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层级管理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门诊中应用层级管理方法开展护理工作,综合考虑护士的学历、资历、职称以及工作能力等因素对其进行分层,明确各层次的不同分工、不同职责。结果相比较于护理层级管理实施前,护理层级管理实施后门诊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护理差错率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护理工作中应用层级管理方法,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也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层级管理 门诊护理工作 体会
  • 简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快速发展,以及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护理人员短缺和流失现象越来越严重,其中缺乏正确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可能是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就国内外护理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怎样围绕以职业规划为指导的护士层级培养进行综述。

  • 标签: 职业规划 层级培养 护士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职培训内容与方式在不同层级护理人员的需求。方法选取本院20名护理人员,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方法,了解护理人员对在职培训的想法,对培训内容和方法有什么需求,从而进行多方面分析,制定合理性的培训体系,提高在职培训质量。结果为日后实施不同层级护理人员开展培训,为构建合理性、科学性的培训体系提供有价值的依据。结论不同层级的护理人员通过在职培训可有效提高自身专业能力,而且制定培训计划要充分考虑护理人员实际需求,充分体现自身能力,从而在临床中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 标签: 不同层级护理人员 在职培训内容 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DCA循环结合层级管理在护理电子病历质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科2016年2月开始应用PDCA循环结合层级管理进行护理电子病历质控管理,每一个月为一轮PDCA循环,对比管理前一个月及管理后一个月的管理效果情况。结果管理后的电子护理病历质量不合格率明显低于管理前(P<0.05);管理后的护理电子病历各方面的终末评分明显优于管理前(P<0.05)。结论将PDCA循环结合层级管理应用于护理电子病历质控中,有助于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增强其责任意识,进而对确保护理电子病历的客观性、规范性、准确性以及完整性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PDCA循环 层级管理 护理电子病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方法将本院2016年5月—2017年8月在职的78名临床护理人员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对照组、实验组各39人,对照组按照以往传统的管理模式,实验组使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进行一年的实际应用。对所有进行实验的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工作操作水平以及相关知识理论分别在实验前后进行考核并向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对照组的护理操作水平以及相关知识理论考核、满意度均低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应用在护理工作中,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和满意程度。

  • 标签: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 管理质量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层级护理模式下的消化科病区管理质量。方法选取我院消化科2015年5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104例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层级护理模式)53例和对照组(常规护理)51例,比较两组患者对于消化科病区管理质量的评价,调查消化科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和心理状态。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消化科病区管理质量相对更高,对比差异显著(P<0.05)。与应用层级护理模式前相比,应用层级护理模式后,消化科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相对更高,而SAS评分以及SDS评分相对更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层级护理模式,其对于提高消化科病区管理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

  • 标签: 层级护理模式 消化科病区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护理管理的过程中行护士分层管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 2016年 9月 ~2017年 2月我院的 64名护理人员和收治的 198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管理方法的不同将护理人员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 32名。研究组行分层级管理模式,参照组行常规管理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 10例( 5.05%)显著低于参照组 36例( 18.18%),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190例( 95.96%)显著高于参照组 158例( 79.80%), 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护理人员行分层管理模式,不仅能够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护士 分层级管理模式 护理管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层级管理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与护理质量的提高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到2017年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护理管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护理层级管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及满意度评分,并对两组死亡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护理质量评分及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数据相比P<0.05。并且试验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护理层级管理能有效提升重症肺炎患者的护理质量,降低其死亡率,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护理层级管理 重症肺炎 预后效果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构建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过程,对层级管理实施前后护理管理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后,我院在整体护理、病房管理、基础护理、健康教育等各项护理工作质量评分上均要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后入院治疗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护士 分层级管理模式 护理管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过程中应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所发挥的作用。方法选取4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同时依据护理管理模式所存在的差异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其中,在观察组中采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而在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管理模式,分别采用相应模式为期一年,最终对两组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考核以及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的问卷调查。结果在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后,观察组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以及护理操作考核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通过统计调查问卷发现,观察组中的护理人员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过程中采用分层级管理模式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且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分层级管理模式 传统管理模式 护理质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层级式责任制管理中护理组长职责对儿科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比较我院层级式责任制管理中实施责任组长职责前后对儿科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结果实施护理组长责任后儿科护理管理质量的各项指标值明显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人员的核心能力评分明显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层级式责任制管理中实施护理组长责任可有效提高儿科护理管理质量,对于提高护理人员的核心能力和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组长责任 层级 责任制管理 儿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科护理应用医护一体化分层级责任制管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骨科住院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医护一体化分层级责任制管理护理)、对照组(小组责任制护理)。对比两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以评估医护一体化分层级责任制护理模式在骨科护理中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方面均比对照组高(P<0.05);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观察组(10.2%)比对照组(30.6%)低,P<0.05。结论应用医护一体化分层级责任制管理于骨科护理中可提升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还有助于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 标签: 骨科护理 医护一体化分层级责任制 护理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医护一体化分层级责任制管理对骨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骨科实施“医护一体化分层级责任制管理”模式期间收治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该管理模式未实施前收治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基础护理得分(34.00±0.02)分、危重护理得分(33.69±0.16)分、健康教育得分(28.57±0.13)分、护理风险发生几率2.86%、患者投诉率为0,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应将医护一体化分层级责任制管理模式应用到骨科护理管理中,提高护理质量,避免护理风险或患者投诉问题发生。

  • 标签: 医护一体化 责任制 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