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5-15
/ 2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蔡友香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医院ICU一区湖南郴州423000

【摘要】目的:探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ICU实施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将护士进行分层培训培训并制定相应的护理考核,根据层级不同进行护理工作的管理与指导。比较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实施前后ICU护士的工作满意度、ICU护士的心理状态(焦虑评分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以及危重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结果:层级护理管理实施后ICU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和危重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均明显高于实施前,ICU护士的心理状态(SAS和SDS负情绪)较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实施前明显好转,对比实施前后的护理管理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层级护理管理模式能够降低护士临床工作压力,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和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有效提升临床的医疗水平。

【关键词】层级护理管理模式;ICU;;护理管理;应用价值

ICU病房收治的患者病情危重且复杂,护理工作人员面对的护理压力大较其他科室大。紧张的工作环境和繁重工作任务,使得护理医疗纠纷频发[1]。同时ICU患者病情变化快,使得护士在工作中面对临时应急情况不能时时得到指导,导致护士对ICU工作产生排斥的心理[2]。为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护士工作满意度,我院ICU实施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对护士进行分级培训与考核,现作如下报告。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ICU护士人数为100名,男性护士10人,女性护士90人,年龄范围在23-44岁之间,平均年龄29.12±2.31岁,中专学历11,大专以上学历35名,本科以及上学历54例,工作年限:1-5年25例,5-10年58例,10年以上17例;职称:护士24例,护师48例,主管护师20例,副主任护师及以上8例。编制人员58例,合同制人员42例。

1.2方法

1.21制定科室工作流程和管理质量标准

工作流程应根据科室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工作指引,结合护理部和科室的工作特点制定本科室的管理标准[3]。在床边仪器上放置仪器保养是使用的工作指引,ICU护理操作程序、常用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抢救流程和应急预案放置在护士站的固定文件夹内,使护士查阅。工作流程应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和专业化[4]。

1.22分层级护士培训与考核

根据护士的执业能力将ICU护士分为助理护士、初级护士、中级护士、高级护士、专科护士。助理护士:助理护主要的培训内容是患者的基础生活护理的操作能力和清洁消毒技术。包括患者卫生护理、喂食、翻身、鼻饲护理、患者安全护理、职业防护、消毒技术等,定期考核助理护士的病房规章管理制度、基础护理和安全操作。初级护士:按照医院ICU科室的规范化培训,掌握科室常见疾病的相关知识,检查方法、临床药物的应用、各种护理技术、临床法律的基本知识、护士的职业操守以及护理文书的记录。每月进行护理理论的考试和相关的专业性实践操作。中级护士:掌握临床仪器监测数据意义、各项检验数据、感控指标、案例分析、危重症患者的护理、与主治医生配合、掌握抢救药物的用法和剂量、参与护理标准的制定、护理职业生涯的规划。高级护士:每月的护理查房、对初级护士和中级护士临床工作的监督、处理应急情况的发生、临床纠纷处理;专科护士:参加护理学会组织的专科护士培训、进行临床带教和科研、负责科室的管理和对护士的考核。在进行配班时,应包括高、中、低三级护士,使低年资护士在工作中能够获得指导,而高年护士在进行危重患者抢救时,由低年资护士稳定其他患者的病情,高年资护士能够专心抢救。

1.3观察指标

由研究者自制的危重患者护理质量表和护士工作满意度问卷表。危重患者护理质量表评分内容包括患者的护理记录的完整性与真实性、患者感染发生率、护理措施实施率、基础护理以及病房管理。护士工作满意度问卷表可进行匿名填写提交,以确保问卷表的有效性。危重患者护质量表与护士工作满意度表总分均为100分,分数越高表效果越好。ICU护士填写焦虑评分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SAS评分量表分数≥50分表明有焦虑症状,SDS分数≥53分,表明有抑郁倾向。SAS和SDS量表评分,分数越低表示护士的心理状态越好。

1.4数据分析

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层级管理护理模式实施后护士工作满意度问卷和危重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明显大于对照组,对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实施前后护士临床护理满意度和危重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3讨论

ICU患者病情危重,护士每天面临的抢救工作较多,尤其是夜班护士,在完成繁重的护理任务的同时又要防止患者出现意外,造成护士身体和心理的不堪重负[5]。由于护士配比低,护士流动性大,很多低年资护士无法解决临床中的突发事件,使得护士倍感压力[6]。层级护理管理模式通过护士的执业能力采取有针对性的培训,定期进行护士的考核与晋升管理。在低年资护士工作时,配备高年资的护士,减轻护士的压力。

本研究结果显示,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实施后,护士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分别为37.53±12.68、42.23±10.14,明显低于实施前的SAS评分47.81±11.32、SDS评分52.68±10.24,实施前后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层级护理管理模式通过各种措施改善护士的心理状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有效的提高ICU的临床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ICU有效的减轻护士的压力,改善了护士的心理状态,在为患者提供连续性的护理中,提高护士的工作满意度,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砚丽,邢彩霞.层级护理管理模式提高ICU护士心理状态和护理质量的实践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6,10(16):752-754.

[2]李慧.分层分组护理管理模式在ICU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6,09(08):170-172.

[3]罗莲英.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5,04(38):115-116.

[4]郭素芝.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A5(15):203+141.

[5]余婷婷.护理责任组长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09(29):1259-1260.

[6]邓燕,刘燕.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20(12):108-109.

作者简介:

蔡友香,女,汉族,湖南郴州人,大学本科,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