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全身炎症指标与临床特征分析腺膀胱炎切术复发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30例接受腺膀胱炎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随访复发情况,分成复发组与未复发组,统计临床资料并且获得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利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复发危险因素。结果:术后复发12例(40.00%),经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术后复发危险因素包括临床分型、NLR、SII。结论:腺膀胱炎切术后复发危险因素包括临床分型、NLR及SII,这些因素使患者无法获得满意预后。

  • 标签: 腺性膀胱炎电切术 复发 全身炎症指标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对周围面瘫患者施治期间采用面部肌兴奋点刺激治疗的优势。方法:选取我院于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周围面瘫患者85例,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划分小组,纳入对照组42例,予以传统针刺治疗;纳入治疗组43例,予以传统针刺加面部肌兴奋点刺激治疗。对两种施治效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相较于常规针刺组,配合面部肌兴奋点刺激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更高,且组间对比存在差异(P<0.05)。于施治前对两组患者面神经功能实施评估,对比结果无差异(P>0.05);施治后再度对比出现差异(P<0.05),治疗组各项评分更高。结论:于周围面瘫治疗期间,予以针刺加面部肌兴奋点刺激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面神经功能。

  • 标签: 面部肌电兴奋点 针刺治疗 电刺激治疗 周围性面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严重烧伤的临床治疗,为临床实践总结经验。方法:对我院收治的严重烧伤患者进行研究,时间在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之间,用随机抽取的方法选择了50例病例,并进行分组研究,两组病例数均为25例,对照组与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方法不一致,前者实施一期手术,后者则实施损伤控制手术,分析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的致残率为40.00%、死亡率为4.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72.00%、16.00%,观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28.23±44.05)min、平均住院时间为(50.55±12.79)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167.42±40.85)min、(52.41±9.74)d,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对两组的并发症情况进行评价,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2.00%,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严重烧伤患者实施损伤控制手术,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死亡率。

  • 标签: 损伤控制性手术 严重性电烧伤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双侧风池穴脑仿生刺激治疗紧张头痛(T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8月我院TH患者152例,依照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n=76)与对照组(n=76)。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接受双侧风池穴脑仿生刺激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头痛程度(VAS评分)及血液流变学红细胞电泳时间(EEP)、血浆粘度、全血粘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4d后,观察组VAS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14d后观察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EE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TH患者采用双侧风池穴脑仿生刺激治疗,效果显著,可有减轻头痛症状,改善血液流变学。

  • 标签: 双侧风池穴 脑电仿生电刺激 TH
  • 简介:背景:脑瘫患儿的步态异常较常见,如何控制改善步态是康复治疗的重点。目的:分析脑瘫患儿步态的生物力学参数,并观察支具控制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研究对比脑瘫忠儿和正常儿童在起步过程中以及步行中的生物力学参数,起步过程中的生物力学参数包括时空参数,膝、踝关节活动度的运动学参数以及动力学参数;步行中的生物力学参数包括时空参数。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均接受支具控制辅助下徒手体位控制、减重步态训练、S.E.T的3个月治疗,治疗前后采用88项粗大运动评价量表A区和视频对照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与结论:脑瘫患儿和正常儿童在起步过程中的生物力学参数测试对比中,除了右脚为起步脚的额状轴地面反力峰值外,其余各项生物力学参数均有明显差异;步行中的生物力学参数测试对比中,脑瘫患儿较正常儿童支撑相和双足支撑相延长、步长和复步长缩短。支具控制脑瘫忠儿观察中,与治疗前比较,GMFM88项A区平均得分显著提高,视频示患儿治疗后不自主动作减少,头颈躯干较稳定,生活能力有好转,癫痫及认知障碍和基底节区有影像学改变的患儿进步幅度较小,舞蹈一徐动型和张力障碍型比徐动痉挛型患儿运动能力进步幅度大。

  • 标签: 组织构建 组织构建学术探讨 脑瘫 三维 步态 生物力学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反应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并分析本中心诊断为反应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等。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反应关节炎患者18例,青年患者为主,男女比例2:1。18例患者起病前均有前驱感染症状,下肢关节炎为最常见表现,其中以膝关节受累最多,超过半数患者伴有发热,部分患者有关节外损害表现。C反应蛋白、血沉等炎症指标显著增高。结论 对于以下肢非对称寡关节炎表现为主的青年男性患者,结合前驱的感染史,在排除其他关节炎后,需考虑反应关节炎诊断。

  • 标签: [] 反应性关节炎  HLA-B27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膜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相关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以掌握膜肾病的相关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10例膜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病理特征与流行病学特征等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在所选膜肾病患者当中,肾病综合征患者占比最高,其次为肾炎综合征与单纯蛋白尿患者,且病理Ⅰ、Ⅱ期患者数量较多,电子致密物沉积部位多为基底膜上皮侧,免疫复合物沉积则多以IgG与C3为主。结论针对患有膜肾病的患者,对其临床病理特征等进行观察分析十分重要,这对于患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膜性肾病 流行病学 病理 特征 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听脑干诱发反应(ABR)-V波消失的双耳极重度听力损失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内耳MR特征。方法回顾收集2018年7月~2022年5月先天性感音神经听力损失双侧ABR-V波消失患儿,其中男58例,女41例,共99例190耳。所有患者均已行内耳磁共振成像评估,同时收集到了部分患儿的围产期病史:早产、高胆红素血症、出生低体质量、出生窒息史、外耳畸形、先兆流产、耳聋家族史、孕期病毒感染。结果在收集到有围产期病史的67例患儿中,出生时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史24例(35.8%);出生低体质量病史12例(17.9%),早产11例(16.4%),先兆流产10例(14.9%),孕期病毒感染10例(14.9%),出生窒息史5例(7.5%),耳聋家族史4例(6%),外耳畸形1例(1.5%)。性别、年龄、围产期高危因素和内耳畸形无相关(P>0.05)。在190例患耳中,畸形的耳数为43例,总体比例为22.6%,其中单发畸形17例(8.9%),两种及两种畸形多发的为26耳(13.7%),在43例畸形耳中,总共出现了畸形次数为81次:蜗神经发育不良有35耳,占所有耳数的18.4%,半规管发育不良20耳(10.5%),耳蜗异常12耳(6.3%),大前庭导水管11耳(5.8%),前庭畸形3耳1.5%。半规管异常与蜗神经发育不良(P

  • 标签:
  • 简介:目的揭示预激综合征合并房室结多径路患者的生理特征。方法对4例预激综合征合并房室结多径路患者进行心内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治疗。结果4例患者均具有旁路及房室结多径路的双重生理特征,3例发生不同折返机制的多种室上性心动过速。结论预激综合征合并房室结多径路患者的生理表现具有多样和复杂,消融前后详细生理检查十分重要。

  • 标签: 预激综合征 房室结多径路 电生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肌肉刺激(NMES)联合肌生物反馈治疗(BFB)产后压力尿失禁(SUI)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21.3-2022.3期间随机抽取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盆底肌训练,观察组额外增加NEMS联合BFB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评估治疗后盆底功能[尿失禁调查问卷(ICI-Q-SF)、女性性功能指数(FSFI)]。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CI-Q-SF评分低于对照组,FSF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NEMS联合BFB治疗产后SUI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对恢复患者盆底肌功能具有积极意义,临床上可广泛推广。

  • 标签: 神经肌肉电刺激 肌电生物反馈 压力性尿失禁
  • 简介:[摘要]2019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医院陆续接诊多例具有华南海鲜市场暴露史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现已证实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我国目前参照“国卫办医函[2020]6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并于2020120国家卫健委发布20201号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和措施2020125日我院共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进行回顾临床分析完整CT影像学资料,对进一步了解NCP在肺部的影像学表现及病情进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以利于提高对本病的临床防控水平。

  • 标签: []新冠肺炎 CT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流行出血热流行特征 。 方法: 回顾分析 2018年 1月至 2020年 1月期间流行出血热患者 90例的临床资料,对流行出血热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制定针对的防控措施来更好的控制疾病。分析流行出血热的发病时间分布情况与发病人群分布情况。结果: 流行出血热一年四季均会发病,但仍存在显著的季节特征,其中高发季节为 3~ 6月份及 10~ 12月份,此两季节中死亡率也相对较高。流行出血热 3~ 70岁均可发病,高发年龄段为 20~ 45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农民发病率高于工人及学生 /野外作业者。结论: 流行出血热的防控措施较多,通过灭鼠与接种疫苗可有效控制疾病,对高危人群实施健康教育可提升其健康意识,最大程度上降低疾病发生率。

  • 标签: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特征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自身免疫肝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选择50例自身免疫肝病患者作为观察组,5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抽取定量的患者肘静脉血并检验,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同对照组展开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各生化指标明显偏高,单位间数据具有显著差异;治疗后各生化指标明显减少,同健康人群的检验结果相近,治疗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抗体检测及患者的临床特点,对自身免疫肝病展开临床治疗,能够明显提升临床诊断的准确率。在治疗方法上,泼尼松联合熊去氧胆酸的治疗方法也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自身免疫性肝病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和生活作息方式的改变,肺癌作为呼吸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现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我国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第1位。其中一部分早期肺癌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与良性肺部病变的临床表现无明显差别,痰细胞学检查和胸部X线,作为筛查工具,没有表现出理想的效果,肺癌的检出率仍较低。目前胸部CT在肺癌筛查中表现其独特的优势,如检出率高,无创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我们将孤立肺结节定义为肺内孤立存在的、近圆形、边界清晰、直径3mm以内肺部实性病变,周围不伴有肺不张、阻塞性肺炎、纵隔淋巴结肿大及胸腔积液等。本研究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经阜阳市人民医院影像科诊断的100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胸部CT表现的相关进行综合分析,来判断影响孤立肺结节的良恶性的独立影响因素,为鉴别诊断结节良恶性提供依据。

  • 标签: 孤立性肺结 CT影像学 特征分析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维持血液透析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68例维持血液透析住院患者,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于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分析本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透析时长等特征。结果:本组患者中,感染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和动静脉内瘘失功是造成其住院治疗的主要因素,其中60岁及以上的患者中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疾病的发生率较高;透析时长在60个月以上的患者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等疾病的几率较高;造成维持血液透析住院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主要有肺部感染、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结论:维持血液透析住院患者中,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为肺部感染以及心脑血管疾病,并且患者的年龄越大,透析治疗时间越长,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以及死亡率越高。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临床特征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持续耳鸣患者听力情况和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收治的100例耳鸣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按照患者的实际症状将患者分为两组,持续耳鸣患者为持续组,间歇耳鸣患者为间接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持续组患者左耳耳鸣发生率明显高于间接组,组间各项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耳耳鸣发生率明显低于间接组,组间各项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间接组,组间各项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耳鸣大多发生在左耳,并且往往会伴随着多种并发症发生,对患者的听力产生着非常严重的影响。

  • 标签: 持续性耳鸣 听力 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接触烧伤的致伤机理以及急诊治疗的原则。方法:纳入本次研究患者的数量为30例,时间范围2019年9月份至2023年9月份,回顾分析这30例接触烧伤患者的致伤机理以及急诊治疗的原则,有利于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促进患者的恢复。结果:30例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治愈率为100.00%;有3例患者出现了创面感染;2例患者创面不愈合,1例患者进行了植皮治疗。结论:对于出现接触烧伤的患者通过有效的分析致伤的机率,明确治疗的原则,为患者提供针对的治疗方案,可以促进患者的恢复,减少患者出现创面感染的机率。

  • 标签: 接触性电烧伤 致伤机理 急诊治疗 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