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7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最佳方法。方法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本院共收治了108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4例,给予对照组心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抗抑郁药治疗,评估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54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59%,显著高于对照组7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联合使用心理治疗和抗抑郁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脑卒中后抑郁 治疗方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社区护士家访在减轻产后抑郁中的作用。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社区护理,而干预组在试验期间进行4次心理健康辅导为主的家访,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评估护理干预后的效果。结果社区护士家访显著减轻了产后的抑郁程度。而常规的护理则对于产后抑郁的减轻或痊愈没有显著帮助。结论社区护士家访可以在产后抑郁的治疗和预防中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对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62例老年抑郁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抑郁症临床表现不典型,疑病性和焦虑、激越明显,躯体化症状多,合并躯体疾病多,接受正规治疗前常有多次误诊经历。结论老年抑郁症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应加强识别和重视。

  • 标签: 老年抑郁症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37例老年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等综合护理,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37例患者经过系统护理后抑郁程度明显改善。结论针对性的对老年抑郁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抑郁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妇在产褥期所患抑郁症的相关护理。方法将在我院就诊的86例产预期患抑郁症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观察组48例,其中对照组38患者给予产后抑郁症常规治疗和护理,对观察组48患者进行干预护理。结果对两组患者HAD评分作比较,两组患者存在差异,且差异具有显著意义。结论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阻断产妇在产褥期患上抑郁症。

  • 标签: 产妇 产褥期 抑郁症 护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4-086-01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对产后抑郁的影响,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于产妇产后抑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产妇10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产妇给予综合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产妇护理后的抑郁和焦虑评分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的抑郁评分由护理前的(23.9±9.6)分转变为护理后的(7.8±1.1)分,焦虑评分由护理前的(25.4±8.2)分转变为护理后的(6.3±1.4)分;对照组产妇的抑郁评分由护理前的(24.8±9.1)分转变为护理后的(11.6±1.5)分,焦虑评分由护理前的(26.1±8.5)分转变为护理后的(12.3±1.9)分。两组产妇护理前的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后两组组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缓解产妇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综合护理 常规护理 产后抑郁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介绍高利教授治疗卒中后抑郁状态的经验及治疗用药.高教授认为卒中后抑郁状态的病机多是本虚标实或虚实夹杂之证,虚者肝肾精亏,实者气滞、痰浊、血瘀、腑气不通.初起多见标实之象,病久多现本虚之证,治疗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通过扶正与祛邪相结合,采取积极的个体化治疗.关键词卒中后抑郁状态;名医经验;高利教授中图分类号S853.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241-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西肽普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2月来我院确诊为抑郁症治疗的患者30例.其中男病患有19例,女病患有11例,年龄在18岁~55岁,病程3个月~8年,排除有自杀倾向,出现精神病症状,对药物有依赖者,血常规.尿常规和肝功能检查均为正常者,身体上患有重度疾病者,妊娠妇女和哺乳期妇女.对他们进行西肽普兰治疗,告知病患家属本研究的意义,具体实施办法及相关问题,征得病患家属同意后签订知情同意书.观察30例病患在治疗前和开始治疗后第2、4、6、8周进行汉密尔顿抑郁表(HAMD)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分.结果西肽普兰治疗抑郁症第二周后,汉密尔顿抑郁表(HAMD)和不良反应(TESS)评分明显下降.汉密尔顿抑郁表(HAMD)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4、6、8周的总分分别为28.69±1.24、25.17±3.16、22.01±1.29、17.54±2.93、14.03±2.77,(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量表(TESS)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4、6、8的评分分别为6.71±2.94、5.96±3.72、5.61±3.63、5.33±3.24、5.26±3.09,(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西肽普兰在治疗抑郁症方面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关键词西肽普兰;抑郁症;治疗抑郁症中图分类号R74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428-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妇产科收治待产的104例初产妇,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记录两组产后抑郁的情况,并将两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8.46%)明显高于对照组(73.08%)。两组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初产妇产后的抑郁,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初产妇 产后抑郁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抑郁状态发病率及相关性。方法连续收集2012年1月-2014年4月就诊门诊及住院部支气管哮喘患者128人。抑郁状态评定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问卷调查,将纳入患者分为支气管哮喘合并抑郁组60例,支气管哮喘不伴抑郁组68例。对肺功能检测及哮喘控制测试表ACT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支气管哮喘患者有抑郁状态的检出率为46.9%。支气管哮喘并抑郁组及支气管哮喘组,两组间肺功能检测值及ACT评分值均有差异,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气管哮喘合并抑郁组ACT评分值低于支气管哮喘组(P<0.05),ACT评分值与抑郁得分呈负相关(r=-0.560p=0.000),肺功能检测与抑郁得分呈负相关(r=-0.326p=0.001)。结论支气管哮喘合并抑郁的患者检出率高,支气管哮喘合并抑郁患者哮喘控制水平差,抑郁等精神因素在哮喘的发生、发展、转归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影响。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抑郁 ACT 评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3-0241-02
  • 简介:摘要中风后抑郁症(post-strokedepression,PSD)是脑血管疾病常见的并发症,临床上以情感障碍为主要表现,发生率在25%~80%之间[1]。中风后抑郁所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影响患者的认知、言语功能和家庭、社会能力的恢复以及生命质量的改善,也会导致住院时间延长,甚至增加脑血管病患者的死亡率。因此,对PSD患者进行系统的抗抑郁治疗已成目前中风神经康复治疗方面的一个热点。而中医药对本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现就中风后抑郁症的中医研究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抑郁症 中医药疗法 综述[文献类型]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的影响,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90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比90例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前、后的临床表现。结果经过临床统计分析,90例抑郁症患者在心理护理干预前,情感障碍评分为16.44±2.07分,躯体障碍评分为18.27±2.10分,精神运动障碍评分为18.40±2.03分,心理障碍评分为17.59±2.68分;90例抑郁症患者在心理干预后,情感障碍评分为7.70±2.72分,躯体障碍评分为11.23±1.25分,精神运动障碍评分为9.07±0.21分,心理障碍评分为9.34±0.27分,心理护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抑郁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患者的心理情况获得明显改善,躯体障碍与精神运动障碍均明显降低,日后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心理护理 抑郁症 影响 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