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临床指标和临床症状在鉴别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临床误诊为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期72例子宫肌瘤患者为对照,分析不同临床指标及临床症状在鉴别诊断中的作用。结果在继发性痛经、性交痛、CA125、CA199指标中子宫腺肌病组的阳性率较子宫肌瘤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子宫体积增大这一指标中,子宫肌瘤组患者阳性率较子宫腺肌病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月经量多、继发性痛经、性交痛、子宫体积增大、CA125、CA199、宫内置环的敏感性分别为46.2%、53.8%、19.2%、3.8%、76.9%、19.2%、65.4%,特异性分别为54.2%、76.4%、97.2%、68.1%、88.9%、95.8%、41.0%。以上分析中,敏感性较高的为继发性痛经、CA125;特异性稍低的为月经量多;结论细致的临床问诊及规范的辅助检查有助于减少子宫腺肌病的误诊。

  • 标签: 子宫腺肌病 子宫肌瘤 鉴别诊断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0-0014-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的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4年7月间的剖宫产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实验组,观察组患者仅进行单纯的剖宫产术,实验组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实施个体化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24小时内的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产褥病发生率方面均优于观察组,恶露的持续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也优于观察组。结论,在行剖宫产术的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性的进行子宫肌瘤的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可减少患者手术的痛苦及经济负担。

  • 标签: 剖宫产 子宫肌瘤剔除术 临床应用 安全性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0-0029-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妇产科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4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10例,对照组给予丙氨瑞林治疗,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经过治疗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三个月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0.9%,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67.6%,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有5例患者出现了恶心、乏力症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3%,无需处理;对照组有12例出现了头晕乏力症状,有9例患者出现了乳房缩小或胀痛症状,有5例患者出现了注射部位硬结,停药后症状消失,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2.4%,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子宫肌瘤患者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可明显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米非司酮 子宫肌瘤 疗效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0-0019-02
  • 简介:摘要目的对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60例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与收缩压分别是(89.6±4.6)mmHg、(139.5±7.7)mmHg,对照组分别是(96.7±5.5)mmHg、(157.4±7.8)mmHg,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血压的有效控制率。

  • 标签: 子宫肌瘤 高血压 围手术期 护理效果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0-0067-02
  • 简介:目的:探讨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6(IL-6)、糖链抗原(CA)125子宫肌瘤合并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3年1月至2013年1月重庆市北部新区第一人民医院20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子宫肌瘤合并子宫内膜癌患者68例为观察组,单纯子宫肌瘤患者68例为对照组,女性健康体检者68例为健康对照组,分析各组患者血清VEGF、IL-6、CA-125的水平。结果观察组VEGF、IL-6、CA125水平分别为(1.38&#177;0.62)μg/L,(16.89&#177;6.88)ng/L,(58.4&#177;8.96)μg/L,高于对照组的(0.86&#177;0.36)μg/L,(8.12&#177;3.64)ng/L,(22.3&#177;6.26)μg/L(P<0.05),也高于健康对照组的(0.25&#177;0.16)μg/L,(6.58&#177;2.48)ng/L,(18.6&#177;4.68)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及健康对照组中2项阳性率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1);观察组中3项均阳性患者占64.30%,而对照组及健康组均未发现3项阳性患者。结论血清VEGF、IL-6、CA125检测有助于子宫肌瘤合并子宫内膜癌的术前诊断,3项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的特异性。

  • 标签: 子宫肌瘤 子宫内膜癌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白细胞介素-6 糖链抗原125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妇科2011年8月至2014年2月共计65例高血压伴子宫肌瘤患者。平均年龄(48.5±14.8)岁。对所有研究对象进护理干预,评价研究对象在护理前和护理后收缩压、舒张压及生活质量满意度评分。结果研究对象在护理前和护理后收缩压、舒张压及生活质量满意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们认为合理的护理能够降低患者围手术期血压,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子宫肌瘤 高血压 围手术期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93-01
  • 简介: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6例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下肌瘤剔除术,对其住院时间及并发症进行统计与总结。结果本组76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无1例中转开腹。术后住院5~10d,平均7d,无严重术后并发症。1例经冰冻切片为子宫肌瘤恶变,术后第2天即行开腹手术切除子宫与附件。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切口与创伤小、恢复较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同时还可以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维持子宫的正常生理功能。

  • 标签: 子宫肌瘤 腹腔镜 剔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2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20例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120例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理状态、疼痛耐受、血压控制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血压控制效果更佳,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疼痛耐受度90.83%比对照组64.16%高,且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不仅可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有效控制其血压水平,而且可提高其疼痛耐受度,从而提高生活质量,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 标签: 子宫肌瘤 高血压 围手术期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后的复发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研究选取应用米非司酮药物治疗的175例子宫肌瘤患者并于治疗后随访6个月,统计分析子宫肌瘤患者的病情复发情况,并分析不同生理阶段、子宫肌瘤个数、既往分娩史、既往妊娠史、米非司酮剂量及用药时间、子宫肌瘤部位、子宫肌瘤家族史对米非司酮治疗后复发率的影响。结果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时其停药后复发率为34.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后复发率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米非司酮用药剂量及用药时间、患者子宫肌瘤家族史。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米非司酮用药剂量及患者子宫肌瘤家族史是子宫肌瘤患者行米非司酮治疗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为减少子宫肌瘤患者行米非司酮治疗后的复发率,建议应用12.5mg/d的剂量治疗并对存在子宫肌瘤家族史的患者加强随访。

  • 标签: 米非司酮 子宫肌瘤 药物治疗 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55-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超诊断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的研究。方法对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4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超声波图像进行分析,对子宫肌瘤大小、位置及形态进行了解,并观察肌瘤的动态变化状况。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B超诊断后,发现基于子宫肌瘤中,11例为高回声型,7例为中等回声型,18例为低回声型,4例为混合型。经病理与手术诊断证实38例、误诊2例,诊断准确率高达95.00%。结论对于子宫肌瘤患者,采用B超诊断,能够清晰辫识出肌瘤特点,临床操作既简单又方便,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B 子宫肌瘤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子宫肌瘤剔除术在传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下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子宫肌瘤病患,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运用传统开腹手术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运用腹腔镜微创子宫肌瘤剔除术,而后对比两组病患的临床治疗各项指标。结果手术时间上,对照组为(72±28)min,观察组为(118.54±32.12)min;手术出血量上,对照组为(95.10±30.16)ml,观察组为(137.37±28.95)ml;住院时间上,对照组平均为7天,观察组平均为5天;在镇痛药物使用比例上,对照组为90%,观察组为10%;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上,对照组为(2.9±1.0)d,观察组为(1.0±0.5)d。结论腹腔镜下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可以有效的减少手术出血量,减少创伤,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减少疼痛,提升病患手术满意度。

  • 标签: 腹腔镜 子宫肌瘤 开腹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米非司酮在不同生理阶段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选取我所128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患者年龄及绝经情况将患者分为育龄期、围绝经期、绝经后期,3组患者均给予米非司酮治疗3个月,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治疗后6个月的随访情况。结果米非司酮治疗1疗程后育龄期及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的子宫体积及肌瘤体积明显缩小(p<0.05),随访6个月时围绝经期患者的子宫肌瘤复发率明显低于育龄期组患者(p<0.05)。结论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且子宫肌瘤复发率较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米非司酮 子宫肌瘤 药物治疗 生理的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0-0009-02
  • 简介:目的总结子宫肌壁间妊娠超声图像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4例子宫肌壁间妊娠患者临床、超声分型表现及手术病理检查、临床诊治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4例患者中1例早期超声诊断正确,3例超声误诊,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为子宫肌壁间妊娠后重新对超声图像予以分型。4例子宫肌壁间妊娠患者超声分型表现及临床诊治结果:(1)妊娠囊型2例,1例入院前超声显示子宫底后壁肌层内妊娠囊回声,与子宫腔不相通,与子宫内膜不相连接,妊娠囊四周肌层包绕,周边肌层内血管扩张、血流丰富,超声诊断为子宫底后壁肌壁间妊娠,经甲氨蝶呤保守治疗成功。另一例术前超声显示左侧子宫腔内妊娠囊回声,胚胎存活,误诊为子宫左侧宫内妊娠,清宫手术失败后再次超声检查显示子宫下段左侧后壁肌层内妊娠囊,胚胎存活,妊娠囊内缘与子宫内膜不相连接,四周肌层包绕;剖腹探查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下段左侧后壁肌壁间妊娠。(2)包块型1例,入院前超声显示子宫右侧宫角处混合回声包块,包块内缘紧贴子宫内膜,周边可见菲薄肌层包绕,包块内部及周边肌层血管扩张、血流丰富,超声误诊为子宫右侧宫角妊娠,宫腔镜及腹腔镜手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右侧宫角前壁肌壁间妊娠。(3)破裂型1例,入院前超声显示子宫后方偏右侧混合回声包块,包块紧贴子宫右后壁,与子宫肌层关系密切,盆腔内透声差的无回声区,超声误诊为右侧输卵管异位妊娠破裂,腹腔镜手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右侧后壁肌壁间妊娠。3例患者明确诊断后均经临床治愈。结论子宫肌壁间妊娠罕见,超声显示妊娠囊(或包块)位于子宫肌层内,与子宫腔不相通,与子宫内膜不相连接,四周由子宫肌层包绕,肌层内血管扩张、血流丰富者可提示为子宫肌�

  • 标签: 超声检查 子宫 异位妊娠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指征、术式特点及母儿预后,控制产科严重并发症。方法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月3年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6例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病例。结果26例子宫切除中,行子宫全切除5例、子宫次切除21例。胎儿死亡3例,存活23例。结论子宫切除术是治疗产科急性大出血的有效措施之一,降低剖宫产率又可减少产科子宫切除的发生。

  • 标签: 产科 子宫切除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0-0033-01
  • 简介: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继续出血,24h内>500ml。而本文所定义的产后急性出血,是指产后出血量明显多于正常,2h内>500ml,包括顺产胎儿胎盘娩出后无软产道裂伤的产妇和剖宫产术后已被送回病房的产妇,如不及时止血,将严重威胁产妇的生命。我们采用腹带加垫的方法在下腹部压迫子宫,收到了良好的止血效果,报道如下。

  • 标签: 腹带加垫 产后出血 压迫止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子宫动脉栓塞治疗产后大出血的护理体会。方法综合2010年5月-2011年10月所选出的20例产后大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利用血管造影实施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进行治疗,手术之后通过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安全有效的护理。结果20例患者中进行子宫动脉栓塞的有15例、髂内动脉栓塞的有5例;17例患者施行栓塞术后出血现象消失,3例由于止血不完全导致施行子宫次全切除术;17例患者出院后进行随访3-10个月,患者全部有规律的月经来潮,未见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手术治疗产后大出血的治疗效果好、止血速度快、不良反应少,术后通过护理人员对其进行精心护理得到了较为满意的恢复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子宫动脉栓塞 产后大出血 护理效果中图分类号R71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4)02-0059-01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瘢痕子宫足月妊娠施行阴道试产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分娩瘢痕子宫足月妊娠产妇10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妊娠产妇分别为50例。观察组产妇采用阴道试产的方式进行分娩,对照组产妇施行常规剖宫产的方式进行分娩。比较两组产妇临床分娩满意率、住院时间、并发症以及分娩时出血量等情况。结果临床结果显示,观察组分娩产妇住院时间与分娩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均优于对照组分娩产妇。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产妇分娩效果的满意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瘢痕足月产妇的分娩的实际情况,对适宜阴道试产分娩的产妇,在严密连续监护下施行阴道分娩具有可行性。该分娩方法在临床中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瘢痕子宫 足月妊娠 阴道试产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2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