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增强超声检查在甲状腺结节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筛选本院2021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74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对其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良恶性甲状腺结节在环状增强、边界不清晰、形态不规则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强化面积及增强类型上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增强超声对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高。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超声造影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DCE-MRI)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诊断前列腺癌价值。方法:以2022年5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医院收治的80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DCE-MRI检查和PSA检查,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准,记录病理活检结果检出的前列腺癌患者数量,并分别对比DCE-MRI检查和PSA检查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的诊断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结果:病理活检对80例疑似的前列腺癌患者进行检查,检出前列腺癌患者32例,占比40.00%,对比数据显示联合检验的诊断准确率、敏感度及特异度高于DCE-MRI检查和PSA检查,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 PSA 前列腺癌 联合诊断
  • 简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其发病率、致残率及致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具有严重威胁[1]。在临床工作中,迫切需要一种安全无创、高效准确的检查方法及时作出诊断,针对病症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冠状动脉造影一直是冠心病临床诊断公认的“金标准”,但其费用高,属有创性检查,且有引起并发症的风险;多层螺旋CT(MSCT)冠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方面虽然无创,但X线辐射量较大;随着磁共振设备及其新技术的不断开发和进展,磁共振冠状成像技术已成为显示冠脉形态可靠的影像检查方法[2]。本文回顾对比分析32例磁共振对比增强冠状动脉成像(CE-CMRA)与DSA冠脉造影的图像资料,探讨3.0TCE-CMRA在冠心病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磁共振对比增强 冠状动脉成像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价值 应用 影像检查方法
  • 简介:摘要:研究动态对比增强 MRI用于肺部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把 2015年 1月— 2016年 12月,在我院入住的经过病理实验,已经被确诊为患有肺部病变的患者 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患者肺部病变程度分为恶性:良性 =33:27,且给患者都进行动态对比增强 MRI检查。经检查后,比较肺部良性与恶性患者 MRI定量参数的不同。结果:经检查后可以发现:恶性患者的 Ktrans 与 Kep(min-1)值与良性患者的相比,显然较高, 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良性与恶性患者的 Ve与 Vp值基本无明显的变化, P> 0.05。结论:将动态对比增强 MRI用于肺部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具有深远的研究价值,其可以通过检查 MRI定量参数中的 Ktrans与 Kep值,进而可以判断肺部良恶性病变部位血管的浓度,因此,可用于临床使用。

  • 标签: 动态对比增强 MRI 肺部良恶性病变 鉴别诊断 价值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药代动力学方法,以黄芩苷为考察指标,研究柴胡黄芩药对配伍的体内代谢情况,为药效学提供更有力的数据支持。方法①黄芩苷血药浓度测定方法学研究色谱柱DiamonsilC18柱(4.6mm*250mm,5µm);流动相为水-甲醇-0.2%磷酸(5347);进样量为20µL;柱温35℃;流速1mL/min。进行含药血清黄芩苷方法学考察。②不同配伍柴胡黄芩含药血清主要考察指标黄芩苷的含量测定采集灌胃后10min,20min,1h,2h,3h,4h,5h,6h,7h,8h,9h,10h,11h,12h,14h,24h时间点的血样,按照建立的黄芩苷检测方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大鼠灌胃黄芩柴胡10提取物后,黄芩苷经0.67h可达最大吸收峰,峰浓度(Cmax)为53.96mg·mL-1,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24h)为314.082mg·(L﹡h)-1,黄芩苷在体内的滞留时间(MRT0→24为8.671h);11提取物组,Tmax为0.33h,Cmax为26.07mg·mL-1,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24h)为284.796mg·(L﹡h)-1,黄芩苷在体内的滞留时间(MRT0→24h为10.39h);12提取物黄芩苷经14h可达最大吸收峰,黄芩苷在滞留时间14h可达最大吸收峰,峰浓度(Cmax)为25.84mg·mL-1,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24h)为344.121mg·(L﹡h)-1,黄芩苷在体内的滞留时间(MRT0→24h为11.879h)。结论11提取物黄芩苷吸收加快,吸收量无明显变化,但在体内的滞留时间增长;黄芩柴胡12提取物黄芩苷吸收滞后,吸收量增加,在体内的滞留时间更长,从而能使其在体内发挥药效时间增长,可见三个配伍比例中,柴胡黄芩12配伍组黄芩苷在体内滞留的时间更长。

  • 标签: 药对/柴胡黄芩 药代动力学 黄芩苷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乳腺癌患者实施对比增强能谱乳腺X线摄影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5月间收治的可疑恶性乳腺疾病患者50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对其采取对比增强能谱乳腺X线摄影诊断,将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对比增强能谱乳腺X线摄影诊断的价值。结果 此次观察的50例患者中,共计52个病灶,其中良性病灶有14个,恶性病灶有38个(乳腺癌)。良性病灶中包括:乳腺纤维囊性改变(3个)、囊肿并感染(4个)、纤维腺瘤(4个)、硬化性腺病(1个)、叶状肿瘤(1个)以及导管内乳头状瘤(1个);恶性病灶中包括:导管原位癌(19个)、浸润性导管癌(14个)、浸润性小叶癌(2个)、混合型癌(1个)、囊内乳头状癌(1个)以及黏液癌(1个);对比增强能谱乳腺X线摄影诊断结果显示:此次观察的50例患者中,共检出37例乳腺癌,诊断符合率为97.37%;其中导管原位癌共计检出18例,占比94.74%。结论 对比增强能谱乳腺X线摄影诊断乳腺癌的价值较高,诊断符合率较高,可推广。

  • 标签: 乳腺癌 对比增强能谱乳腺X线摄影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比重布比卡因在老年髋关节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老年髋关节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用0.5%布比卡因原液进行麻醉,对照组采用0.5%布比卡因加入8%葡萄糖溶液进行麻醉。结果(1)两组麻醉起效时间、平面固定时间、麻醉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术后双下肢运动状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与TO对比,观察组麻醉后20分钟、25分钟、30分钟的HR和MAR没有显著的变化,各个时点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TO对比,对照组麻醉后20分钟、25分钟、30分钟的HR明显升高,MAR明显降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选择单纯布比卡因(0.5%)的麻醉方案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更加小,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不同比重 布比卡因 老年髋关节手术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在产科麻醉中,应用布比卡因腰麻,分为不同比重,比较所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2020年5月-2022年5月,在此期间从我院接诊的产妇剖宫产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试验对象,根据试验要求,30例患者应用等比重布比卡因腰麻,另外30例患者应用重比重布比卡因腰麻,对两组患者所取得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主要包括患者血压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药物追加率情况。结果:在注射药物5分钟后,等比重布比卡因腰麻组患者收缩压(119.24±4.21)mmHg,舒张压(76.43±5.25)mmHg;而重比重比卡因腰麻组患者则分别为(103.76±8.37)mmHg,(65.15±8.36)mmHg。相比较下,前者更优,P<0.05。通过统计、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可以得出:等比重布比卡因腰麻组为6.67%,重比重布比卡因腰麻组为23.33%,相比之下,具有显著差异,P<0.05。等比重布比卡因腰麻组药物追加率为17.1%,重比重布比卡因腰麻组的药物追加率为29.3%。比较之下,前者更优,P<0.05。结论:试验结果表明,产科手术中应用布比卡因进行腰麻,等比重优于重比重,该结论对临床具有实践指导性价值。

  • 标签: 比重 布比卡因 腰麻 产科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产科麻醉过程采取低浓度或高浓度布比卡因用量的可行性。方法:自我院产科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间进行剖宫产产妇120例作为研究主体,根据麻醉剂量不同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高浓度布比卡因用量进行麻醉,观察组采取低浓度布比卡因用量进行麻醉,比较两组产妇临床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T0、T2SBP、DBP、HR差异性较小(P>0.05);与T0、T2相比,两组T1SBP、DBP均降低,HR均上升,且对照组升降幅度大于观察组(P<0.05)。两组麻醉起效时间差异性较小(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痛觉恢复时间、肢体感觉恢复时间均更短(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与高浓度布比卡因用量相比,在产科麻醉过程采取低浓度布比卡因用量更为安全,其对产妇应激反应更轻,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不同比重布比卡因 产科麻醉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医院业务收入的主要因素,为医院管理决策者提供准确信息和科学依据。方法运用多因素指数分析法对某医院2014年和2015年业务收入的变动因素进行分析,掌握医院业务收入的变动程度、方向和原因。结果门诊业务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是门诊人次增加和人均费用的增加,住院业务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出院人次增加和出院者平均人日费用的增加。结论医院应进一步强化经济管理,调整结构,对医疗费用进行总量控制,真正做到合理增加医院业务收入。

  • 标签: 业务收入 变动因素 指数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比重布比卡因腰麻用于产科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2017年6月—2019年3月收治的患者200例,用掷骰子的方法将患者随机平均分配成研究组(等比重布比卡因腰麻组)和对照组(重比重布比卡因腰麻组)。研究组的患者应用等比重布比卡因药物进行腰麻,对照组的患者应用重比重布比卡因药物进行腰麻1,对比2组患者注射药物前后的血压和心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新生儿窒息情况以及药物追加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注射药物前后的血压和心率更加稳定、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更低,新生儿窒息情况更少、药物追加率[3]也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重比重布比卡因腰麻,等比重布比卡因腰麻的效果更好,临床意义十分显著。

  • 标签: 不同比重 布比卡因 产科麻醉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妇产科手术中采用不同比重罗派卡因进行麻醉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术中为重比重罗哌卡因麻醉,观察组术中应用等比重罗哌卡因麻醉。结果:2组的运动阻滞与感觉阻滞的生效时间相比差异微小P>0.05,与对照组进行组间横向对比及运动阻滞与感觉阻滞的恢复时间均为观察组较短P<0.05;不良反应率组间横向对比中,观察组2.63%,对照组13.16%,P<0.05。结论:在妇产科手术中通过给予患者等比重罗哌卡因能够提升麻醉质量并减少不良反应。

  • 标签: 妇产科手术 罗哌卡因 麻醉 比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比重布比卡因腰麻对老年下肢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下肢手术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为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麻醉方案。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前、麻醉后5min时的HR、MAP无明显差异(P>0.05),且麻醉前与麻醉后5min相比,两组患者HR均有所提高,MAP均有所下降,组内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麻醉后10min,观察组患者HR水平稳定,MAP水平下降,而对照组患者HR、MAP水平均有所提高,组间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下肢手术中,轻比重布比卡因腰麻的麻醉效果要优于重比重,且对患者心率和血压没有显著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布比卡因 腰麻 老年下肢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前体重指数(BMI)及孕期体重增长情况对婴儿的影响,方法根据孕前体重指数和孕期体重增长情况将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分组,比较不同组间情况对婴儿的影响。结果孕前不同的BMI组间和孕期体重增长不同分组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和巨大儿发生率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孕前肥胖及孕期体重增长过度对孕产妇和新生儿均产生不利影响,增加了妊娠期、分娩期并发症和增高了难产发生率。

  • 标签: 体重指数 体重增长 妊娠结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不同比重的罗哌卡因进行单侧腰麻对下肢手术的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应用“随机分组法”将我院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50例膝关节镜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应用11.25mg浓度为7.5mg/ml的罗哌卡因与2ml的蒸馏水进行麻醉给药,观察组应用11.25mg浓度为7.5mg/ml的罗哌卡因与2ml的浓度为5mg/ml的葡萄糖进行麻醉给药。对比两组的麻醉相关指标和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侧及非手术侧的麻醉平面达到T10水平的时间和感觉平面消退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其手术侧的单侧阻滞比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麻醉前后的心率和MAP的具体数值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膝关节镜手术的蛛网膜下腔麻醉中应用不同比重的罗哌卡因均可起到较好的麻醉效果;轻比重罗哌卡因局麻用药可起到较为显著的单侧麻醉效果,该麻醉方法适用于老年术后患者的肢体早期运动。

  • 标签: 罗哌卡因 单侧腰麻 下肢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出血时红细胞与血浆输注不同比例对凝血功能正常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需要大量输血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且所有患者凝血功能均正常。根据血浆及浓缩红细胞的输注比例分为a(n=50)、b(n=50)、c组(n=50),将单位比例设置在100 mL/1 U,a组的血浆及浓缩红细胞比例是(1:3),b组的血浆及浓缩红细胞比例是(1:2),c组的血浆及浓缩红细胞比例是(1:1)。对比三组患者的凝血指标、输血情况及出院时间和死亡率。结果:输血前三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时间(FIB)三项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量输血后三组患者的PT、APTT时间均延长,且a>b>c(P

  • 标签: 大量输血 红细胞 血浆 不同比例 凝血功能
  • 简介: 【摘要】目的:探究核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扫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效果观察及准确性。方法:2022.5-2023.10,选择疑似前列腺癌患者100例进行研究,患者均进行核磁共振常规序列扫描、核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扫描、活检病理学,以活检病理学为金标准,统计两种核磁共振扫描的结果和效能。结果:核磁共振常规序列扫描、核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扫描的阳性、阴性检出率比较无差异(P>0.05)。核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扫描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大于核磁共振常规序列扫描(P<0.05)。结论:前列腺癌临床诊断应用核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扫描,准确性大,值得推广。

  • 标签: 前列腺癌 核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扫描 核磁共振常规序列扫描 活检病理学 准确度 敏感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核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扫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体会及准确性评价。方法:将我院在2018.09月-2021.12月接收的40例前列腺癌患者和参加癌症筛查的其他前列腺疾病患者40例当作研究对象,全体患者均接受核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扫描以及CT检查,对两组检查方式在前列腺癌诊断精准性上进行对比。结果:CT检查和核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扫描的阳性率相比无差异,P>0.05;在核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扫描检查下,阴性有41例、阳性39例。灵敏度为92.50%、特异度为95%,准确率为93.75%;CT检查阴性有40例、阳性40例。灵敏度为75%、特异度为75%、准确率为75%。两种检查方式的对比,核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扫描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率要高于CT检查,P<0.05。

  • 标签: 核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扫描 前列腺癌诊断 价值体会 准确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