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O,O-乙基硫代磷酰氯中毒的器官损害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对本院2014年9月诊治的8例急性O,O-乙基硫代磷酰氯中毒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患者均不同程度出现眼部及中枢系统症状,5例出现呼吸系统症状,1例出现皮肤损害。结论急性O,O-乙基硫代磷酰氯中毒以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皮肤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经早期及时有效对症治疗,除遗留神经系统损害,无其他后遗症。

  • 标签: O O-二乙基硫代磷酰氯 急性中毒 并发症 治疗
  • 简介:种予细胞、支架材料和生长因子是组织工程的三大要素,而寻找合适的种子细胞是成功的重要因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因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如形成骨、软骨、肌组织、皮肤等,成为最具代表性的种了细胞。目前,国内外已分离培养出人,小鼠,大鼠,兔等的骨髓MSCs。并诱导分化出多种组织”,但由于它在骨髓内含量极少,只占0.01%-0.001%,而组织工程需要短期内有大量的种子细胞再生组织,故需进行体外培养、分化和扩增日。本实验对骨髓MSCs的两种分离方法进行比较,以期获得更好的方法。

  • 标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分离培养 MSCS 羟乙基淀粉 多向分化潜能 组织工程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大脑中动脉狭窄所致分水岭脑梗死采用羟乙基淀粉扩容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 2014年 6月— 2016年 8月期间共接收 80例大脑中动脉狭窄所致分水岭脑梗死,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 40例)和观察组( 4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同时实施羟乙基淀粉扩容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 NIHSS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 NIHSS评分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存在差异,且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大脑中动脉狭窄所致分水岭脑梗死采用羟乙基淀粉扩容治疗,效果显著,可较好地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 标签: 大脑中动脉狭窄 分水岭脑梗死 羟乙基淀粉扩容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术前羟乙基淀粉胶体液治疗影响麻醉诱导期间的血流动力学水平。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腹部与盆腔大手术病患共计66例,时间纳入段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依照随机数字表法科学分组,参照组除去麻醉诱导时控制相同胶体输注100毫升,不再输注任何液体,纳入33例,实验组进入手术室后输注羟乙基淀粉胶体液,纳入33例,对两组麻醉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结果:麻醉诱导后,实验组平均动脉压,与参照组相较之较高,差异对比P<0.05。参照组麻醉诱导后平均动脉压,与进入手术室检测值相较之偏低,差异对比P<0.05。结论:在术前实施羟乙基淀粉胶体液治疗,能够改善麻醉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水平。

  • 标签: 羟乙基淀粉胶体液 麻醉诱导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评价予以新生儿CLS-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患儿以人血白蛋白联合羟乙基淀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基于等量电脑随机法下,将48例新生儿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患儿(我院2018年9月-2020年9月收治)均分为2组;1组为参照组(n=24),1组为观察组(n=24);分别予以2组以单一人血白蛋白治疗和羟乙基淀粉+人血白蛋白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后各项肾功能指标以及临床病症改善时间数据方面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新生儿CLS患儿治疗中人血白蛋白联合羟乙基淀粉治疗效果显著,建议推广。

  • 标签: 人血白蛋白 羟乙基淀粉 新生儿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 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HSCH)对颅内肿瘤患者术中颅内压的影响。方法选择大脑半球胶质瘤择期行开颅肿瘤切除术患者40例。ASA分级为Ⅰ~Ⅱ级,随机分成HSCH组和20%甘露醇组(M组);每组20例。入手术室后行L3-4蛛网膜下腔穿刺置管,然后连接传感器监护仪连续监测颅内压。两组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HSCH组开放静脉按4ml/kg速度输注HSCH,而M组按4ml/kg速度输注20%甘露醇,均在30min内输注完毕。记录并比较输注前、输注完毕即刻、输注完毕5、10、30、60min(即T0-T5)各时段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HR、平均动脉压(MAP)和颅内压。结果(1)T1~T5时段,M组患者的SBP、DBP和MAP较HSCH组同时段有显著的下降(P〈0.05)。(2)术中M组的降颅内压效果不及HSCH组(P〈0.05)。(3)在T4-T5时段,M组的HR有反弹性升高,而HSCH组变化不大(P〈0.05)。(4)T1~T5时段,M组相对HSCH组呈现出强大的利尿效果,与HSCH组同时段比较,P均〈0.05。结论HSCH可安全用于颅内肿瘤患者开颅手术,术中能够有效地降低颅内压并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 标签: 脑肿瘤 颅内压 渗透 羟乙基淀粉
  • 简介:摘要:目的 应用 CLSI EP 10-A2文件对 5个厂家的亮氨酸氨基肽酶( LAP)试剂检测性能进行初步评价。 方法 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 CLSI)颁布的 EP10-A2文件, 连续 5天分别用 5个厂家的 LAP试剂按特定顺序测定高、中、低浓度样本,计算测定结果的偏差及总不精密度,并对截距、斜率、非线性、携带污染和漂移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5个厂家试剂的总精密度均在允许范围内, Randox、利德曼、美康试剂的偏倚小于允许偏倚,各厂家试剂的截距、非线性、携带污染、漂移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1),和光和伊利康试剂的斜率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1)。结论 5个厂家 LAP试剂精密度良好,线性良好,携带污染率低,稳定性好,但检测结果不一致。

  • 标签: 亮氨酸氨基肽酶 EP 10-A2 初步评价
  • 简介:摘要:氨基酸类抗生素在医药和畜牧业等领域的大量使用,引起了动物和环境中抗生素类抗生素的污染,对动物、环境和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然而,目前所用的样品多为混合样品,而氨基酸苷类药物又缺少荧光基团,而且其层析能力不强,故发展高特异性、高灵敏的蛋白质组学分析新技术对于解决这一难题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目前国内外对氨基糖甙类药物的分析技术进行了总结,重点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对其分析技术的研究现状,包括对其提纯、不同色谱分离、与质谱结合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氨基糖苷 检测 液相色谱 质谱
  • 简介:目的研究氨基末端激酶(p-JNK)参与胃癌SGC7901/DDP细胞株顺铂耐药的机制。方法应用JNK通路抑制剂SP600125抑制p-JNK表达,通过四氮唑盐还原法(MTY)检测药物敏感性;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率;Western印迹检测p-JNK和耐药蛋白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在敏感株SGC7901和耐药株SGC7901/DDP中的表达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含有168例胃癌和27例正常胃的组织芯片中p-JNK和P—gp的表达及分析其关系。结果SP600125抑制p-JNK表达后.敏感株SGC7901和耐药株SGC7901/DDP的药物敏感性和细胞凋亡率增加(P〈0.01);耐药蛋白P—gp表达水平明显减低(0.21±0.01和0.77±0.05比0.06±0.01和0.52±0.06;P〈0.01)。p-JNK和P—gp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45.8%和51.8%,均显著高于正常胃组织中的7.4%和18.5%(P〈0.01)。p-JNK和P-gp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p-JNK通过调节P—gD表达及抗凋亡信号通路参与胃癌顺铂耐药.可成为逆转耐药的新的靶点。

  • 标签: 胃肿瘤 多药耐药 免疫组织化学 P糖蛋白 氨基末端激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为探讨对氨基苯砷酸(PABAA)及其氧化物的色谱行为,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了PABAA及其氧化物的光谱特征后.在十八烷基键合相硅腔柱上,以甲醇-缓冲液作流动相,研究了者容量因子随流动相离子强度、柱温、甲醇含量变化的规律。用季铵盐作离子对试剂,反相离子对色谱法分离PABAA时,分离机理接近离子对机理,在适当条件下.所试验的化合物都可有所保留。对保留值作出贡献的有固定相排阻作用、分配作用,以及居次要地位的PABAA与同定相表面剩余硅醇基的相互作用。排阻作用及分配作用的相对重要性与流动相中甲醇和离子对试剂浓度有关.血清降解试验提示影响PABAA及其氧化物稳定性的因素与酶促催化作用有关。

  • 标签: 对氨基苯砷酸 氧化物 紫外分光光度计 光谱特征 色谱行为 砷化物
  • 简介:【摘要】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一种临床常用抗敏感需氧革兰阴性杆菌所致全身感染的抗生素类型,然而,随着抗生素耐药性以及不可逆的耳肾毒性问题的日渐加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实际临床应用仍然有待于进一步的拓展分析,因而低毒性、抗耐药衍生物的研究也成为了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主要开发方向。随着临床上对于核糖体RNA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之间关系和作用机制研究的日渐深入,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类型也逐渐丰富,常见plazomicin和巴龙霉素衍生物两种,这些药物类型均有利于抗耐药菌所致感染的治疗,另一方面其耳毒性和肾毒性也相对较小。本文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相关研究文献和数据资料出发,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

  • 标签: 氨基糖苷类 抗生素 毒性
  • 简介:鲍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baumannii,Ab)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在环境中存活时间长.由于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及不合理使用,Ab耐药性愈来愈强,出现了大量多药耐药菌株.资料表明,烧伤科多药耐药Ab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部分医院烧伤科Ab暴发流行,严重危及患者生命.氨基糖苷类药物是治疗Ab感染的常用抗生素之一,产氨基糖苷类修饰酶是Ab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最常见的因素.

  • 标签: 氨基糖苷类药物 鲍氏不动杆菌 烧伤患者 耐药基因 氨基糖苷类修饰酶 多药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