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胸腹主动(thoracoabdominalaorticaneurysm,TAAA)是一种累及降主动及腹主动动脉样变,因其死亡率高及手术难度大而成为血管外科治疗难点之一,其与降主动和腹主动主要区别为TAAA累及内脏动脉,手术治疗需要胸腹联合切口,介入手术也不能简单使用直型覆膜支架治疗,因而,治疗的手术方式及技巧与降主动和腹主动截然不同。TAAA自然病程死亡率高,传统的治疗方式为开放手术。而杂交手术,开窗支架、分支型支架及多层裸支架等介入治疗方法的应用使更微创的方式治疗TAAA成为可能。

  • 标签: 腹主动脉瘤 胸腹联合切口 介入治疗方法 裸支架 开窗 覆膜支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胸腹主动指的是主动累及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及肾动脉动脉。胸腹主动的分型采用Safi[1]修订的Crawford分型:CrawfordⅠ型胸腹主动动脉从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远端扩展至肾动脉以上;Ⅱ型指从左锁骨下动脉远端扩展至肾动脉以下;Ⅲ型指从第6肋间隙至肾动脉平面以下;Ⅳ型指从第12肋间隙至肾动脉以下;V型指从第6肋间隙至肾动脉以上。胸腹主动修复术因其高死亡率和高并发症发生率,一直以来是主动外科最具挑战的手术[2]。

  • 标签: 胸腹主动脉瘤 肾动脉平面以下 左锁骨下动脉 治疗 肠系膜上动脉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目的探讨主动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手术治疗各类主动患者34例,其中马凡综合征1例,升主动7例,胸主动2例,腹主动3例,StanfordA型夹层动脉15例,StanfordB型央层动脉6例。34例中根据病变范围及部位不同,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结果34例中死亡3例,31例术后随访1-8年,随访增强CT和彩色超声发现人工血管内血流通畅良好,夹层动脉术后真腔明显扩大,假腔内血栓形成。结论对于各类主动患者,根据动脉的部位及夹层剥离的范围选择个体化的手术方式是治疗的关键。

  • 标签: 主动脉瘤 动脉瘤 夹层 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总结5例院内发生的腹主动破裂的救治经验。方法对2006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5例院内发生的腹主动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例因出血性休克所致急性呼吸循环衰竭死亡;其余4例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救治,行肾动脉下腹主动阻断,采用自体血液回输,行急诊腹主动切除人造血管移植术,4例手术成功,随访6~38个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手术治疗腹主动破裂是有效治疗方法,对于非腹部疾病引起的住院腹主动患者特别是有明确诱因患者,采取术前降低血压并紧急外科手术治疗是降低破裂腹主动死亡率的关键。

  • 标签: 腹主动脉瘤 破裂 院内
  • 简介:目的探讨破裂腹主动(RAAA)外科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4月至2008年12月救治的38例RAA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史、体征、急诊彩超和CT快速诊断,行急诊腹主动切除人造血管移植手术。结果均行急诊RAAA切除人造血管移植手术,围手术期死亡10例(26.3%),其中出血性休克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4例,多器官功能衰竭4例,呼吸循环衰竭2例;其他28例患者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快速早期确定RAAA诊断,紧急外科手术治疗,尽快纠正失血所致内环境紊乱是提高RAAA救治成功的关键。

  • 标签: 破裂腹主动脉瘤 诊断 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腹主动(AAA)血管腔内治疗后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2010年7月我科收治的8例AA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均接受血管腔内治疗,手术成功率7/8,死亡1人。5例植入分叉型支架,2例植入直型支架,1例支架释放不成功。1例术后第2天右髂动脉支架折叠成角,远端血栓形成,给予局部溶栓成功后第3天血栓再次形成,急诊行左股-右股动脉旁路转流术。1例术后第2天出现急性肾功能不全,2个月后出现结肠缺血表现,给予对症治疗后好转。1例术中主体支架释放不成功,急诊行开腹手术,取出支架,行AAA修补术,术后第2天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随访1~1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5个月,至最后一次随访(死亡)时止,无内漏发生,无支架明显移位及动脉腔内血栓形成。结论AAA血管腔内治疗后的短期临床疗效满意,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 标签: 血管腔内治疗 腹主动脉瘤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腔内隔绝术(EVE)成功的因素.方法6例患者行EVE治疗,5例用普通内支架置入术,1例应用肱股导丝牵张技术.结果6例EVE治疗过程顺利.6例近期疗效显著,无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精确测量相关参数,选择大小及类型适当的支架及肱股导丝牵张技术是EVE成功的重要因素.

  • 标签: 腹主动脉瘤 腔内隔绝术 肱股导丝 髂动脉 EVE 肿瘤
  • 简介:主动(abdominalaorticaneurysm,AAA)的发病近年呈上升趋势,随着医学进步,AAA切除已安全有效,但当AAA与需要手术治疗的胃肠病变同时存在时,对其行一期还是分期处理存在争议,是治疗的难题[1-3].我们报道157例AAA中4例胃肠手术的体会.

  • 标签: 腹主动脉瘤 AAA 并发症 消化道疾病 胃肠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探究胸主动腔内隔绝术麻醉。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行腔内隔绝术治疗的20例胸主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全身麻醉和使用尼卡地平和艾司洛尔控制性降压,分析患者麻醉诱导前、麻醉诱导后、支架释放前、支架释放时、手术结束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结果患者的麻醉诱导及麻醉维持均比较平稳,手术过程均比较顺利,术毕患者的苏醒效果比较良好,患者支架释放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分别为(85.49±3.32)mmHg、(43.35±3.52)mmHg、(67.51±2.67)mmHg、(58.68±6.01)次/min,与麻醉诱导前的(135.56±9.56)mmHg、(69.68±9.28)mmHg、(89.15±7.58)mmHg、(68.57±8.52)次/min相对比,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对行腔内隔绝术的胸主动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和使用尼卡地平和艾司洛尔控制性降压。

  • 标签: 胸主动脉瘤 腔内隔绝术 麻醉
  • 简介:目的研究可视化仿真手术在腹主动(AAA)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例AAA患者64排螺旋CT动脉期、静脉期DICOM数据,用MxLiteViewDICOMViewer、DICOM查看器及ACDSeePhotoManager等软件进行图像重建前处理,然后导入自主开发的医学图像处理系统(MIPS)对CTA图像中的腹部实质脏器及血管进行分割及三维重建,将重建后的各脏器及血管模型导入到FreeFormModel-ingSystem进行修饰和平滑,使用该系统的力反馈设备PHANToM进行AAA修复术的仿真手术。结果重建的各个腹腔脏器及血管模型形态逼真,立体感强,相互关系明晰;在FreeFormModelingSystem仿真环境中,仿真手术符合临床手术过程。结论可视化仿真手术演练可熟悉手术过程,缩短手术时间。

  • 标签: 腹主动脉瘤 人工血管修复 三维重建 可视化仿真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腔内介入手术治疗主动夹层和胸主动的效果。方法 通过随机法将本院于2019年04月-2021年06月纳入的76例主动夹层和胸主动患者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行开放性手术和腔内介入手术治疗,比较应用成效。结果 参照组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高于观察组;比较两组治愈率,观察组较高,差异显著(P

  • 标签: 腔内介入手术 主动脉夹层 胸主动脉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腹主动患者实施细节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一年内收治的48例腹主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细节护理干预,每组各24例患者,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腹主动脉瘤 细节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腔内隔绝术(EVAR)治疗主动的方法、手术适应证,并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2008年3月行EVAR术治疗65例主动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主动夹层动脉33例(StanfordB),胸主动4例,肾下腹主动28例。结果65例动脉EVAR手术均获得成功,33例夹层动脉的假腔在术后造影立刻消失,28例腹主动及4例胸主动体成功隔绝。随访3~24个月,1例患者术后2个月死亡,其余患者未发现支架移位或内漏。结论动脉的EVAR术治疗具有创伤小、操作可行及效果确切等优点,早期疗效满意,但远期疗效有待于临床进一步观察。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主动脉瘤 腔内隔绝术 治疗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胸腹主动(TAAA)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7月至2014年12月采用开放手术治疗Crawford分型Ⅳ型TAAA(9例),采用杂交手术治疗V型TAAA(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手术均取得成功,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未出现肾衰及截瘫并发症。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未见吻合口瘘,无内脏缺血表现。结论开放手术、杂交手术、开窗和分支支架技术对TAAA患者均是可选择的手术方案,应根据患者病变的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案。

  • 标签: 胸腹主动脉瘤 开放手术 血管腔内治疗 杂交技术
  • 简介:目的评估开窗支架治疗近肾腹主动及Crawford-SafiⅣ型胸腹主动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4年10月长海医院收治的16例应用开窗支架行腔内血管修复术治疗的近肾腹主动及Crawford-SafiⅣ型胸腹主动患者,分析脉形态、死亡率及短期随访结果。结果16例患者均成功置入开窗支架,术后30天死亡率为0,其中2例患者并发Ⅰ型内漏(12.5%),开窗血管的初始通畅率为91.6%(22/24)。术后随访12-36(平均31)个月,随访期间3例患者死亡,无动脉破裂,其中1例患者血清肌酸酐升高超过30%并最终死于肾衰竭,另外2例患者分别死于胰腺癌和肺癌。1例患者CT血管造影提示体增大超过20%。结论短期随访发现应用开窗支架治疗近肾腹主动和Crawford-SafiⅣ型胸腹主动是安全有效的,肾功能恶化及内漏为短期主要不良事件。

  • 标签: 开窗支架 胸腹动脉瘤 近肾腹主动脉瘤 血管腔内治疗
  • 简介:主动(abdominalaorticaneurysm,AAA)是指腹主动的病理性扩张,当其最大直径超过正常直径的50%或者3.0cm时即可诊断,因能导致致命的动脉破裂而具有极高的死亡率。研究表明AAA在60岁以上人群中,男性发病率为5%,而女性约为1%。在美国每年约有15000例患者因动脉急性破裂而死亡。

  • 标签: 腹主动脉瘤 MICRORNA 男性发病率 作用机制 AAA ANEURY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