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支撑喉镜治疗声带息肉的护理方案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集 2017.6.8-2018.5.8的 80例支撑喉镜治疗声带息肉患者,随机分组,传统组用常规方法,全程护理干预组用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满意度;平均住院时间、知识掌握度;护理前后发声难度、生活质量;声带水肿等的发生率。结果:全程护理干预组满意度、发声难度、生活质量、平均住院时间、知识掌握度、声带水肿等的发生率方面相较传统组更好, P< 0.05。结论:支撑喉镜治疗声带息肉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效果理想。

  • 标签: 支撑喉镜 声带息肉 护理方案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对麻醉科实习生实施可视喉镜教学干预后,实习生插管时间和插管综合评分。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01月至2021年07月期间的麻醉科人员(进修医师、住院医师、麻醉护士、实习生)共20名,将其随机分组,给予可视喉镜教学干预措施组为研究组,给予传统喉镜教学干预措施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和参照组10名人员。对比两组人员插管时间和插管综合评分。结果:干预期结束后,研究组麻醉科人员插管时间和插管综合评分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麻醉科实习生实施可视喉镜教学干预,可有效改善实习生插管时间和插管综合评分,故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可视喉镜 麻醉教学 传统教学 效果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困难气道中联合应用光棒与喉镜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且伴有气管插管困难患者64例,采取1:1比例分为对照组32例与联合组32例,对照组气管插管方式以喉镜为主,联合组气管插管以光棒与喉镜联合为主,对比两种方式气管插管时间、1次插管成功率及并发症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气管插管时间较对照组短,有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1次插管成功率较对照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35%、34.38%,联合组较对照组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困难气道气管插管联合应用光棒与喉镜可促进插管成功率提升,缩短插管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

  • 标签: 困难气道 气管插管 光棒 喉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在小儿电子鼻咽喉镜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进行电子鼻咽喉镜检查的患儿200例作为对象,按照检查时间分为对照组(n=100例)和观察组(n=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心理行为干预,经过干预后对患儿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鼻咽喉镜检查一次插管成功、耐受程度;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干预后,观察组一次插管成功率94.00%高于对照组70.00%,且观察组检查耐受优良率67.00%高于对照组43.00%(P

  • 标签: 心理行为干预 小儿电子鼻咽喉镜 一次插管成功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支撑喉镜联合鼻内镜在声带息肉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6月~2021年6月本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住院手术治疗声带息肉患者120例,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组并设为对照组、联合组,各有60例。对照组给予直视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联合组给予支撑喉镜联合鼻内镜声带息肉切除术。对两组患者嗓音情况及并发症事件进行比较。结果:联合组术后标准化噪声能量、基频微扰、振幅微扰等嗓音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声带息肉患者用支撑喉镜联合内镜切除术治疗对嗓音功能恢复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支撑喉镜 鼻内镜 声带息肉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化护理在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19年12月-2021年5月收治的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患者中选取94例患者进行研究探讨,依据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为47例患者,观察组采取强化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将两组患者的非计划拔管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非计划拔管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P

  • 标签: 强化护理 重症监护室 气管插管 生活质量 肺部感染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针对性护理措施改善ICU清醒气管插管患者不适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选择我院ICU中清醒气管插管治疗患者80例,时间为2020年1月-12月,随机抽取患者分组研究,接受基础护理患者为对照组,接受针对性护理患者为研究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结局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干预后舒适度评分,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评分结果(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配合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ICU清醒器气管插管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不适程度,并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

  • 标签: ICU 清醒气管插管 针对性护理 舒适度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导丝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救治效果。方法: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本院收治104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并按照随机抽样法分组,对照组给予直接经鼻气管插管,观察组给予导丝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对比两组气管插管的实际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气管插管成功时间、血气分析达标时间、达到撤机条件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一次插管成功率大于对照组,气管插管并发症(导管堵塞、鼻粘膜损伤、肺部感染)发生率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采用导丝引导经鼻气管插管,一次插管率高,插管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直接经鼻气管插管 导丝引导经鼻气管插管 急性呼吸衰竭 一次插管成功率 气管插管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右美托咪定联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困难气道纤维支气管镜插管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 由我院患者中选取150例接受纤维支气管镜经鼻插管的困难气道患者,将其平均分为A组、B组、C组,所有患者均注射右美托咪定,A组联合氯胺酮药物,B组联合丙泊酚,C组联合瑞芬太尼。分析三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 三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麻醉评分均有所改善(P<0.05);三组患者在进入手术室镇定10分钟(T0)阶段心率、平均动脉压、麻醉评分差别不大(P>0.05);插管植入前(T1)、导管与声接触(T2)、插管后 5 分钟(T3)阶段心率、平均动脉压、麻醉评分差别不大较大(P<0.05);在几个时段中三组患者脉搏氧饱和度差别均不大(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联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困难气道纤维支气管镜插管患者的麻醉处理,其麻醉效果比较好,可在临床推广。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小剂量氯胺酮 困难气道插管 纤维支气管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在不孕不育患者应用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中采用宫腔镜辅助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将 2018年 1月~ 2018年 12月间前来我院就诊的 76例 不孕不育症患者作为对象,采用随机分组办法将患者分入观察组、对照组各有38例,患者均行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观察组采取宫腔镜辅助,对照组未用宫腔镜,对比两组输卵管再通率、受孕率。结果 观察组再通率达到 94.74%,对照组为 78.95%,观察组显著更高( P< 0.05);且观察组受孕率高于对照组( 73.68%> 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采取宫腔镜辅助输卵管插管通液能够有效提升不孕不育患者的输卵管再通率,增强患者受孕几率。

  • 标签: 输卵管插管通液 宫腔镜 不孕不育 输卵管再通率 受孕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无肌松气管插管应用七氟烷吸入与七氟烷复合不同剂量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的效果差异。方法:纳入 2017年 9月至 2018年 12月在本院接受择期手术治疗的儿童患者 102例进行对照研究, 34例予以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者划入研究一组, 34例应用七氟烷复合 2mg/kg丙泊酚者划入研究二组, 34例应用七氟烷复合 3mg/kg丙泊酚者划入研究三组,统计不同时段三组 MAP和 HR的变化以及气管插管条件满意率。结果:研究一组气管插管条件满意率低于研究二组及研究三组( P<0.05),研究二组和三组数据对比无明显差异 (P>0.05);与同组诱导前比较,研究一组插管后 1min的 MAP、 HR水平更高,研究三组插管前即刻的 MAP水平更高( P<0.05);与同组插管前即刻比较,研究一组插管后 1min的 MAP、 HR水平更高( P<0.05);其余时段,三组组内和组间同期比较均未有明显差异 (P>0.05)。结论:七氟烷复合丙泊酚麻醉诱导用于小儿无肌松气管插管能够高效抑制插管反应,整体效果优于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七氟烷 丙泊酚 吸入麻醉 复合麻醉诱导 气管插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