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镜下微波治疗反复鼻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 86例反复鼻出血患者采用镜微波治疗,回顾总结患者的临床资料;效果,本组治愈率 100%,随访 3月,无再出血病例;结论,经镜微波治疗反复鼻出血,止血迅速可靠,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治愈率高。

  • 标签: 鼻内镜 反复鼻出血 微波 体会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 NIP (鼻腔鼻窦翻性乳头状瘤)患者在治疗期间应用镜手术治疗、传统手术治疗取得的疗效展开探析,评估不同的治疗方案。 方法: 研究的对象为 40 例在 2016年 12月 ~2018年 12月 期间接受手术 治疗的 NIP 患者 ,按照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案纳入分组, 对照组(例数 =20 例)在治疗的期间应用传统手术治疗,治疗组(例数 =20 例)在治疗的期间接受 镜手术 ,对 对照组、治疗组取得的疗效 展开相应的 分析和对比。 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经治疗后其复发率分别为 5.0% 、 25.0% ,应用镜手术展开治疗的实验组其复发率比对照组的传统治疗更低,组别间数据分析和比对中有明显差异( P<0.05 )。实验组、对照组在经过治疗之后其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 0.0% 、 15.0% ,应用传统手术的对照组其并发症发生率比实验组明显更高,组别间数据分析和比对中有明显差异( P<0.05 )。 结论: NIP 患者接受镜手术进行治疗,可保障其并发症、复发率降至最低,值得推广 。

  • 标签: NIP 鼻内镜手术治疗 疗效 传统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镜手术治疗鼻窦炎及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由 2017年 6月至 2019年 6月以来, 2年确诊并收治的 180例鼻窦炎及鼻息肉患者。按照其治疗方式的不同,将这 180例患者按照抽签的方式随机平均分配成对照组 90例(药物配合物理治疗)和观察组 90例(镜手术治疗),并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有效率。结果:两组鼻窦炎及鼻息肉患者在治疗过后其病情均得到一定程度好转,且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镜手术治疗鼻窦炎及鼻息肉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高了鼻窦炎及鼻息肉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具有临床推广实践意义。

  • 标签: 鼻内镜手术 鼻窦炎 鼻息肉 治疗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镜手术治疗鼻窦炎及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由 2017年 6月至 2019年 6月以来, 2年确诊并收治的 180例鼻窦炎及鼻息肉患者。按照其治疗方式的不同,将这 180例患者按照抽签的方式随机平均分配成对照组 90例(药物配合物理治疗)和观察组 90例(镜手术治疗),并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有效率。结果:两组鼻窦炎及鼻息肉患者在治疗过后其病情均得到一定程度好转,且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镜手术治疗鼻窦炎及鼻息肉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高了鼻窦炎及鼻息肉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具有临床推广实践意义。

  • 标签: 鼻内镜手术 鼻窦炎 鼻息肉 治疗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神经外科开颅手术后颅感染危险因素以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接受开颅手术的患者 63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可能引起颅感染的危险因素,并作统计分析比较,同时为避免问题的严重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感染问题的预防工作。结果:年龄因素、手术方式、手术时间等是导致患者术后颅感染的危险因素,而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在生活质量方面,护理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 89.87±3.34)分显著高于护理前的生活质量评分( 80.42±2.96)分,二者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并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年龄因素、手术方式、手术时间等是导致患者术后颅感染的危险因素,只有对患者做好针对性的护理工作,才能有效做好患者颅感染问题的预防工作,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开颅手术 颅内感染 危险因素 针对性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腔泌尿外科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 100例的效果,,为临床研究与实践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 100例输尿管狭窄患者纳入到本次研究对象当中,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 2018年 1月至 2018年 12月,对所选病例实施腔泌尿外科技术治疗,分析这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 100例输尿管狭窄患者在治疗后无死亡病例,且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为( 30.37±3.68) min,术中出血量为( 18.56±2.48) ml,术后拔管时间为( 3.43±1.23) d,术后住院时间为( 6.92±1.86) d;治疗前集合系统分离和输尿管直径分别为( 23.43±8.40) mm、( 7.55±2.09) mm,治疗后集合系统分离和输尿管直径分别为( 12.73±6.53) mm、( 6.05±1.26) mm,治疗后患者的集合系统分离和输尿管直径明显小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100例输尿管狭窄患者中有 54例痊愈、 45例好转、 1例失败,痊愈率为 54.00%、好转率为 45.00%、失败率为 1.00%。结论:腔泌尿外科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有着良好的临床疗效,有利于促进患者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可以提高治疗的成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 标签: 输尿管狭窄 腔内泌尿外科技术 术中出血量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总结眼眶视神经管骨折的个性化护理方法和措施, 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方法: 为使得患者积极 主动并配合手术治疗, 对 5例视神经管骨折的患者采取个性化的临床和心理护理,观察患者的疗效及满意度。 结果: 个性化的临床和心理护理使得 5例患者均积极接受并顺利完成视神经管减压的手术治疗, 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的同时也提升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结论: 加强对眼眶骨折患者的个性化临床和心理护理, 提高服务质量, 减少患者心理负担, 为手术治疗成功提供一个重要保障。

  • 标签: 眼眶骨折 视神经管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 ] 目的:探讨对慢性鼻窦炎患者应用镜手术与鼻腔冲洗液联合治疗后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情况。方法:将 2017年 2月~ 2019年 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28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镜手术治疗)和观察组(镜手术与鼻腔冲洗液联合治疗),每组患者 140例。对比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术腔分泌物夹带淤血时间、腔出现囊泡和肉芽时间、术腔清洁时间以及黏膜上皮化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的;观察组患者的 IL-2、 IL-4、 IL-5以及 IFN-γ的值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给予慢性鼻窦炎患者采用镜手术与鼻腔冲洗液联合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 ] 慢性鼻窦炎 鼻内镜手术 鼻腔冲洗液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骨瓣开颅显微镜术式和神经外科锁孔术在颅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7年 5月 -2019年 2月本院接诊的颅肿瘤病患 68例,利用数字抽签法将之分成 A、 B两组( n=34)。当中, A组接受神经外科锁孔术治疗, B组接受骨瓣开颅显微镜术治疗。分析两组的手术疗效,同时对各组的术中出血量等指标作出比较。结果: A组手术治疗的总有效率为 85.29%,比 B组的 61.76%高, P< 0.05。 A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优于 B组, P< 0.05。结论:选择神经外科锁孔术,并将之用于颅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可取得显著疗效,并且,此术式还具有术中出血量少与手术耗时短等优势,建议采纳。

  • 标签: 颅内肿瘤 骨瓣开颅 临床疗效 神经外科锁孔术
  • 简介:【摘 要】口腔颌面是人体容貌的重要构成部位,此部位的病症多与牙齿有关,若是无法得到及时救治,则患者会出现牙周肿胀、牙龈疼痛等症状,不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与工作,同时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观感。但以往的拔牙技术在操作方式与设备方面都会对患者的牙周、神经系统、颌关节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这使得部分患者在接受治疗时需要承受较大的心理负担,甚至会产生不配合工作等情况。对此,如何借助微创技术解决传统拔牙手术的弊端,便需要得到重视。

  • 标签: 微创外科 口腔颌面 外科手术 治疗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ERCP 的镜护理配合对策与效果。 方法: 选取 201 7 年 5 月至 2018 年 5 月 期间行 ERCP 治疗 的 60 例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模式的不同将 60 例 患者分为 2 组,各 30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全过程护理配合,观察并比较 2 组的护理效果。 结果: 研究组的术后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ERCP 治疗过程中实施有效的护理配合,可确保 ERCP 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 ERCP; 镜; 护理

  • 标签: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分析切开复位固术对跟骨关节骨折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 100 例跟骨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 2017 年 6 月 ~2018 年 10 月,按照入院顺序进行分组,一组给与闭合复位固定治疗,一组给与切开复位固定治疗,分别作为普通组和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实验组患者足部功能优良率为 96% ( 48 例),比普通组的 82% ( 41 例)更高,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切开复位固定术治疗跟骨关节骨折疗效良好,可有效恢复患者足部功能,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切开复位内固术 跟骨关节内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外科( damage control surgery, DCS)技术应用于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中的价值。方法 将 2017年 6月~ 2018年 8月 于我院治疗的94例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 47例;分别采用传统手术和 DCS技术手术方法治疗。分析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以及乳酸、凝血酶原时间 (PT)、体温、乳酸恢复正常的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的体温、乳酸、 PT的恢复用时均低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将 DCS技术应用于多发伤患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

  • 标签: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 急诊外科 多发伤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类癌是一类罕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近 60%类癌发生在消化道,直肠类癌发病率约占消化道类癌 20%~ 55%,占类癌总发病率 10%~ 17%[ 1-3]。直肠类癌组织分化与良性肿瘤相似,病理组织学表现却与恶性肿瘤相似,具有强烈恶变倾向及容易复发和发生转移等特点,加之发病缓慢、起病隐匿,在临床上容易发生漏诊或误诊[ 4]。近年来随着消化镜诊疗技术的发展,直肠类癌的检出率有所提高[ 5],尤其是超声镜(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EUS)和镜下黏膜剥离术(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镜技术的兴起,直肠类癌的镜下治疗逐步成为当前的发展趋势。 我们通过对 2016年 4月 ~2018年 4月于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内镜中心通过超声镜诊断并经 ESD治疗的类癌患者 23例进行临床分析,进一步评价超声镜联合 ESD治疗在直肠类癌诊疗中应用价值,并评价其安全性。

  • 标签: 超声内镜 内镜黏膜 剥离术 直肠癌
  • 简介:摘要: 类癌是一类罕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近 60%类癌发生在消化道,直肠类癌发病率约占消化道类癌 20%~ 55%,占类癌总发病率 10%~ 17%[ 1-3]。直肠类癌组织分化与良性肿瘤相似,病理组织学表现却与恶性肿瘤相似,具有强烈恶变倾向及容易复发和发生转移等特点,加之发病缓慢、起病隐匿,在临床上容易发生漏诊或误诊[ 4]。近年来随着消化镜诊疗技术的发展,直肠类癌的检出率有所提高[ 5],尤其是超声镜(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EUS)和镜下黏膜剥离术(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镜技术的兴起,直肠类癌的镜下治疗逐步成为当前的发展趋势。 我们通过对 2016年 4月 ~2018年 4月于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内镜中心通过超声镜诊断并经 ESD治疗的类癌患者 23例进行临床分析,进一步评价超声镜联合 ESD治疗在直肠类癌诊疗中应用价值,并评价其安全性。

  • 标签: 超声内镜 内镜黏膜 剥离术 直肠癌
  • 简介:【 摘要】 目的 比较微创 DHS固定及 PFNA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 方法 从我院选出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70例,运用双色球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组一 35例为对照组,采用微创 DHS固定治疗,组二 35例为观察组,采用微创 PFNA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及优良率情况。 结果 观察组在围手术期相关指标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在总优良率上,显著低于观察组 (P< 0.05)。 结论 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微创PFEN固定治疗,可有效降低术中出血量,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DHS PFNA 股骨粗隆间骨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对比为颅感染患者提供不同抗菌药物鞘给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颅感染患者 13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头孢曲松钠鞘给药,观察组给予阿米卡星鞘给药。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4.03%,高于对照组( P< 0.05);不良反应仅 2例 ,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阿米卡星鞘给药对颅感染患者的疗效更理想,安全性更高。

  • 标签: 鞘内给药 颅内感染 抗菌药物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