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他汀类药物对慢性血肿转归的影响。方法: 2014年 2月至 2019年 2月,本院一共收治 68例慢性血肿患者,根据应用药物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分别给予辛伐他汀治疗和不给他汀类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 34例的治疗有效率 97.06%、随访 6月复发率 2.94%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 79.41%、随访 6月复发率 14.71%比较有差异 (P<0.05)。 两组治疗前的神经功能比较无差异(P>0.05) ,治疗后观察组14例的神经功能评分小于对照组 (P<0.05)。 结论:辛伐他汀可有效治疗慢性血肿,神经功能改善更佳,复发率较低,值得推广。

  • 标签: 辛伐他汀 慢性硬膜下血肿 神经功能 复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护理在小儿鞘积液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在2019年4月~2021年1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60例小儿鞘积液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临床护理 小儿鞘膜积液 应用效果
  • 简介:急性外伤性小脑幕血肿较颅盖骨部位血肿少见,由于小脑幕特殊的解剖结构,其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delayedtraumaticintracraniahematoma,DTICH)是指患者首次CT检查未发现血肿,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检查发现颅内血肿,或在已有颅内血肿的患者又发现不同部位新的颅内血肿。适时复查CT,对DTICH早期诊断,可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 标签: 迟发颅内血肿 硬膜下血肿 急性外伤性 小脑幕 外伤性颅内血肿 CT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椎管内外海绵状血管瘤的MRI影像学结果和特征,对其影像诊断价值进行归纳。方法:选取2010年-2021年于我院经过病理确诊的椎管内外海绵状血管瘤患者40例,对所有患者均实施MRI平扫及增强检查,记录检查影像学结果,对照病理。结果:40例椎管内外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中,28例患者发生在上段胸椎背侧硬膜外,原发硬脊外、继发椎体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分别为20例、8例;12例患者发生在中段胸椎背侧硬膜外,原发硬脊外、继发椎体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分别为9例、3例。病灶中心偏右25例,病灶中心偏左15例。病灶上下径较长,两端细尖,延续为正常的,形状与纺锤相似,顺邻近神经根向外侧多椎间孔伪足样蔓延,蛛网膜腔受到挤压有所变窄,呈现出半环状包绕脊髓形态。6例患者增强扫描后肿瘤两端强化明显,与瘤体相延续,似脑膜尾征样改变,呈毛笔尖特征。结论:椎管内外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MRI影像特征明显,结合影像学特征诊断结果,能够为临床肿瘤的诊断、鉴别提供依据。

  • 标签: 硬脊膜外 海绵状血管瘤 MRI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椎管内外海绵状血管瘤的MRI影像学结果和特征,对其影像诊断价值进行归纳。方法:选取2010年-2021年于我院经过病理确诊的椎管内外海绵状血管瘤患者40例,对所有患者均实施MRI平扫及增强检查,记录检查影像学结果,对照病理。结果:40例椎管内外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中,28例患者发生在上段胸椎背侧硬膜外,原发硬脊外、继发椎体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分别为20例、8例;12例患者发生在中段胸椎背侧硬膜外,原发硬脊外、继发椎体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分别为9例、3例。病灶中心偏右25例,病灶中心偏左15例。病灶上下径较长,两端细尖,延续为正常的,形状与纺锤相似,顺邻近神经根向外侧多椎间孔伪足样蔓延,蛛网膜腔受到挤压有所变窄,呈现出半环状包绕脊髓形态。6例患者增强扫描后肿瘤两端强化明显,与瘤体相延续,似脑膜尾征样改变,呈毛笔尖特征。结论:椎管内外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MRI影像特征明显,结合影像学特征诊断结果,能够为临床肿瘤的诊断、鉴别提供依据。

  • 标签: 硬脊膜外 海绵状血管瘤 MRI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腰麻和外联合麻醉中不同脑脊液流速对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7年 9月至 2018年 9月在我院进行腰麻和外联合麻醉手术治疗的患者共 106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 n=53)和对照组( n=53),将实验组患者脑脊液流到腰麻针口的时间控制在 5秒以下,对照组患者则控制在 10秒以上。结果:实验组患者达到 T8阻滞平面的时间和达到最高痛觉阻滞平面的时间分别为( 8.86±0.34) min和( 10.26±0.19) min,均远少于对照组的( 12.38±0.39) min和( 15.69±0.54) min,同时实验组中麻醉效果为Ⅰ级和Ⅱ级的患者例数远多于对照组,为Ⅲ级和Ⅳ级的患者例数则远少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腰麻和外联合麻醉中将脑脊液流速控制在 5秒以下的麻醉效果最好。

  • 标签: 腰麻和硬脊膜外联合麻醉 不同脑脊液流速 麻醉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香菇多糖注射液腹腔灌注联合射频深部热疗治疗肿瘤腹腔积液的疗效。方法:36 例肿瘤晚期患者伴中等、大量腹腔积液。均不能耐受化疗。均予放置腹腔引流管。随机均分为两组。均隔日引流一次,约引流 800-1000ml/次。治疗组于引流后腹腔灌注香菇多糖注射液 4mg,患者充分体位变化翻转后行高频深部热疗一次。每周接受三次腹腔灌注联合热疗,连续四周。对照组单纯引流腹水。两组患者均接受积极对症支持治疗。四周后两组患者均复查、评估疗效,观察结果。结果:治疗组在控制肿瘤腹水、改善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香菇多糖注射液腹腔灌注联合射频深部热疗治疗肿瘤腹腔积液,能有效控制腹水,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香菇多糖 肿瘤 腹水 腹腔灌注 热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在老年妇女宫腔积液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从2020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接收的老年妇女宫腔积液患者中抽取30例,均接受宫腔镜检查,统计检查结果。结果:宫腔镜诊断结果显示,宫内膜癌3例,宫颈癌3例,宫颈肌瘤2例,宫腔息肉12例,萎缩性宫内膜炎9例;病理诊断结果显示:宫内膜癌4例,宫颈癌3例,宫颈肌瘤2例,宫腔息肉12例,萎缩性宫内膜炎9例。宫腔镜诊断符合29例,符合率为96.67%。结论:针对老年妇女宫腔积液患者,应尽早明确病因,采用宫腔镜检查提高诊断准确率,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从而改善患者病症,促进早日康复。

  • 标签: 老年妇女 宫腔积液 宫腔镜 病因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无痛分娩在我国已有一定的发展历史,但是结合目前发展现状来看,无痛分娩在我国的普及率较低。据统计,在美国无痛分娩比例为85%、加拿大86%,但是在2020年,我国的无痛分娩比例不超过20%。这导致我国无痛分娩发展受到很大的阻碍。腰联合麻醉作为无痛分娩中应用最多的麻醉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前景,结合腰联合麻醉发展现状与临床应用,为我国麻醉技术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无痛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牙周手术应用口腔修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19年11月期间采取口腔修复实施牙周手术治疗的患者94例进行研究,将94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骨粉材料实施治疗,实验组采取口腔修复材料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牙周术后的治疗效果和康复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具有差异表示统计学有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手术治疗后,出现1例面部肿胀,1例感染,对照组患者手术治疗后,出现2例牙开裂,1例暴露,3例面部肿胀,4例感染,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病率对比具有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修复成功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修复成功率对比具有差异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的植骨厚度、骨厚度、外观满意度、牙齿稳定性、咀嚼功能恢复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因此实验组的预后效果相比对照组更好,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采取口腔修复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有极大差异,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临床实施牙周手术治疗中应用口腔修复治疗的患者,不仅提高了牙的修复成功率,还能缓解患者手术治疗的痛苦,同时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病率,促进患者牙部后期康复情况,提高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

  • 标签: 牙周手术 口腔修复膜 治疗效果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对剖宫产产妇实施L2-L3穿刺间隙腰联合麻醉干预后,产妇麻醉镇痛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剖宫产产妇共70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L2-L3穿刺间隙腰联合麻醉干预措施组为研究组,给予L3-L4穿刺间隙腰联合麻醉干预措施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5例产妇。对比两组产妇麻醉镇痛效果。结果:干预期结束后,研究组剖宫产产妇麻醉镇痛效果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剖宫产产妇实施L2-L3穿刺间隙腰联合麻醉干预,可有效改善产妇麻醉镇痛效果,故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不同穿刺间隙腰硬联合麻醉 剖宫产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 恶性胸腹腔积液的Ⅲ期治疗中应用 榄香烯注射液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1 月收治的 56 例恶性胸腹腔积液 的Ⅲ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 榄香烯注射液治疗, 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结果: 经 榄香烯注射液治疗后,治疗效果显著,总有效率为 94.64% ,且患者生活质量相对于治疗前得到了明显改善。 结论 :采用 榄香烯注射液对 恶性胸腹腔积液的Ⅲ期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榄香烯注射液 恶性胸腹腔积液Ⅲ期 临床效果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晚期肺癌胸腔积液治疗中综合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晚期肺癌胸腔积液患者取样83例,皆为我院2019.01-2021.10接诊,抽签分为试验组(综合护理,n=42)和对照组(常规护理,n=41),比较护理满意率、SF-36量表分值。结果:经护理,试验组情感职能(75.29±4.26)分,躯体疼痛(77.26±4.58)分社会职能(72.31±4.85)分,精神健康(76.53±5.78)分,精力(74.37±5.15)分,生理职能(72.45±5.71)分,比对照组SF-36评分高,同时 试验组95.24%(40/42)满意率比78.05%(32/41)的对照组高,并发症率2.38%(1/42)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晚期肺癌胸腔积液治疗中应用综合护理可有效预防并发症,提升患者满意率与生存质量,值得借鉴。

  • 标签: 晚期肺癌 护理价值 护理方式 胸腔积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晚期肺癌胸腔积液中应用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研究展开时间是2019年3月到2020年11月,将此阶段在本医院接受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的晚期肺癌胸腔积液患者纳入研究,共计76例,依照抽签结果将所有患者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干预。比照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与引流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与引流时间进行对比,提示实验组患者均更低,均存在很大差异(P﹤0.05)。结论:在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晚期肺癌胸腔积液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具有理想效果,能够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可使其引流时间缩短,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胸腔积液 并发症 胸腔穿刺置管引流 综合护理干预 晚期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