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积液在IVF(invitrofertilization)助孕周期中的发生原因、处理方案和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生殖中心2015年6月~2016年12月之间IVF周期中发生积液的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产生积液不同原因采取不同处理方式对妊娠结局的不同影响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22例的IVF周期中积液患者,10例患者移植前行抽吸术,15例患者行移植术,其中6例未妊娠,9例生化妊娠,7例临床妊娠,1例胚胎停育,2例早期先兆流产,保胎治疗后病情好转。结论在IVF助孕周期中非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出现积液,经积极处理对提高临床妊娠结局有良好作用。

  • 标签: 宫腔积液 IVF助孕 临床妊娠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七应用于妊娠积液的体会。方法通过选择临床典型病例的分析,从中医药效及现代药理探讨三七的作用。结果对于妊娠积液的患者,多从肾虚血瘀考虑,治疗上以补肾化瘀止血为主,随症加减。对于妊娠积液的患者,少佐三七化瘀止血加强保胎作用。结论临床上运用三七治疗妊娠积液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 标签: 宫腔积液 妊娠 补肾 化瘀止血 三七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内超声在诊断积液中的应用及漏误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1月9日收治的一例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并对其超声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血常规、凝血四项、肿瘤标志物等均正常;妇科检查:阴道清洁度良好;尿常规正常;血凝四项无异常。入院后患者因月经量过多而住院治疗,给予患者常规治疗。结论:要注意充分发挥超声检查在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提高积液鉴别诊断能力,减少漏诊、误诊情况发生。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检查在积液中有较为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腔内超声  诊断  宫腔积液  应用  漏误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在老年妇女积液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从2020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接收的老年妇女积液患者中抽取30例,均接受宫腔镜检查,统计检查结果。结果:宫腔镜诊断结果显示,宫内膜癌3例,宫颈癌3例,宫颈肌瘤2例,息肉12例,萎缩性宫内膜炎9例;病理诊断结果显示:宫内膜癌4例,宫颈癌3例,宫颈肌瘤2例,息肉12例,萎缩性宫内膜炎9例。宫腔镜诊断符合29例,符合率为96.67%。结论:针对老年妇女积液患者,应尽早明确病因,采用宫腔镜检查提高诊断准确率,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从而改善患者病症,促进早日康复。

  • 标签: 老年妇女 宫腔积液 宫腔镜 病因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在病理情况下,浆膜内液体的产生和吸收平衡遭到破坏,过多的液体在内积聚形成积液。目的讨论浆膜积液检验。方法理学检验、化学检验、显微镜检验。结论对浆膜积液进行检查有助于医生对患者临床表现进行诊断。

  • 标签: 浆膜腔积液 检验
  • 简介:摘要胸水、腹水和心包积液亦称浆膜积液,浆膜积液检查是临床检验的一项常规检查。浆膜是一个密闭的隙,正常情况下仅有少量的(数毫升)液体,在此间隙起润滑作用,以维持心肺等运动功能,当浆膜有炎症时或恶性肿瘤细胞浸润时可引起浆膜液体产生过多,并在浆膜内积聚,其性质也发生改变,此时称浆膜积液,按其发生部位分为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和心包积液,按其性质和病因分为漏出液和渗出液。随着检验技术的不断提高,浆膜积液的细胞学诊断也取得了很大进展,胸腹水穿刺作为创伤性小的检验技术,在临床上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 标签: 浆膜腔积液 检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粘连患者行宫腔镜下粘连电切术后官腔放置球囊尿管与传统的术后宫放宫内节育器的临床疗效与区别。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共76例粘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0例,粘连电切术后宫放置球囊尿管+戊酸雌二醇。对照组:36例,术后宫放宫内节育器+戊酸雌二醇。观察术后六个月宫恢复及其他临床情况、月经改善、妊娠,术后再次粘连,体温、血象、腹痛不适等情况。结果:术后半年观察组有20例妊娠(妊娠率为52.63%),对照组有9例妊娠(妊娠率28.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一例发生阴道出血,对照组有4例发生阴道出血。结论:粘连患者行宫腔镜下粘连电切术后宫放置球囊尿管+戊酸雌二醇可起到局部压迫止血作用;同时术后再次粘连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尤其对于重度粘连患者;在月经及妊娠方面疗效确切,明显优于对照组,值得推广。

  • 标签: 宫腔粘连 宫腔镜宫腔粘连电切术 球囊尿管 宫内节育器 戊酸雌二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维超声成像在黏连患者形态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妇科收治的 100例拟诊粘连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研究,选择同期来我院体检的 100例正常女性作为对照组,时间为 2016年 5月至 2017年 5月,治疗前后先进行三维阴道超声检查后行宫腔镜检查利用三维成像技术实时获取患者冠状切面成像,对的容积进行准确的测量,获取形态,来评估黏连程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 VFI、 FI、 VI以及容积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三维超声成像与宫腔镜检查相比,两者在形态、深度的测量以及角能否显示方面基本一致,诊断符合率都在 90%以上,能够准确测量内环境,获得容积与底部宽度,但是在瘢痕覆盖面积的评估上三维超声成像不如宫腔镜更为直观。结论:对黏连患者进行三维阴道超声检查,能够实时获取三维超声成像,对形态进行准确的评估,为黏连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 标签: 宫腔黏连 三维超声宫腔成像 宫腔形态 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浆膜积液检查。方法理学检查、显微镜检查等。结论渗出液多为炎性积液,大多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因此对浆膜积液进行检查有助于医生对患者临床表现进行诊断。

  • 标签: 浆膜腔积液 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TCRA)治疗粘连(IUA)的疗效。方法68例粘连患者,均采用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治疗,术后辅助雌孕激素替代治疗。比较不同粘连程度患者术后月经改善情况、治疗效果。结果68例患者中月经量增多56例,月经改善率为82.35%(56/68)。其中Ⅱ度粘连患者月经改善率为93.02%,Ⅲ度为71.43%,Ⅳ度为25.00%,Ⅱ度粘连患者月经改善率均高于Ⅲ、Ⅳ度粘连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度粘连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Ⅲ、Ⅳ度粘连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并配合术后辅助激素治疗对于治疗粘连效果显著,术前粘连越轻,月经恢复越好;随着粘连程度越重,其治愈率呈下降趋势。

  • 标签: 宫腔粘连 宫腔镜 宫腔粘连分离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粘连分离术后雌孕激素联合治疗粘连对形态及月经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粘连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55例。两组均行宫粘连分离术。术后两组分别应用小剂量、大剂量激素治疗,激素应用戊酸雌二醇。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月经改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月经恢复正常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粘连分离术后大量雌孕激素联合治疗粘连,可改善形态及月经情况,减小内膜厚度,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 标签: []宫腔粘连分离术 雌孕激素 宫腔粘连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粘连分离术后雌孕激素联合治疗粘连对形态及月经的改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自本院2022年5月—2023年4月期间治疗的粘连患者88例。随机分组,一组为对照组(44例),一组为观察组(44例)。两组均使用粘连分离术治疗,术后对照组使用雌激素治疗,术后观察组使用雌孕激素联合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对比,P>0.05。两组治疗后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大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的月经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单项及总体发生率对比,P>0.05。结论:粘连分离术后雌孕激素联合治疗粘连对形态及月经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而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 标签: []宫腔粘连分离术 雌孕激素 宫腔形态 月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在宫腔镜下空腔粘连分离术对空腔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粘连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宫腔镜下空腔粘连分离术进行治疗并统计分析相关数据。结果对这50例患者均在宫腔镜下采用粘连电切分离术治疗,所有患者均没有产生并发症,且根据对患者在术后三个月左右的随访得出,其中大多数患者在术后恢复良好,少数患者的症状也有明显的好转。结论对于空腔粘连的患者采用在宫腔镜下实施空腔粘连分离术的不仅临床效果较为显著,而且空腔粘连分离术的安全性更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宫腔粘连 宫腔粘连分离术 宫腔镜
  • 简介:目的探讨经阴道造影对内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拟诊子宫内膜病变的100例患者进行常规阴道超声(two-dimensionatransvaginalultrasound,2D-TVS)、二维超声声学造影(two-dimensionalsalineinfusionsonohysterography,2D-SIS)及宫腔镜手术-病理检查,以宫腔镜手术-病理检查为诊断金标准,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00例患者共检查出内膜息肉63例,粘膜下肌瘤12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13例,内肌化血凝块4例,正常内膜8例。2D-TVS对内病变诊断的敏感性为81.6%,特异性69.2%;2D-SIS对内病变诊断的敏感性为91.5%,特异性88.7%。造影前、后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D-SIS检查准确率高,是诊断内病变的可靠方法。

  • 标签: 经阴道超声 宫腔造影 宫腔内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