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并据此提出防范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6月-2021年9月来我院体检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每例入选人员抽取2份血液标本,一份正常标本纳入对照组,另一份做溶血处理后纳入观察组,对2组血液标本行生化检验,并对比分析检验结果。结果:除了尿素(UREA)、尿酸(U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三项指标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其他各项生化检验指标与对照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标本会严重影响大部分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防范。

  • 标签: 溶血标本 生化检验 影响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生化检验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7月~2021年11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时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生化检验,内容包括:血清蛋白/肌酐、C反应蛋白、α1-微球蛋白、血清胱抑素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对其进行单一和联合检测,对其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联合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单一检测阳性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早期诊断 生化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生化检验中发生溶血现象对相关项目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临床生化检验人员,采集血液样本,分别放入两个试管中待用,观察组进行人工溶血,对照组不做人工溶血,确保正常待检验,对比两组的临床生化检验项目数据。结果:对比对照组可以看出,观察组碱性磷酸酶明显更低,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总胆固醇均明显更高,P<0.05;对比两组的尿素氮、肌酐、葡萄糖、血尿酸,P>0.05。结论:临床生化检验中发生溶血现象,会影响碱性磷酸、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总胆固醇,因此应做好这方面的预防以及处理工作。

  • 标签: 溶血现象 临床生化检验项目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血脂生化检验中分级检验方法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100例(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行血脂生化检验的患者开展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A组(50例)予以传统拉网式检验,B组(50例)予以分级检验。并对比两组血脂生化指标。结果:经对比,两组TG、TC、HDL-C均无明显差异,P>0.05,B组LDL-C、ApoA1、ApoB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对行血脂生化检验患者应用分级检验法,可有效提高检验效率,效果理想,可推广。

  • 标签: 血脂生化检验 分级检验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血脂生化检验中分级检验方法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100例(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行血脂生化检验的患者开展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A组(50例)予以传统拉网式检验,B组(50例)予以分级检验。并对比两组血脂生化指标。结果:经对比,两组TG、TC、HDL-C均无明显差异,P>0.05,B组LDL-C、ApoA1、ApoB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对行血脂生化检验患者应用分级检验法,可有效提高检验效率,效果理想,可推广。

  • 标签: 血脂生化检验 分级检验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糖尿病不仅会导致人体各个器官受到不同程度损坏,更会造成患者发生功能性障碍,该疾病的发生与人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有关,特别是我国老年化问题突出,糖尿病发病率不断上升,糖尿病的治疗至关重要,准确的诊断是影响糖尿病治疗的关键,此次就针对常规检验和生化检验的临床应用作用进行了研究。方法:此次选取部分患者进行了研究,最终确定患者为8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实行了常规尿液检验及生化检验,根据患者口服耐糖量实验结果为诊断依据,对患者的诊断误诊情况、漏诊情况及诊断准确情况等进行了调查和评估。结果:通过对患者的诊断结果情况进行了分析,常规尿液检验方案中,发生漏诊情况较为严重,生化检验情况显示,该检验确诊率明显较高,数据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诊断对糖尿病的后期治疗有着直接的影响,此次给患者实施不同诊断干预,结果显示生化检验诊断更具有临床价值意义。

  • 标签: 常规检验 生化检验 诊断 糖尿病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体检人群中高血脂对肝功能生化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在本院体检人群中抽选100例作为观察对象,样本抽选时间为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根据检查结果将上述观察对象分为两组,高血脂患者48例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52例为对照组。统计上述体检人员中的脂肪肝占比情况,将两组观察对象的肝功能生化指标水平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脂肪肝占比、γ-谷氨酰转肽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以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对照组相比,均明显更高,P<0.05。结论:高血脂可导致患者的肝功能生化指标水平异常提升,检测血脂水平和肝功能指标水平对于病情发展准确推断有重要作用,有利于临床医务人员制定疾病防控方案。

  • 标签: 体检人群 高血脂 肝功能 生化指标 脂肪肝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病毒性肝病患者中应用生化检验确诊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3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70例病毒性肝病患者,将其设为实验组;并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70例无肝病其他患者,将其设为对照组。全部研究对象均接受生化检验,分析比较检验结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A/G、ALB、TP均明显降低(P<0.05),而GLO则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LAP、ADA、AST、ALT均明显升高(P<0.05),而PA则明显降低(P<0.05)。结论:病毒性肝病患者中应用生化检验确诊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病毒性肝病 生化检验 确诊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常规和生化检验在病毒性肝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本次对象为我院的病毒性肝炎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均80例,入选时间为2019年11月-2021年12月。2组均接受血常规、生化检验,比较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淋巴细胞高于对照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病毒性肝炎 血常规 生化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20年2月到2022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尿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比较诊断结果。结果: 尿常规检验后,其阳性检出率达78.0%.经生化检验,其阳性检出率为96.0%,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

  • 标签: 尿常规检验 生化检验 糖尿病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当前血常规、生化检验指标及HBV-DNA检测结果对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诊断的价值开展深入分析,判断血常规、生化检验指标及HBV-DNA检测诊断在临床上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6月到2021年6月收治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生化检验样本实施标本溶血对电解质、心肌酶、肝功能、血脂的影响。方法:对40份本医院生化检验样本予以项目研究,信息采集时间为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每份剂量均为5ml,将其分为两份,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统计及对比组间电解质与心肌酶指标、肝功能与血脂指标。结果:(1)生化检验样本钠元素无组间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的生化检验样本对比对照组钾元素、氯元素、钙元素、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统计指标较高,具备组间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的生化检验样本对比对照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较高、直接胆红素统计指标较低,具备组间统计学差异性(P

  • 标签: 生化检验 标本溶血 电解质 心肌酶 肝功能 血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MRI影像学特征及脑脊液生化指标变化的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07-2020.07的120例颅内结核患者,按照颅内结核类型分为脑实质型、脑膜型及混合型颅内结核,对不同类型颅内结核的MRI影像学特征情况进行分析;同时收集患者的脑脊液标本,进行脑脊液生化检查,对抗结核治疗中脑脊液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在120例患者中,由于受到失访以及病情变化等原因的影响,一共有76例患者完成治疗后1周、1个月的动态随访。结果:经临床影像学诊断,120例颅内结核患者中,脑实质型54例(45.00%)、脑膜型21例(17.50%)混合型45例(37.50%)。在54例脑实质型颅内结核患者中,可见病灶呈粟粒、结节样,MRI的信号特征为:病灶信号均匀,呈T1WI稍低或等信号、T2WI高或稍高信号;病灶信号不均匀,中心呈T1WI低或等信号、T2WI高信号,边缘呈T1WI稍低、T2WI稍高或两等信号。21例脑膜型患者MRI表现为结节、脑回样T2WI高信号、T1WI等或低信号,增强后可见脑膜呈放射状强化,以鞍上池、环池及四叠体池脑膜强化为主。45例混合型颅内结核患者MRI表现具有脑实质型及脑膜型颅内结核MRI的征象。76例动态随访患者中,治疗前的葡萄糖及氯水平低于治疗后1周、1个月,(P<0.05);治疗前的乳酸脱氢酶、腺苷脱氨酶及蛋白水平高于治疗后1周、1个月,(P<0.05)。结论:类型不同的颅内结核有显著的MRI特征,明确抗结核治疗过程中的MRI影像学特征及脑脊液生化变化,对于临床预估及预测抗结核治疗效果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 标签: 抗结核治疗 MRI影像学特征 脑脊液生化指标变化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血标本的采集和处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探讨血生化检验前质量控制的措施。方法 从2021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进行血生化检验的受检者中选取检验结果异常与临床不符者60例,对这些生化检验结果异常的血标本,分析并排除可能的影响因素后重新采样复检,初检复检共120份检验标本,统计分析两次检验结果的差异,分析血液标本采集和处理中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并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结果 对初检和复检共120份血液标本进行生化检验,分析血标本采集和处理中存在的影响因素,标本溶血导致结果异常的占40.0%,显著高于餐后抽血、抽血量少、标本放置时间过长、输液同侧抽血及其他因素(P<0.05)。重新采样复检后的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检验结果与溶血标本的初检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标本不同放置时间的空腹血糖值(FPG)检验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素(UREA)、甘油三脂(TG)检验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溶血、标本放置时间过长、餐后抽血及输液后同侧抽血等因素均会对生化检验结果造成影响,应严格质量控制血标本采集和处理的各个环节,并对检验结果异常的标本进行复检,以提高血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率。

  • 标签: 生化检验 结果异常 溶血标本 质量控制 血标本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为甲状腺肿瘤患者做生化免疫检验时使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的效果。方法 用2020年1月-2021年1月院内收治的74例甲状腺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全进行生化免疫检验,参照组用放射免疫测定技术,观察组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比较两组特异性和敏感性、甲状腺球蛋白水平及甲状腺球蛋白个数。结果 检测后,参照组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低于观察组;参照组的甲状腺球蛋白水平及甲状腺球蛋白个数少于观察组,体现差异(P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 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益肾降浊汤改善肾病综合征患者水肿及肾功能的效果及对患者内生化环境的影响,为个体化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指导与借鉴依据。方法:10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之上,给予益肾降浊汤。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水肿情况、肾功能、内生环境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P

  • 标签: 肾病综合征 益肾降浊汤 肾功能 炎性递质 并发症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