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索 China-PAR 10 年风险预测模型 【 1 】 在在健康管理中评估风险及干预效果的应用。方法 利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院长顾东风教授团队针对国人的 China-PAR 10 年风险预测模型开展心血管风险评估,及健康管理结果评估。 对高危人群进行干预,并干预评估效果。通过模型的应用找出重度干预人群, 将心脑血管病发病风险分层,包括10年风险分层:低危( <5%)、中危( 5%-9.9%)或高危(≥ 10%);终生风险(从目前生存至 85岁时发生心脑血管病的风险)分层:低危( <32.8%)或高危(≥ 32.8%);对中高危人群进行干预并对干预结果进行评估。 结果 针对不同风险分层和单个危险因素水平给出相应提示和建议,开展健康管理并评估健康管理效果。结论 通过有效的评估和干预效果的评估提高了健康管理的水平,量化健康管理效果。

  • 标签: China-PAR 10 年风险预测模型 健康评估 干预效果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合 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表实施的预见性护理措施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价值。方法:纳入本院 2018年 6月至 2019年 6月收治 80例盆骨骨折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常规组( n=40)与干预组( n=40)。常规组行一般护理,干预组行结合 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表实施预见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 DVT形成率、出血发生率及卧床时间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干预后出血率相比常规组明显更低( P<0.05);干预组患者干预后卧床时间相比常规组明显更短( P<0.05);两组患者 DVT形成率对比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针对盆骨骨折患者结合 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分级进行预见性护理有助于缩短患者卧床休息时间,减少术后出血率,且该护理方法不增加患者下肢 DVT形成率,该护理方法具有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 标签: 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 预见性护理 盆骨骨折 护理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加强风险评估对医院感染防控管理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期间医院感染防控工作,其中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开展常规管理(对照阶段),2021年4月至2022年7月开展加强风险评估管理(研究阶段),分别于这两个阶段各选择30例医院感染高风险患者为研究目标(依据选择阶段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就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两个阶段医院感染防控质量进行评价对比。结果:研究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研究阶段医院感染防控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风险评估能够有效提升医院感染防控管理效果,改善医院感染防控质量。

  • 标签: 医院感染 防控管理 风险评估
  • 简介:[摘要 ] 目的 了解空军飞行员合理用药现状,评估用药风险,为进一步制定有关干预措施奠定基础。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某战区空军飞行员从用药观念、用药知识、用药行为三个维度进行问卷调查,使用 EpiInfo7.0软件构建调查结果数据库,对结果进行量化评分后采用 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结果 用药观念、用药知识、用药行为按百分制计算的平均分分别为 58、 71、 64。用药知识高分组与低分组比较,用药观念评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用药行为评分组间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结论 空军飞行员的合理用药水平偏低,个人用药知识对实际用药行为的指导作用不强。需要加强用药风险反馈系统建设,并进一步完善教育培训措施。

  • 标签: 军事飞行员,合理用药,问卷调查,风险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小野寺预后营养指数在老年胃癌手术风险评估中的相关应用效果。 方法: 研究时间段为 2018.7 月 ~2019.8 月,研究对象为该时间段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胃癌病患,所选取的例数为 60 例,对所有研究对象都采用小野寺预后营养指数进行评分,根据评分的结果判断病患身体的营养的状况,营养较好的作为观察组(例数为 30 例),营养较差的作为对照组(例数为 30 例),对比两组的手术风险的发生概率、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以及预后效果和指数数值的相关性。 结果: 观察组指数的平均数值相对较 高 ,对照组指数的平均数值相对较 低 ,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P 值范围在 0.05 以内);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概率相对较低;在预后效果的对比上,观察组的效果相对较好;在手术风险发生概率的对比上,观察组的发生概率较低( P 值范围在 0.05 以内)。 结论: 小野寺预后营养指数在老年胃癌手术风险评估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较好的 反应 病患身体的营养状态、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以及手术的预后效果。

  • 标签: 小野寺预后营养指数 老年胃癌 手术风险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室中实施风险评估护理管理的开展效果。 方法: 分析对象选择于 2018.7~2019.7 期间我院接收的重症监护室患者 88 例,抽签方法进行分组分析, 44 例开展风险评估护理管理的患者纳入实验组, 44 例开展常规护理管理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对 2 种护理管理方法的护理效果进行比对和分析。 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对,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到提升显著的结果,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得到降低显著的结果,比对数据差异与统计学意义的评价标准相符( P<0.05 )。 结论: 重症监护室中实施风险评估护理管理可获得满意的效果,可有效控制护理质量,适合推广。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风险评估护理管理 质量控制 常规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营养风险评估及综合护理应用于老年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中的作用效果。方法:以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为研究时间区间,选取60例老年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展开分析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n=30,实施营养风险评估及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营养风险评分、心理状态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营养风险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SAS和SDS实施护理前两组患者没有显著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SAS、SDS水平护理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较低,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老年消化系统疾病 营养风险评估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罹患眼科全身系统性相关严重危险病症的患者在操作护理时出现的一些护理风险原因进行讨论,整合护理安全管理手段,归纳安全护理的经验。方法:按照潜在的危险严重病症患者在改良初期的预警评分,对于患有眼科全身系统性的相关严重危险病症的患者施行风险评测的操作,患者总数是 40例,应用相关护理风险管理手段。结果:我院收治的 40例患有眼科全身系统性的严重危险病症患者在施行护理期间,没有出现纠纷和护理失误相关状况。结论:针对罹患全身系统性的严重危险病症患者,应用相关护理风险管理手段,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防止安全隐患的出现,提升护理的效果。

  • 标签: 全身系统性严重危险病症 护理风险管理 眼科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风险评估的分级护理模式对预防ICU患者失禁性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在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ICU危重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皮肤护理,给予研究组患者基于风险评估分级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经过风险评估分级护理后,在失禁性皮炎发生率方面,其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常规护理,在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风险评估 分级护理 失禁性皮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矩 阵评估在介入导管室防 控新型冠状病 毒肺炎中的效果。方法:从2020.01-2021.04这一年多期间,将我院收治的导管室介入治疗患者,随机选76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并按照数字分配法把患者分成两组,其中有38例患者为对照组,应用常规风险评估,而另外的38例患者为观察组,实施风险矩阵评估,对两组患者的新冠防控效果展开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风险评估结果、风险事件发生率相比对照组患者要明显更优,(P<0.05)。结论:对于介入导管室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其风险矩阵评估的效果最佳,可发现潜在的危险因素,有效的避免介入导管室发生新冠院内感染,值得推广。

  • 标签: 风险矩阵评估 介入导管室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防控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风险评估及个性化护理对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自 2018 年 11 月至 2019 年 3 月在我院脊柱外科接受胸腰椎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 60 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风险评估及个性化护理,观察患者下肢静脉血栓预防效果。结果 60 例患者经风险评估及个性化护理均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结论 风险评估及个性化护理对胸腰椎骨折患者 术后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 ] 风险评估 个性化护理 胸腰椎骨折 下肢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表在心内科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进行量化评估,内容包括年龄、基础疾病、卧床时间、个人情况、个人肢体自主活动能力、患者血液检测凝血情况 6项,根据总分值分为低度危险、中度危险、高度危险 3个级别,分别在临床观察、踝泵运动、健康教育及饮食指导、正确体位的选择、医用弹力袜的使用及用药观察护理等方面制订并实施标准护理计划。结果: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表应用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患者后, 158例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患者中仅发生深静脉血栓 7例。结论: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表的应用,可有效降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并对其预防具有积极意义 , 并且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

  • 标签: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患者 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 预防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招飞体检中鼓膜病变的评估,以求统一认识,提高耳鼻喉科招飞体检的合格率。方法2006年耳鼻喉科上站体检学生439人。体检方法和体检标准依据《中国民航总局招收飞行学生体检指南》和《中国民航总局招收飞行学生体格条件》检查。耳鼓膜病变的评估原则是鼓膜菲簿、增厚者,若耳气压机能良好、听力良好可合格。同时与1994年耳鼻喉科招飞体检统计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006年招飞体检以重度鼓膜病变淘汰17人(占3.87%),居耳鼻咽喉科之首。其主要是鼓膜石灰质沉着(钙斑)、鼓膜肥厚、萎缩粘连、内陷,但比1994年重度鼓膜病变统计结果淘汰率13.95%有明显降低。结论飞行对耳鼻喉科的基本要求是良好的平衡、耳气压和听力功能。因此,体检医师应熟知正常耳鼓膜的表面标志,熟练掌握招飞体检方法与程序,正确理解标准,并结合飞行人员的工作环境与特点做结论。

  • 标签: 耳鼓膜 鼓膜病变 招飞体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李志强
  • 学科: 医药卫生 > 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
  • 创建时间:2021-08-12
  • 出处:《航空军医》 2021年第6期
  • 机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手术大或者小,麻醉都会存在一些风险,因为麻醉并不是只让患者入睡,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患者的呼吸、心跳以及血压和肌肉反应等一些方面,再加上每一个患者对于麻醉药物的反应都是不同的,有少数的患者会因为自身体质比较特殊,还有可能出现对于麻醉药物过敏的以及恶性高热等一些难以预料的比较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可能会危及生命。所以,除了麻醉医生在手术之前、手术中以及手术之后把关之外,患者自己在手术之前也需要针对麻醉的相关知识以及风险进行一定了解,配合医生展开手术之前的评估,和医生一起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麻醉方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急诊护理风险的原因提出护理风险管理的实践要求,并探究分析其成效与进展。方法:我院从 2018年施行护理风险管理,对于 2017年度急诊护理中的风险问题,加强了急诊意识与护理培训,制定了一系列的急诊风险流程与规范手段,将取得的成效以施行护理风险管理前后的风险发生几率进行对比总结,并对比前后护理技术的满意度与护理服务满意度,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汇总数据分数进行比对。结果: 2018年度施行护理风险管理后,相应的风险发生几率降低,同时风险管理施行后整体的护理满意度较高。两组对比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展开急诊的护理风险分析,可结合具体的原因强化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效,提升整体急诊护理的效率。

  • 标签: 急诊护理风险 原因 护理风险管理 实践 成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护理标识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与降低护理风险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观察对象设定为70名,于研究期内(2019年1月-2020年1月)间从我院收治的住院患者中筛取,按照等量随机分组原则对70名患者进行分组,组别命名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用护理标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过程中风险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人数及满意度对比结果:34(97.14%):29(82.86%),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护理过程中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对比结果:0:1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护理标识融入日常临床护理风险管理中有助于预防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应用。

  • 标签: 护理标识 护理风险管理 降低护理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