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有风险吗

/ 2

麻醉有风险吗

张均

四川亿明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广元市中医医院万缘新区医院 四川广元 628000

人在生病时需要就医治疗,治疗过程中便会涉及到麻醉。尤其对于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手术正式开始前往往先要进行麻醉,生活中无论是患者还是大多数普通人,最多的疑问便是麻醉有没有风险?局部麻醉、半身麻醉、全身麻醉哪种更安全?其实从医学角度出发,临床上任何可行的操作都不能保障每次的医疗任务均可以圆满成功,麻醉风险不会因为麻醉方式不同而有明显差异。借用麻醉医生行业内常说的一句话“只有小手术,没有小麻醉”,每种麻醉方式都可能引起并发症或者出现意外风险,但同样的麻醉医生之所以存在便是为了有效防范麻醉风险,将麻醉的安全性提至最高。

  1. 麻醉定义及类型

麻醉即让生物个体丧失感觉和知觉,临床医学麻醉主要分为局部麻醉、半身麻醉、全身麻醉三种。其中局部麻醉即对人身体某个部位进行麻醉,比如常见的口腔科、眼科、妇科、外科的一些小手术都会使用局部麻醉,以达到让人身体某一部分丧失感觉官能的目的;而半身麻醉则是对人的半身区域进行麻醉,但由于半身麻醉往往有患者会处于意识清醒的状态,因此为保障患者情绪稳定,现在所有半身麻醉只适用于下肢和下腹部手术;全身麻醉顾名思义,要让人丧失感觉和知觉,所以全身麻醉主要是让麻醉药去作用至人的大脑,以达到全身麻醉的目的。

  1. 不同类型麻醉方式的特点

局部麻醉:局部麻醉即采用局部麻醉药物注射至人体神经从或者神经末梢,以使其身体局部区域产生麻醉效果。局部麻醉细分之下则是以表面麻醉、局部浸润、周围神经阻滞等形式来体现,其中最为常见的便是表面麻醉和局部浸润。

半身麻醉:半身麻醉在临床医学上也叫椎管内麻醉,其主要是通过人体椎管注射至蛛网膜下腔、硬脊膜外隙以起到半身麻醉的效果;通常半身麻醉适用于下肢、下腹部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且接受注射患者若存在凝血功能障碍等情况时也不能采用半身麻醉。

全身麻醉:全身麻醉多是以静脉注射以及吸入的方式,作用于人体脑神经以使患者暂时丧失意识,全身无痛,需要辅助插管呼吸机等来完成后续手术治疗。全身麻醉患者处于“睡着”的状态,感觉不到疼痛感,相比较半身麻醉更加安全,绝大多数手术都会选择全身麻醉。

5f348da889146_html_5f76e9dc181146a9.png

  1. 人们对麻醉的风险认知

麻醉的风险其实是比较多样的,大部分接受全麻手术的患者基本都是在“睡了一觉”后,发现手术已经结束,所以有相当多的人便主观的认为全麻手术是安全舒适的。其实不然,任何形式的麻醉都要充分考虑个体与麻醉药物的耐受和反应情况,随着现今医疗科技的不断进步,麻醉后患者出现并发症以及意外的现象已经相当少见,但麻醉绝不是零风险,因为临床上任何实践操作都不能保障每次所取得结果均可以达到预期。

而结合现今已有的相关文献研究,便可以发现麻醉的风险便包含了患者呼吸系统抑制、呼吸心跳骤停、反流、误吸、恶心、神经损伤等;所以在手术期间所有的麻醉医师都要全程在场内,熟悉掌握每次手术步骤,同时要对各种麻醉药物的适用性、禁忌症、药物作用等有专业全面的认知,并根据现场手术灵活调整麻醉剂型和剂量。以此保障患者生命特征维持在正常生理范围内,从而为最终手术的成功打下良好基础。

由此可见麻醉并不像大多数人固有认知里想的那么简单,无论是手术过程还是麻醉恢复期,麻醉医生都要充分根据患者情况和现场信息,来判断可能影响患者生命功能的各种因素,时刻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并采取灵活的、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以使麻醉药效得以最大限度发挥,也为围术期患者的安全性提供有力保障。

同样的在生活中还有一部分人认为麻醉是不可取的,甚至会偏执的觉得麻醉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有些对麻醉抱有偏见的患者,甚至在已经患有威胁自身生命疾病,需要手术治疗的前提下,还要纠结是否接受麻醉。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麻醉本身对于缓解甚至消解人体生理疼痛,稳定患者生命体征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面意义远高于麻醉对人机体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因此正确认识麻醉的风险,客观对待麻醉应该做到全面科普。

  1. 麻醉风险特征及防范措施

实际上麻醉的风险多与手术类型、难易度、麻醉方式息息相关,同时患者术前如果身体状况不佳、本身还有基础性疾病、外科病症等都可能会增加麻醉风险。最常见的麻醉风险特征即在麻醉医生向患者实施麻醉后,经过一段实践患者自身状态出现波动,尤其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往往会表现出生理改变或者病理变化。

因此麻醉医生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同时在工作中充分以患者为中心制定合理的麻醉方案,以期将麻醉风险降至可控范围内,比如术前对于甲状腺癌患者便必须做全方位的检查复核,引导患者将身体各机能调整至最佳状态,进入手术时全程监测其生命体征,确保患者安全性可以完全达到预期;如果出现因手术、麻醉、患者自身疾病导致风险事故,便要第一时间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谨防患者生命安全遭受威胁的状况发生。

麻醉医生作为手术期支撑患者生命体征安全的重要角色,在实际工作期间不仅要时刻关注患者心跳、血压、呼吸等基本生命体征,还要对内部环境温湿度平衡、手术步骤等作全面监督;同时对于不同年龄层患者,若手术治疗方法相同,便必须重视儿童、成人、老人群体所采用麻醉方案的适应性,选取最佳的麻醉方法,方能在最大限度上降低麻醉药对于不同年龄层患者的身体副作用。而对于一些无法预见性因素所导致患者发生严重生命体征波动的情况,麻醉医生如果能够专业科学的做好紧急处理往往也是患者能够脱离危险期的重要依据。

而在术前引导患者积极配合医生做好全方位的准备工作和防范措施,也是有效降低后续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麻醉风险的必要条件。比如儿童患者必须在术前6小时禁食、4小时禁饮,成人则要在术前8小时便开始禁饮禁食,麻醉状态下(全身麻醉)患者往往没有意识,此时若出现气管呛食引发或者胃内容物返流,机体本身的应激性保护反射是处于“关闭”状态的,一旦进入气道极易导致患者窒息,大概率造成患者死亡,即使呛食或者胃内容物返流数量较小,也会引发患者出现吸入性肺炎,所以患者必须谨遵医嘱,重视术前各项规章要求也是其得以远离麻醉风险事故的关键措施。

  1. 结语

总之,麻醉是有风险的,但随着现今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麻醉风险只会越来越小,患者只要主动配合医生、信任医生,按照医嘱行事,都会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从而早日恢复至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