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成人出血型烟雾病的疗效分析和治疗相关风险评估。方法统计2010-2015年收治以脑出血为表现的成人出血型烟雾病患者41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高压氧组21例和常压氧组20例,应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RankinScale,mRS)等量表对发病后90d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价,比较两组的疗效及治疗相关风险。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高压氧组发病90dm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压氧治疗次数是高压氧组疗效的影响因素(OR0.790,95%CI0.681~0.903,P=0.001)。结论高压氧治疗成人出血型烟雾病有效且安全,治疗次数是影响高压氧疗效的因素。

  • 标签: 高压氧 成人 出血型烟雾病
  • 简介:目的:建立住院患者护理风险评估预警监控传报系统,对住院患者的护理风险进行评估、预警、监控及干预,从而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利用医院计算机网络对新入院患者及住院期间患者的护理风险进行评估、录入,系统进行自动筛选并对达到或超过阈值的高风险人群进行预警提示,护理单元根据风险类别实施干预措施并进行风险监控传报,实行院-科-护理单元三级实时跟踪监控,对住院患者的护理风险进行前瞻管理。结果:住院患者护理风险评估预警监控传报系统实施1年来,住院患者护理风险监控上报阳性情况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之相关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住院患者护理风险评估预警监控传报系统提高了护士对护理风险的预见性及风险管理意识,提高了护理安全管理效率,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住院患者 护理风险 评估预警 监控传报 护理安全
  • 简介:目的了解治安伤者的心理卫生状况。方法本调查采用SCL-90症状自抨量表封治安伤者施测。结果治安伤者的精神病性、焦虑、偏执、敌封因子呈极显着差异,人际关系呈显着差异。结论治安伤人员存在着一定的心理卫生问题,应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重视心理疏导在司法调解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 标签: 心理卫生状况 SCL-90症状 心理卫生问题 精神病性 人际关系 干预措施
  • 简介: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已成为颈动脉狭窄重要的治疗方法,但依然具有一定的围手术期风险。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很多,本文对包括患者状况、病变解剖特征、术者经验以及器具的选择等因素对CAS的安全性和疗效影响的文献进行综述。

  • 标签: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危险因素 卒中预测
  • 简介:风险管理(riskmanagement)又称“危机管理”,风险管理概念于20世纪30年代初起源于美国,是指如何在一个肯定有风险的环境中,把风险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其中包括了对风险的确定、度量、评估和应变等策略。理想的风险管理事先已排定优先次序,可以优先处理引发最大损失及发生概率最高的事件,其次再处理风险相对较低的事件。

  • 标签: 风险管理 危机管理 优先次序 发生概率 再处理
  • 简介:随着近年来睡眠相关领域研究的开展,目前已明确了七大类80余种睡眠疾病。近年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疾病的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中,均强调了睡眠障碍评估的重要性。然而广大基层医院由于人员和技术设备的限制,难以在慢性病患者中及时评估睡眠障碍。针对这种情况,本文介绍了13种睡眠量表,可用于常见睡眠疾病的筛查和评估,供临床医生参考使用。

  • 标签: 睡眠障碍 量表 评估 筛查
  • 简介:  脑血管储备(cerebrovascularreserve,CVR,又称脑血流储备、脑血液动力学储备、脑灌注储备、脑自身调节储备)是指在生理或病理刺激作用下,脑血管通过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平滑肌的代偿性扩张或收缩(Bayliss效应)维持脑血流正常稳定的能力.脑血管储备功能的检测对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以及预后和疗效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脑血管储备 影像学
  • 简介:在2010年7月28日召开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监测与评价国际研讨会上,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调查与评价处处长徐玲说,受卫生部委托,该中心将开展医改两年度评估工作。预计将于2010年年底完成方案设计,于2011年4月完成现场调查,2011年7月至8月完成分析报告。据介绍,此次评估也是对我国医改工作的中期评估

  • 标签: 中期评估 医改工作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现场调查 国际研讨会 信息中心
  • 简介:单侧忽略是卒中后常见的高级神经功能障碍之一,对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有明显的消极影响。本文介绍了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等分线段、删除测试、,晦摹试验、阅读和书写、物体找寻、声源定位、马甲测试、行为检查、轮椅碰撞试验和导航任务,最后评价了目前忽略评估方法的优势和不足。

  • 标签: 卒中 单侧忽略 评估
  • 简介:目的:促进医院疼痛评估护理质量的提高,以提升疼痛管理质量。方法:以格林模式为指导,分析影响疼痛评估护理质量的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和强化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各因素的形成。结果:新入院患者的疼痛评估记录规范率提高;疼痛≥4分患者的干预率及再评估规范率提高;疼痛≥4分患者的疼痛评估符合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格林模式为指导有助于促进疼痛评估护理质量的提高,促进了疼痛管理质量的提升。

  • 标签: 疼痛评估 护理质量 格林模式
  • 简介:昏迷是在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下,脑干网状上行激动系统或大脑皮层神经元广泛受损引起的严重意识障碍,是多种疾病发展过程的一个阶段。随着我国重症医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原来无法治疗的重症脑损伤患者得到及时救治,而相当大部分的患者经过积极的抢救后生命征平稳,

  • 标签: 脑损伤患者 昏迷患者 预后评估 大脑皮层神经元 疾病发展过程 医学技术水平
  • 简介:目的探讨脑膜瘤复发的相关因素,做到术前预测,为选择合适术式提供依据.方法对125例脑膜瘤患者的术前CT/MRI等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可能影响脑膜瘤复发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其中规律.结果脑膜瘤的密度、形状与复发密切相关.结论密度不均匀且较低、界限不清伴瘤周水肿的脑膜瘤及扁平形脑膜瘤明显易复发;肿瘤附着点处硬膜的广泛切除是防止脑膜瘤复发的关键.

  • 标签: 脑膜瘤 复发因素 术前评估 对策
  • 简介:目的验证可穿戴定量评估系统在临床评估帕金森病患者运动迟缓症状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探讨运动迟缓定量指标的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帕金森病药物治疗组为符合中国帕金森病诊断标准(2016版)的11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健康对照组为15名与帕金森病患者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老年人。帕金森病药物治疗组患者进行美多巴冲击试验,状态分为服药前和服药后。所有患者均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进行评估。应用可穿戴定量评估系统测量两组被试者的翻腕、抬腿、10m往返范式动作的运动数据,提取幅度、频率等运动指标分别进行组间比较,并与UPDRSⅢ中子项及子项组合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健康对照组与帕金森病药物治疗组服药前及服药后状态的翻腕幅度、步幅、转身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帕金森病患者服药前转身时间与UPDRS步态(Ⅲ29)、中轴症状(Ⅲ18、19、27-31)和迟缓+中轴症状(Ⅲ18、19、23-31)评分之间均呈正相关(r=0.824,P=0.002;r=0.779,P=0.005;r=0.673,P=0.023)。结论可穿戴定量评估系统可对帕金森病的运动迟缓症状进行定量测量,对药物治疗帕金森病患者运动迟缓症状的效果进行有效评估;为帕金森病的精准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 标签: 帕金森病 运动迟缓 运动功能定量评估 可穿戴定量评估系统
  • 简介:脑肿瘤瘤周脑水肿(PTBE)是指颅内肿瘤所伴发的肿瘤周围脑组织内水含量增加。在CT上表现为低密度.MRI表现为长T1长T2异常信号的肿瘤周边区域;而功能成像能够在细胞及分子水平上为临床提供参考信息。本文拟综述功能成像对PTBE评估的临床应用。

  • 标签: 脑肿瘤 脑水肿 磁共振成像 功能性
  • 简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恢复期如何正规治疗,尚无统一规范,疗效亦无法具体衡量。我科自2006年至2009年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9例,恢复期通过综合治疗,治疗前后采用Karnofsky功能评分(Karnofskyperformancescale,KPS)评估生活质量,较GOS预后评分法疗效更直观,现介绍如下:

  • 标签: 颅脑损伤 中西医结合 康复治疗
  • 简介:侧支循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对维持脑灌注起到重要的作用,且侧支循环的系统评估有助于脑血管病治疗方案的个性化选择、临床预后的评估和卒中危险分层。但侧支循环代偿形式复杂多样,病理生理机制等诸多方面仍不清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我们从侧支循环的解剖结构、形成机制、影响因素和临床应用等多方面对其进行综述。

  • 标签: 侧支循环 脑缺血 血管新生
  • 简介:目的探讨舍曲林佐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的疗效。方法人选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7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其中男性39例,女性35例,年龄从62至75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活血、营养神经、脑保护、减轻脑水肿等治疗,治疗组在入院时即给予舍曲林口服治疗,50mgQD,10天后评估两组患者NIHSS和Barhel指数(BI)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的疗效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舍曲林联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恢复和后期生活质量的改善。

  • 标签: 舍曲林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 简介:卒中是新西兰首要的致死原因以及主要的成年人致残原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是指卒中的症状和体征在24h内缓解(译者注:2009年TIA最新定义已将时间限制取消,但本指南发表时该定义尚未出现,本文仍遵照指南原文进行编译)。有证据表明,在TIA发病后卒中的危险性也增高。TIA常常被公众所忽视,也可能被临床工作者误诊。

  • 标签: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危险性评估 疾病管理 新西兰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睡眠限制2d后测试者记忆游戏和重复打字能力的变化,探讨睡眠限制对记忆力和注意力的影响。方法对医科大学13例学员进行2夜睡眠限制。A组睡眠限制6h、B组限制3h,分别在限制前(睡前)、限制后2d的晨起、中午和第2天睡前等6个时间点进行记忆游戏和重复打字能力测试,观察记忆力和注意力变化,并采用非参数检验和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两组间第1次记忆游戏得分和重复打字测量值均无显著性差异;(2)两组第2次至第6次的测量值依次与其第1次的各值比较,A组有显著差异(P〈0.05),B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用记忆游戏和重复打字测试的方法可初步评估睡眠限制对测试者记忆力和注意力的影响。

  • 标签: 睡眠限制 记忆力 注意力 游戏 重复打字能力
  • 简介: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胶质瘤术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对19例经病理证实胶质瘤的患者术前进行弥散张量成像,观察白质纤维束与肿瘤的关系,测量肿瘤实质区和周边水肿区的FA值。结果颅内胶质瘤所致白质纤维异常有三种基本改变:移位、浸润和破坏。19例中10例移位伴破坏,5例单纯浸润,4例浸润伴破坏;肿瘤的实质区和周边水肿区的FA值与对侧大脑白质FA值相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肿瘤的实质区和周边水肿区FA值之间无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结论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可以显示胶质瘤与周围白质纤维束的关系,FA值不能区分肿瘤实质与周边水肿区。

  • 标签: 弥散张量成像 神经胶质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