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最近几年,在停飞疾病谱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排名越来越靠前。对于飞行人员来讲,如果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症,轻者会对飞行训练造成直接影响,重者则会对飞行安全造成直接影响。微创手术是现阶段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能有效解除神经根压迫状态,进而来对其临床症状进行改善;然而术后却容易出现腰椎结构或功能恢复效果较差、康复时间长、焦虑等问题。所以,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研究康复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就显得非常重要。阶梯式康复护理作为现阶段临床中的新型护理模式之一,开始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该护理模式能对常规护理模式的缺陷进行有效弥补。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康复护理 阶梯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在心脏外科监护室当中应用脑电双频指数结合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监测的目标性镇静护理效果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首先,先选择在 2016年 12月到 2017年 12月这一年期间,在我医院接受治疗的施行心脏手术的病人 100位。再根据医院给予病人的不同的护理方式,将这些病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为常规护理组,有 50位病人。另一组是康复护理组,也有 50位病人。对于常规护理组的 50位病人,施行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下的普通镇静护理手段,对于康复护理组的 50位病人,应用脑电双频指数结合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监测的目标性镇静护理方式,对常规护理组和康复护理组的病人在施行心脏手术后在心脏重症监护病房中的镇静效果,镇静之后病人生命体征指标改变和病人在手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以及重症加强护理病房的留滞时间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康复护理组的病人在施行心脏手术之后在心脏重症监护病房中的镇静效果要显著比常规护理组的病人好,相关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即 P小于 0.05。常规护理组和康复护理组的病人在手术后镇静时病人的生命体征指标改变较稳定,相关差异不明显,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即 P大于 0.05。康复护理组的病人在手术后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的留滞时间以及机械通气时间都要比常规护理组的病人短,相关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即 P小于 0.05。结论:针对施行心脏手术之后的病人,在心脏重症监护病房中应用脑电双频指数结合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监测的目标镇静性护理方式安全性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病人的镇静效果,降低病人在手术后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的留滞时间以及机械通气时间,保证相关医护工作的有效性,值得在医学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脑电双频指数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 目标性镇静
  • 简介:【摘要】目的:对目标护理模式在改善急诊护理质量中的临床运用效果进行观察与研究。 方法: 按入院前后顺序,将我院急诊科 2018 年 3 月至 2019 年 2 月所收治的 98 例患者均分成常规组与目标组。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目标组予以目标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 目标组患者在基础护理、应急能力、风险评估、执行力以及服务质量等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 P< 0.05)。目标组护理满意度( 95.92% )高于常规组( 81.63% ),差异明显( χ2= 5.018 , P< 0.05) 。结论: 对急诊科患者实施目标护理模式,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 。

  • 标签: 急诊 护理质量 目标护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神经内科临床带教中目标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从2021年7月到2022年7月之间的临床实习生24名,随机分为观察组(目标教学)和对照组(传统教学)各12人。结果:观察组带教效果、教学满意度、综合能力考核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神经内科 临床带教 目标教学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源CT能量虚拟平扫对结直肠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9月来我院临床诊断疑似直肠肿瘤性病患患者10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结果腹部CT平扫及动、静脉期能量增强扫描,对于获得的虚拟平扫图像与真实平扫图像和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在本次实验中,采用真实平扫方式,良性肿瘤患者诊断50例,恶性肿瘤患者诊断50例,淋巴结转移诊断19例,诊断准确率为92.00%。采用源CT能量虚拟平扫方式,良性肿瘤患者诊断49例,恶性肿瘤患者诊断51例,淋巴结转移诊断24例,诊断准确率为96.00%。通过实验研究数据分析发现,采用源CT能量虚拟平扫比传统的真实平扫方式,能够提高对患者肿瘤良性及恶性的诊断准确率,实现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准确诊断,提高整体的扫描图像质量,实现扫描整体准确率的有效提升。结论:源CT能量虚拟平扫对结直肠良恶性肿瘤患者的扫描与诊断,与常规的真实扫描相比,有较为良好的诊断准确率,实现扫描图像质量的有效提升,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临床应用价值良好,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 结直肠良恶性肿瘤 鉴别 诊断价值 研究
  • 简介:摘要: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护理安全文化是引入护理管理的新概念。建设护理安全文化首先要改变护理安全的观念,根据医院具体情况建立系统的护理安全管理办法,畅通的护理差错报告制度,制定简单的标准化工作流程和质量标准,护理管理者对安全问题要积极关注与参与,并与合作者及患者加强沟通,以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患者安全目标标准化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 探究切口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及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 2016年 12月到 2018年 7月收治的 120例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60例)和对照组( 6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切口钢板内固定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疗效和膝关节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切口、手术时间等指标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 p<0.05);对比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观察组患者膝关节恢复优良率( 90%)明显高于对照组膝关节恢复情况优良率( 80%)且 P< 0.05。结论:对比锁定钢板内固定法,切口钢板内固定法效果显著,治疗时间短,减轻患者治疗痛苦,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快,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 锁定钢板内固定 胫骨平台骨折 恢复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 周目标教学管理在护理管理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 用2018年3月-2019年3月来院实习的24名护理人员随机均分两组,12名参照组按传统方式管理,12名观察组用周目标教学管理,对比学习情况、教学满意度。结果 管理后,观察组的学习情况好于参照组;观察组教学满意度高于参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周目标教学管理让护理管理临床实习目标更明确,学习情况和教学满意率均较好,应用价值高。

  • 标签: 周目标教学管理 实习 学习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护理中应用 递进式目标护理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我院接收的 50 例 神经源性膀胱 患者,抽签法 分观察组( 递进式目标护理) 与对照组(常规康复护理)各 25 例 ,比较两组膀胱功能、并发症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自行排尿频率高,残余尿量少,膀胱容量高; 并发症率低, P< 0.05。结论 :递进式目标护理能改善神经源性膀胱 患者的膀胱功能且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 。

  • 标签: 神经源性膀胱 康复护理 递进式目标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肾内科护理实习带教中分阶段目标教学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于 2017 年 6 月—— 2018 年 3 月在我院肾内科工作的 50 名实习人员,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n=25 ,按照传统教学模式带教)、研究组( n=25 ,以分阶段目标教学带教),将两组实习人员的实习成绩和实习满意度进行对比。 结果 :研究组实习生的实践操作和理论知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2 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研究组对护理实习教学满意度为 96.0% ( 24/25 ),对照组满意度为 68.0% ( 17/25 ),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c 2 =4.878 , P=0.027 )。 结论 :分阶段目标教学在肾内科护理实习中效果显著,促使实习生熟练掌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满意度。

  • 标签: 分阶段目标教学 带教 肾内科 护理实习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标管理在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护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预防或减轻痉挛和畸形的出现,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探讨目标管理在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护理中的作用,希望对广大从业者有借鉴意义。

  • 标签: 目标管理法 老年脑梗死 康复护理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应用源CT能量肺灌注成像评估急性肺栓塞患者病情程度及右心功能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回归性分析的方式,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肺栓塞患者80例,对所有患者全面观察源CT检查平扫和增强平扫的影像进行特点分析,结合两组患者CTPA和DEPI值,对患者急性肺栓塞诊断符合率及栓塞程度进行评测,得出相应的诊断结果和后续应用可信性。结果:在本次实验中,采用CTPA诊断方式,80例患者中,无栓塞12例,部分栓塞43例,完全栓塞25例。采用DEPI诊断方式,80例患者中,无栓塞12例,部分栓塞44例,完全栓塞24例。一般组40例患者中,栓塞评分为28.32±3.42,灌注缺失评分为28.13±1.14,RV/LV为0.564-1.213,严重组40例患者中,栓塞评分为7.15±1.15,灌注缺失评分为7.93±0.87,RV/LV为0.585-1.633。CTPA和DEPI诊断急性肺栓塞情况均较为良好,利用DSCT检查可以实现急性肺栓塞患者影像的清楚展现,DEPI能够准确反应血管灌注的状态,对患者病情程度的评测有一定的应用效果,还能够实现患者右心功能的评测。结论:应用源CT能量肺灌注成像评估能够实现急性肺栓塞患者病情程度的及时评测,DSCT检查可以实现急性肺栓塞患者影像的清楚展现,DEPI能够准确反应血管灌注的状态,对患者病情程度的评测有一定的应用效果,还能够实现患者右心功能的评测,能够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和诊断的效果,能够进行相应的检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双源CT 双能量肺灌注成像 急性肺栓塞 病情程度 右心功能 可行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卵巢癌术后化疗患者进行目标性心理护理的效果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在我院的卵巢癌术后化疗患者7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目标性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进行统计比较。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目标性心理护理 卵巢癌术后化疗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因素理论管理模式在医学实习生管理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 201 8 年 4 月 -201 9 年 4 月于我院进行实习的医学实习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糖尿病患者采用个体化目标式健康教育对患者饮食控制的影响。方法:将80例糖尿病患者选择,观察组实施个体化目标式健康教育,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指导。结果:对比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依从性评分、饮食疗法相关知识得分、代谢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采用个体化目标式健康教育,患者饮食控制效果理想。

  • 标签: 个体化目标式健康教育 糖尿病 饮食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留置长期性腔血透导管患者的并发症及护理体会。方法:对 80例次长期性腔置管进行回顾性分析 , 了解置管的适应证、置管方法、如何正确使用导管、导致导管使用不当的因素及常见并发症。结果: 80例置管患者中导管口皮肤红肿者 12例,其中股静脉置管 4例,颈内静脉置管 8例。结论:应用腔导管留置需要保证严格的无菌操作及正确使用留置导管和封管方法以及对患者防止并发症的针对性护理措施,才能有效提高导管的留置时间。

  • 标签: 血液净化 双腔导管 留置导管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疤痕子宫使用球囊导管促宫颈成熟及引产后阴道分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以 2016年 01月至 2018年 07月我院收治 59例足月疤痕子宫作为研究组,以同期分娩的 67例足月非疤痕子宫为对照组,两组均使用球囊导管促宫颈成熟及引产,比较两组的母婴结局。 结果 研究组孕产妇的年龄比对照组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孕产妇引产前后宫颈 Bishop评分、引产时间及总产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 24小时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严格把握指征及充分评估阴道分娩条件,球囊导管可安全有效地用于疤痕子宫足月妊娠的促宫颈成熟及引产,可降低疤痕子宫妊娠的再次剖宫产率,同时不增加母婴不良结局。

  • 标签: 疤痕子宫 双球囊导管 引产 阴道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留置长期性腔血透导管患者的并发症及护理体会。方法:对 80例次长期性腔置管进行回顾性分析 , 了解置管的适应证、置管方法、如何正确使用导管、导致导管使用不当的因素及常见并发症。结果: 80例置管患者中导管口皮肤红肿者 12例,其中股静脉置管 4例,颈内静脉置管 8例。结论:应用腔导管留置需要保证严格的无菌操作及正确使用留置导管和封管方法以及对患者防止并发症的针对性护理措施,才能有效提高导管的留置时间。

  • 标签: 血液净化 双腔导管 留置导管 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