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内疚作为一种社会情绪,影响着人们的日常行为。其效能可分为消极的道德情绪和积极的道德情绪。当人们产生内疚心理的时候会产生相应的行为倾向,其作为对内心愧疚的补救。

  • 标签: 内疚 情绪 行为倾向
  • 简介:了解山西省女性吸毒行为的现状,思考有效解决女性吸毒问题的方法,为女性吸毒行为的预防和女性吸毒人员的辅助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采用自编的女性吸毒行为调查问卷对山西省某女子强制隔离戒毒的女性吸毒人员的吸毒行为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研究。结果表明:1在人口学变量方面:毒害从大城市向中小城镇和农村蔓延;女性吸毒人员大多集中在无业、低文化程度、低经济收入和婚姻不幸福的人群;2在吸毒行为基本情况方面:女性吸毒呈现低龄化发展的趋势;女性吸毒人员的吸毒剂量和吸毒持续时间以及频繁程度都存在增大的趋势;大多数女性吸毒人员初次接触毒品的来源是朋友,对于毒品存在着错误的认知,且在吸毒后情绪和精神状态发生了较大变化;3女性吸毒行为在籍贯、职业和婚姻状况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女性 吸毒行为 调查 现状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镇江新区MSM人群HIV感染状况以及性行为特征。方法2015年在镇江新区通过“滚雪球”方法共招募145名MSM人群。结果MSM人群HIV阳性检测率为10.3%;知识知晓率为95.9%;93.1%的调查对象最近六个月发生过同性肛交性行为,坚持用安全套的比例为44.4%;31.7%的调查对象最近六个月发生异性性行为,23.9%从未使用安全套。结论镇江新区MSM人群中HIV感染率较高,无保护性的同性和异性行为同时存在,HIV存在向普通人群传播的可能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行为护理在小儿疝气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2月~2012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小儿疝气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护理组25例小儿疝气患者采取行为护理干预方法护理,对照组利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离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以及术后的并发症复发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等进行结果对比。结果护理组的术后离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分别是2.35±0.28d、5.45±1.45d以及97.75±1.09分,对照组的术后离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分别是7.98±1.13d、8.53±2.18d以及79.78±1.24分,两组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疝气患者进行行为护理干预方法护理能够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缩短术后患者的离床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患者术后疼痛和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行为护理 小儿疝气手术 护理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儿科护理行为中实施风险管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到12月接收的儿科患者,与2015年2月到9月间接收的儿科患者进行对比,对缺陷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进行风险管理干预。结果2015年护理缺陷发生率降低为13.6%。结论各项潜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处理方法,并且进行相应的干预,实施风险管理,能有效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提高了护理的质量。

  • 标签: 儿科 护理行为 分析与干预 实施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中学教育阶段,对学生的后期学习具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中学生在这个阶段也面临着诸多的学习压力,因此,中学生也是出现了一定的亚健康状态,这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都造成了和很大的困扰,严重的话甚至造成中学生危险行为的产生,国家也是对中学生亚健康状态逐渐的进行的重视,下面,本文就针对中学生亚健康状态的类型、产生的原因以及危险行为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中学生的管理提供一定的帮助。

  • 标签: 中学生 亚健康状态 危险行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男女青少年营养知识、态度与行为情况。方法抽样调查本地1342例青少年学生,通过调查问卷形式了解学生在营养知识、态度与行为上的现状。结果男女在营养知识认识上,对于基本常识性内容知晓率较高,但是在胆固醇、维生素等知识的了解上,学生认识度较低,同时男同学了解度更低。男女青少年在态度与行为上具有较为显著的差异,在偏食情况上较为凸显,不合理饮食与运动情况比例较高。结论在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上,男女学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要针对不同情况做针对性宣传教育。

  • 标签: 青少年 营养知识 态度 行为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儿童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类较为严重的发育障碍性疾病。该病男女患病率差异明显,在我国男女患病率比例为6~911。其主要症状为(1)社会交流障碍,一般表现在缺乏与他人的交流或交流技巧,与亲朋好友之间缺乏安全依恋关系等。(2)语言交流障碍、语言发育落后,或者在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言语倒退,以及语言缺乏交流性质。(3)重复刻板行为。(4)智力异常,70%左右的孤独症儿童智力落后,但这些儿童可能在某些方面具有较强能力。(5)感觉异常,常表现为痛觉迟钝、对某些声音或图像特别的恐惧或者喜好等。(6)其他常见行为包括多动、注意力分散、发脾气、攻击、自伤等。这类行为可能与父母缺乏关爱照顾或者教育中较多使用打骂或惩罚有一定关系。

  • 标签: 自闭症 认知障碍 行为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新生儿医院的感染于护理行为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找出解决方法。方法将我院2013年10月到2014年10在我院入住的217例新生儿进行调查,分析男性早产儿、低体重儿、窒息、气管插管等新生儿进行危险因素分析,总结所有新生儿感染部位的构成比例,了解微生物的培养种类。结果217例中出现医院感染的有15例占总数的6.9%,主要是呼吸道感染,皮肤组织、消化道组织感染的依次是12.7%和9.5%。结论对新生儿造成感染的危险主要因素分别有气管插管、重症监护、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窒息等。

  • 标签: 新生儿 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3~7岁儿童气质与行为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550例3~7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的550例3~7岁儿童中,44例为中间偏难养型,占8%,232例为中间偏易养型,占42.18%,28例为启动缓慢型,占5.09%,159例为易养型,占28.91%,87例为难养型,占15.82%;与女童相比,男童中的启动缓慢型所占比例较高(P<0.05),其余均无差异(P>0.05);同时,不同性别儿童的气质维度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气质类型不同的儿童其行为表现也有所区别。

  • 标签: 相关因素 儿童行为 儿童气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战士性心理和相关状况。方法用自编的调查表对某部204名战士进行了调查。结果对性问题表示关心的占22.7%(女)=50.6%(男),愿意与异性交往的占59.1%(女)-75.0%(男),谈过恋爱的占51.3%(男)-54.6%(女),有过性幻想的占56.8%(女)-82.5%(男),有过性梦的占38.7%(女)-95.7%(男),手淫发生率20.5%(女)-55.6%(男),性行为发生率9.1%(女)-40.6%(男),封婚前性行为持认可态度者占40.9%(女)-65.0%(男).结论当前部队战士性心理和性行为状况与地方青少年相比既有共同性,又有特殊性。为促进战士身心健康成长,对战士的性教育势在必行。

  • 标签: 部队战士 性心理 性行为 发生率 调查与分析 前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童心理行为预防干预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5月到2017年7月期间于我院所在地区的儿童6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教养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名。给予对照组儿童常规教养措施,给予试验组儿童心理行为预防干预。比较两组儿童教养后心理问题检出率,并对两组儿童教养后的社会生活能力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儿童心理问题检出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并且试验组儿童教养后的社会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儿童心理行为预防干预模式的应用效果较好,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儿童 心理行为 预防干预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的心理治疗方法1。案例中求助者15岁,由于其认知上存在的错误观念“考不上重点高中就将一事无成”,导致心情压抑、苦闷焦虑;人际关系紧张;睡眠不良。根据其心理问题的特征,咨询师与求助者协商并制定咨询方案。咨询过程以消除错误的认知模式,建立新的合理认知模式为核心,结合行为治疗手段,循序渐进地矫正不良行为,建立新的行为模式。经过四次的心理咨询后,求助者焦虑情绪缓解,自卑心理明显改善。

  • 标签: 自卑 一般心理问题 不良认知 认知行为疗法
  • 简介:摘要中职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神经系统发育活跃,自我意识增强,所以,也是性格形成的主要阶段,同样是心理危机高发期。这个年纪的学生,可能会逐渐在意外界对自己的看法,自尊心明显增强,若没有正确的引导,不能让学生正确处理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不能正确处理矛盾,很可能会引发冲突,甚至攻击性行为。而近年来时有发生的学生攻击性事件,让这个特定年龄阶段的不当行为逐渐引起了大众的关注,各教育界专家、学者纷纷对此展开了研究。本文经查阅大量资料,着重分析中职生发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并试图探讨其相关对策。

  • 标签: 中职生 攻击性行为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给予肝硬化患者心理护理对遵医行为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接收治疗的肝硬化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各63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性护理干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遵医行为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总依从度为98.4%,明显比对照组的77.8%高,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8%,明显比对照组的79.4%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心理护理应用到肝硬化患者中,能够对患者遵医行为进行有效改善,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得以有效提升。

  • 标签: 肝硬化 心理护理 遵医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