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社会工作中的个案方法对社交焦虑个体进行介入研究,帮助案主分析了焦虑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通过认知行为疗法进行了干预,达到了缓解焦虑情绪、改变焦虑思维、提升社交能力等目的,表明社会工作对社交焦虑的介入的有效性。

  • 标签: 社工介入 个案方法 社交焦虑
  • 简介:摘要脑卒中多发病突然,致残率高,不仅危害患者的生理健康,也对患者的心理和社会关系产生不良影响。在生物-心理-社会视角下医务社会工作者可以利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等方法,从生理、心理和社会关系三个维度帮助脑卒中患者疏导情绪,提供情感支持,调整家庭关系,整合社会资源,减轻患者经济压力。

  • 标签: 医务社会工作 脑卒中患者 社会工作介入 生物-心理-社会
  • 简介:摘要公共卫生事关我们所有人的健康与生命安全,同时还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秩序,它需要得到来自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与广泛参与。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政府在公共卫生管理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建设、人员物资建设都已经做得相当到位,但唯独缺少的就是来自社会的关注与参与,这反映出来的是政府在公共卫生管理社会工作上存在的缺位。以手足口病的公共卫生安全管理来讲,由于缺少来自政府的宣传教育和引导,所以很多社会群众都还对手足口病知之甚少,虽然我国目前的医疗技术能够基本有效的治愈手足口病,但是因为社会群众与儿童家长对手足口病预防知识的知晓率非常低,所以不论再怎么治疗,都无法防止手足口病发生,而且如果出现了严重并发症,其预后就非常令人担忧,这就造成了一个较为重大的公共卫生安全问题,其可能带来的后果与潜在威胁是非常严重的,而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必经之路,就是完善手足口病管理中的社会工作。本文基于作者自身的实际工作与学习经验,以完善手足口病管理中的社会工作为研究方向,首先简单阐述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然后对手足口病的流行特点和危害进行了分析,最后主要对我国目前手足口病管理中的社会工作现状进行了探讨,并对如何完善手足口病管理的社会工作提出了部分探讨性建议,以期能提升我国手足口病的社会管理质量,促进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

  • 标签: 公共卫生 手足口病 社会工作 研究意义 现状 措施
  • 简介:摘要医务社会工作是现代健康照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范围广泛多样,覆盖疾病预防、临床诊疗、康复服务等方面。在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疗服务需求多样化、三维健康观念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社会工作介入医疗服务领域有着特殊重要性和必要性。在现有的资源下,医院如何更好开展医务社会评价工作,如何促进社会评价工作“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有条件”需要进一步探讨。

  • 标签: 医务社会工作 必要性 存在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我国老龄化趋势形式严峻,养老、安老问题逐渐成为一个影响深远的社会问题。社区养老是一个新型的人性化养老模式,老年群体的身体健康需求是较为关键的社区服务项目之一,而医务社会工作对于社区老年人卫生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探讨了医务社会工作在社区老年人卫生服务中的必要性和当前的发展现状,并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使医务社会工作在社区老年人卫生服务中发挥出更好的力量和作用。

  • 标签: 医务社会工作 社区老年人卫生服务
  • 简介:摘要开展医疗联合体建设,是深化医改的重要步骤和制度创新,有利于调整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更好实施分级诊疗和满足群众健康需求。本文通过分析医联体模式下推进医务社会工作的路径,提出通过整合医疗志愿服务内容,突出医务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提升家庭医生服务功能,发现个案并介入干预等方面,从而提高三级医院医务社会工作的服务功能。

  • 标签: 医联体 三级医院 医务社会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会心理干预在自杀未遂者干预中应用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急诊室救治的自杀未遂者136例,并通过情绪稳定性量表、WHO健康量表以及BECK抑郁自评量表等综合评估后,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68例。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社会心理干预。对两组病人干预后生活质量量表、心理健康问卷以及应付方式问卷进行评定和比较。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干预后心理健康各项因素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应付方式各项目评分改善情况明显(P<0.05)。结论应用社会心理干预的临床护理方法可有效地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消除其负面情绪,促进其心理健康。

  • 标签: 自杀未遂者 心理健康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孕妇60例,按照单双数的方法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孕妇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剖宫产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孕妇受社会因素影响剖宫产率为50%,对照组未进行护理干预的刨宫产率为78.26%;实验组孕妇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6.7%,对照组为80.0%,两种比较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护理干预的措施能有效的降低受社会因素影响的刨宫产率。

  • 标签: 护理干预 社会因素 剖宫产率
  • 简介:摘要目的烧伤使患者身体及心理受到双重打击,烧伤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很大影响。烧伤后患者需要针对性的心理干预社会支持治疗。方法通过调查问卷及跟踪随访调查。结论严重烧伤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负性心理障碍,为使患者早日康复及生活质量提高而提供必要的心理干预社会支持治疗是必须的。

  • 标签: 严重烧伤 心理干预 社会支持
  • 简介:(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江苏无锡214151)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住院精神病病人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6例慢性精神病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仅进行常规的治疗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介人护理干预,连续进行8周。干预前及干预8周后分别采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并评定阴性症状和阳性症状评分。结果8周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总积极因素和总消极因素评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院内护理干预能改善精神病病人阴性症状,有效保持和恢复精神病病人的社会功能。

  • 标签: 精神病患者 护理干预 社会功能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social function of the chronic psychiatric inpatient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剖宫产病例1200例,其中2015年600例为对照组,2016年500例为实验组;对照组按常规产科护理要求实施护理;实验组通过社会因素剖宫产原因分析,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并对两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产妇社会因素剖宫产率比较,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

  • 标签: 护理干预 社会因素 剖宫产率
  • 简介:目的了解企业员工的工作倦怠状况,探讨社会支持对企业员工工作倦怠的影响并提出组织管理建议。方法以社会支持问卷和MBI-GS问卷对588名企业员工进行调查。结果企业员工的工作倦怠程度并不高,但仍存在.且以情绪耗竭的程度教高;社会支持与工作倦怠及共各构面部分呈显着负相关,社会支持对工作倦怠及其各构面具有显着的预测力,结论社会支持对企业员工工作倦怠有一定的影响.应引起管理者的重视。

  • 标签: 工作倦怠 社会支持 企业员工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干眼症病患强化综合护理干预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80例干眼症住院患者,随机分组后对比两组社会心理状态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差异。结果社会心理状态评分方面,除了在掩饰值上两组相差较小外,其他各项观察组分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干眼症病患强化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其由于眼部不适所产生的社会性下滑及生活质量受影响程度。

  • 标签: 干眼症 综合护理 社会心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河南省三门峡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技术中心站河南三门峡472000)摘要目的是探讨护理干预对产妇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支持的影响。方法将67例住院孕产妇随机分成干预组33例和对照组34例。干预组接受研究者制订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接受一般分娩常规护理。应用主观幸福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2组产妇进行问卷测定,并对结果进行f检验及相关分析。结论护理干预有利于增加产妇的社会支持,提高其主观幸福感。

  • 标签: 产妇 护理干预 主观幸福感 社会支持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4-0062-01
  • 简介:摘要为了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为苏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人口环境,我市于2005年7月启动了出生缺陷社会干预工程(以下简称“干预工程”)政府实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建立起“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协同促进、企事业单位积极响应、群众自觉参与”的工作模式,形成了以“预防为手段、宣教为载体、网络为平台、筛查为基础、诊断为依据”的一体化综合干预体系,使全市出生缺陷发生率由2004年9.33‰降至2010年6.62‰,总体下降29.02%。

  • 标签: 出生缺陷 母婴健康 实事工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主线为社会功能的综合干预模式来对儿童孤独症进行的治疗。方法选取我们医院(在2015年1月—2017年7月期间)收诊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45例患者来进行临床各方面指标观察,进行对比分析。多元化拼版式模式结果研究组儿童在基础的基础认知,交流互动方面以及CAR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要好,其中交流互动以及CAR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语言表达方面几乎没有差别(P>0.05)。讨论主线为社会功能的综合干预模式对于孤独症儿童的临床疗效要高于多元化拼版式模式,在语言表达上几乎没有差异的同时,基础认知要高于后者,尤其在交流互动和CARS上更是明显提高。说明前者用社会功能这条主线,准确的对患儿的根本解决点实施分层有效的治疗,依次把问题按照顺序一一进行解开,比后者的目标模糊,逻辑不清等方面解决的效果更好,很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借鉴。

  • 标签: 社会功能为主线 综合干预模式 多元化拼版式模式 儿童孤独症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社会突发事件中市民心理应激反应和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策略是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方法本文选材于在非典流行期社会突发事件中对900名市民采用及时的自编心理应激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分类统计分析。结果找出不同人群的不同心理应激反应,从中寻找心理应对干预策略。结论对在社会突发事件中调整市民心态、提高市民生活质量、稳定社会有其重要意义。

  • 标签: 突发事件 心理应激 心理干预 社会突发事件 心理应激反应 市民
  • 简介:摘要在回顾既往关于女性不孕症社会心理情况与心理干预进展研究报道的基础上,对当前女性不孕症社会心理现状与心理干预进行了解与分析,结合女性不孕症社会心理现状与患者不同心理特点,心理学,护理学等学科知识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

  • 标签: 女性不孕症 社会心理现状 心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