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产妇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支持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4-14
/ 2

护理干预对产妇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支持的影响

张小灵

张小灵

(河南省三门峡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技术中心站河南三门峡472000)【摘要】目的:是探讨护理干预对产妇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支持的影响。方法:将67例住院孕产妇随机分成干预组33例和对照组34例。干预组接受研究者制订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接受一般分娩常规护理。应用主观幸福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2组产妇进行问卷测定,并对结果进行f检验及相关分析。结论:护理干预有利于增加产妇的社会支持,提高其主观幸福感。

【关键词】产妇;护理干预;主观幸福感;社会支持【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4-0062-01

妊娠、分娩是女性一生中的重大生活事件,会使个体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目前,产妇出现焦虑、抑郁的情况较多。它严重影响了母儿的身心健康,对家庭及社会亦造成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因此越来越受到医护人员的关注。主观幸福感作为社会心理学指标被广泛应用于婚姻生活领域。但关于护理干预与产妇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报道较少。我站在此方面做一初步探讨,旨在为进一步提高产妇的主观幸福感提供科学依据,现论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8年5月一2009年9月收集我站住院产妇67例,年龄24—34岁,平均年龄28岁。其中自然分娩27例,剖宫产40例。入选产妇均意识清醒,各项指标正常,无严重智能障碍、精神症状(障碍)或阳性家族史;产前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心脏病或其他内科并发症;亦无产科并发症。经产妇知情同意。采用随机数字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33例和对照组34例。2组产妇的年龄、分娩方式、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态、对孕产期保健知识掌握、新生儿的健康状态及性别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1)干预方法。干预组和对照组均由护士用口头宣教的方法进行孕产妇健康教育,饮食指导,一般心理护理。除此之外,干预组还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干预内容主要有:

①入院时,由护士向孕产妇介绍住院环境、病房设施及主管医生、接生助产士。带领其参观产房,熟悉分娩环境,并讲授分娩知识——分娩三要素,正常的分娩经过,自然分娩的好处及剖宫产的利弊及怎样在产程过程中,配合医生,减轻疼痛,争取社会和家庭的支持;②产程中让丈夫提供陪伴分娩。适当应用镇痛方法,医护人员充分应用人际交流技巧,给予产妇更多的体贴和关爱;③对孕产妇进行呼吸训练,根据所处产程、孕产妇的呼吸特点,指导孕产妇选择合适的呼吸幅度和节律,使孕妇学会运用深呼吸缓解疼痛,学会在第二产程运用屏气法和呼气法协助胎儿娩出。(2)评价方法。评价内容包括:①主观幸福感量表。包括整体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频率、消极情感体验等3个分量表,该量表的中文版的3个分量表的一致性信度(Alpha)分别是0.76、0.81、0.81。除整体生活满意度采用7分量表(统计时换算为9分量表的分数)评定外,各量表的项目都采用9分量表评定。以项目总分除以项目数得量。②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从社会支持总分、主观社会支持分、客观社会支持分和社会支持的利用度4个方面进行评定,总分越高提示受试者的社会支持越好。干预孕产妇入院的第2天自行填写社会支持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出院的前l天再次填写两量表。

1.3数据处理。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相关关系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我站针对孕产妇的生理特殊性,在查阅文献并结合护理实践的基础上,探讨出—套适合孕产妇的干预方法。结果可见,干预之后孕产妇的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支持方面,均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为母婴的身体健康提供了保障。同时我们采取了随机分组,进行严格质量控制,控制混杂偏倚,保证了结果的客观准确性。

3讨论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幸福和健康有了更高的追求。主观幸福感,这项在早前容易被忽略的人类健康的指标,如今正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那么究竟什么是主观幸福感?它的衡量标准又有哪些呢?人们对于自己是否幸福的主观感受称之为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well—being),它是对生活满意度和个体情绪状况的一种综合评价,是评价者个体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估,是反映某一社会中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参数。标准心理学家认为,有幸福感的人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对于增强与维护人们的整体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妊娠分娩虽然是一种正常的生理过程,但由于妊娠过程中不同的个体经历了不同的生理、心理、社会压力,导致情绪改变。可能影响到孕产妇的幸福感,从而影响母婴的身心健康。个体只有在得到各种社会支持时才能获得较高的幸福感,社会支持是主观幸福感的—个重要影响因素。因为社会支持可以提供物质或信息的帮助,增加人们的喜悦感、归属感,提高自尊感、自信心,当人们面临应激生活事件时.还可以阻止或缓解应激反应,稳定神经内分泌系统,增加健康的行为模式,从而增加正性情感,抑制负性情感,最终增加主观幸福感。所以,增加社会支持、提高主观幸福感能够对孕产妇的身心健康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站作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长期服务于孕产妇及妇女群体。近年来,切实感觉到护理干预对孕产妇的心理影响,及对分娩产生的重大积极作用。但由于样本量较小,需要今后在护理实践中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并且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干预策略。

参考文献

[1]于秀梅.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中国妇幼保健,2007,22(7):

[2]初蓝,王艳英,由燕.产妇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黑龙江医药,2007,20(5):536-538.

[3]张雯,郑日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1):61.62.

[4]李绍敏.产后抑郁症患者社会心理因素调查及护理干预.山东精神医学,2004.17(3):179.180.

[5]胡巧红,宁玉萍.初产妇产后抑郁的护理干预探讨.护理学杂志,2003.18(12):923-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