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护理对肛肠手术患者不良心理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5月在本院诊治的52例肛肠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甲组26例、乙组26例。其中甲组使用传统护理干预,乙组在甲组的基础上使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及总满意度。结果乙组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总满意度为84.62%,明显低于乙组的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传统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对肛肠手术患者使用心理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满意度,可在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干预 肛肠手术 不良心理 总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肺气肿患者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11月内收诊的94例老年肺气肿病人且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心理组,每组47例,向对照组病人提供常规护理服务,心理组病人在常规护理的同时配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并调查病人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1)两组病人护理之前的SDS评分及SAS评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通过不同方式护理过后,心理组的SAS评分及SDS评分都低于对照组(P<0.05);(2)通过调查发现,心理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肺气肿在护理中,配合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建议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老年肺气肿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施心理干预和疼痛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的护理效果。方法采纳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之间,我院妇科住院治疗的腹腔镜手术病人106例做研究病例,采取随机数字法把病人分成对照组(53例)、观察组(53例),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在采用常规护理之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和疼痛干预,对照两组病人术后的疼痛程度和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各时间段的疼痛程度评分,都比对照组病人明显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观察组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对照组病人明显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实施心理干预和疼痛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的护理效果显著,可以推广到临床上应用。

  • 标签: 妇科 腹腔镜手术 心理干预 疼痛干预 临床效果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强迫症患者不良心理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上海市嘉定区精神卫生中心2017年9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74例强迫症患者,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对照组(对症治疗)、观察组(综合性护理干预),每组分别为37例。对比两组干预后的SAS、SDS以及Y-BOCS评分。结果观察组SAS、SDS以及Y-BOC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强迫症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患者依从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支持。

  • 标签: 强迫症 综合性护理干预 不良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于骨折患者的早期功能锻炼的影响。方法将110例创伤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骨科护理,观察组另外根据患者的状况给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况以及患者的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差异。结果创伤骨折患者通常心理状态较为焦虑,干预后观察组患者锻炼依从性及心理状态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骨折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改善心理状态,利于患者的身心康复。

  • 标签: 创伤骨折 心理干预 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12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两组均应用相同的常规康复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早期心理干预,观察两组康复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康复3个月后抑郁状况、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改善,但是观察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患者,给予患者早期心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抑郁状况,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心理干预 脑卒中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心理问题并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本文选择的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7年6月到2018年10月收治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共选择8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患者的心理问题和表现,并按照随机方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和针对性护理组,每组44例,分别配合相对应的护理,比较两组不同护理的效果。结果通过调查分析得出,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在心理上主要表现有焦虑、抑郁和情绪低落等相关问题;为患者配合不同的护理以后,针对性护理组患者的心理质量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和比较,常规护理组为79.55%(35/44),针对性护理组为95.45%(42/45),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心理问题表现复杂,对患者配合针对性的护理进行干预指导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心理质量的改善,可以帮助患者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早期先兆流产 心理问题分析 护理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消化内科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集2017年1月—2018年4月的70例消化内科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用护理常规方法,心理干预组用对症心理疏导方式。比较两组满意率;消化内科患者对消化内科疾病的认知、自我护理意识;护理前后心理功能、生存状况;不良心理例数。结果心理干预组满意率、心理功能、生存状况、消化内科患者对消化内科疾病的认知、自我护理意识、不良心理例数方面相较对照组更好,P<0.05。结论消化内科患者实施对症心理疏导方式效果理想。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消化内科患者 负性情绪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心理干预护理应用于整形美容患者围术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368例整形美容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84例患者,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护理,观察组接受心理干预护理。结果经过临床治疗及护理后,对两组整形美容患者的SDS评分与SAS评分进行判定,观察组的SDS评分与SAS评分情况明显的比对照组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护理应用于整形美容患者围术期中,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与焦虑等负面心理情况,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整形美容 心理干预护理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高龄高血压患者采用心理治疗措施进行干预的效果。方法将我社区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90例高龄高血压患者按照其治疗方法的区别以对照组、观察组命名,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不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还联合心理治疗措施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SAS评分以及HAMD评分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对照组高龄高血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56%、77.78%,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高龄高血压患者治疗后SAS评分、HAMD评分分别为(25.33±4.32)分、(11.32±1.11)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SAS评分、HAMD评分降低幅度较大(P<0.05)。结论心理治疗措施用于高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可获得较为良好的效果,不仅能提升整体治疗效果,还可改善患者心理负面情绪,有极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高龄高血压 心理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青年前列腺炎前期防治方法。前列腺炎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在泌尿外科50岁以下男性患者中占首位,有报道指出中青年前列腺炎患病率已经达到50%,而阴茎异常勃起和长时间的充血是中青年人患前列腺炎的一个重要原因,阴茎异常勃起和长时间的充血早期不会引起明显不适,所以患者不会在意更不会去主动干预,等到病情加重了才会去找医生,这时治疗就相对困难了;在早期患者只要学会运用心理干预等方法就可自行有效防止阴茎异常勃起、阴茎长时间充血及前列腺充血,从而起到较好预防和治疗前列腺炎的作用。

  • 标签: 前列腺 前列腺炎 前列腺充血 心理干预 阴茎异常勃起 阴茎长时间充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偏头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9月于我院门诊收治的偏头痛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后72h内两组患者的头痛症状缓解情况。结果干预后的72h内,观察组内45例患者的头痛症状均得到缓解,其中24h内缓解者29例(64.4%),48h内缓解者15例(33.3%),72h内缓解者1例(2.3%),有效率达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6%(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偏头痛症状,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偏头痛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住院患儿家属实施护理关怀照护行为对其心理状态的干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在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儿科陪护家属,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关怀照护行为,比较两组患儿家属心理状态。结果实验组抑郁、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满意度、照护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关怀照护行为在住院患儿家属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缓解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与患儿家属照护能力,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 标签: 住院 患儿家属 护理关怀 照护行为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在当代社会发展背景下,抑郁症患者临床治疗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关注,抑郁症患者通常是情感障碍表现,他们会表现出自杀、自伤等症状,普通的药物治疗和护理已经无法满足抑郁症患者治疗需求。在这一背景下,为提高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阻止患者出现自杀的想法,应尝试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方法。本文,将先分析抑郁症患者病症表现,再详细阐述心理护理干预。最后,总结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希望医护人员应加大对这一种干预方法的推广,让抑郁症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抑郁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心理行为干预方法应用在鼻出血患者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6年4月到2018年10月收治的鼻出血患者,按随机将86例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心理护理组,平均每组患者为43例,两组患者配合相对应的护理,评价,并比较不同护理所取得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干预以后,鼻出血均得到有效控制,止血有效率方面无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护理干预以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常规护理组为34.88%(15/43),心理护理组为9.30%(4/43),P<0.05表示差异明显,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之后的心理情况进行比较,心理护理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都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心理护理组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鼻出血患者配合心理行为干预能有效为患者提供良好护理体验,可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心理质量的缓解,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理行为干预 鼻出血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在中心辖区管理的2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焦虑、抑郁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FPG没有明显差异;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两者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FPG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有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极好,患者的血糖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因此,可以在临床护理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糖尿病护理 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于SLE患者护理措施中采用心理干预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84例SLE患者作为此次探究性实验的研究对象,随机将84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心理干预措施,在采取心理干预前后采用SAS、SDS、SCL-90三个量表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SDS、SCL-90三个量表的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缓解其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提高SLE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心理干预 系统性红斑狼疮 SAS SDS SCL-90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意外妊娠患者无痛人流术后情绪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00例行无痛人流术意外妊娠患者,按照给予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0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差异较小,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意外妊娠行无痛人流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意外妊娠 无痛人流 情绪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并发急性左心衰的临床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方法以160例高血压并发急性左心衰患者作为本次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将之随机分为常规组、研究组,其中常规组80例行常规化护理,研究组80例则在常规化护理基础上加强临床心理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心率、血压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中,加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稳定高血压并发急性左心衰患者的心率、血压等体征,避免出现较大的波动而影响到临床疗效。

  • 标签: 高血压 急性左心衰 心理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团体心理干预对精神科护士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2月在我院工作的28名精神科护士进行研究,所有护士皆实施团体心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及总体幸福感。结果干预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的GWB评分显著优于干预后(P<0.05)。结论精神科护士实施团体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负性情绪,提升总体幸福感,值得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精神科 护士 团体心理干预 负性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