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产孕妇凝血四项及血常规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临床孕妇42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42例健康非妊娠女性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凝血四项与血常规检测,比较相关结果。结果经检验,在凝血四项PT、TT、APTT、Fib检验结果、常规检验结果表明,PT、RBC、TT、APTT、HGB方面,对照组均高于观察组,而在Fib、WBC方面,对照组均低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临产孕妇,若能够进行凝血四项与血常规可以找到异常情况,并根据结果进行针对性干预,可以改善贫血及预防相关并发症。

  • 标签: 临产孕妇 凝血四项 血常规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针对高危妊娠孕妇产前给予优质护理方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高危妊娠孕妇12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分成两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高危妊娠孕妇给予临床常规的护理方式,而试验组高危妊娠孕妇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进行干预。结果结果显示,试验组孕妇产前护理后出现高血压、血糖异常、早产、宫内死亡等不良状况人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别可见,P<0.05。两组高危妊娠孕妇的心理障碍可知,试验组孕妇出现少言、焦虑、悲伤的人数均优于对照组,存在差异,P<0.05。结论针对高危妊娠孕妇产前给予优质护理有着较好的作用价值,明显的改善孕妇的各项指标,减少了不良状况的发生。

  • 标签: 优质护理 高危妊娠孕妇 产前护理,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产妇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意义。方法本次病例对象为我院自2014年2月以来所收治的100例临产妇,按照随机抽样法将临产妇分为常规组和心理疏导组。常规组行常规临产护理;心理疏导组强化心理护理的应用。评价(1)临产妇顺产率、会阴侧切率、剖宫产率;(2)干预前后SAS评分、潜伏期、活跃期和总产程时间;(3)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结果(1)心理疏导组临产临产妇顺产率显著比常规组高,会阴侧切率、剖宫产率较低,比较后差异显著,P<0.05;(2)心理疏导组干预后SAS评分明显较低,潜伏期、活跃期和总产程时间显著比常规组短,比较后差异显著,P<0.05;(3)心理疏导组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显著比常规组低,比较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产妇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意义重大,有利于缓解临产妇焦虑情绪,缩短产程,提高顺产率,改善母婴结局,值得推广。

  • 标签: 临产妇 心理护理 应用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娩期健康教育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400例足月妊娠、单胎、头先露,且无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观察,观察组实行早期全程的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产妇分娩疼痛程度轻,自然分娩例数多。结论健康教育能降低产妇的分娩疼痛,提高自然分娩率。

  • 标签: 健康教育 产妇 分娩疼痛 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引起高龄孕妇心理反应的有关问题,分析高龄孕妇的心理健康状态,并有针对性的采用健康教育方式,让高龄孕妇能有良好的状态迎接新生儿,达到母婴平安、健康的目的。

  • 标签: 心理状态 高龄孕妇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健康教育与母乳喂养的关系,阐述产前健康教育的方法及内容。方法以调查问卷、个别访谈、随访的形式,帮助产妇完成接受—认知—参与—自觉行为过程,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产前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孕妇及家属对母乳喂养的认知,掌握母乳喂养知识和喂养技巧,提高了母乳喂养率(P<0.05)。结论加强产前健康教育对于提高母乳喂养率,促进母乳喂养成功至关重要。

  • 标签: 健康教育 母乳喂养 产前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孕妇血凝四项指标检测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43例临床孕妇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收治的1043例正常非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四项血凝指标情况予以分析。结果在血凝四项指标中,对照组患者的TT、APTT和PT指标情况显著高于观察组,但FIB指标显著低于观察组,两组各指标情况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在产前和产中阶段,对患者的血小板和血凝四项指标情况进行检测,对其功能变化予以动态监测,能避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以及异常出血现象的出现,能有效确保母婴的生命健康安全。

  • 标签: 孕妇 血凝四项指标 临床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分娩的347例产妇产前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在进行超声诊断后,心血管系统畸形的例数低于引产或者分娩后畸形的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在产前胎儿畸形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进行产前超声检查中,常常会出现漏诊的情况,在诊断中应该不断的深化,提高诊断的精确度。

  • 标签: 超声诊断 胎儿畸形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讨论产前出血的处理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就医的23例产前出血患者,对其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过我院积极的救治,6例孕妇保胎至足月生产,17例孕妇在出血后终止妊娠,其中15例为剖腹产,2例为阴道生产,围生儿死亡2例。结论胎盘早剥与前置胎盘是造成产前出血的主要原因,剖宫产是产前出血的主要生产方式,发生产前出血后,围生儿的死亡率较高。

  • 标签: 产前出血 原因 处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艾滋病孕妇母婴阻断综合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到2016年3月于收治的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共15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予以综合性干预的艾滋病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产妇的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胎儿存活率,胎儿感染率和新生儿阿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新生儿阿氏评分为8.5±2.5,对照组患者为6.4±2.2,两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胎儿存活率为100%,胎儿感染率为10%,对照组患者胎儿存活率为80%,感染率为40%,两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中应用综合性母婴阻断干预措施,可有效提升新生儿阿氏评分和胎儿生存率,降低胎儿感染率,预防HIV的母婴传播,获得非常理想的干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HIV病毒 孕产妇母婴阻断 干预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被动吸烟对孕中期孕妇血清β-HCG的影响。方法选取12~28孕周的孕妇332例,其中以67例孕前后处于被动吸烟环境中的孕妇为实验组,265例正常环境中的孕妇为对照组,ELISA法检测两组孕妇孕12周、孕16周、孕20周、孕24周及孕28周外周静脉血血清β-HCG水平,经t检验分析两组血清β-HCG水平的统计学差异。结果孕中期两组孕妇血清HCG水平均在12w、16w最高,20w、24w和28w血清β-HCG含量下降,且随孕周的增大血清HCG水平逐渐减低。两组孕妇的血清β-HCG水平比较,各孕周被动吸烟孕妇的血清β-HCG水平均高于无被动吸烟的孕妇。结论被动吸烟可以引起孕中期孕妇血清β-HCG的增高,是一种由尼古丁所致的母体循环损伤的代偿机制。

  • 标签: 被动吸烟 孕中期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母乳喂养宣教的临床方法,分析母乳喂养宣教对产妇有什么样的效果。方法实验组的采用新的母乳喂养宣教模式,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母乳喂养宣教。将两组孕妇通过宣教后母乳喂养的情况进行对比,研究临床上如何对孕妇进行宣教有利于孕妇对母乳喂养的知晓和掌握,并根据实验的结论,发现当前母乳喂养宣教的不足之处,并根据实际情况将宣教的方法和模式不断地改进,从而给孕妇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宣教服务。

  • 标签: 母乳喂养 宣教 产妇 泌乳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产妇进行产前教育对初产产妇生产过程以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3月收治入院的即将要分娩的初产产妇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这组孕妇不进行产前的教育,产科护士对观察组进行有效的产前教育,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临床满意度、分娩方式以及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产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有效的产前教育,观察组的孕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总产程要比对照组的产程短,对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进行对比,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产妇进行产前教育,有利于缩短产妇的产程,并提高产妇自然分娩几率,使母婴的身体素质均能够得到有效的改善和优化。

  • 标签: 初产妇 分娩 产前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胎儿产前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进行产前超声检查的180例孕妇进行研究,观察超声下胎儿头颈四肢等的发育情况,以及胎盘、羊水等异常情况,记录胎儿畸形种类,计算各种畸形的比例。结果180例检查孕妇中检出胎儿畸形20例(11.10%),其中神经系统畸形、唇腭裂发生率最高;其次为心血管畸形、消化道畸形等;30岁以上孕妇胎儿畸形发病率明显大于30岁以下孕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在产前检查能够有效的检查胎儿畸形,且操作简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产前 超声检查诊断 胎儿畸形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新都区妇幼保健院加强对孕妇学校的管理,健康教育科认真开展孕产期宣教和培训,为孕产期妇女及全区儿童保健工作做出了积极努力。有效降低了剖宫产率,减少了围产期儿童死亡,确保了我区政府目标任务顺利完成。2015年,全院围产儿死亡率降至最低,达到3.02‰,剖宫产率降到51.49%,切实有效的保证了新都区妇女儿童生命安全。

  • 标签: 孕妇学校 剖宫产率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先兆流产孕妇的心理特征和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接收的先兆流产孕妇35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后,患者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患者出现流产1例,低于对照组6例,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在先兆流产孕妇护理中,对孕妇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并制定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不仅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而且能够促进妊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先兆流产孕妇 心理特征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彩超在胎儿畸形产前筛查中的诊断价值,以此提高胎儿畸形的临床诊断率。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接受产前检查的150例孕妇行二维、彩色多普勒检查,观察胎儿面部和肢体、心脏结构等情况,对发生病变的部位反复行多方位的扫描。结果150例胎儿中有6例出现畸形,其中筛查符合率为83.3%,发生1例漏诊,漏诊率占16.7%。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在孕妇产前进行筛查,可以对胎儿在子宫内情况及时显示,而且图像清晰,能及时发现胎儿的畸形或者不良妊娠情况,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并且不会使胎儿受到损伤,临床诊断敏感性和准确性高,能有效提高我国出生人口的素质,对于胎儿畸形产前筛查具有十分具要的诊断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彩超 胎儿畸形 产前筛查 诊断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前超声诊断对胎儿肾脏发育异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接治的产前超声诊断发现胎儿肾脏异常的92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并且在新生儿出生三个月内进行随访。结果肾盂增宽74例,占总数的80.4%,重复肾6例,占总数的6.5%,多囊肾2例,占总数的2.2%,多囊泡肾2例,占总数的2.2%,肾囊肿8例,占总数的8.7%;8例失访,22例进行引产,2例流产,出生胎儿仅为60例;并且新生儿正常为39例,占总人数的42.4%。结论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肾脏发育异常的价值较大,但超声检查不能做出明确诊断的需要加强随访,诊断时候需谨慎。

  • 标签: 产前超声诊断 胎儿肾脏发育异常 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