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16排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胸部骨骼骨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4例胸部骨骼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16排多层螺旋CT检查,并采用三维重建多平面重组(MPR)后处理技术,观察患者骨折情况,与常规轴位CT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MPR后处理技术诊断横行胸骨骨折、未移位胸骨骨折、无明显移位肩胛骨骨折以及胸椎中柱骨折准确率显著高于常规轴位CT(P<0.05)。结论采用16排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诊断胸部骨骼骨折,准确率高,能够帮助骨折类型判断,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16排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多平面重组 CT容积再现技术(VR) 胸部骨骼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与MRI对宫颈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了2014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并确诊为浸润性宫颈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CT检测,为观察组患者提供多层螺旋CT联合MRI检测方法。结果多层螺旋CT联合MRI技术的检测结果较比单一的CT检测技术更优,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多层螺旋CT和MRI检测技术,对于宫颈癌患者的术前分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值得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多层螺旋CTM MRI 宫颈癌 术前分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闭合性腹部外伤的螺旋CT诊断效果。方法选取37例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诊治疗的急性闭合性腹部外伤患者。患者入院后均给予CT及X线诊断,并将患者诊断结果进行记录分析。结果37例急性闭合性腹部外伤患者CT诊断准确率为92.1%,X线诊断率为78.3%,CT诊断准确率(92.1%)明显高于X线诊断率(78.3%),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对急性闭合性腹部外伤患者病情诊断有显著效果,可快速准确诊断患者病情,为患者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值得在急性闭合性腹部外伤诊断中被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急性闭合性 腹部外伤 螺旋CT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肠造影+CT扫描对急腹症疾病的诊断作用。方法以2015年9月—2018年9月间入本院治疗的200例急腹症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和B组,均是100例。A组给予胃肠造影+CT扫描诊断,B组给予单纯的CT扫描,对比诊断效果。结果A组的疾病检出率为95.00%,B组为84.00%,对比有差异(P<0.05)。对比两组对于各疾病类型的检出率无差异(P>0.05)。以手术结果为病理诊断标准,A组的诊断准确率为96.00%,敏感度为96.91%,特异度为66.67%,B组分别为82.00%,84.38%和25.00%,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为急腹症患者行胃肠造影+CT扫描诊断可有效检出疾病类型,且诊断效果佳,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胃肠造影 CT扫描 急腹症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上腺肿瘤的CT表现及特征,总结鉴别良恶性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证实的23例肾上腺肿瘤的CT特征。诊断。结果肾上腺腺瘤8个,7个直径小于3cm,5个平扫密度均匀,增强后呈轻中度强化;嗜铬细胞瘤2个,直径均大于5cm,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不均匀明显强化;转移瘤15个,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强化较明显。结论螺旋CT对肾上腺肿瘤良恶性鉴别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肾上腺 肿瘤 CT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小细胞肝癌中MRI与螺旋CT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98例小细胞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诊断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MRI组和螺旋CT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中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MRI组的肝内病灶及其阳性率均优于螺旋CT组(P<0.05),两组肝外病灶及其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组在直径≤3cm的病灶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螺旋CT组(P<0.05),两组在直径>3cm的病灶中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在小细胞肝癌中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 标签: 小细胞肝癌 MRI 螺旋CT
  • 简介:摘要目的论述肋骨骨折患者分别采取64层螺旋CT检查与DR胸片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次研究所选对象为我院2014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骨科收治的肋骨骨折44例患者,分别采取64层螺旋CT检查及DR胸片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度与漏诊率,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64层螺旋CT检查准确度100%明显高于DR胸片准确度81.82%(χ2=8.8000,P<0.05)。结论64层螺旋CT检测准确度更高,可更精准判断患者骨折情况,值得推广。

  • 标签: 肋骨骨折 64层螺旋CT DR胸片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以肺小结节诊断为例,分析多排螺旋CT的诊断作用。方法以医院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180名肺小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据患者肺小结节尺寸,将患者的分为3组,开展回顾性分析,将CT扫描所获得的图像按照1.50mm和2.50mm层层厚进行重建,分析三组患者的CT图像清晰度特征、重建速度、重建结果的判定准确度。结果根据1.50mm厚与2.50mm层厚重建的影像处理结果,两种方法的肺小结节整体显示情况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50mm层厚的重建速度较1.50mm层厚更快(P<0.05)。结论在多排螺旋CT应用于肺小结节诊断以后,不同层厚重建的诊断价值较为相近,2.50mm层厚在重建速度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适用于临床治疗。

  • 标签: 多排螺旋CT 肺小结节 CT图像清晰度 重建速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128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0月我院行128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100例患者,根据检查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的检查护理,研究组患者行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造影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平均心率及心率波动显著小于对照组,冠脉图像质量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冠脉图像质量,提高造影成功率,且对心率影响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干预 128排螺旋CT 冠状动脉造影 造影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疑似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X线及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进行检查,比较不同检查方法对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准确率。结果9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两项检查,CT组确诊率为100.00%,X线组确诊率为84.44%,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得出左侧骨折患者58例,右侧骨折患者29例,双侧骨折患者3例,经手术治疗后,优良率为94.44%。结论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可清晰的显示胫骨平台的解剖形态,诊断准确率高,可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 标签: 64排螺旋CT 三维重建 X线 胫骨平台骨折
  • 简介:摘要卵巢Brenner瘤(又称卵巢纤维上皮瘤),发病率低,占所有卵巢肿瘤0.7%~1.7%,本文回顾性分析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Brenner瘤患者的CT,观察卵巢Brenner瘤的发病部位、大小、密度、形状、强化程度及与周围分界表现,现汇报如下,以期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 标签: Brenner瘤 卵巢 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胰腺炎患者CT检查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40例,进行CT扫描,对病理学检查与CT检查的准确率进行分析。结果CT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非急性胰腺炎准确率54.54%(6/11),急性胰腺炎轻症准确率89.47%(17/19),重症准确率80.0%(12/15)。结论急性胰腺炎采用CT检查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为临床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CT检查 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腹症应用腹部64排CT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集2015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诊的46例急腹症患者作为重点对象,按照此次检查方式划分为参照组(腹部X线片)及实验组(腹部64排CT),且每组等分为23例,对所有急腹症患者经不同检查方式后的临床诊断结果进行观察与比对,并予以总结。结果通过对两组急腹症患者采取不同的检查方式后得出,实验组采取的腹部64排CT检查的图像清晰度为22(95.65)%、操作难度为2(8.70)%、患者舒适度为21(91.30)%以及诊断准确率为22(95.65)%,均明显优于参照组采用的腹部X线片检查的图像清晰度的13(56.52)%、操作难度为10(43.48)%、患者舒适度为12(52.17)%以及诊断准确率为16(69.57)%,差异有可比性,(χ2=9.634,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腹症应用腹部64排CT的诊断效果佳,可作为临床医生用来提供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 标签: 急腹症 腹部64排CT 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椎骨折应用CT和MRI检查在临床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脊椎骨骨折患者50例,作CT扫描和MRI检查,对两种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终板骨折移位、椎体骨折、椎板骨折方面,CT检查明显优于MRI的检查结果;在椎体压缩、椎旁软组织和脊髓形态信号方面,MRI检查明显优于CT的检查结果。结论脊椎骨折采用CT、MRI能对脊椎骨折明确诊断,CT可明确椎管形态变化,MRI可确定病变节段水平和病变范围。

  • 标签: 脊椎骨折 CT检查 MRI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50例脑梗死患者,对这些脑梗死患者均在发病后的24h内进行了2次脑部CT检查,将第一次进行CT检查结果作为对照组(发病6h内),将第二次进行CT检查作为观察者(24内),比较这两组CT区别和确诊患病类别。结果在50例脑梗死患者中,静态发病15例(30%)、动态发病25例(50%);20(40%)例出现意识模糊、12(24%)例出现偏瘫;在表现类型上,5例为完全脑梗死,38例进展性脑梗死,7例稳定性脑梗死;首次CT检查对于脑梗部位的确定的准确率和检出率低于第二次检查,且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CT诊断脑梗死,可以较早准确的确诊部位和类型,对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CT 脑梗死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细胞癌采用CT及MRI临床诊断的影像特征及诊断。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肝细胞癌患者60例,采用CT增强和MRI扫描,对两种方法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CT病灶平扫检出率71.67%、动脉期检出率91.67%、门脉期检出率73.33%,延迟期检出率81.6%。MRI扫描T1WI检出率73.33%,T2WI检出率91.67%,动脉期检出率91.66%,门脉期检出率73.33%,延迟期检出率91.67%。结论肝细胞肝癌,螺旋CT及MRI增强扫描的检出率均较高,总体看来MRI诊断效果优于增强CT扫描CT检查价格较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检查方式。

  • 标签: CT扫描 MRI扫描 肝细胞癌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部CT平扫测量室间隔差值诊断贫血的价值。方法选取心室腔密度明显低于心肌、室间隔的150例贫血患者作为贫血组,同期选择非贫血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都给予CT检查,记录室间隔差值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记录贫血患者的贫血程度并进行对比。结果贫血组的室间隔差值为22.99±7.02HU(范围为3.92HU~89.22HU),显著高于非贫血组的2.48±0.47HU(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贫血与室间隔差值存在显著正相关性(P<0.05)。在贫血组患者中,轻度贫血患者的室间隔差值为12.14±3.58HU(范围为3.92HU~23.10HU),中度贫血为25.29±6.64HU(范围为9.22HU~45.10HU),重度贫血为54.91±10.16HU(范围为29.32HU~89.22HU),对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胸部CT平扫测量室间隔差值可辅助诊断贫血,可作为常规诊断的补充手段,总结室隔差值最大阈值和贫血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也可让诊断贫血的形式多样化。

  • 标签: 胸部CT 室间隔差值 贫血 左心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和MRI诊断对乳腺癌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我院乳腺外科收治的患者70例,均行MRI和CT检查对乳腺癌检出率、灵敏度、特异性进行分析。结果乳腺外科者70例行MRI与CT的诊断情况进行比较,经病理确诊为乳腺癌患者56例,乳腺良性肿块者14例;CT检查,灵敏度85.71%,特异度71.43%,阳性预测值92.30%,阴性预测值56.56%,准确率82.86%;MRI检查,灵敏度96.43%,特异度78.57%,阳性预测值94.74%,阴性预测值84.62%,准确率92.86%;MRI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明显高于CT的检查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采用MRI诊断灵敏度、特异度明显高于CT检查,MRI诊断早期乳腺癌临床价值优于CT检查。

  • 标签: MRI检查 CT检查 乳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能谱CT原子序数法在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术前对325例尿路结石患者行能谱CT检查,应用有效原子序数进行分析预测其成分;术后,使用红外线光谱法分析结石确定成分,进而验证能谱CT有效原子序数法的准确度。结果能谱CT原子序数法对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准确性很高,与红外线光谱法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可为在体结石的治疗方案及预防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 标签: 尿路结石 原子序数 红外线光谱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食管癌的X线钡餐造影与CT影像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8年3月38例食管癌的X线钡餐造影与CT影像,判断二者的符合率。结果X线造影准确诊断食管癌28例(73.7%),主要以环征/半环征、缺口征及双边征、小龛影、平盘或棒状隆起、管壁局限性增厚等为表现。CT准确诊断食管癌33例(86.8%),主要以食管壁不规则增厚、管腔狭窄、软组织肿块影、柔韧性消失、周围脂肪间隙消失等为表现。结论X线钡餐造影与CT诊断食管癌均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合理结合两种检查方法将为食管癌的诊断与术前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食管癌 X线造影 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