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在脑梗死患者中的诊断意义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CT在脑梗死患者中的诊断意义分析

莫清

(铜陵市人民医院安徽铜陵244000)

【摘要】目的:探讨CT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50例脑梗死患者,对这些脑梗死患者均在发病后的24h内进行了2次脑部CT检查,将第一次进行CT检查结果作为对照组(发病6h内),将第二次进行CT检查作为观察者(24内),比较这两组CT区别和确诊患病类别。结果:在50例脑梗死患者中,静态发病15例(30%)、动态发病25例(50%);20(40%)例出现意识模糊、12(24%)例出现偏瘫;在表现类型上,5例为完全脑梗死,38例进展性脑梗死,7例稳定性脑梗死;首次CT检查对于脑梗部位的确定的准确率和检出率低于第二次检查,且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CT诊断脑梗死,可以较早准确的确诊部位和类型,对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CT;脑梗死;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3-0145-02

脑梗死是神经内科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是由于脑部局部组织供血出现问题,导致局部缺血缺氧性变性坏死,进而表现神经功能上的缺失。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脑梗死在中老中患病率也在逐年升高且有年轻化趋势的发展,由于其作为一种致死与致残率较高的终身性疾病[1],早期发现显得尤为重要。较早对于脑梗死的诊断无法确定其病灶位置和大小,随着CT影像的发展,其准确性高,经济易操作已经成为临床上首选诊断方式。CT影像可以清楚的显示病灶位置和大小范围,能够尽早发现是对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和选择最佳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2]。本研究利用收治的50例脑梗死患者,利用CT进行检查,分析CT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诊断意义,现报道如下。

1.一般材料与方法

1.1一般材料

选择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50例脑梗死患者,其中男性26人,女性24人,年龄分布为47岁~65岁,平均年龄为(57.6±4.12)岁。其中在并发病前出现头晕恶心症状21人,无缘无故晕倒11人,短暂视力出现障碍6人,口鼻出血7例。50例患者中,30例有高血脂,20例高血压,15例有冠心病等基本。所有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方面和家庭条件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适于临床研究。患者家属皆同意此次试验研究,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入院基本治疗所有入院的脑梗死患者都进行基本治疗,包括绝对卧床休息,定时测量血压、血脂、血糖等。

1.2.2仪器选择和检查操作本研究选择xx国模型号CT机。50例患者都要进行两次脑部CT检查,其中首次检查在患病入院后6h内,第二次在患病入院后24h内,主要操作步骤:(1)要求患者仰卧位位于CT机器上,对患者进行全脑部扫描,设置厚层和厚距设置为6mm,在扫描的过程中如果扫描到可疑的区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需要对该部位进行重新断层扫描,将厚距设置更小,将此次检测结果进行记录记为对照组。(2)在第一次结束后,护理人员要需要全程密切关注患者的临床体征变化,随后进行第二次检查,步骤与首次一样,操作完以后要进行结果记录,记为观察组。

1.3诊断内容

(1)发病的情况,运动还是静止,是否有情绪的变化;(2)临床体征和症状,昏迷意识模糊、精神状态、瘫痪;(3)脑梗死部位与特征;(4)脑梗死表现类型;(5)脑梗死分类[3]。

1.4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ɑ=0.05。

2.结果

2.1两次CT检查影像学变化

由表1可知,2次检查都能够发现脑部的影响数据有异常,在首次CT检查中,脑沟消失,脑动脉高密度影,早期低密度影,豆核边界不清,导皮质边界模糊等影像学变化检出的例数分别为11、5、12、15、32和4例,远低于第二次CT检查中的21、11、23、31、45和31例,可以发现实验组各项影像学诊断的检出率远远高于对照组。

2.2发病形式、症状表现和类型的诊断

在50例脑梗死患者中,静态发病15例(30%)、动态发病25例(50%);20(40%)例出现意识模糊、12(24%)例出现偏瘫;在表现类型上,5例为完全脑梗死,38例进展性脑梗死,7例稳定性脑梗死。

2.3两次CT检查脑梗死部位的确定

表2可以发现首次CT检查对于脑梗部位的确定的准确率低于第二次检查,且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早期脑梗死的临床标表现非常复杂,具体的表现不仅与脑梗死部位有关,而且和出血量多少有关。在初期,可能症状不是那么明显,很容易忽视;中度时就会产生晕厥或者肢体瘫痪;重度时可能导致死亡。脑梗死是一种致死率与致残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脑梗死不仅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而且对家庭以及家属带来很大的经济压力[4],且近年来,脑梗死有年轻化的趋势,由此导致的残疾,死亡,影响社会和家庭的和谐,因此尽早的发现脑梗死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CT探查确诊脑梗死的首选操作,其经济、准确率高,得到影像结果清晰[5]。本研究利用我院5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时间内进行CT拍摄的结果,可以发现,在检出率方面,首次CT检查中,脑沟消失,脑动脉高密度影,早期低密度影,豆核边界不清,导皮质边界模糊等影像学变化检出的例数分别为11、5、12、15、32和4例,远低于第二次CT检查中的21、11、23、31、45和31例,可以发现实验组各项影像学诊断的检出率远远高于对照组,建议脑梗死患者CT检查应在24h左右;在50例脑梗死患者中,静态发病15例(30%)、动态发病25例(50%);20(40%)例出现意识模糊、12(24%)例出现偏瘫;在表现类型上,5例为完全脑梗死,38例进展性脑梗死,7例稳定性脑梗死;首次CT检查对于脑梗部位的确定的准确率低于第二次检查,且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述所述,CT检查脑梗死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理论上,24h左右检查效果较好,CT可以较早及时的确诊,且对病情诊断、选择最适宜的治疗方案提供建设性意见,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赵正香,张文煜.CT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诊断效果及其价值分析[J].医学信息,2015,28(23):323-324

[2]王家媛.CT在脑梗死患者中的诊断意义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27(22):65-66.

[3]付裕.CT在脑梗死患者中的诊断意义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2):65-66.

[4]张立军,靳炳琢.CT检查在早期脑梗死影像学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影像技术,2015,27(6):7-8.

[5]程晓霞.84例早期脑梗死的CT临床诊断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4,16(1):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