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减压沸腾清洗机清洗管腔类器械的效果。方法抽取600件外科手术后的吸引管,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0件,试验组采用手工预处理并减压沸腾清洗机清洗,对照组采用常用清洗方法清洗(手工预处理加超声波清洗加全自动喷淋清洗机清洗),用目测及带光源的放大镜和残留血污检测检测清洗质量,并比较2种清洗方法的差异。结果目测及带光源放大镜检测,对照组和试验组合格率分别为76%和99.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潜血试验(残留血污检测),对照组和试验组阳性率分别27.33%和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减压沸腾清洗机清洗管腔器械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清洗方法,不仅清洗效果好,效率高,还减少了职业暴露的风险,是值得推广的一种管腔器械清洗方法。

  • 标签: 管腔器械 减压沸腾式清洗机 清洗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科技的发展,医院的发展越来越依靠高精尖的智能医疗器械,因此如何利用我们科学技术手段来保障我们医疗器械的使用以及降低医疗器械的维修成本,加快医疗器械的维修进度,从而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虽然现今大部分医院这部分工作还有所欠缺,因此我们应该要建立一个持续改进医疗器械的使用与维修工作的长效机制,把医疗工作的重心放到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上,保证医疗器械的使用完好率,使得医疗器械充分发挥作用,从而更好地协助医护工作人员的工作,并努力为构建和谐稳定的医患关系作贡献。

  • 标签: 医疗器械 使用维修 检修工作 改进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可复用器械清洗质量管理,提高器械清洗质量,控制医院感染。方法加强清洗环节控制,规范清洗消毒操作流程,进行清洗质量检测和质量持续改进。结果保证复用器械清洗灭菌质量,延长器械使用寿命。结论加强器械清洗质量管理,确保复用器械使用质量,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器械清洗 质量管理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清洗质量问题进行对应分析,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6月的消毒供应中心器械共40件作为对照阶段,选择2017年7月—2017年12月的消毒供应中心器械共40件作为研究阶段,其中,研究阶段进行改进清洗质量管理,经数据软件统计不同阶段的器械清洗质量问题发生率并分析造成清洗质量问题的原因。结果研究阶段出现器械清洗质量问题发生率为0.00%,对照阶段出现器械清洗质量问题发生率为30.00%,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清洗质量的问题较多,需要针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改进质量管理,以此提高器械清洗质量。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器械清洗 质量问题 改进措施
  • 简介:摘要分析CSSD对手术器械保养、维护的难点,针对其形成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例如提高使用者对手术器械保养与维护的认识、完善基础的设备设施、指导临床使用科室及时正确地做好预处理、督促CSSD工作人员使用正确的清洗方法及包装方式、提高收送工人在手术器械运输过程中的保护意识,加强领导层的全面管理,努力协调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做好手术器械的保养、维护工作,以延长手术器械的使用寿命、保证手术器械的使用质量、为医院的诊疗活动保驾护航。

  • 标签: CSSD 手术器械 保养 维护
  • 简介:摘要目的对医疗器械相关性压疮护理的研究。方法正确选择医疗器械,定期调整医疗器械位置,适当应用预防性敷料,制定个性化护理措施分析护理方式对患者手术成功率和病情恢复的影响。结果加强器械接触皮肤评估,定期调整器械位置,及时移除,保证了患者治疗安全。结论针对实施对医疗器械相关性压疮的护理,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护理的效果,最大限度降低MDRPU风险,保证患者治疗安全。

  • 标签: 医疗器械相关性压疮 影响因素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纯水进行外来器械预处理,以期降低成本;方法对比分析经纯化水及按1200浓度加放3M70503多酶清洗剂的清洗液预处理浸泡后的骨科外来器械的血液干涸情况。结果纯化水组浸泡外来器械总数为14463件,无血液干涸件数为14432件;纯化水加多酶清洗液组浸泡外来器械总数为14985件,无血液干涸件数为14963件。两组血液干涸情况数据经卡方检验,χ2=68.1,P=1.5×10-16,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结论使用两组清洗液预处理骨科外来器械,其器械的血液干涸情况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 标签: 预处理 器械 纯化水 多酶清洗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器械两种清洗方法的效果。方法于2016年1月—2017年6月,将甲状腺手术后器械84件随机划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组42件。常规组利用全自动清洗消毒机予以清洗,研究组则在常规组清洗的基础之上,进行超声机超声+1%多酶浸泡+手工刷洗。结果研究组清洗合格率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全自动清洗消毒的基础上,用1%多酶浸泡甲状腺手术器械后,再予以超声机超声和手工刷洗,可进一步提高清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 标签: 甲状腺 手术器械 清洗方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医疗器械护理管理中应用安全屏障的作用。方法医院设备科2017年8月开始在医疗器械的护理管理中应用安全屏障,对比安全屏障应用前的2017年3月—2017年7月与应用后的2017年8月—2017年12月医疗器械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并对比安全屏障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对医疗器械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安全屏障应用后的医疗器械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应用前(P<0.05);安全屏障应用后的护理人员医疗器械知识调查问卷评分高于应用前(P<0.05)。结论在医疗器械的护理管理中应用安全屏障可减少医疗器械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并可提高护理人员对医疗器械知识的掌握程度。

  • 标签: 医疗器械 护理管理 安全屏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对对外器械清洗灭菌的管理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回收的2000件外来器械,随机分成两组,对1000例对照组器械实施传统管理方法,对观察组1000例患器械实施规范化管理方法,观察两组器械的消毒灭菌情况。结果观察组器械在灭菌合格率及使用满意度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对外来器械进行规范化管理有助于提升器械的灭菌效果,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外来器械 清洗灭菌 管理
  • 简介:摘要目前,医院获得性压力性损伤中,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是比例较重的一部分,医疗器械的材质,使用的时间,数量,种类与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密切相关,医护对其关注度和认识度不足也是导致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多发的一项重要原因。压力性损伤不仅导致患者住院时间以及医疗费用的增加,也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生理痛苦,间接增加了医患纠纷的发生几率。针对这一情况,我科成立了压力性损伤质量改进小组,以护士长为组长,其他护士为小组成员的质量改进组。同时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纳入护理评价质量的重要指标,小组组长应积极参与到日常管理中去,加强对压力性损伤危险因素的评估,并制定针对性解决对策,指导小组成员做好防护措施。经过2年随访统计,其此类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由10%减少至5%,充分说明了质量改进小组对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减轻作用。为了让更多的医护人员重视起来,现综述如下

  • 标签: 医疗器械 压力性损伤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消毒供应室集中处理与传统处理眼科器械的清洗效果。方法对本院2015年11月—2017年11月需清洗消毒的98件眼科手术器械资料予以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各组49件,实验组予集中化处理,对照组予自行处理,比对两组清洗效果。结果实验组手术器械包布清洁93.88%、处理95.92%及功能93.88%等方面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灭菌合格48件,对照组灭菌合格37件;实验组灭菌合格率97.96%显著高于对照组75.5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科器械于消毒供应室予以集中处理可有效提高清洗效果,促使眼科器械的安全性得以有效提高。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传统处理 集中处理 眼科器械 清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保障使用外来手术器械和植入物患者的手术安全,防止发生手术器械源导致的医院感染。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清洗流程对外来器械进行清洗;实验组采用质量持续改进方法对外来器械清洗进行管理。通过目测法及ATP检测法,比较两组外来医疗器械清洗合格率。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经过目测及ATP检测法,实验组外来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的的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质量持续改进方法,科学的人员管理、设备管理和环节质量控制可提高外来手术器械的清洗合格率,保障患者的手术安全。

  • 标签: 外来手术器械 清洗合格率 持续质量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骨科植入性医疗器械管理的实践与效果。方法通过手术室骨科植入性医疗器械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来提升对手术室骨科植入性医疗器械的管理水平。结果手术室骨科植入性医疗器械管理工作开展后,与之相关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手术室骨科植入性医疗器械管理工作开展前,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室骨科植入性医疗器械进行规范化管理可有效提升器械应用的安全性。

  • 标签: 手术室 骨科 植入性医疗器械 管理 护理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带电源腔镜器械绝缘性能检测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定本院收集的110例带电源腔镜器械,研究时段从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原则下,分试验组(55例,包装前未进行绝缘性能检测)、对照组(55例,包装前以数字万用表进行绝缘性能检测),比较器械使用故障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子宫旋切器、电切手柄、单双极电凝故障发生率显著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包装前以数字万用表进行绝缘性能检测可有效降低带电源腔镜器械故障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 标签: 带电源腔镜器械 绝缘性能检测 消毒供应中心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手术器械及耗材管理中应用品管圈活动的具体效果。方法探究样本都是在2015年8月—2017年9月来本院进行手术病例中选取608例,以进行品管圈活动管理时间前后进行分组,参照组314例,实验组294例。比较手术器械与耗材具体管理情况。结果实验组无论在手术器械与耗材准备方面的不完善率上,还是在耗材管理方面均优于参照组,同时呈现出P<0.05情况,存在分析价值。结论在管理手术器械及耗材准备工作中,品管圈活动的应用实现了手术器械与耗材准备方面的不完善率降低,侧面改善了护理质量以及护理人员全体积极性。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手术器械 耗材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腔镜器械清洗消毒灭菌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消毒供应中心2018年5月期间清洗消毒灭菌的9664件腔镜器械为对照组,再选择2018年6月期间清洗消毒灭菌的11459件腔镜器械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管理,而观察组则运用细节管理,对比分析两组管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灭菌合格率高,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观察组的包装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将细节管理运用在腔镜器械清洗消毒灭菌中可以提高灭菌合格率。

  • 标签: 细节管理 腔镜器械 消毒灭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牙体治疗中根管预备器械折断原因并探讨相应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患者牙体治疗中根管预备器械折断原因,根据既往经验总结器械折断后的正确处理措施。结果100例患者牙体治疗中根管预备器械折断原因以牙齿根管形态解剖结构较为多见(所占比例57.00%),其他还包括操作经验及技巧、器械性能及种类、操作规范性等(P<0.05)。结论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牙体治疗中根管预备器械折断原因及处理措施,采取有效方法避免发生器械折断情况。

  • 标签: 根管预备 器械折断原因 处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低无菌手术器械包内物品错误发生率的措施。方法以我院实施无菌手术器械包物品错误控制管理的时间为分组依据(2016年6月20日),分别将2016年4月11日—2016年5月15日、2016年6月20日—2016年8月14日这两个时间段划分成对照组、观察组两个组别。分别给予两组常规护理、无菌手术器械包物品错误控制管理,观察无菌手术器械包内物品错误发生率及管理进步率。结果观察组手术器械包内物品错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管理进步率68.89%。结论无菌手术器械包物品错误控制管理的应用,可有效降低手术器械包内物品错误发生率。

  • 标签: 无菌手术器械包 物品错误 物品交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对于腔镜器械进行集中清洗消毒处理的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将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手术使用的300台腔镜器械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腔镜器械应用常规方法进行消毒处理,研究组在常规方法基础上应用消毒供应中心集中清洗消毒处理方法,对比两组腔镜器械清洁质量。结果研究组腔镜器械清洗、包装及无菌质量合格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对于腔镜器械进行集中清洗消毒处理,能够有效提升腔镜器械清洁质量,应当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腔镜器械 集中 清洗消毒 处理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