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清洗质量问题及分析改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清洗质量问题及分析改进

朱瑞芝

朱瑞芝

(江苏省中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江苏南京210029)

【摘要】目的:对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清洗质量问题进行对应分析,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6月的消毒供应中心器械共40件作为对照阶段,选择2017年7月—2017年12月的消毒供应中心器械共40件作为研究阶段,其中,研究阶段进行改进清洗质量管理,经数据软件统计不同阶段的器械清洗质量问题发生率并分析造成清洗质量问题的原因。结果:研究阶段出现器械清洗质量问题发生率为:0.00%,对照阶段出现器械清洗质量问题发生率为:30.00%,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清洗质量的问题较多,需要针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改进质量管理,以此提高器械清洗质量。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清洗;质量问题;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2-0347-02

医疗器械清洗工作质量直接会对其灭菌效果产生影响,若不能清洗、消毒得当则还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甚至造成感染发生;器械清洗是消毒和灭菌的前提,只有进行了有效的清洗才能获得有效的消毒和灭菌效果;对清洗技术不断规范化操作能够保证器械处于洁净的状态之下;但是,现如今的消毒供应中心中对器械的清洗质量还是较难保证,没有完整的统一标准,因此,针对该类问题出现的原因积极探寻并寻找出不断改进的有效对策是关键所在[1]。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7年6月的消毒供应中心器械共40件作为对照阶段,选择2017年7月—2017年12月的消毒供应中心器械共40件作为研究阶段。对照阶段:手术器械共计18件、妇科器械共计14件、其他科室器械8件。研究阶段:手术器械共计19件、妇科器械共计14件、其他科室器械7件。经数据软件处理不同阶段的器械数量资料,无差异,P>0.05。

1.2方法

研究阶段进行改进清洗质量管理。

具体:(1)对消毒供应室工作的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培训内容主要以提高清洗技术为主,同时让工作人员学习消毒供应中心的相关规程操作,选择一些技术骨干进修学习,以此不断将科室的业务水平得以有效提高。(2)引进先进且清洗强的清洗机,尽量节约人力资源成本和提高器械的清洗质量,器械主要包括:清洗机、水枪等;(3)对清洗工作高峰时间段安排足够的工作人员数量,以此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性分配,在分配的过程中要注意对新老员工搭配,不要让员工出现过度劳累的情况。(4)把控器械的每一项清洗流程,对器械质量的控制标准进行规范,不断落实每个清洗项目的操作;要求工作人员树立“质量优先”的清洗观念,让其意识到保证清洗质量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需要每个员工自觉履行相关责任。(5)建立起完善的质量缺陷召回机制,不断总结消毒供应室器械清洗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善于查找引起质量缺陷的原因并给出对应的整改措施,给予器械使用方向跟踪调查[2]。

1.3观察项目

经数据软件统计不同阶段的器械清洗质量问题发生率并分析造成清洗质量问题的原因。

1.4数据处理

经相关数据软件SPSS21.0处理差异对比,P<0.05:不同阶段的器械清洗质量问题发生率(计数资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阶段出现器械清洗质量问题发生率为:0.00%,对照阶段出现器械清洗质量问题发生率为:30.00%,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讨论

消毒供应中心发生常见的器械清洗不到位问题有:(1)不能对器械的边缘进行有效清洗,会有污垢残留,物品清洗效果不洁净。(2)器械存在生锈等不良情况。(3)清洗器械后还出现白斑。(4)对于锐利的器械不能进行有效的保护措施。(5)器械待灭菌之后还遗留黑圈现象[3]。(6)在器械中仍有非医学使用的老虎钳。

导致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清洗不到位问题出现的原因:(1)清洗工作人员培训不到位,选择不当的清洗方式,对器械清洗的概念不够清楚,不能对器械的边缘等细节部位进行完全清洗,不会借助气枪等工具进行清洗。(2)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为了图方便和节约时间随意清洗,规范清洗过程和流程环节。(3)未能及时处理相对污染严重的器械,使得在器械上存在有机物干涸,该种情况会加大清洗难度,进而造成清洗效果不理想等后果[4]。(4)清洗效果检查人员不认真履行自己的本职工作义务,对于不合格的器械没有及时让其反洗。(5)不能规范性使用酶,不能按照相关规定配置酶的使用比例。(6)清洗人员严重缺乏器械清洗知识,不能保证足够长的清洗时间和清洗温度,清洗完器械之后再次被污染的概率极大。(7)清洗人员的流动性较大,没有合理分配人力资源。(8)消毒供应中心的人员大多以老年且体质弱为特点,不能承受众多的体力劳动,在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状况,如:思想不集中、疲劳等。(9)消毒供应中心的相关设备比较陈旧,对清洗设备没有进行定期维护和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的器械清洗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体医疗质量,对于消毒供应中心而言,为了有效保证工作质量不断降低器械清洗质量问题发生率是其关键。器械清洗是一个极为复杂又细致的工作流程,在清洗的过程中较易由多种因素所造成质量问题;若出现清洗质量问题则需要对其出现原因进行针对性分析,努力找出根本因素并进行改进措施;改进措施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对清洗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给予他们进修的机会,对清洗的工作流程进行规范,对清洗的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合理配置工作人员,对出现质量缺陷的物品进行详细登记,以此降低发生清洗质量问题的概率。

数据显示出:研究阶段出现器械清洗质量问题发生率为:0.00%,对照阶段出现器械清洗质量问题发生率为:30.00%,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田维琴[5]等人研究数据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影响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清洗质量的问题较多,需要针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改进质量管理,以此提高器械清洗质量。

【参考文献】

[1]沈杰.应用PDCA循环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清洗质量[J].内蒙古中医药,2015,34(10):102-102.

[2]刘承军,林平冬.纤维支气管镜在消毒供应中心集中清洗消毒管理[J].医疗卫生装备,2015,36(11):138-139.

[3]陈美玲.消毒供应中心参与手术室医疗器械清洗包装质量管理的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3):287-288.

[4]林翠绒.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医疗器械清洗质量影响因素及对策[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22):139-141.

[5]田维琴.消毒供应中心集中清洗消毒纤维支气管镜过程中的问题分析[J].全科护理,2015,13(11):1041-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