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房室结双径路文现象的心电图特征。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入的诊断房室结双径路相关文现象患者27例,分析对比患者心电图检查结果资料。结果检查结果中顺向型23例,逆向型4例,顺向型主导节律有窦性心律18例,房性异位心律5例。PR间期最大增量变化在0.14~0.39(0.21±0.07)s,快径路顺传PR间期变化在0.15~0.24(0.17±0.06)s,慢径路变化在,0.31~0.63(0.44±0.08)s。逆向型主导节律有右室起搏心律2例以及房室交界性逸搏心律2例,RP间期的最大增量变化在0.19~0.23(0.23±0.04)s,快径路逆传的RP间期0.11~0.17(0.15±0.03)s,慢径路逆传的RP间期0.31~0.56(0.44±0.07)s,4例患者心电图均出现单个心室回波,其中有1例不伴RP间期跳跃式延长,其机制为激动经慢径路发生文型逆传,随后诱发快慢型AVNRT。结论房室结双径路心电图变化性极强,但是,大部分房室结双径路通过推理性分析能够得到合理的解释,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 标签: 房室结双径路 文氏现象 心电图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孟骨折的手法复位及手术治疗方法效果。方法对29例孟骨折患者临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骨折愈合时间15~56天,平均30天,优10例,良13例,可4例,差2例。结论孟骨折采取先整复尺骨骨折,桡骨头脱位并无手术的必要,如尺骨内固定坚强,亦无重建环状韧带的必要。凡闭合复位不能达到要求时即应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以期获得更好的功能结果。对Ⅲ型骨折,无疑更应早期切开复位,尺桡骨骨折均行坚强内固定。

  • 标签: 孟氏骨折 复位 手术治疗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菌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临床23例经临床诊断为布菌病患者,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联合抗菌治疗、对症治疗,总有效率100%,复发1例(4.34%)。结论诊断一经确立,立即给予治疗,联合用药、剂量足、疗程够,综合治疗以药为主,减少并发症和疾病复发。

  • 标签: 布氏菌病 抗菌治疗 对症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锥体束华勒变性磁共振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选取经影像与临床确诊锥体束华勒变性患者37例,均行颅脑磁共振扫描,分析所有病例磁共振图像。结果37例锥体束华勒变性患者中,原发病变脑梗塞26例,其中大面积梗塞9例;脑出血8例;脑外伤术后3例。大脑脚或(和)脑桥基底部出现T1WI低信号,T2WI及T2Flair高信号22例。桥脑及大脑脚均萎缩17例,仅大脑脚萎缩16例,仅桥脑萎缩而大脑脚无萎缩2例,大脑脚及脑桥无萎缩2例。结论总结锥体束华勒变性病例基础、检查方法及磁共振表现,可以提高对该病变的诊断的准确性,有助于与其他疾病鉴别。

  • 标签: 锥体束 华勒氏变性 磁共振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ELACTALAB全自动血沉分析仪测定血沉与魏法比较,评价ELACTALAB全自动血沉分析仪测定血沉结果的准确性。方法选取门诊病人40例,用ELACTALAB全自动血沉仪与魏法同时测定其血沉,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以魏法为参考方法,血沉结果在0~20mm时,魏法与全自动血沉分析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沉结果>21mm时,两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沉较快的标本,全自动血沉分析仪检测尚不能完全取代魏法,如遇血沉较快或在临界值时,应用魏法复核一次,以确保血沉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全自动血沉分析仪 魏氏法 血沉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祖国医学对喉科相关疾病的调摄有着较为丰富的记载,但近年来中医调摄在现代临床的应用逐渐萎缩,原因为中医调摄理论零散不成系统,且现代医学的强势介入导致中医调摄的临床地位降低。无锡黄喉科作为一个传承300多年的流派,一直坚持运用中医调摄的方法参与梅核气病的治疗,取得良好疗效。

  • 标签: 黄氏喉科 中医调摄 梅核气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在临床应用中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方法通过查阅近几年来有关中药注射不良反应文献资料,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归纳中药注射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并制定预防对策。结果引起中药注射不良反应的原因是多方面、复杂的。结论中药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应高度重视。加强中药注射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提高药物使用安全性。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运用螺纹克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临床效果。方法我科自2015年1月-2016年5月共收治掌指骨骨折65例(82指),其中男35例(43指),女30例(39指),年龄17~72岁(平均34.5岁);重物压伤44指,切割伤15指,碰撞伤23指;单发性骨折53例,多发骨折性12例;开放伤49指,闭合伤33指;掌骨骨折37指,指骨骨折45指;骨干部骨折35指,远近端骨折47指(其中累及关节面33指);粉碎性骨折43指,斜形或螺旋形骨折21指,横形骨折10指;粉碎骨折合并骨质缺损8指,合并肌腱损伤25指。受伤至治疗时间1~13小时。掌指骨骨折均采用螺纹克针内固定治疗。结果除3例患者因伤口污染严重,并且伴软组织毁损需要二期皮瓣手术外,其余切口甲级愈合;经门诊随访3~7个月,平均5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12~20周,平均14周;所有病例无内固定物断裂,无疼痛、畸形、主要血管神经损伤、关节僵硬发生。结论选用螺纹克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由于手术对骨折部位骨膜和软组织损伤较小,骨折端血液循环干扰不大,且固定可靠,骨折容易愈合;术后早期行手指功能锻炼,避免了关节僵硬,有利于手功能最大限度的恢复。

  • 标签: 掌指骨骨折 螺纹克氏针 内固定 手部功能锻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四物汤治疗美尼尔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西药治疗,治疗组予以四物汤治疗。2组均以5天为1疗程,1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四物汤治疗美尼尔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四物汤 美尼尔氏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讨论布拉酵母菌治疗急性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对照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90例急性感染性腹泻患者实施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两组。给予参照组患者临床常规环丙沙星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布拉酵母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经过各自护理后的临床疗效、止泻时间、痊愈时间。结果经比较得知,采取环丙沙星联合布拉酵母菌治疗的实验组患者在临床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参照组,两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感染性腹泻患者在常规治疗上布拉酵母菌联合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有助于患者更快止泻,改善腹泻症状,值得加大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布拉氏酵母菌 急性感染性腹泻 临床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锁骨钩钢板与克针张力带手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肩锁关节脱位患者32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16例,对照组16例。观察组采取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取克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优10例,良5例,差1例,优良率为93.8%;对照组患者优5例,良7例,差4例,优良率为75%;两组优良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肩锁关节再次脱位,并发症发病率为6.3%;对照组患者出现2例肩锁关节再脱位,2例克针松动移位,并发症发生率为2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锁骨钩钢板 克氏针张力带 肩锁关节脱位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甲状腺超声回声改变与血清TSH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与探讨。方法根据我院45例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查使用情况,按照超声回声改变的规律合理将病人分为两组,一组为网络样改变组,一组为回声分布异常组,来进行两组之间差异与血清TSH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网络样改变小组的血清TSH的质量与回声分布异常小组的血清TSH的质量有着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声分布异常小组的血清TSH的水平明显低于网络样改变小组的血清TSH的水平。结论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在使用彩色多普勒检查时,其不同的声像之间的差异的改变与患者血清TSH的水平有关,可以从中看出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病理变化,因此甲状腺超声对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病情的诊断有着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桥本氏甲状腺炎 甲状腺超声回声异常 血清TSH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给予交叉克针或螺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98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手法复位管型石膏外固定法治疗,观察组给予交叉克针或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骨折恢复时间及肘关节屈伸功能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3.15±0.49)周与对照组(4.07±0.92)周骨折愈合时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且观察组(95.92%)患儿肘关节屈伸功能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81.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交叉克针或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具有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骨折恢复时间短、损伤小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童 肱骨髁上骨折 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克针加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髌骨骨折患者56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克针加张力带钢丝内固定进行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本组56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4.82±5.60)个月。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无骨不连、畸形愈合以及固定针松动等并发症发生。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10~16周,平均愈合时间为(12.07±4.62)周。术后随访评价临床疗效显示优48例,良6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96.43%(54/56)。结论克针加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可以有效的促进骨折的愈合,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具有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克氏针 张力带 内固定 髌骨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皮下埋植取出障碍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我站收治的皮下埋植避孕取出困难患者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均为国产Ⅱ型皮下埋植避孕(2根型),放置部位都在左侧大腿内上侧,呈V型排列。放置年限在10~14年之间,取出手术时间在25~45min,术中出血量为5~15ml,发生断裂5根,均为埋植老化,与周围存在严重粘连。结论埋植取出困难的原因多为埋植部位不当,放置时间过长,超出使用期限,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 标签: 皮下埋植剂 取出障碍 皮下埋植避孕法 左炔诺孕酮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袢利尿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方法袢利尿为高效利尿,呋塞米为利尿的代表药物,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阻断钠-钾-氯转运体,抑制髓质部和皮质部髓袢升支对氯和钠的重吸收。结果袢利尿的分子量很小,进入体内后绝大多数与血浆蛋白结合,因而正常情况下不能被肾小球滤过。结论利尿是治疗肾病水肿最主要的药物,以袢利尿为首选,其它种类的利尿作用较差,可用于轻症患者。不同的利尿作用部位不同,作用机制也各不相同,但均能抑制肾小管重吸收钠、氯、水和增加尿量。袢利尿为高效利尿,呋塞米为利尿的代表药物,

  • 标签: 袢利尿剂的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限切开复位植骨克针固定结合单边腕关节外固定架治疗治疗AOC3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额23例(25肢)AOC3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小切口切开复位植骨克针固定结合单边腕关节外固定,观察骨折均获得愈合及满意率。结果所有患者骨折均获得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6.98周。Jakim评分为优8例9肢,良11例12肢,可4例,优良率为84%。患者对手术的主观满意度为1级8肢,2级11肢,3级3肢,4级3肢,总满意率为88%。本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39%。结论有限切开复位植骨克针固定结合单边腕关节外固定架治疗AOC3型桡骨远端骨折操作简单,愈合效果好,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 标签: 有限切开复位植骨克氏针固定 单边腕关节外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成药注射在使用中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2月间我院记录发生的80例中成药注射不良反应情况作为研究内容,分析发生不良反应患者年龄分布情况,不良反应具体临床表现及造成不良反应发生的中成药注射类别。结果80例中成药注射不良反应报告中,55岁以上患者42例,占发生总数的52.5%;不良反应主要以皮疹、荨麻疹等皮肤损害为主,其次为消化系统病症;本研究中造成不良反应发生的中成药注射主要有双黄连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生脉注射液等。结论临床中对于中成药注射的使用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剂量控制准确,同时应加强对不良反应的监测,提高安全性评价,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中成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 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