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联合球囊扩张(EPBD)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7年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86例分为常规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EST)组(n=48)和乳头括约肌切开联合EPBD组(n=38),对比两组取石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乳头括约肌切开联合EPBD组患者取石成功率(97.37%)、并发症发生率(5.26%)均优于常规EST组(72.92%)、(27.08%),χ2=23.6318、17.5618,P<0.05。结论乳头括约肌切开联合EPBD治疗胆总管结石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取石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

  • 标签: 乳头括约肌小切开术 球囊扩张 胆总管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比较经皮气管切开与传统气管切开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7月期间我院ICU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施行传统气管切开,观察组施行经皮气管切开,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其切口长度、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在ICU患者中,相比于传统气管切开,施行经皮气管切开具有手术创伤、出血量少、切口优点,可推广。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传统气管切开术 经皮气管切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两种气管切开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符合气管切开指征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经皮穿刺牛角扩张组(A组)28例和开放性组(B组)22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和并发症等。结果A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较B组明显减少。结论经皮穿刺牛角扩张法是一种快速、创伤、并发症少的微创气管切开,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气管切开术 经皮穿刺牛角扩张
  • 简介:摘要经皮气管切开是一种微创、快捷的急救技术,是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的一项新技术。操作简单、方便、损伤,并发症少。2009年1月到2010年12月我科对23例患者实施此手术,手术顺利,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气管切开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乳头切开配合气囊扩张进行胆管取石的分析和总结。方法选择2012年~2015年的120例患者,进行乳头切开加气囊扩张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术后观察疗效。结果120例患者均取得很好疗效,无一例失败。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2种麻醉方法在会阴切开中的镇痛效果。方法将经阴道分娩需行会阴切开的初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会阴切开前局部扇形浸润麻醉+缝合前追加局部浸润麻醉;对照组采用会阴切开前会阴神经阻滞麻醉。观察两组产妇在会阴切开缝合中的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镇痛效果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操作方法简单,可减低产妇的痛苦。

  • 标签: 局部浸润麻醉 神经组织麻醉 镇痛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诊ICU的危重患者进行气管切开的配合及术后护理完成分析。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方法将2017年1月到2018年3月本院急诊ICU接收的50名危重病人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结合他们的临床资料总结出手术配合和术后护理的体会和方法。结果50名危重病人进行气管切开手术都顺利完成且较成功,没有任何的并发症出现。结论对急诊ICU的危重患者实施术后护理干预能够很好的减少之后并发症出现的情况,治愈率有所提高,在实践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可以广泛使用。

  • 标签: 急诊ICU 危重患者 气管切开术 配合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治疗的护理疗效观察。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2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各40例。给予参照组术后常规护理,对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情况。结果将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参照组且两组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中疗效较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 气管切开术 护理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经皮气管切开治疗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颅脑外伤患者进行对症神经外科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经皮器官切开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率比较观察组患者额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外伤患者经皮气管切开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呼吸困难情况,可在临床应用。

  • 标签: 气管切开 颅脑外伤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气管切开在治疗重症脑外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来我院治疗重症脑外伤的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37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实施气管切开治疗,对比分析两组呼吸机使用时间、带管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死亡率。结果观察组呼吸机使用时间、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带管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两组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给予重症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治疗,既可改善临床症状,又可降低死亡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气管切开术 重症脑外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挂实线与瘘管部分切开联合治疗肛周脓肿并肛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肛周脓肿并肛瘘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瘘管部分切开,研究组采用挂实线联合瘘管部分切开,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基本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基本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20d内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于及对照组患(P<0.05)。结论挂实线与瘘管部分切开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手术效果,促进肛门功能的恢复。在肛周脓肿并肛瘘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挂实线术 瘘管部分切开术 肛周脓肿并肛瘘 并发症
  • 简介:(浙江省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台州318020)摘要目的探讨窥镜直视下尿道内切开联合电切治疗尿道狭窄的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0年1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4例尿道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直视下尿道内切开联合电切组)32例和观察组(窥镜直视下尿道内切开联合电切组)32例,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中出血量、治疗后最大尿流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率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最大尿流率大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窥镜直视下尿道内切开联合电切治疗尿道狭窄效果好,优势明显,安全性也较好,广受患者欢迎。

  • 标签: 窥镜直视下尿道内切开术 电切术 尿道狭窄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气管切开在基层医院l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3月我院112例lCU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气管切开的不同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的气管切开,研究组患者行经皮气管切开,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瘢痕大小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皮气管切开具有创伤性、操作快捷、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在lCU急救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经皮气管切开术 基层医院 lCU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接受气管切开的神经外科患者施以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随机选取的2014年8月-2015年8月接受气管切开的42例神经外科患者的护理情况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气管切开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2例死亡(病情严重),3例带管出院,其他患者均成功拔管,患者或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达到92.9%。结论对接受气管切开的神经外科患者施以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的病程,具有值得认可和推广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神经外科 患者 气管切开术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ERCP时尽早经胰管括约肌切开后胆管插管的安全性。方法前瞻性观察2011年10月至2016年8月我院行ERCP治疗的患者,将112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纳入研究。按13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导丝首次进入胰管即行经胰管括约肌切开;B组继续尝试常规胆管插管15min,15min内胆管插管成功者为B1组,15min胆管插管仍失败或导丝反复进入胰管5次时再行经胰管括约肌切开者为B2组。统计各组胆管插管成功率、胆管插管时间、X线照射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术后急性胰腺炎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A组所用胆管插管时间、X线照射时间均比B2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9min与16.9min,5.8min与10。4min,P<0。05)。A组与B2组的胆管插管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但B2组胰腺炎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26。9%与3.4%,P=0.02)。多变量分析提示插管时间>10min、导丝进入胰管>2次是术后急性胰腺炎的危险因素。结论对ERCP首次插管导丝进入胰管的患者尽早行经胰管括约肌切开是安全的,有利于减少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

  • 标签: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经胰管 预切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留括约肌瘘管剔除对肛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0例肛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行括约肌切开治疗肛瘘的对照组和行保留括约肌瘘管剔除的观察组,每组各30人,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患者疼痛情况以及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平均时间和患者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分别为(40.01±1.58)minVS(51.02±2.21)min和(9.58±0.20)dVS(16.12±1.24)d,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0.00%VS66.67%),差异显著,P<0.05;术后一星期患者疼痛情况也少于对照组(16例VS23例)。结论保留括约肌瘘管剔除对于治疗肛瘘患者术后愈合快,住院时间短,不损伤肛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括约肌 瘘管剔除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治疗经括约肌型肛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临床治疗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分别有35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的瘘道切开治疗,对研究组患者进行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14%)与对照组患者(77.14%)相比较,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应用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治疗经括约肌型肛瘘患者的临床效果较佳。

  • 标签: 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 经括约肌型 肛瘘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创伤性脑疝采用大骨瓣开颅联合天幕切开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创伤性脑疝患者64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32例,对照组患者均采用大骨瓣开颅联合血肿清除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天幕切开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死亡率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数据比较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5%,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1%,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创伤性脑疝采用大骨瓣开颅联合天幕切开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创伤性脑疝 大骨瓣开颅术 天幕切开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ICU收治的气管切开患者共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护理后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综合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在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明显,有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病率,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 标签: ICU气管切开术 肺部感染 综合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