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DVIU在治疗尿道狭窄中适应症及手术要点。方法尿道镜直视下将F3—4的输尿管导管通过狭窄段进入膀胱,以此为引导将冷刀伸向狭窄段视情况于2点12点10点处切开,推进尿道镜通过狭窄段。对于瘢痕较大的行电切除瘢痕组织。结果全部病例术后拔管均可顺利排尿,无尿失禁发生。结论尿道狭窄的原因是损伤和感染,积极的预防是前提,对于尿道狭窄长度小于3厘米,尿道闭锁小于2厘米的可以通过DVIU结合电切瘢痕来治疗,效果明显,是一种微创,疗效可靠,并且可重复应用的式,值得推广。

  • 标签: 尿道狭窄 DVIU
  • 简介:对6例天幕裂孔疝、脑干伤患者施行了天幕裂孔切开,收到良好效果。对天幕裂孔切开的指征和操作中注意事项进行了讨论。

  • 标签: 颅脑伤 天幕裂孔切开术
  • 简介:气管切开是外科危重病人抢救和治疗的重要措施,对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越来越受到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本文就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防治探讨如下。

  • 标签: 气管切开术 护理 并发症 预防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气管切开在重症医学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95例需要接受气管切开救治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气管切开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以及中切口长度、术后创口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4.2%)与对照组患者(17.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穿刺气管切开在重症医学科患者抢救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患者手术时间更短且安全性得到有效提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 传统气管切开术 重症医学科 手术指标
  • 简介:目的探讨窦、小梁、巩膜床切开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12例12眼,年龄12~75岁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行窦、小梁、巩膜床切开,并进行追踪观察,术后随访2~12个月,平均10.6个月。结果所有眼早期前房形成良好、滤床平坦,在不用降眼压药物情况下眼压正常,眼压由49.12±7.97mmHg降至随访末期的15.68±3.26mmHg(t〉3P〈0.01),其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结论窦、小梁、巩膜床切开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

  • 标签: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小梁 巩膜床切开 治疗结果
  • 简介:以往采用手术切开排脓法治疗前庭大腺脓肿,即在局部浸润麻醉下,切开脓壁,放出脓汁,切口将成为前庭大腺的新造管口,前庭大腺仍能保留其功能,疗效确切。但主要缺点是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痛感,难以接受。近年来亦采用非手术治疗法,即将脓肿的脓汁抽吸出来,然后向脓腔内注入抗菌药物,保留前庭大腺原有的结构,无需麻醉,患者无明显痛苦。

  • 标签: 丙泊酚 静脉麻醉 前庭大腺脓肿 脓肿切开排脓术 外科治疗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内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于2020年1月到2020年12月收治的气管切开患者28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26%vs14.18%),差异显著(P

  • 标签: []神经外科 重症监护室 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重症脑出血患者进行急救处理,采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对其相关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通过选取治疗时间在2019年1月到2020年12月的老年重症脑出血患者。其中将其分为两组,每组数量为25例,一组称为研究的干预1组,采用传统方式。另一组称为研究的干预2组,采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方式。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手术情况比较,采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整体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恢复情况明显较优,整体效果较好(P<0.05)。通过对两组脑出血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比对,干预2组出现低氧血症的人数为1例,所占比例为2.5%,出现皮下血肿的人数为1例,所占比例为2.5%,出现气管狭窄的人数为0例,所占比例为0.00%,出出现感染的人数为1例,所占比例为2.5%。结论:采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在现阶段重症脑出血患者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更好得劲进行抢救。

  • 标签: 重症脑出血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 价值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贲门失弛缓症(AC)患者进行经口内镜下肌切开(POEM)围期中行全面护理效果的研究。方法:选择我院在2022年2月至5月收治的80例A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POEM围期中行全面护理,对比疗效。结果:护理后,患者各项住院指标均明显好转,生命品质提高。结论:针对AC患者而言,于POEM围期中行全面护理可以提高生命品质,改善情绪,值得推广。

  • 标签: 贲门失弛缓症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 并发症
  • 简介:目的分析采取标准大骨瓣减压并天幕切开方案治疗重型脑外伤合并脑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8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重型脑外伤合并脑疝患者50例,经过患者同意后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A组应用传统及单一的标准大骨瓣减压治疗方案,B组应用标准大骨瓣减压并天幕切开治疗方案,术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分析。结果B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A组,病死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型脑外伤合并脑疝患者治疗过程中选取疾病治疗方案时,使用标准大骨瓣减压并天幕切开治疗方案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其治疗后的生存率也较高,具有明显优势。

  • 标签: 重型脑外伤 标准大骨瓣减压 天幕切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气管切开后并发肺部感染的护理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21年1月-2021年12月,研究对象为此期间我院收治的98例气管切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针对性护理)。比较干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感染缓解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下,气管切开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恢复情况优于常规护理干预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气管切开术 肺部感染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给予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综合护理的效果及体会。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于我院进行气管切开的90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表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患者,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对照组则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最终的治疗效果,总结给予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的综合护理的效果与体会。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气管套拔除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对照组的肺部感染率为4.44%,观察组的肺部感染率为22.22%,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较高,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综合护理应用在进行了气管切开的颅脑损伤患者中,有助于缩短患者的拔管时间,降低患者的肺部感染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 标签: 颅脑损伤 气管切开术 综合护理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 在观察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在脑出血患者接受气管切开手术后的护理成效。总结分析针对脑出血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选取了60名在本院接受气管切开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这些患者被分为A组和B组,并分别接受了术后的常规护理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进一步比较了这些干预措施的效果。结果 B组的吸痰和雾化次数均低于A组,并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也低于A组,这些差异在统计学上是有意义的(P〈0.05)。结论 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降低气管切开手术后的并发症风险,并减少脑出血患者的吸痰和雾化次数,具有很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 标签: 脑出血 气管切开术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肛裂切除联合外括约肌切断治疗慢性肛裂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8月到2021年2月中的40例慢性肛裂患者作为治疗研究对象,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0人;对照组采用肛裂切除,研究组采用肛裂切除联合外括约肌切断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手术情况(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便血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并且研究组手术情况比对照组好。所有指标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肛裂切除术 外括约肌切断术 慢性肛裂
  • 简介:摘要:目的:在低位肛周脓肿治疗中,采用不同治疗方案,总结与探究切开根治切开挂线两种治疗方案实施效果。方法:于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纳入94例因低位肛周脓肿而就诊于我科室的病人进行调研,根据治疗方案不同进行每组,每组均纳入47例。治疗1组采用切开挂线,治疗2组采用切开根治。对照与探究切开挂线切开根治两种治疗方案实施效果。结果:(1)治疗1组与治疗2组相比,治疗有效率较低,组间差异明显(P

  • 标签: 切开根治术 切开挂线术 低位肛周脓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伤口换药在ICU气管切开后伤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66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的是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实施的是改良伤口换药(无黏胶泡沫敷料改良换药)方式,对比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97%;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8.79%;观察组每日更换敷料次数为(1.18±0.33)、拔管时间为(16.22±2.45)、感染率为3.03%。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ICU气管切开中,对伤口换药方式进行改良,有效防止伤口感染,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避免频繁更换敷料,可显著提升气管切开患者术后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改良伤口换药 ICU气管切开 术后伤口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肛门括约肌切断在肛肠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100例患者,均为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在我院行肛肠手手术的患者,采用数字分组法,平均分成相同人数的两组,A组与B组。A组患者实施常规手术方法治疗,B组患者实施肛门括约肌切断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疼痛指数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指数评分相似,组间数据统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两种不同的方法治疗后,A组患者的疼痛指数评分高于B组,且并发症发生率高于B组,组数据统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肛门括约肌切断术 肛肠手术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气道护理管理在气管切开后康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气管切开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30例,综合气道护理管理)。结果:观察组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气管切开患者实施综合气道护理管理能够帮助患者降低感染风险,提高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术后更好的康复,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综合气道护理管理 气管切开 术后康复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