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持续气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66例新生儿肺炎患儿为本文分析对象,病例选取时间段为2017年06月至2018年06月,利用电脑进行随机分组,即常规组、研究组,两组各33例。常规组患儿经导管或头罩给氧,研究组患儿经持续气正压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体疗效93.94%显著高于常规组78.79%(P<0.05);研究组治疗后呼吸、心率、PaCO2、PaO2等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新生儿肺炎患儿通过经持续气正压通气治疗后,可大大改善患儿的血气指标以及各项生理指标,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 标签: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新生儿肺炎 治疗效果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手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90例鼻腔疾病患者使用内镜治疗围术期的护理情况。结果81例治愈,9例好转,治愈率90%。结论加强对内镜手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能够提高治愈率,使手术达到良好的预期效果。

  • 标签: 鼻内镜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内镜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到2015年10月间接收的80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对患者进行内镜治疗,通过内镜明确出血的部位,后进行电凝和填塞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经过内镜治疗,一次治疗成功率为92.5%,二次治疗成功率为7.5%。结论内镜治疗难治性鼻出血操作简单,能够准确的找到患者出血部位,并且进行微填塞后可有效的达到止血的效果,故该方法临床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 标签: 鼻内镜 难治性鼻出血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窥镜鼻窦开放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采用内窥镜鼻窦开放术治疗的慢性鼻窦炎或伴鼻息肉共232例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2例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了心理护理、术前、术中准备、术后常规及并发症护理等多种综合护理措施后,均痊愈出院,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内窥镜鼻窦开放术围手术期给予多种综合护理措施可明显提高手术治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鼻窦炎 鼻内窥镜 鼻息肉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双钳胃镜内镜粘膜剥离术(ESD)治疗上消化粘膜肿瘤(SM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0例诊断为上消化粘膜肿瘤的患者经双钳电子胃镜行ESD治疗,术后定期随访,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30例病例均完整剥离病灶,病灶平均直径为1.5±0.5cm,手术平均时间为70±35min。术中出现1例穿孔,穿孔率为3.33%,术后出血2例,出血率6.66%,术后随访,随访时间3月~12月,手术创面均完整愈合,未见病灶残留及复发。结论经双钳电子胃镜操作可降低操作难度,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 粘膜下肿瘤 双钳道胃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内镜射频治疗鼻腔疾病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鼻腔疾病患者60例,给予内镜射频治疗,评价患者治疗有效性。结果17例鼻出血患者治疗有效16例,有效率94.1%,1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治疗有效17例,有效率94.4%,15例肥厚性鼻炎患者治疗有效14例,有效率93.3%,10例鼻腔粘连患者全部治愈,有效率100%。结论针对鼻腔疾病患者,内镜射频治疗,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鼻内镜下 射频治疗 鼻腔疾病 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内镜射频与传统填塞治疗鼻出血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间收治的鼻出血患者11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n=55)以及对照组(n=55)。对照组采取传统填塞法治疗,研究组采取内镜射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愈率(96.36%)较对照组(83.64%)更高(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者VAS评分均存在一定幅度下降,但研究组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内镜射频治疗鼻出血临床效果更优,可获得良好的止血效果,且能够缓解患者疼痛症状。

  • 标签: 鼻内镜 射频 鼻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镜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耳鼻喉科于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难治性鼻出血病患163例,所有病患进行入院诊断,排除因为鼻腔肿物、外伤及血液疾病或肝、肾功能疾病等因素诱发的鼻出血问题,同时按照年龄分为超过40岁组(共计82例病患)与低于40岁组(共计81例病患),对所有病患采用内镜治疗,最后对病患的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不同年龄阶段病患鼻出血的主要位置。结果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出血位置统计方面,超过40岁组鼻出血主要位置表现在下穹窿位置、嗅裂位置、中;而低于40岁组鼻出血主要位置表现在下穹窿部、嗅裂位置、中,两组各位置的人数占比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性,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所有病患在内镜手术后无痊愈,无复发或并发症问题。结论对于难治性鼻出血病患,检查时应该关注穹窿位置、嗅裂位置、中等厂家出血位置,此外,内镜治疗主要是用于病患在常规填塞治疗失败后,其优势主要表现为操作方便、实用、效果显著等优势,可作为临床诊治的主要方法,具有临床推广价值与意义。

  • 标签: 鼻内镜治疗 难治性鼻出血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胃癌术后同时留置胃管和肠管期间,比较两种不同固定方法的效果,以选择最佳的固定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我科胃癌术后同时留置胃管和肠管患者80例,按留置胃管的先后顺序交替进入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Y形贴固定胃肠管。实验组采用经改良的π字形贴固定肠管,观察两组患者的贴卷边率、胃管脱出率和皮肤刺激性情况;结果对照组的贴卷边率、胃管脱出率和皮肤刺激情况分别是17.5%、17.5%、22.5%。,实验组的贴卷边率、胃管脱出率和皮肤刺激情况分别是10%、7.5%、1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π字形贴固定胃肠管可有效减低贴卷边率、胃管脱出率和皮肤刺激性,外形美观易于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胃癌术后 固定方法 鼻胃管 鼻肠管 &pi 字形鼻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用皮质类固醇治疗过敏性鼻炎(季节性)患者对其呼吸NO浓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100例进行分组研究,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NO浓度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观察组取得90%的治疗总有效率;对照组取得73.3%的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12.484)。两组患者治疗前呼出NO浓度均大于正常值,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O浓度较之对照组更趋近与正常值,效果显著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讨论采取用皮质类固醇治疗季节过敏性鼻炎,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降低患者的上呼吸NO浓度水平,其短期疗效十分可观,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但同时,用皮质类固醇对于炎症反应的药理作用甚微,应结合其他药物治疗。

  • 标签: 鼻用皮质类固醇 季节性过敏性鼻炎 呼吸道氧化钠浓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相较于传统手术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以及影响治疗的因素。方法选择在2016一整年期间在我院治疗的慢性-鼻窦炎患者176例,并将其平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个组分别有88人,对照组进行传统手术治疗,而实验组实行内窥镜手术,比较分析两小组经手术治疗后的相关指标和成功率。结果经手术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症状包含头晕头痛、嗅觉问题、鼻塞问题皆有明显好转,且实验组有93.24%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的74.84%,所得数据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手术相比,内窥镜手术对患者的组织损伤小,使得鼻腔功能保存完好,在临床上有确切疗效,手术有效率高,值得被临床采纳推广。

  • 标签: 鼻内窥镜 鼻窦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总结5例胆漏患者经内镜胆管引流治疗的护理体会。认为护士应该了解内镜的检查和治疗技术及胆漏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尤其要重视心理护理,取得患者的充分信任与合作;做好胆管引流的护理,确保引流器与胆管连接牢固,并固定于低于引流管出口处,防止引流失效或逆行感染,密切观察引流液颜色、性质和量,并保持引流管通畅;重视饮食指导和出院指导。5例患者经精心治疗和护理后均痊愈出院。

  • 标签: 腹腔镜 胆漏 鼻胆管引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全面护理模式对患有鼻出血疾病的患者在接受内镜低温等离子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8例接受内镜低温等离子治疗的鼻出血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4例。采用常规鼻部手术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全面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鼻部手术的围术期出现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鼻部手术后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对鼻出血疾病内镜低温等离子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全面护理模式对患有鼻出血疾病的患者在接受内镜低温等离子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全面护理 鼻出血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3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总共选取2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主观症状问卷应用视觉模拟量表进行评价。客观症状评分应用Lund-Kennedy评分进行评价。结果术前鼻塞、后滴漏、头部胀痛症状相对比较严重,通过手术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嗅觉减退与全身不适感改善作用不突出,术后6个月时VAS评分和术前相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Lund-Kennedy评分和术前相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为期半年的随访,200例患者治愈131例,有效40例,无效29例,无效患者均为成年人,总有效率为85.5%。影响因素中鼻息肉、前期鼻窦手术史、长期使用减充血剂、变应性鼻炎病史、术后坚持综合治疗属于主要因素。结论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临床疗效理想,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术后给予综合治疗是提高患者临床疗效的关键,值得推广普及。

  • 标签: 鼻内窥镜手术 慢性鼻-鼻窦炎 临床疗效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胆管护理对ERCP治疗急性胆管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我院75例采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的急性胆管炎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胆管护理,对比两组的术后引流、住院、症状缓解时间以及引流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症状缓解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其引流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5.56%、4.44%,低于对照组的86.67%和1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ERCP治疗急性胆管炎患者采用胆管护理引流效果较好,住院时间较短,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 标签: 鼻胆管护理 ERCP 急性胆管炎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镜空肠管在危重病人营养支持中效果。方法将我院我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40例危重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胃镜空肠管的营养支持,对照组采用完全肠外营养,比较两组病人的营养状况、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病人的营养状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均显著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镜空肠管对危重病人的营养支持效果满意,且并发症较少,病人恢复加快,值得推广。

  • 标签: 胃镜下 置鼻空肠管 危重病人 营养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鼻窦炎患者手术过程中实施中鼻甲外侧壁切除的效果。方法选2017年1月—2018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194例鼻窦炎患者进行研究,利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施行传统鼻窦开放术治疗,对实验组患者施行鼻窦开放术联合中鼻甲外侧壁切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94%)明显高于对照组(88.66%)(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4.12%)明显低于对照组(15.46%)(P<0.05)。结论鼻窦炎患者在施行内镜开放手术时切除中鼻甲外侧壁治疗效果显著,患者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鼻内镜 鼻窦炎 中鼻甲外侧壁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