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采取B钠尿肽检验的诊断价值以及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自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3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实验组进行研究,选取同期收治的31例健康受检人群作为参照组,两组受检人员均予以B钠尿肽检验,对比分析两组受检人员血浆B钠尿肽水平。结果实验组受检人员在B钠尿肽水平(712.35±85.35)pg/ml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B钠尿肽水平(100.21±80.35)pg/ml,实验组诊断符合率96.77%显著高于实验组的80.64%,组间数据存在显著差异且P>0.05,统计学存在意义。结论在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疾病中血浆B钠尿肽水平具有显著作用,可以提升诊断符合率,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B型钠尿肽检验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测定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BNP水平探讨BNP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预后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在南安市医院7病区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60例。跟踪患者入院时BNP水平及出院后2个月、4个月、半年、1年、2年BNP水平,比较不同水平的BNP患者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结果BNP水平高的患者,心血管事件(MACE)及再次住院大于BNP水平低的患者。结论BNP水平与心力衰竭关系密切,为临床诊断心力衰竭及评估心力衰竭严重程度提供重要参考。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B型利钠尿肽 心血管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呼吸困难患者血浆中B钠尿肽含量的变化,评价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对于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52例老年呼吸困难患者(心源性呼吸困难29例,肺源性呼吸困难23例),同时以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5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荧光法对两组患者血浆中的B钠尿肽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老年呼吸困难患者血浆中B钠尿肽含量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血浆中B钠尿肽含量高于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P<0.05),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血浆中B钠尿肽含量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中B钠尿肽含量可以作为老年呼吸困难患者早期诊断的指标,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老年呼吸困难 血浆B型钠尿肽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的血尿酸(SUA)、B钠尿肽(BNP)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探讨用于冠心病病情预测及诊断的可行性。方法分析60例冠心病患者总体、不同冠脉病变支数(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和Gensini积分(严重病变组和非严重病变组)的SUA、BNP和CRP水平,并选取同期的60例健康体检者作比较。结果冠心病的SUA、BNP和CRP水平均高于健康体检者,单支病变组和非严重病变组的SUA、BNP和CRP水平分别低于多支病变组和严重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的3指标水平升高,且与冠脉病脉程度有关,可用于该病诊断及病情预测。

  • 标签: 冠心病 血尿酸 B型钠尿肽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B钠尿肽(BNP)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水平变化情况,以便早期诊断AMI,对AMI及时进行干预,挽救缺血心肌,减低死亡率,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方法将符合标准的入选人群分为对照组(168例)、急性心肌梗死组(168例),共两组;比较对照组与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中CTNI、CK-MB、BN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AMI患者入院时CTNI、CK-MB、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监测血清中CTNI、CK-MB、BNP水平对确诊AMI有重要临床价值,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相关性高。

  • 标签: 肌钙蛋白I 肌酸激酶同工酶 钠尿肽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ACS患者BNP指标的变化及其在临床护理中的意义。方法筛选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ACS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基于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BNP检测结果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BNP及其他临床指标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BNP指标、心衰症状、心源性休克等指标明显由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NP水平不仅在急性ACS的诊断与治疗评估中具有中药应用,同时可结合护理干预提升护理方向的针对性,对改善患者临床预后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症 血清B型钠尿肽 临床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脑钠尿肽(BNP)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4年11月进行血液检查的AMI患者32例作为研究组,同期检查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34例作为UA组,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血清hs-CRP和BNP的水平。结果研究组和UA组血清hs-CRP和BNP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血清hs-CRP和BNP的水平高于U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BNP与hs-CRP水平对于诊断AMI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考虑用于AMI诊断。

  • 标签: 脑钠尿肽 超敏C反应蛋白 AMI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固定架、皮瓣与抗生素治疗胫骨Gustilo-AndersonⅢA-B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胫骨Gustilo-AndersonⅢA-B开放性骨折36例,采用外固定架联合小腿前外侧皮瓣、小腿外侧皮瓣、小腿内侧皮瓣,以及应用抗生素治疗。结果31例胫骨骨折临床愈合;5例不愈合,二期植骨后全部愈合。3例皮瓣局部坏死,其余皮瓣全部成活。结论外固定架、皮瓣与抗生素治疗是胫骨Gustilo-AndersonⅢA-B开放性骨折的理想方法,应根据小腿软组织情况,以及创面部位选择不同的皮瓣及抗生素。

  • 标签: 胫骨骨折 外固定架 抗生素 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对弥漫肝癌患者的B超诊断结果进行探讨。方法针对2010年5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进行B超诊断的18例弥漫肝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给予所有患者超声诊断,让病患空腹7至9小时后,为其进行上腹部的基本检查,密切观察患者肝脏的形态、大小、实质回声、门静脉、肝内血管、肝门部等。结果18例患者均患有不同程度的肝脏肿大、肝脏轮廓不规则并可见有高低不规整现象。其中8例患者的肝组织呈现不规则斑片状强回声,并夹杂着细小的低回声结节,6例全肝呈小结节状回声,直径从数毫米到1cm,4例肝组织的回声强弱不等,或呈粗点状,或同时存在短小粗线状回声,分布不均匀。给予B超诊断后,13例确诊为弥漫性的肝癌,5例误诊成结节性的肝硬化,经二次复诊后,确诊后弥漫性的肝癌。本次所有患者经过AFP检查后,有14例显示阳性,4例阴性。结论给予有效的B超诊断后,能清晰发现患者的病情,从而提高其的诊断正确率。

  • 标签: 弥漫型肝癌 B 超诊断 讨论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超声检查在眼部疾病中的应用。方法总结我院2012年一年内所做的1036例眼部疾病B超中,其中正常的320例;玻璃体混浊的670例;玻璃体积血和机化的26例;视网膜脱离的13例;视网膜肿物的2例;脉络膜脱离的1例,晶体全脱位的1例,脉络膜缺损的1例;视乳头水肿的2例。并对几例特殊病例的B超进行具体分析。结论B超声检查能在很大程度上反应明显形态学改变的眼科疾病。并能为估计预后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B型超声检查 眼科疾病 形态学改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脑钠肽水平对急性脑梗死预后判定的意义。方法大面积脑梗死组77例,非大面积脑梗死组50例,检查2组患者血清B脑钠肽(BNP)含量,并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结果疗效不良组的BNP的水平明显高于疗效优良组P<0.01,血清BNP升高水平与脑梗死严重程度正相关,且对预后判定有意义。

  • 标签: B型脑钠肽脑梗死预后判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钢缆锁定钢板治疗股骨假体周围B1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例Vancouver分B1股骨假体周围骨折进行切开复位,行钢缆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在含有假体的股骨骨折近端用锁定螺钉作单侧骨皮质固定+2处钢缆固定,不含假体的股骨骨折远端作双侧骨皮质锁定螺钉固定,必要时植骨促进骨愈合。结果术后患者可早期起床运动,随访8个月~4年,6例假体周围骨折均获得愈合,髋关节功能得到恢复。假体未见松动。结论股骨假体周围骨折B1骨折大多为斜骨折,钢缆锁定钢板治疗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简单有效,固定效果确切,根据骨缺损情况辅以植骨,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假体周围骨折 锁定加压钢板 骨折内固定术 钢缆
  • 简介:摘要目的做好我院辖区儿童预防免疫工作,了解该疫苗接种反应情况,保障儿童健康,同时也为我院今后开展HIB疫苗接种工作制定相应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辖区2009年3月-2010年3月份2月龄以上所有受种儿童进行了接种后的安全性和异常反应观察。结果通过B流感嗜血杆菌疫苗接种反应观察,B流感是安全的,其反应是轻微的,所引起的一般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但持续时间短,局部反应主要以疼痛红肿为主,同时也对相关因素进行探讨。

  • 标签: B型流感嗜血杆菌 疫苗 异常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对B脑钠肽检测在心力衰竭诊断中应用价值的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诊断的心力衰竭患者以及在我院接受健康检查的健康人员各30例,选取时间在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均给予B脑钠肽检测,对两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与比较。选取时间在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结果实验组患者中不同心脏分级等级中,尿液以及血浆B脑钠肽检测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心力衰竭患者而言,采用B脑钠肽检测能够提升早期诊断效率,能够成为重要的诊断依据。

  • 标签: B型脑钠肽 检测指标 心力衰竭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优质全程护理在B超声体检人群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B超声检查的260例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3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130例采用优质全程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体检效率、体检时间及体检可信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77%(P<0.05)。结论对B超声体检人群进行优质全程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优质全程护理 B型超声检查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尿酸、B脑钠肽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6年4月在我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02例,根据入院时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轻、中、重3组,比较3组患者在入院时及发病后第14天、30天的UA、BNP水平;根据发病后90天的mRS结果,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UA、BNP水平。结果随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UA降低而BNP升高;UA及BNP在脑梗死急性期均升高,随着病程延长逐渐降低;预后越好的患者,发病时UA越高而BNP越低。结论血尿酸、B脑钠肽与脑梗死的病情及预后的有密切关系。

  • 标签: 血尿酸 B型脑钠肽 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N末端前B利钠肽(NT-proBNP)与房颤伴快心室反应的关系。方法选择住院患者198例,心房颤动患者96例,其中房颤伴快心室反应60例,非心房颤动患者102例,心功能均为NYHAⅠ~Ⅱ级。正常对照组150例。住院患者于人院后24至48h内接受超声心动图、心电图检查,留取清晨空腹静脉血,采用RIA法检测NT-proBNP。结果房颤伴快心室反应组患者血浆NT-proBNP平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O.01)。结论BNP不仅是反映早期心功能受损的敏感指标,而且与房颤伴快心室反应有较密切的关系。

  • 标签: N末端前B型利钠肽 房颤伴快心室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