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卡维地洛尔的干预治疗,了解血浆N终端钠尿肽激素原(Nt-proBNP)在心衰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0名慢性心衰患者按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标准分为Ⅰ级、Ⅱ级、Ⅲ级3组,以ELISA检测卡维地洛尔治疗前后Nt-proBNP血浆浓度变化。结果经卡维地洛尔治疗后各组心衰患者Nt-proBNP含量均有明显下降(t1=2.21,t2=2.93,t3=2.63,各组P值均<0.05)。结论血浆Nt-ProBNP含量变化可作为心衰治疗疗效观察的一个判断指标。

  • 标签: 心衰 BNP 卡维地洛尔 治疗中 钠尿肽 端脑
  • 简介:摘要钠尿肽属于一类治疗预防心力衰竭的物质,其家族中治疗心力衰竭的类型较多,包含钠尿肽、N末端钠尿肽、C型钠尿肽与心房钠尿肽等。随着制药技术与研究的发展,出现了多种新型的人工钠尿肽。本文主要分析不同类型钠尿肽的功能、作用机制与不良反应,为临床心力衰竭的治疗与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心力衰竭 钠尿肽 关系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旋转刺激和腹腔注射精氨酸加压素(AVP)的方法,建立两种运动病诱导模型,观察心房钠尿肽(ANP)的抗运动病作用。方法SD大鼠24只,按照实验设计分为实验组(n=12)和对照组(n=12)。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实验组大鼠给予旋转刺激(120 min)诱导运动病发生后,取6只大鼠检测其0.15%糖精钠溶液的饮用量及高岭土食用量的变化,并与对照组对比分析大鼠运动病的敏感性;实验组另外6只大鼠在腹腔注射AVP,观察大鼠对0.15%糖精钠溶液的厌饮行为,然后观察ANP腹腔注射对大鼠旋转刺激及AVP使用后0.15%糖精钠溶液厌饮行为的抑制作用。结果旋转刺激诱导大鼠产生厌饮糖精钠溶液(味觉厌恶)及异嗜高岭土(异食癖)的行为(P<0.05或P<0.01);腹腔注射AVP后,亦可诱导大鼠产生厌饮糖精钠溶液的行为(P<0.05或P<0.01);而腹腔注射ANP后能有效地抑制旋转刺激或腹腔注射AVP引起的大鼠条件性味觉厌恶行为(P<0.05或P<0.01)。结论类似于旋转刺激,腹腔注射AVP也可以诱发大鼠运动病表现;腹腔注射ANP在这两种运动病模型上均具有拮抗大鼠运动病的作用。

  • 标签: 大鼠 运动病 精氨酸加压素 心房钠尿肽
  • 简介:目的探析B型钠尿肽检测在心衰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200例心衰患者,通过微粒子发热法(MEIA)对患者血浆中BNP浓度进行检测,患者左室结构与功能的测定是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开展的。结果不同NYHA心功能患者的血浆BNP水平差异性显著(P〈0.05)。不同分级患者相比较后发现均存在显著差异性(P〈O.05)。血浆BNP水平和LVEDD之间存在正相关(r=O.567,P=0)。血浆BNP水平与LVEF之间存在负相关(r=-0.597,P=0)。治疗后,患者血浆BNP水平得到极大的改善。200例患者出院后随访,3个月内复发率是2.5%,死亡率是2%。结论B型钠尿肽检测在心衰诊断中的应用,能够准确掌握患者的心衰病情,及时进行有效治疗,降低患者的血浆BNP水平与病死率。

  • 标签: B型钠尿肽 检测 心衰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观察B型钠尿肽在短暂性脑缺血、脑梗死两种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液中的水平变化。方法43名短暂性脑缺血患者和44名脑梗死患者为两个实验组,46名健康查体者为对照组,检测血液中B型钠尿肽浓度,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短暂性脑缺血组的BNP为(27.95±11.38)pg/ml,脑梗死组的BNP为(124.12±108.92)pg/ml,两组比较,P值〈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BNP为(8.09±3.95)pg/ml,两实验组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短暂性脑缺血患者和脑梗死患者血液中BNP浓度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且脑梗死患者增高更明显。

  • 标签: B型钠尿肽 短暂性脑缺血 脑梗死
  • 简介:目的观察和评价B型钠尿肽(BNP)在心力衰竭(HF)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10例HF者作为观察组,其中心功能Ⅱ级34例,Ⅲ级47例,Ⅳ级29例,选取9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人群血浆BNP水平,并对比分析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及健康体检者的差异;检测观察组不同左室射血分数(LVEF)患者BNP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BNP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随着心功能分级程度的增高,BNP水平也随之升高;随着LVEF的升高,BNP水平随之降低;LVEF与B型钠尿肽水平呈负相关(r=一0.520、P〈0.05)。结论BNP与LVEF指标密切相关,心功能不全级数越高,BNP水平越高,血浆BNP测定在HF患者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B型钠尿肽 心力衰竭 诊断
  • 简介:摘要简单分析心房钠尿肽生物化学特点,心房钠尿肽与受体的分布以及心房钠尿肽释放的调节基础上,针对心房钠尿肽对中枢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作用进行研究,提出一些相关思考与观点。

  • 标签: 房钠尿肽 中枢心血管 调节作用
  • 简介: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B型钠尿肽(BNP)水平的变化特点,探讨BNP对评估AMI患者心力衰竭及心肌缺血严重程度的临床意义。方法入选住院AMI患者93例及正常对照组50例进行BNP的床旁快速检测,并行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按照心肌梗死Killip心功能分级分为Ⅰ—Ⅳ级,按照梗死部位分为广泛前壁AMI组、前壁和/或前间壁AMI组、下壁和/或后壁AMI组,根据ST段有无抬高分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计算各组内的BNP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着AMI患者Killip心功能分级的递增,BNP水平不断增高(除KillipⅠ级与对照组BNP浓度比较P〉0.05,其余各组之间BN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随着Killip分级递增而减少,与BNP呈中度负相关(r=-0.79,P〈0.05)而LVEDd逐渐增大与BNP呈高度正相关(r=0.96,P〈0.05)。广泛前壁AMI组BNP浓度〉前壁和/或前间壁AMI组〉下壁和/或后壁AMI组。STEMI组和非NSTEMI组B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床旁快速测定BNP浓度可作为判定AMI患者心功能状况及心肌缺血严重程度的重要生化指标之一。

  • 标签: 心肌梗塞 心钠素 心力衰竭 充血性 心肌缺血 心室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小P与阿Q有人把两大袋污染性极大的垃圾扔到了河里。据小P说,这是阿Q干的,小P说:“刚才我乘小艇全力以赴划向小桥。我亲眼看见阿Q背着两个大袋,抛到河里。”小P和阿Q一向不睦,阿Q说这是小P在诬陷他。究竟是不是阿Q干了这件不道德的事呢?二人找到足智多谋的神童马良.请他判断是非。马良听后,指着小P说:“你为什么要害阿Q呢?”小P一听,满脸通红。马良怎么判断是小P撒谎呢?

  • 标签: 满脸通红 判断是非 他们四个 我不知道 买东西 姐妹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氨基末端钠尿肽(NT-proBNP)联合冠状动脉CT对冠状动脉造影最终确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在大连市友谊医院经冠状动脉CT初诊为冠心病的患者168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的最终确诊结果将患者分为冠心病组(71例)和非冠心病组(97例)。比较两组的人口统计学特征、临床数据和Gensini评分的差异,并行多因素分析。做NT-proBNP与最终确诊为冠心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白细胞计  数(WBC)、Gensini评分、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支数、NT-proBNP水平比较[(65.8 ± 8.8)岁比 (58.8 ± 10.5)岁、(27.5 ± 4.2) kg/m2比(23.3 ± 5.3) kg/m2、(8.4 ± 2.6) × 109/L比(5.7 ± 2.2) × 109/L、(88.2 ± 12.0)分比(43.3 ± 10.5)分、2.2 ± 1.1比1.1 ± 0.8、72.1(28.0,87.2) ng/L比27.2(13.5,34.6)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6、2.43、2.54、7.89、5.97,U=3 407.76,P<0.05)。冠心病组糖尿病病史率高于非冠心病组[50.7%(36/71)比24.7%(24/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4,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冠状动脉CT分别联合NT-proBNP、年龄、糖尿病病史、Gensini评分对冠状动脉造影最终确诊为冠心病的预测风险显著增加,以NT-proBNP最显著(OR=14.57、1.05、2.48、3.47,P<0.05)。做NT-proBNP对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ROC曲线,结果显示曲线下面积(AUC)为0.899,灵敏度为55.6%,特异度为82.6%,约登指数最大值对应的临界值为71.5 ng/L。结论NT-proBNP联合冠状动脉CT对最终确诊冠心病有预测价值,尤其对于NT-proBNP超过71.5 ng/L,冠状动脉CT初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要积极动员做冠状动脉造影。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氨基末端脑钠尿肽 冠状动脉CT 冠状动脉造影
  • 简介: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heartfailure,CHF)是老年人群中的常见疾病。预后非常严重,一般来说,CHF病人确诊后5年内的病死率为50%、10年内的病死率为90%。由于CHF传统的诊断依据主要是临床检查,而其临床表现的非特异性.使大多数病人在及时准确诊断和分析治疗结果方面均存在着许多困难。因此,医学界期盼着有一种血液学的、准确的检测指标出现。

  • 标签: B型钠尿肽 充血性心力衰竭 呼吸困难 鉴别诊断 监控治疗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B型钠尿肽前体(PRO-BNP)在慢性心力衰竭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6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为心力衰竭组(n=66例),随机选66例心功能正常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为对照组(n=66例)。比较心力衰竭组和对照组患者PRO-BNP水平;比较心功能Ⅱ级、Ⅲ级及Ⅳ级患者的PRO-BNP水平。结果 心力衰竭组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O-BNP水平随心功能等级升高而升高,组间对比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O-BNP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诊疗中有临床价值,可以为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评估等提供有效参考,值得推广。

  • 标签: B型钠尿肽前体 心力衰竭 回顾性分析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采取B型钠尿肽检验的诊断价值以及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自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3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实验组进行研究,选取同期收治的31例健康受检人群作为参照组,两组受检人员均予以B型钠尿肽检验,对比分析两组受检人员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结果实验组受检人员在B型钠尿肽水平(712.35±85.35)pg/ml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B型钠尿肽水平(100.21±80.35)pg/ml,实验组诊断符合率96.77%显著高于实验组的80.64%,组间数据存在显著差异且P>0.05,统计学存在意义。结论在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疾病中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具有显著作用,可以提升诊断符合率,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B型钠尿肽检验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检验B型钠尿肽(BN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至我院就医的AMI患者60例(研究组)及体检健康者60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检测两组血浆BNP并记录作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浆BNP为(534.7±32.4)pg/ml,对照组为(56.1?4.9)pg/ml,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较治疗前水平有所降低,病情较严重的患者BNP水平较高(P均<0.05)。结论AMI临床诊断中BNP的检验效果较好,诊断特异性较高,准确性高,可作为临床推广的诊断指标。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B型钠尿肽 临床诊断
  • 简介:思想一勤快,头脑就活跃,工作就风生水起。这正是'烧'的效应,让大脑全速开动起来,在多思善思中,往往就能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求得工作的突破。相反,思想一懒惰,头脑就贫困,工作就平庸。结果就是经常'挠',遇事抓耳挠腮、一筹莫展。哲人说:'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一直在变。'要想在不断变化的世界里,思想不落伍,行动不掉队,就要多'烧'少'挠'。

  • 标签: 效应 活跃 思想 善思 烧脑 工作
  • 简介:随着神经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弥漫性或多灶性白质改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神经病理学研究表明,这类白质改变通常表现脱髓鞘、反应性胶质增生和小动脉硬化,其严重程度与放射学改变呈正相关。对于这种白质改变的命名还比较混乱,有人称之为白质疏松(leukoaraiosis,LA),有人称之为白质病(leukoencephalopathy)。

  • 标签: 理学研究 动脉硬化 神经病 影像学 反应性 放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