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孕激素在围绝经期子宫出血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病例样本分析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0例围绝经期子宫出血患者,以治疗方法的异同为划分标准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刮宫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孕激素安宫黄体酮,对照组患者在此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达英-35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规则出血例数、第三周月经量恢复正常例数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停药半年后的复发率与对照组患者相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77.5%,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91.25%,观察组的数值结果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各项指标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围绝经期子宫出血患者孕激素治疗具有一定效果,但是在降低不规则出血、减少恶心呕吐、减少复发等方面达英-35的效果更为显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孕激素 围绝经期 子宫出血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雌-孕激素联用治疗人工流产不全的临床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的40例人工流产不全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各2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孕次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给予雌-孕激素联用治疗,对照组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未治愈患者给予清宫术治疗。结果该40例人工流产不全患者,实验组治愈率(80.0%)明显高于对照组治愈率(45.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雌-孕激素联用治疗人工流产不全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 标签: 雌-孕激素 人工流产不全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与孕激素联合在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连续收集2014年1月~2015年5月在我院行宫腔镜治疗的6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患者意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不给予任何激素类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在术后给予地屈孕酮周期性治疗3个月,就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展开对比研究(观察两组术后复发率及月经量改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指标相差不大,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0%明显比对照组的33.33%低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更短,复发率更低,P<0.05。结论将孕激素治疗与宫腔镜手术联合起来有助于提高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且在降低复发率上具有重要价值,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宫腔镜 孕激素 子宫内膜息肉 并发症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雌孕激素联用在人工流产不全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搜集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接收的人工流产不全54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对照组27例进行抗感染治疗,对实验组27例联合应用雌孕激素。观察对照组、实验组的治疗效果,并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有效率较高,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雌孕激素联用在人工流产不全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治疗有效率较高,且可靠、安全,值得推广。

  • 标签: 人工流产不全 雌孕激素 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比较雌激素孕激素分别用于青春期功血止血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3年05月至2016年01月间收治的青春期功血患者中选择7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分为观察组(孕激素治疗组)与对照组(雌激素治疗组),各组37例,并将两组的基线临床资料与止血效果作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控制出血时间、完全止血时间均要明显地短于对照组,两组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0.0%)的止血失败率明显要低于对照组(13.5%),其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雌激素孕激素在治疗青春期功血疾病方面均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孕激素的止血效果更加突出,还具有价格低廉、安全性高等优势,值得临床参考和借鉴。

  • 标签: 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孕激素 雌激素 止血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孕激素治疗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收治的50例使用孕激素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结果3个月后随访50例治疗的患者中46例治疗效果非常满意,1例黄体酮撤血10d血未止,行分段诊刮,病理提示为宫颈腺癌,住院手术治疗,2例未规律用药,治效不佳,正在服用中药。结论孕激素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围绝经期 功能失调性 子宫出血 孕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雌孕激素连续联合疗法治疗青春期功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自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间收治的青春期功血患者1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患者给予雌孕激素连续联合疗法,对照组患者给予戊酸雌二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雌孕激素连续联合疗法治疗青春期宫血可取得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高,可推广使用。

  • 标签: 雌孕激素连续联合疗法 青春期功血治疗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雌孕激素药物治疗流产后患者阴道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来我院流产后阴道出血的患者85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42例)与观察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的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雌孕激素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患者阴道出血与并发症情况。结果在进行不同种药物治疗后,观察组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低,正常月经量的患者人数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6.98%)明显少于对照组(42.56%),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雌孕激素有利于减少患者的阴道出血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雌孕激素 流产后 阴道出血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增殖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118例经宫腔镜检查诊刮病检确诊为子宫内膜增殖症的患者给予妇康片5-10mg周期治疗一疗程。结果子宫内膜增殖症患者给予20天的孕激素治疗,简单型与复杂型增生效果较不典型增生好,可抑制子宫内膜增殖症及其癌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剂量雌、孕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对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对9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进行观察,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补钙、镇静药物、谷维素、饮食调节的对症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雌、孕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激素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清雌二醇(E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促卵泡生成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Kupperman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采用小剂量雌、孕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E2水平。

  • 标签: 小剂量雌 孕激素替代疗法 围绝经期综合征 临床疗效 激素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宫腔镜手术联合孕激素对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中涉及的患者例数一共为60例,其入院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1月,利用数字随机分组的方式进行研究,以上60例患者均采用宫腔镜手术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后周期第16天开始予以地屈孕酮片10mgbid*10天,停药经潮后第5天开始予以屈螺酮炔雌醇片1片qd*3周期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宫内膜厚度及术后阴道出血时间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结论宫腔镜手术联合孕激素治疗可以降低术后复发率,保证患者健康。

  • 标签: 宫腔镜手术 孕激素 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 术后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孕激素在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选取本院收治的89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资料,按不同的医治方案分成两组,行达英-35医治的42例患者设对照组,行安宫黄体酮医治的47例患者设研究组,并比较两组性激素水平及药物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性激素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而两组药物副反应发生率对比(P>0.05)。结论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行安宫黄体酮医治可降低性激素水平,且不良反应轻微。

  • 标签: 子宫出血 孕激素 围绝经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雌孕激素复合口服避孕药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分析我院治疗的87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资料,依据临床医治的不同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43例单纯行雌激素治疗,后者44例行雌孕激素复合口服避孕药,对比两组止血效果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止血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治总有效率较之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功血行雌孕激素复合口服避孕药治疗取得确切疗效,可有效缩短出血时间,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雌孕激素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避孕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辅助内分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辅助内分泌治疗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45例,观察不同受体及不同分期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45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68.89%。不同受体阳性患者中,ER和PR受体双阳性的患者的总有效率最高,为76.92%,明显高于ER或PR受体单阳性的患者的总有效率58.82%(P<0.05);ⅡA期患者的总有效率为50.0%,ⅡB期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0.0%,ⅢA期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1.9%,ⅢB期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0%,Ⅳ期患者的总有效率为50.0%。不同分期患者的总有效率两两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辅助内分泌治疗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具有十分明显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绝经后 激素受体阳性 乳腺癌 辅助内分泌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凡诺配伍米非司酮在瘢痕子宫后再孕引产中的应用,及其对雌孕激素的影响。方法将要求终止中期妊娠的子宫瘢痕妊娠(CSP)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单纯给予利凡诺引产,联合组给予利凡诺配伍米非司酮引产。比较两组的引产效果、并发症及对血清泌乳素、雌三醇及孕酮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宫缩发动时间、总产程明显缩短,产后2h出血量明显减少,疼痛明显减轻(P<0.05);联合组引产并发症发生率为8.6%,明显低于对照组37.1%(P<0.05);用药后24h、引产后24h,两组泌乳素、雌三醇及孕酮均明显下降,且联合组各雌孕激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凡诺配合米非司酮应用于CSP引产可明显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和引产并发症,且对雌孕激素的影响大于单用利凡诺,引产效果更好。

  • 标签: 米非司酮 利凡诺 引产 瘢痕子宫 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革兰氏阳性球菌引起的血培养阳性标本直接细菌鉴定和药敏的方法。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间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引起的血培养阳性标本的细菌鉴定和药敏的方法进行归纳统计,用直接法上机鉴定药敏和常规法鉴定药敏,比较两种方法的鉴定、药敏符合率、发报告时间等。结果直接法和常规法两种方法的鉴定符合率分别100%、93.33%,药敏符合率分别为98.33%、96.67%,发报告时间分别为3-4d、5-6d,鉴定符合率两组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药敏符合率、发报告时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革兰氏阳性球菌的鉴定相比较革兰氏阴性杆菌等的鉴定有些难度,程序复杂,鉴定的准确率也受到影响,使用全自动血培养仪鉴定药敏更为可靠、方便,但成本高,需要购买鉴定仪,这对于基层医院还是有难度。

  • 标签: 革兰氏阳性球菌 血培养阳性标本 直接细菌鉴定 药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抗体阳性的儿童输注交叉配型阳性血小板的效果。方法通过计算血小板CCI值和病历记录临床出血情况,得出输注血小板的疗效,通过是否使用激素,临床诊断,和败血症等将患者分组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可能对输注效果有影响的因素。结果11例次输注交叉配型为阳性或弱阳性血小板,其中有效次数为5次,有效率为45.5%,使用激素组有效率为75%,未使用激素的有效率为14.2%,P值无统计学意义,败血症感染组有效率57.1%,未感染败血症组有效率为25%,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湿疹组输注有效率为66.6%,噬血细胞组为50%,急性白血病组为50%,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输注配型阳性血小板有效率为45%,所有病例未见输血不良反应,一定程度上说明紧急情况下需要输配型血小板的患者,不输出血风险大,可能危及生命时,也可暂时选用输注配型阳性或弱阳性的血小板,达到暂时预防出血的目的,在此应急措施后继续等待配型相合的血小板,是否使用激素,临床诊断,和败血症对输注配型阳性血小板的疗效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但例数偏少,需继续观察。

  • 标签: 血小板抗体阳性 血小板 儿童输注 交叉配型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基因敲除等技术的广泛运用,人们对Caveolae/Caveolin与雌激素作用关系的认识不断加深,本文将其在与eNOS的关系,妇科肿瘤,神经系统等方面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 标签: 小凹 小凹蛋白 雌激素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