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香砂养胃丸(浓缩丸)中指标性成分厚朴、和厚朴的含量。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柱(SunfireODSC18(250×4.6mm,5μm));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61∶37∶2),检测波长为294nm;柱温为40℃;流速为1.0ml/min。结果厚朴在0.059~1.10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回收率99.03%,RSD为0.8%;和厚朴在0.095~1.80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8.95%,RSD为0.7%。结论本方法简便、稳定,测定结果准确,重现性好,也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的新方法。

  • 标签: 香砂养胃丸(浓缩丸) 厚朴酚 和厚朴酚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体巩膜覆盖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27例(27眼)眼内容物剜除术后行一期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术中切除角膜,沿颞上、颞下、鼻上、鼻下自前向后剪开巩膜,并切断视神经,剪除包括视神经在内的后部巩膜,义眼台植入巩膜壳内,义眼台前部用自体巩膜对位缝合覆盖,如自体巩膜不能完全覆盖义眼台,可将剪除之后部巩膜覆盖在义眼台表面,重叠缝合。结果27例义眼活动度良好,伤口愈合良好,外形满意,双眼对称,并发症少,无义眼台暴露发生。结论自体巩膜覆盖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可有效防止术后义眼台暴露等并发症。

  • 标签: 自体巩膜 羟基磷灰石 义眼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羟基喜树碱注射液治疗系统性硬皮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例系统性硬皮病患者采用自身交叉对照法,按平衡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10例,一组先治疗3月,然后观察3月,另一组反之。治疗组用药羟基喜树碱、强的松、秋水仙碱。对照组用药除停用羟基喜树碱外,余治疗相同。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皮肤硬度积分、关节功能积分、最大齿距、最大指距及血透明质酸浓度均显著改善(P〈0.01)。结论羟基喜树碱治疗系统性硬皮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 标签: 羟基喜树碱 系统性 硬皮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舒芬太尼复合异丙与芬太尼复合异丙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行无痛人流的孕妇8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芬太尼复合异丙麻醉,实验组应用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麻醉,比较两组孕妇的麻醉效果。结果实验组孕妇麻醉优良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1.4%),且异丙应用剂量少于对照组,意识消失时间及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上述指标对应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人工流产中应用舒芬太尼复合异丙,能够缩短意识消失时间及苏醒时间,减少异丙用量,达到较好的麻醉效果。

  • 标签: 舒芬太尼 芬太尼 异丙酚 无痛人流
  • 简介:摘要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发热38.5℃以下,对于正常背景小儿来说,这一适应性防御反应有利于疾病的康复,不需要用解热药.世界卫生组织仅推荐扑热息痛在儿科临床应用。对乙酰氨基(扑热息痛)以毒性最低、安全、高效快速降热和维持降热时间长为特点.对乙酰氨基(扑热息痛)的主要作用是抑制在发热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的前列腺素的合成。

  • 标签: 发热 药理 适应证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对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所收载的对乙酰氨基泡腾片酸度测定中的温度条件提出修改建议。方法分别在15℃、25℃、37℃时对3批对乙酰氨基泡腾片进行酸度测定,并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由于原标准中的温度跨度过大,致使酸度测定结果的重现性可能无法保证。结论应考虑临床实际用药条件对乙酰氨基泡腾片酸度测定中的温度条件进行修订。

  • 标签: 对乙酰氨基酚泡腾片 对乙酰氨基酚 酸度 温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羟基乙酸(果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别用质量浓度为20%、30%、45%、65%的羟基乙酸对30例黄褐斑患者进行治疗,每隔7天进行一次,4次为一个疗程,共治疗三个疗程。比较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并记录患者所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在第一个疗程结束后,治愈的患者1例(3.3%),显效的患者3例(10%),有效的患者6例(20%),无效的患者20例(66.7%),总有效率是33.3%;在第二个疗程结束后,29例患者中(第一疗程治愈的患者结束治疗),治愈的患者6例(20.7%),显效的患者7例(24.1%),有效的患者10例(34.5%),无效的患者6例(20.7%),总有效率为79.3%;第三个疗程结束后,23例患者中(第一、二疗程中治愈的患者结束治疗),治愈的患者18例(78.3%),显效的患者4例(17.4%),有效的患者1例(4.3%),无效的患者0例,总有效率是100%。30例患者均能承受质量浓度为65%的羟基乙酸。瘙痒、刺痛等不两反应根据对症治疗后均消失。结论对于黄褐斑患者的治疗,使用羟基乙酸,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皮损面积、数量以及自觉症状,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是一种有效的、安全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羟基乙酸 黄褐斑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羟基脲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疗效。方法入选的40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干扰素联合羟基脲治疗)和对照组(羟基脲治疗)各2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RBC、Hb的变化情况以及疗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RBC,Hb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观察组临床有效率75.0%,明显高于对照组(55.0%)(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羟基脲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疗效确切。

  • 标签: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干扰素 羟基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对乙酰氨基残留的准确性。方法以0.4mol/LNaOH溶液为溶剂,在257nm处测定吸光度。结果该检验方法在1ug/ml~8ug/ml范围有较好线性关系,准确度与精密度分别为0.59%、0.3%,检测限与定量限分别为0.25μg/ml、0.76μg/ml。平均擦拭回收率大于72.17%。结论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对乙酰氨基的残留灵敏度高,是一种可靠的质量控制手段。

  • 标签: 清洁残留 对乙酰氨基酚 紫外分光光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人工流产术终止早孕患者进行护理,探究其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220例早孕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手术前、手术中以及手术后的护理方法。结果通过护理,患者手术均得以顺利的完成,并且无1例患者出现人工流产并发症的现象。结论对人流术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并有效的避免了意外事件的发生,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异丙酚 人工流产术 护理方法 早孕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MTT法检测羟基脲衍生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出有体外抗肿瘤作用的羟基脲衍生物。方法选用Hep-2肿瘤细胞作为模型,然后利用MTT法从六种羟基脲衍生物中筛选出对Hep-2肿瘤细胞有抗肿瘤作用的,并计算其对Hep-2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即IC50值。结果筛选得到对Hep-2细胞有很好的抗肿瘤活性的衍生物有3种。计算得到的每种羟基脲衍生物对Hep-2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结论HY-CN、HX-CN和HX-叔对Hep-2细胞有非常好的抗肿瘤作用。

  • 标签: 羟基脲衍生物 MTT IC50
  • 简介:摘要采用羟基氯喹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进行疗效评价。方法将患有126例多形性日光疹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口服羟基氯喹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对照组口服地氯雷他定片,分别两周进行皮损观察,第八周观察最终疗效。结果;治疗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4.1%、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羟基氯喹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多型性日光疹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羟基氯喹 复方甘草酸苷 多型性日光疹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变化。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老年病科住院的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老年男性患者80例(60岁以上),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60岁以上)作为健康对照组,根据肌酐水平将老年男性患者分为血肌酐水平正常组和血肌酐水平升高组。检测三组患者的25羟基维生素D、胱抑素C水平。结果较健康对照组而言,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均降低(P<0.05),肌酐升高组25羟基维生素D水平降低尤为明显(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低,可能与肾损伤双向相关。

  • 标签: 2型糖尿病 高血压 血清25羟基维生素D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孕期妇女检测血清25-(OH)D水平及骨密度的意义;方法检测孕13+6周前的妇女血清25-(OH)D水平及骨密度,选取其中血清25-(OH)D水平低于30μg/mL(VitD缺乏)的妇女200例,年龄20~35岁,每周给予2800IUVitD3并维持12周,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检测治疗前(T0)、治疗后4周(T4)、治疗后8周(T8)以及治疗后12周(T12)的血清25-(OH)D浓度,并记录这四个治疗时点的骨密度水平;结果VitD缺乏的早孕期妇女,在补充VitD治疗后的4周、8周和12周的血清25-(OH)D水平均有升高并有统计学差异,补充VitD治疗后的12周,骨密度正常的妇女例数增加(P<0.05),重度骨质疏松的妇女例数明显减少(P<0.01);结论对于早孕期且VitD缺乏的妇女每周给予2800IUVitD3并维持12周,能够纠正VitD缺乏并且100%提高VitD水平,改善骨密度水平,有利于早孕期妇女的保健。

  • 标签: 早孕期妇女 血清25-羟基维生素D 骨密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移植在良性骨肿瘤骨缺损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至2012年收治的良性骨肿瘤缺损患者25例,其中病变部位于四肢骨11例,椎体骨14例,对所有患者均行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移植术。结果所有患者经X片显示,术后1个月,有明显新骨形成,术后3个月植骨部位间隙模糊,边缘开始变光滑,植入新骨与其它骨逐渐连为一体,术后6个月,植骨密度明显降低,术后12个月,骨缺损已完全修复,术后24个月植骨全部融合。结论应用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移植治疗良性骨肿瘤骨缺损具有术后愈合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珊瑚 基磷灰石人工骨 良性骨肿瘤骨缺损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简单、易行、成功率高的偏侧帕金森病大鼠模型。方法SD大鼠80只,注射同等剂量的6-羟基多巴胺(6-OHDA)于内侧前脑束不同部位。位点1前囟后1.8mm、右侧2mm、硬膜下8.5mm;位点2前囟后1.8mm、右侧2mm、硬膜下7.5mm,制作黑质完全损伤型PD大鼠模型,运用阿朴吗啡诱发旋转试验及免疫组化检验模型是否成功。磁共振活体检测PD大鼠黑质、纹状体的毁损情况。结果注射6-OHDA后第4周内有54只大鼠诱发明显的旋转行为,且旋转次数>7转/min,模型成功率为75%。MRI显示模型大鼠第1周后毁损侧黑质较对侧出现了明显的MRI低信号区,且随着时间的延长低信号区逐渐减小,至第3周已基本消失。结论应用6-OHDA小剂量两点毁损内侧前脑束制备的偏侧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具有较高的成功率,是帕金森病研究较为理想的模型。MRI扫描可以活体连续观察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毁损情况,是客观评价和检测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一种有效工具。

  • 标签: 6-羟基多巴 磁共振 帕金森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产程活跃期应用间苯三对解除宫颈痉挛,促进宫口扩张,加速产程的作用及其对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方法100例无剖宫产指征、要求阴道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从潜伏期起开始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加催产素,于宫口开大2-3cm时,研究组静脉滴注5%葡萄糖注射液500ml加间苯三120mg,对照组不给药。结果研究组用药至宫口开全的时间、剖宫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羊水粪染程度、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程活跃期应用间苯三可解除宫颈痉挛,促进宫口扩张,加速产程,且对母儿无不良影响。

  • 标签: 活跃期 间苯三酚 产程 宫颈扩张 对照观察